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以后小孩的成长,留在大城市好还是回到老家三线城市好?

[复制链接]
Librawhy | 2022-1-18 03: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在小县城长大,在上海读大学的人,表示不是很同意吴震先生的答案。可能因为先生是在大城市长大的,感觉不到那种落差。如果仅仅是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确实,怎样的城市不是主要问题,但是题主提到了对孩子未来发展的考虑,我觉得大城市明显好得多。
$ f; Y) R7 L- \        首先是教育资源。我们小县城的高中,有不少优秀的高中老师,他们基本上年龄在四十岁上下,普通话说不好,教学水平却很高,但是随着他们慢慢老去,县城高中没有太多好的师源了。招聘来的年轻老师基本上都是二本或以下师范学院毕业的学生。我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但是以前到县城高中执教的有许多分配在老家的大学生,八九十年代上大学的难度比现在高很多,很多老师都非常有才华,也是极其喜欢教育事业的。而现在很多在县城做老师的同学都是,混不下去了我回老家当个老师试试……好的大学的毕业生基本上都是不会到县城高中当老师的,个别极强县高中除外。
  `3 p) Z0 }* \: `( h. V$ B+ i        除了师资力量,还有各种观念的落后和机会的稀缺。虽然说聪明勤奋的孩子在哪里都考得上大学,但是好的外部条件对孩子的成材作用也非常大。我高三的时候才听说有自主招生这回事,学校也不给我们组织,而大城市的孩子已经积极参与,有的学校还有校推名额,我们那里就根本不可能好么!除了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其他很多东西……我只能说上大学之后发现有的同学习以为常的事物我以前从没接触过,估计稍微玻璃心一点的同学就会自卑了吧…强大的网络也不能弥补这一点。建议还是努力留在大城市。
苏媛 | 2022-1-18 07: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是上海人,因为奶奶是本地人,算半个本地人,目前在金融从业,这个问题我从两个角度来回答下
4 h4 |+ t( D; ]) w首先是孩子的成长,一些比较传统的回答,比如教育资源啊,社会资源啊,我这里就不多赘述了,尤其是这边教育机构多,以及各类文化艺术资源之类的就不多说了,大家都说过了,但这么多年从我的经验来看,受的教育是一回事,价值观,消费观和对于一些新鲜事物的态度,反而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巨大。! ?4 s6 j4 V5 ^5 F, P! ]! T: E
在大城市里,我们从小见惯了光怪陆离,见惯了繁华,这就让我对所谓的喧嚣的大都市已经脱敏了,习以为常了,孩子在这样的城市长大,不会因为去了其他城市而被其他城市的所谓繁华所迷惑,就好比我本人去纽约,我也惊叹纽约的繁华,但也觉得是上海的升级版,而不会被震撼。8 E" Z- P( l) N
其次是对于各种享乐主义的态度,在大城市,我们已经习惯了各种灯红酒绿,对于成长在这里的人来说,真的是“他强由他强”,我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该见得也见了,该看的也看了,而且这些东西就在我身边,已经熟视无睹了,比如一些网红店,就在家门口,想去就去,不去也所谓,不会去凑这个热闹,这也是因为生于斯长于斯。
1 w$ z5 S3 }3 S4 \! Q) i还有就是,对于消费观,大城市真的是高物价高房价,这种环境下生活的我们,从小在这种环境下的理念,就是买东西看性能和是否需要,同时该精打细算就精打细算,其他的闲置资金用来做稳健的投资,不乱花钱,因为能花钱的地方太多,但是房价和物价也在提醒我们现实。
! e4 r8 D1 r! o+ q! h9 D9 |/ F此外,比较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上海孩子的高考难度相对不难,这种不难不是说进名校,目前进985名校上海人也一样难,因为给上海的名额在逐年减少,而你的竞争对手和你一样有各种各样的优秀资源,横向比较的话也很难,但是,如果只是要考个本科,比如211及以下的话,相对容易,在这种基础上,如果希望孩子没那么累的话,还是建议留在上海。) X# y! x  H! }, Q& N" i
