这是一个讨论“比较”的问题,“比较”就必须建立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
* o) N1 ^" @: C2 w因为子女能获得什么资源,有什么视野和见识,本质上和“城市”无关,而是和父母在当地所处的阶层有关。" O5 t* Y U$ v1 o4 U8 ~, @5 d
0 G# G. \5 s4 v3 X% Y1 [, u, n& z% l所以,不考虑家庭变量,只考虑城市层次,没有意义。
% g+ o7 ]& Z9 h7 O& _2 b举个极端例子:北京租房一辈子的打工夫妇,子女一路“菜小”“菜中”,哪怕子女在北京长大,其视野,真的比得上三线城市某局长家一路重点学校毕业的孩子高?
/ O) `1 i; ~# U% R+ e8 X* |2 ^只能说,控制“家庭亲情氛围”、“父母职业”、“相对收入水平”、“子女天赋”等等变量,
1 V5 j" L, z' ~6 w8 J. H同样条件下,必然是大城市对小孩子的成长更有利。但条件一旦不同,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就不仅仅是城市了。2 O$ \1 i' K- @5 Q0 X2 W
: x! R. J8 q/ H/ c% t
比如上文提到的,三线城市某局长家的孩子,接触的资源大概率是比不上北京某局局长家孩子,毕竟同样是“局长”,但级别都不一样。再比如,都在“重点高中”上学,三线城市省重点必然也是比不上人大附中、深圳中学的。再比如,同样都是天才少年,在北京能参加的活动,得到的奖项显然也是多于三线城市的。
; h% r* b/ h% A; k0 H1 I<hr/>正文开始,本文较长,三个核心观点,如果没耐心看完全文,了解这三点也够了:
7 |$ G! l! L* j* y, _8 \8 V" e1、你在大城市,能给孩子提供的资源更好;还是你回老家,给孩子提供的资源更好。哪个好,就去哪儿。不要只看“城市资源”,一定要看“你在这个城市,你能得到什么资源”。
+ ]1 \' v+ L9 }; e2、大城市资源上限远高于小城市,但小城市即得利益家庭的资源一定强于大部分大城市普通家庭。
, E" c @9 K, y y3、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大城市才有眼界,小城市观念闭塞”的观点。
8 F- W6 X; w- R; U<hr/>明白了上述前提,我们再来看“为了以后小孩的成长”,到底该选择大城市还是三线城市。
0 h2 C4 p: w$ B+ S' Z这就涉及到你对自己以及整个家庭资源的权衡:
; D, s1 B9 P' ?$ M" t" W你在大城市,能给孩子提供的资源更好,还是你回老家,给孩子提供的资源更好。
' U' [2 A$ h" P q; L" _
' H" Q( _6 @$ ~* {8 B一定要区分,“你能提供的”与“城市本身资源”的区别。
7 L& N9 E" h4 e& N比如:北京有很多学校,能请诺贝尔奖得主来学校给学生讲座。- q4 k F+ t5 E. g
听上去很厉害,问题是,人家去中关村的小学,去人大附中,去北京四中,你孩子也不在这些学校,你孩子根本就接触不到诺贝尔奖得主。
# I- b% l* `' C, R) |再比如:你老家的学校,你和学校领导认识,学校里有的活动,你孩子都能参与。3 Y( e+ V* l, H4 ?, w
虽然是老家,但三线城市的好学校能接触的资源也并不差,学校总要举办一些活动吧,总是要去研学的吧,总是可以对外做一些交流吧。你孩子如果能在每次活动中都有展现机会,口才、交往能力是不是也能得到提高?
8 h, W( ^( t: B# u( c再比如:同样是小学生写《我的爷爷》,北京中关村一些重点学校的孩子们,作文里写的“爷爷”是“参加阅兵”、“解放北平”、“建造原子弹”...............你说你的孩子和这些孩子都在北京,所以能接触一样的成长资源,你自己都不信吧。' U/ h: }6 D0 x
<hr/>举个我自己的例子,三线城市(GDP大约全国50名+,人均GDP大约全国30名+),祖辈、父辈、亲属均为体制内。其中最高有副厅级离休干部。( r$ n! T) c3 y; W3 h" y
1998年-2004年小学(那个年代就是省文明单位、名牌学校):
5 A- j6 V4 \8 ~) k8 w- B有计算机课;* i9 I9 e' d# ]6 t8 ?8 j& }* y
参加全国小学生科技发明竞赛,三等奖;
6 u4 q K( p; H9 t) C" A全市绘画比赛,二等奖;% I* z; ~ Q' ?0 U s
朗诵比赛我是领诵;
9 Y* E- Z. }1 p; d. S代表学校参加各种大型文艺活动。
* @( w8 f- V3 F. N* ~: [2 D* J8 Y) W+ R
2004-2007年初中(全市最好的私立学校,中考普高率100%,重高率50%):
+ Z# @- T- G$ c" U: `( t+ \5A级景区游学;5 _$ t1 @7 c0 I
英语有外教;
& z# Q; m) Y5 o; X. @9 \ |2 S8 f0 Q语文有知名国学大师督学;