为什么说以上几点,原因也很简单,我举个例子吧
  F4 M+ f* q9 P, p0 p4 Y; [0 N$ J3 k" B6 A% U我当年有个学弟,从某西南边陲省份的小镇做题家考到了我的那个211,来了上海之后,一下子被上海的繁华所震撼,加上以前一直在做题,不顾其他任何事情,直接导致了沉迷游戏,学业完全荒废,此外还有类似的学弟学妹来了上海后,被灯红酒绿所迷惑,沉迷泡吧的,都有,这些实在是让我觉得很唏嘘,要知道,游戏我是从初中就开始玩了,酒吧也是高中就被家里的哥哥带去过了,见识过了,也就那样,对我们来说,这只是一个场所,有需要可以去,没必要沉迷,而且,因为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也不会去一次就发一次朋友圈,如果你孩子从小生活在大城市,老早就会对这种东西脱敏,这一点能让他在见过了世面后,真正的把精力放到该放的地方去,这才是关键。
- w. l8 O7 H8 A" Q- |& u6 Z等孩子大学毕业,在大城市有家的好处又来了,首先是省下了房租的费用,大城市,尤其上海,房租压力真的不小,这笔钱完全可以省下来,充电也好,健身也好,开拓见识也可以,唯独花在租房上,其实是很不值得的
; v5 `; G% e: V6 I+ c8 f其次是,在大学的时候,因为所处的是大城市,你实习的公司,就是世界一流的公司,无论是通过父母的人脉,还是学长学姐,还是自己申请,你所能去的公司很多,这一点无论是生在大城市还是仅仅在大城市读书,都是一个优势。
' N' K* J2 g7 [  A5 {1 J  |4 A6 ^最后,是我个人觉得比较关键的,父母能在大城市扎根,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城市,大部分收入都不错,作为孩子,从小要学的就是怎么投资和打理资产,在上海这样的城市,经济中心,各种信息多,投资渠道也多,怎么辨别优劣资产,怎么进行资产配置,怎么进行房产置换,这就是孩子要学的,而且在大城市也真的能学,因为有这样的环境。  V  R: O4 b* d% ^, \; I
作为想在大城市发展的父母,请你自己先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即,大城市也有定位差,上海这样的城市,适合高学历,以及特定的某些领域的人才,比如金融,金融服务业,国企制造业,公务员,头部民营管理者,律师,会计师 审计师税务师这些专业人才,这类人才在上海很吃得开,而如果你想创业的话,北京,深圳欢迎你,如果你执着于电商和互联网行业,杭州和深圳也很适合你,看好自己适合哪个领域,然后,关键来了,你的职业规划是不是做到了位,毕竟在大城市发展,每一步都要谨慎,尤其是作为第一代移民,更是最辛苦的人群,不光为了孩子,也为了你自己,毕竟,孩子将来的发展,要靠你的资源,孩子将来的人脉也靠你开始积累
" @; {# @8 a. y9 y8 m( X/ N伯爵这边的福利,给到你
86559 | 2022-1-18 12: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启扣题模式,以下引用部分是原问题,粗体及非引用部分是我的观点; o6 K( W4 l* f  V
留在大城市,小孩的视野会比较宽,见识的多一些,周围人的层次也相对高一些;但是大城市竞争更激烈,我能为ta提供的很有限,怕ta会自卑,影响健康成长。回老家,生活相对更宽裕舒适一些,但是观念会闭塞落后一点,是否能通过带ta出游来弥补?
答主我的观点% e$ u- `8 b2 P3 F
大城市≠大视野,这世界太大了,小山村的少年想飞出大山去趟北京天安门见见“大世面”,大城市的少奶奶想背包从广东穷游全国体验生活。还有像我带过的土豪学生,父母是银行的官员,姐弟俩早已被父母安排去美国留学。
* x  x8 ^5 U8 l; o) e究竟什么才是所谓的“大视野”?是否你身居某个城市就可以获得更宽广的“视野”?5 f) v5 d# X% y" I
我的答案是:视野取决于你内心的眼界。
( ]9 T  o! W: k* R8 y如果你没有一颗善于发现、善于猎奇、善于学习的心,那么把你放到再牛逼的城市,你成天窝在家里宅,吃了睡、睡了上课、上完课回家,每天无止尽的循环,然后按照父母安排的套路按部就班的走完整个流程。
$ p# g$ S" h) o6 g你认为这样的人会有怎样的“视野”?