0 Z3 k1 l Y, x可根据兴趣选择校内课后兴趣班:棋、画、乐器、书法......
/ a8 a0 G9 U- B k$ X( [担任全校大型活动主持人;
4 S: _4 K0 C, t4 n5 w. z物理、化学竞赛得省、市二三等奖;
+ V: F- M c' u5 f; u歌唱大赛我是合唱团指挥。1 t: i: ^; t4 H/ g2 G- r0 D
# w6 J! b) n. ^ z1 p8 b
2007-2010年高中(省重点,一本率90%,211率大约40%):
( X3 O2 g) n( a) N- }8 t老师基本都是211以上师范大学毕业,高级、特级教师不少;4 u9 a0 }5 q% O1 A" o n7 [# Z( D: I7 g
代表所选学科参加全校辩论赛,得最佳辩手;4 `5 X6 Q' K9 Y) K# _! y' S! a8 ~7 J
文艺活动中担任话剧主演;& e1 \/ t. W, u+ X' z( N
朗诵比赛我是领诵;# e6 o: C0 G, R- w8 ]' q0 O8 v
学校和外国学校有“孔子学院”交流活动,我入选20个接待家庭之一,接待德国交换生在家生活;) m, ]( A, w: j4 X% I! S2 p
8 F: I% Z' ^1 ?# X
2010-2014年大学(985,双一流A类)' P* Q' w( p/ \2 h4 U; n
到了大学,同学里有不少是北京、上海、深圳的土著。交往起来并没有感知自己比他们差,反而我照样“混”出了头。6 K: _& N1 E" N* k) O6 {
连续两届全校的辩论赛,冠军,最佳辩手;6 f: v- f% U) |% K3 F9 T. q
校辩论队主力辩手,代表学校参加地区性质比赛; ?& k1 y3 ?( w" e9 L7 b0 a
全国各种营销、商业策划比赛得奖;6 l! x- r: y' N7 s
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 f/ V' R) q1 V3 e0 g
5 C, X' m+ J2 V7 H. k, L' {
至于大家常说的“旅行”、“开阔视野”。我学生时代也是游历了全国18个省份,博物馆、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也看了不少。也参加支教活动,还被媒体报道......
" b; P# w; D9 X) _1 i* ~话说,这些也只是和“钱”有关,和“城市”没什么关系。9 _0 O+ u$ ]" a
<hr/>很多人的认知里:小城市长大的,那就是死读书,没什么素质教育可言,所谓“小镇做题家”。大城市长大的,那都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事实上,这种差异,其实是“农村”对比“城市”,二三线城市与一线城市,在孩子能接触到的成长资源中,只有“量”的差异,而没有“质”的区别。真正影响孩子获得某种资源的,其实就是“家境”。 H- Z% h5 f2 R/ Y
也就是很多人所说的:孩子的起跑线,就是父母。
- [( t5 S: @* p `7 H8 M0 ^! q) h" Y: H
我的经历,放在北上广深,和当地中产以上家庭相比,可能“不算什么”,更是被土豪吊打。但作为一个三线城市长大的孩子,我的经历秒杀一半的一线城市孩子,不夸张吧。
1 T# \5 }, k* X A3 n$ |
* \+ g) ]9 m0 i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你在大城市,能给孩子提供的资源更好,还是你回老家,给孩子提供的资源更好。$ G* z* z- o: w6 F* d
& O1 l9 M0 }; l* B9 @ S很多人觉得“为了孩子,留在大城市”,目的是“让孩子起跑线高一点”。殊不知,孩子的起跑线,从来就不是城市,而是家庭。诚然,大城市孩子能接触到的资源“上限”更高,但往往“上限”是由社会地位(资源)与财富决定的。就像是房价一样,10万一平的房价,从来就不是普通工薪阶层决定的,而是买得起的人决定的。同样的,大城市孩子们能接触到的关于成长的资源,很厉害的资源,也都是父母提供的。# F! A) H% q% }* B
) q& ^5 s, R0 h: U z7 @7 X