3 z; {, x- u$ D+ h( q8 t" P有“视野”又能怎样?还不是照样有人喜欢恬静的生活,不问世事,与世无争。
/ S# z) j+ k6 q+ ~1 T: t3 _/ e就像以前旅游的时候,我买票排着队,我就跟路边老爷爷聊天,穿的挺破,方言我也只能听个半懂。你猜人老爷爷跟我说什么?问我是不是在XX网站团购的门票!当时我特么惊呆了,这老头还知道团购?我特么土鳖瞬间就被完破了,我特么算个球啊我!
6 |+ H' g7 c; W) w, [- l' \这种例子还有很多,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自己的小世界,一面镜子,通过欲望和能力去折射自己的向往,可能最终是迷茫,也可能最终是沧桑。. K# s& |* `, E* _' }0 H1 g0 m
视野这玩意儿有时候太虚,所谓「见多识广」,有些东西见的多还未必识,广而涉猎又未必精通。
0 }- x3 r8 F' Z而视野有时候又貌似挺重要,它与思想认知相连,可以帮你在人生中做出很多不同角度甚至全局的精准判断。但这些精准判断,绝不是单单一个“视野”就解决的了的。
4 m" ~1 ~, p5 L% L( C, A: S而我个人是不赞成「父母」独断的为孩子做决定,如今有太多家长为孩子做决定,最常见的就是「报班」,这类家长我都见的快吐了,之前我也在知乎答过类似的题,比如孩子压根儿就没这天赋和劲头儿,非特么一根筋的要孩子学这学那,都特么把孩子逼成小脑残了。
- Z# c5 p9 R# V4 ]  W) k$ C2 A5 D至于题主在做这个「究竟是回老家还是到大城市」,我认为这个问题不应该交给知乎知友来替你解答,你的困惑与很多家长的困惑一样,属于「成长投资」和「长远投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难度也显而易见。我建议你要根据你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量力而为,不要勉强自己,不要打肿脸充胖子。6 D  a. @5 B1 I4 x- y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好处,小地方也有小地方的好处,而观念问题大多是普遍问题,需要逐步的渗透与接受,直到更新迭代。而在大城市,可能你的经济情况也未必就会让你的孩子受到多么大的歧视,可能只是你暂时的自卑,怕孩子将来会受到影响,这样的担心我非常能理解,换做是我,我也会这样想。; o; }# t) ]! I2 S
所以劳烦听我一句:量力而行,随遇而安。不要让选择成为一种压力,生活处处都有美好的一面,如果我是孩子的父母,我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从出生到成长,一直都能开心、快乐、健康。5 f) C. ^+ e# `
我是带过孩子的,这一点非常能懂,而这也是我以后的目标,就是这么简单。哪怕会有人说“你想的不够长远,你太短浅”,我不在乎,我不是神算子,也不是先知,能把每一天都过好,让我的孩子过好,就足够了。+ |! H8 J: z' R. U
而「视野」和「见识」,我相信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慢慢的了解周边,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最终他会有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哪怕他的世界并不广阔,哪怕他做不到完美,但这不就是一个「人」吗?
& }* L* P1 ]  n8 H/ `太多家长,都有太多的「塑造欲望」,希望孩子怎样怎样。
4 @; N" s! k0 e& V. q某些纨绔少爷,父母提供各种机会,各种先天优厚的物质条件,可然后呢?" U$ `4 J. D0 x& A* ?
变形计里咱见识的也不少了,现实中又何其多呢~
; ?) E2 k3 v5 I3 z# R- b8 ]( a认真想想吧,未来的他们只会比现在的你们更优秀,更强大,何须你去操过多的心。
* G; [$ d/ `0 K" f* V. s2 b-----题主问题补充的分割线-----
5 Q& h( i( {* i: n% G0 z3 x: E$ [1 k
其实,我父母当年大概也面临类似的问题:留在农村还是到城市定居讨生活?他们选择了后者,并终于在我小学即将毕业的时候拿到了城市户口。/ P5 x  ?* D: O7 \
我父母干的是个体,一家人蜗居在十几平米的出租门面房里,吃喝拉撒,生活有些窘迫。他们交了高昂的赞助费让我上全市最好的小学,但是跟家境普遍宽裕的周围同学在一起,我显然是自卑的。学校组织夏令营的时候,大家都参加,而父母为了省钱让我不要参加;同学之间交换联系方式的时候,只有我家没有电话……上了初中高中以后,发现周围的农村同学慢慢多起来了,自卑情结也就减轻了很多。7 d" K5 ]! l# j) a4 p
我的担心是,如果我留在大城市,会不会重复父母与我的故事。或者,如果我能力达不到,拿不到户口,只能让孩子回老家念书,两地分隔。
: Z5 b! q# f) d  o我现在倾向于回老家,给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等到ta长大了,可以有自己的选择。

8 t# q0 c0 z! ]. b2 F答主我的观点
9 ?) v7 Q5 z: C, T题主,谁还不曾有过贫穷或落后?哪怕是像你父母当初选择的城市?
: e! y* ^$ B" R8 u0 k7 S我们在乎的太多了,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安全感,我们都怕,怕自己的灾难会降临到孩子身上,我们怕他们受伤,怕他们被同学耻笑,怕他们因为穷就被排挤,怕他们没进过大酒店吃龙虾就认为是土鳖。( i7 e. B7 {7 L8 I
这世上本来就没有什么公平,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出身,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未来。而这个未来不是为了去“比较”,也不是为了“获取心里平衡”,而是让自己明白「我是我」。
* J  _4 O# b" j5 P6 P# g就像你班里来了几个比你条件差的农村同学,你的自卑感就减轻了,为什么?因为有他们来为你的自卑垫底,你就有了一些优越感,而这份优越感恰恰是很致命的,更别说把这种优越感在植入你未来的孩子身上。
) m5 |5 U8 s, P6 y& ^( K2 P7 C真正的平等来自与内心的平等,一种本能的平等,而非「势利的平等」与「资本的平等」。, }1 B% {; _/ ~4 c. g% h
当你站在资本的角度去看「视野」的时候,有些事已经被扭曲了。2 M1 r  e* x* j$ |
而题主你最后说:
6 w4 E! e3 R( D8 H9 b+ K( ^/ b「我现在倾向于回老家,给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等到ta长大了,可以有自己的选择。」
8 P! N! i- m+ S6 \6 `$ G9 l其实你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既然你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我当然会支持你了,我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好的父母,因为在孩子未出生之前,你已经谦卑的将自由妥协给了孩子。% W6 Q9 @8 l+ S# F5 ?) i+ o7 d
, G/ H% f5 M$ G" y0 k" W% S3 G& g0 \% h
最后
) A8 t! v: s* T! _# h; l5 _% Z感谢类似题主这样即将为人父母的良苦用心,哪怕我们深知人生中有太多的不如意与不容易。