同样是35岁,有的人是一线大厂总监、VP,年薪百万,孩子能去最好的国际学校。这些人,必然要留在大城市,为了孩子,也是为了自己。因为他们能给孩子提供一线城市的国际视野。
" v% O6 [. x! V7 ]& A! b同样是35岁,有的人月薪一两万,还在租房,或者郊区小户型还贷,孩子读个普通学校,自己996,他们留在大城市,子女接触的资源必然是比不上他们那些在三四线城市当公务员的同学的子女。但是你让他们35岁的时候,再去三线城市,必然也不现实。& ~4 l N* H4 l/ O3 @
! _& }& v+ `; ~8 _0 |3 o' \
/ {3 B# z2 [2 L
7 N7 r4 w- I# M! J) I- [ y
- U; L# B+ {- W; v
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没见过世面”! f9 L+ K H# g% b8 q" G
' _% N8 n% ~" |5 N) Q4 D p t我当时看到这段留言,感慨万千。作为一个20年前上小学五年级的人,20年前我在我们这个小城市,小区里就有体育健身器材,步行10分钟去篮球场,15分钟去有游泳池。更别说从小就没有经历过“租房”,没有搬家,身边有一批一起长大的“发小”。所以,你们看,哪怕北京有“鸟巢”和“水立方”,对北京普通孩子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哪怕在北京,如果家庭条件不好,大概率也没什么“见世面”可言。+ s, ^0 ^3 ^9 T p7 e6 S; U! t
我现在在三线城市住的小区,小区内就有健身房和游泳馆,小区外就有篮球场和健身设施,还有绵延几公里的公园可以散步或者慢跑,都是塑胶跑道。所以我要是有了孩子,我孩子哪怕在三线城市,哪怕我们这里没有“鸟巢”和“水立方”,但我孩子不至于提一个“建议在每个小区建体育设施”的建议,因为这已经是孩子日常都有的东西了。
+ I ~1 d# M4 G4 h* V6 G<hr/>大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要静态看问题。
& ~! r, ?- q. k5 O' @* T- Q二三十年前,大城市的信息必然远超于小城市。比如,2000年,小城市可能啥都没有,沿海城市都已经商业繁华了,那个年代你在沿海城市倒腾点东西,拿到内陆去卖,都能发家致富。
( I8 @6 b% ?0 ^9 C0 s但是到了2021年,明星床上那些事,晚上发生,你凌晨都能在微博上看到热搜了。就拿这种吃瓜精神去学习,有什么是“大城市知道的东西,小城市不知道”呢?( m# j% ]4 }' y O1 A3 }; X: M
大城市知道电商可以卖全国,你在小城市就不知道这个信息?
( w3 `! P9 A8 w: F, W大城市知道拍短视频、直播挣钱,你在小城市就不知道这个信息?
+ P- @" Q4 Y! Y' A P% e( S
: \* v" q8 y) Z! p6 V我邻居90后在三线城市白手起家搞瓜果交易,住的200多平房子,开保时捷Panamera,这是信息闭塞带来的吗?我也有985同学在北京租房子,挤地铁,这是“视野开阔,见识高”带来的?后者如果有了孩子,孩子接触的资源真的会比前者孩子好?( v3 R! g" Y% M4 b2 d+ s
$ j$ }! i0 H0 G- T9 ^* u6 s我的担心是,如果我留在大城市,会不会重复父母与我的故事。或者,如果我能力达不到,拿不到户口,只能让孩子回老家念书,两地分隔。 你的担心不无道理,如果你的父母是50后,你是70后,乃至80年初的人。那你大概率可以“翻身”,可以改变命运。但如果你的父母是60后、70后,你是90后,乃至00后,大概率只是另一层面的“重复故事”。
8 X4 O% ]) C0 p
& T4 r9 u3 a; {8 H9 W' [最后说一句题外话:想在大城市立足,还得让孩子过的开心,千万别觉得买一套房就够了。孩子长大,也是要有房子住的。不要等到20年后,孩子长大,要谈婚论嫁的时候,ta怪你:为什么留在大城市,口口声声说为了我好,到头来却连个房子都给我买不起?太扎心。
: X* _- t9 j- P6 U9 A* o- z% A5 o% H$ R0 d: B
类似回答,必有人杠,你杠就是你对。我回答中的道理,懂的人自然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