流星鱼流m | 2022-1-18 16: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说说吧。我在3线城市长大,高中来到澳洲,现在在读大学。1 N0 }3 C7 o8 }; K6 y+ ^( j+ \
我觉得相比所在城市的环境,父母的家教、学校学习的氛围更重要。我在国外看到国内各地来的留学生,有小城市英语好、爱好广泛的,也有北京上海来的一无是处的。城市这个大环境对人的影响对孩子来说,我觉得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 A) x3 F, V# S+ D' A/ v& b8 w, Y再说这个“见识”问题。我觉得对小朋友来说,修养比见识更重要。6 ?4 k) b' i+ I/ r' v4 i" L  q
我身边有很多很多省会城市、北京、上海来的同学,一起出去吃饭的时候,摇头晃脑、吃饭发出吧嗒吧嗒的声音、不听的抖腿、总是情不自禁发出啧啧啧、饭桌上打嗝。。。无数次在外面被鬼佬嘲笑(不是黑大城市的人,只是阐述身边的现象。我有个粗略的统计,南方的同学这方面普遍比北方做的好。深圳没有吃相不好的,武汉、山西、陕西是“重灾区”。仅仅是身边情况,不能说明地区现象。我是东北人)。我就是觉得,纵然这些同学很有见识,在钢筋混凝土丛林长大,多学了几种业余爱好,又怎样? 我小地方来的,没学过几种乐器,平时见不到20层以上的楼房,但是从小我爸妈教育我怎样举止端正,我少了点见识,又有何妨?/ z$ e' C- c4 d- l  n
说实话,我一直不知道楼上各位所说的“见识”,究竟是什么?$ d0 I" S4 P  o! g- ]
是广泛的兴趣爱好?弹钢琴?学舞蹈?这些只要是地级市,肯定都有。我不明白为何要纠结老师的水平,就拿舞蹈来说,我个人觉得女孩子学跳舞,除非是为了走这条路,不然为的就是有个挺拔的身段、优雅的气质,何必纠结老师是不是严格按照“大城市”舞蹈教学的规范来执行?
3 W0 m" J- O  ?4 w如果见识是游历过山山水水,名胜古迹,那我不觉得小城市有任何劣势。很多北京的孩子没见过长城,我在小城市班里的同学一大半都去过长城。! W( l) t4 k* c- n* U+ a; |
我觉得这个年代,学生时代的见识就是广泛阅读,多学习,父母多点播孩子为人处世的道理和礼节。而不是生活在大的城市就一定会给你带来的。
3 }( B+ Q* K+ ?: ]( M# [8 V/ M
2 ~3 ~; j6 g* V( N我见识也有限,但是接触除了全国各地的人,我觉得养成好的秉性、好的习惯比在什么城市生活重要的多。父母是公务员,每天上班下班,循规蹈矩的活着,孩子看到的就是你的生活。父母做的事业比较大,孩子生活中耳濡目染,见到的就是多。这些都不是大城市带来的。
* w/ g  w( n+ a  W2 S* }, X$ L" y----------------------------------------------------------------------------------------------------------------
$ ^6 [5 E1 J) `  I# i2 v我很尊重大城市,能选择的话以后我肯定会到大城市生活。我只是觉得,题主这种情况,没必要勉强到大城市,去为孩子创造那微乎其微的优势。
五月的风478 | 2022-1-18 23: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在一线城市读过书,已经了解了这些文化后,在三线城市或二线城市找个好工作,过得好好的。有充足的时间和经济条件给孩子物质和精神的成长条件,让他身体健康,有见识有思想,让他经常和家乡的亲人、幼年伙伴的孩子一起玩耍,有温情有友谊,再经常带他出去看看,到你生活过的地方走一走 指着哪些记忆向她诉说父亲当年的心路历程和美好记忆,让他了解中国最繁华的的地方是什么样子   这不是也挺好吗?) }# m7 p: v7 u& o) z
假如你在一线城市呢?如果你的收入不足以绰绰有余地支撑这些物质条件,又远离老家那些熟悉的温情,孩子会不会憋屈和寂寞?
百年孤独308 | 2022-1-19 06: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自卑这个和大城市小城市不一定有什么关联。关键还是看自己的心态。如果你自己觉得在大城市家境不够优越就会自卑,我想你的孩子如果在小城市被你带出来看世界的时候也会自卑的,说不定还会反过来埋怨你们当时为什么不留在大城市。自卑,往往来源于匮乏感。人永远不可能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所以永远匮乏。对此其实有两种解决办法:1是追求你最无法忍受匮乏的东西,2是满足于自己所有的。前者是价值观,后者是人生观。为了小孩而决定自己的去留,这种思路本身就违反了2,而追求1,则是一个永远没有尽头的游戏。
  [2 e2 N3 w* J$ ]" p. S' o我家是一个小城市的,大学在东部发达省份大城市,后来就去了美国读书。我想说的是,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区别不在于你在那里的物质生活水平,甚至也不在于你能获得的资源和机会,更不一定是文化熏陶,而是最根本的观念。# M% i3 }  S4 Z) Z! \) I& S
如果你自己的观念已经被大城市所影响,留在小地方自己也不会开心的。我家乡的很多事情,我现在已经很难想象居然会发生在现代社会。不过反过来想,生活在那里的人可能不会觉得有多么难以接受;不能适应,反倒是我的问题。
6 z) E. v% ]+ A, O" \  V8 w而且说实话,自从在国外待了这么久,我看待这里的所谓“大城市资源更多,更能开阔眼界”的观点也有些无法认同了。国内的“大城市”充斥着“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让我觉得很乏味。而即使是“大城市”,一般人对世界的认识也是极为片面的。如果一个城市没有那么多的资源,没有那么多“开阔眼界”的玩意儿,但是有着我认同的观念和氛围,我觉得我会很乐意待在那里。- H/ K/ W3 Y- ^1 X( d
说实话,太早“开阔眼界”,会让人不容易满足。自从去了“世界最大的xx”,我对于其他景点的xx就失去兴趣了。这样真的更好吗?不需要努力就能获得的资源,跟小城市的人很努力才获得的同样资源相比,哪一个带来的快乐更多?
, W8 ?+ p: [+ w6 }' q+ B: Z9 Z同时,由于我并没有待在美国的大城市,那些纽约人看来无比正常的事,估计在我看来也是有些不可接受的。不过我现在慢慢能接受世界上有不同的价值观这件事。所谓接受,不是一方面口头上说尊重你的选择,一方面内心暗笑对方傻逼;而是真正平静和平等的对待所有人的选择,同时不断自省。当然,我还是希望更多人能接纳我的价值观,这样会让我的生活轻松一些。
2 [2 P$ [- ^: A2 z* ~% E/ y0 f所以,你如何选择,都不会从本质上是“错误”的。但是如果你选择了一个主流观念和你的根本观念相冲突的地方,你会活得很辛苦。
' K+ E" B6 S* g% b" c& t- I0 @, D你的小孩是会接纳你的观念,还是主流观念呢?我想前者的可能性更大。而哪个地方和你的观念更契合?我想,你自会有所判断了。
落日楼头320 | 2022-1-19 11: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上面回答问题的朋友都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你们成长的环境和现在小孩成长的环境是不同的。在教育资源不能够自由流动的时候,确实在小城市长大和在一线城市长大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小城市也有好老师,小城市也可以考上清华北大,甚至越是穷苦的地方,家长管得严,小孩越专心用功,反而成绩会更好一些。
8 Y2 N9 u9 Z2 i6 ?$ o. O但是现在不同了,所有的教育资源都是自由流动的,好老师不会留在小县城拿2000-3000一个月的工资,还没有补贴,好老师可以去市一级的重点学校。好多乡村老师、县一级老师的水平真是挺一般的。再有,现在的课本虽然免费了,但是越变越简单,教辅材料却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贵,小城市书店都没几个吧。教育改革每年都在进行,但是县一级的老师却无法获得最新的教育改革动向,无法让学生们有个提前的准备过程。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怎么跟大城市的孩子们比?
' K0 {+ |' D1 l  K5 X高考的不公平更是十分明显,重点分数线在北京和河北之间相差数十分甚至将近一百分。要多拿这么多分,孩子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家长们是知道的。小城市的孩子不可以不用功,不可以课后有活动,不可以有兴趣爱好。当然就更不可以走提前录取免得和大家一起挤独木桥了。
2 X1 h' t9 H5 i当然,需要明确的是,确实,不一定去了大城市,小孩就会更有出息,但是确实,在大城市小孩有出息的概率要更大一些。说句悲凉的话,我们这帮北漂的,就是在拿自己的终点混孩子的起点。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同伴和学校环境、教师对孩子的成长也同样重要。一线城市占优势的就是教育和医疗资源,在大城市肯定是对小孩的成长要好一些。+ W: _3 U# A1 I) B
但是上面几位朋友提到的问题也都在理,如果父母以此邀功,觉得自己因此就可以掌控小孩,这是肯定不对的,生小孩的时候,家长就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养小孩就是个赔本买卖,只有投入的份儿。不管你花了多少心思,最后你也不一定能捞着好。小孩最后到底好不好,基因、环境、甚至运气都会占很大很大很大的成分。你能掌控的部分,其实真的很小。
% n" k9 T( h2 J6 e% _* n  n- H2 n所以,还是多考虑一下自己的需要吧,除非你真的觉得你可以无私的一直付出。
小兔5913803988 | 2022-1-19 22: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楼主完全跑偏了,你应该关心的是你自己的未来发展,而不是你的小孩的成长。因为“地域”对于“成长”的影响,远远不如“人”的影响,这里说的是和他朝夕相处的父母。
3 p# w) t0 H! b, T* C# y$ g什么叫“成长”?我的理解就是见识广了,懂得多了,更成熟了。成长在北上广,也多能早去军博奥体天文馆,只会增长见识快一点。而且在现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获得如此廉价,这点优势也在慢慢衰减。但是关于情商的部分,成长在哪里实在是没有什么区别。& S5 i) O' |! {
相比之下,父母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两件真正宝贵的礼物。% {7 E2 H  X$ Z( ~8 {
第一件叫做“金钱”。谈钱似乎是一件很俗的事情,但现实就是如此。首先在物质上来说,中国的资本回报率要远远高于人力资本回报率。你的孩子是优等生,你辛辛苦苦供孩子上重点大学出来,结果发现找工作给的薪水很低,但是隔壁王小二虽然早就辍学,但是凭借父母给的钱做生意,收入远超过你的小孩。这种例子相信各位都深有感触吧。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你就不会花大笔钱送小孩去“游学”“培训”什么的,好好把自己的钱利用好将来做好传承是王道。再者家庭的富裕,能给小孩带来巨大的信心,这种信心就决定了一个人的气度,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深深影响一个人的性格。) h5 t' ^1 A. L* l* M; B1 s
第二件叫做“思维方式”。父母是孩子行为的榜样,父母的思维方式和视野会深刻的影响孩子。举我自己的例子说,家里开工厂经商,爸爸最爱看的节目是新闻财经类和《今日关注》。我小时候,就经常和我聊钢铁价格的变动,怎么和大企业人员打交道,中美关系等等。有时候一起去吃个便饭看见人暴多,不是抱怨一顿一走了之,而是告诉我为什么这里人这么多每年利润有多少。种种不胜枚举。+ h# C7 U5 }0 Z5 [# c
总之,希望楼主不要本末倒置,先把自己的坐标摆正是最重要的。
MC英俊 | 2022-1-20 05: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如果是在小城市,那要常常带他到外面走走,如过在大城市那也要常带他回乡村走走。
Jiewen2017 | 2022-1-20 07: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讨论“比较”的问题,“比较”就必须建立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
* o) N1 ^" @: C2 w因为子女能获得什么资源,有什么视野和见识,本质上和“城市”无关,而是和父母在当地所处的阶层有关。" O5 t* Y  U$ v1 o4 U8 ~, @5 d

0 G# G. \5 s4 v3 X% Y1 [, u, n& z% l所以,不考虑家庭变量,只考虑城市层次,没有意义。
% g+ o7 ]& Z9 h7 O& _2 b举个极端例子:北京租房一辈子的打工夫妇,子女一路“菜小”“菜中”,哪怕子女在北京长大,其视野,真的比得上三线城市某局长家一路重点学校毕业的孩子高?
/ O) `1 i; ~# U% R+ e8 X* |2 ^只能说,控制“家庭亲情氛围”、“父母职业”、“相对收入水平”、“子女天赋”等等变量,
1 V5 j" L, z' ~6 w8 J. H同样条件下,必然是大城市对小孩子的成长更有利。但条件一旦不同,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就不仅仅是城市了。2 O$ \1 i' K- @5 Q0 X2 W
: x! R. J8 q/ H/ c% t
比如上文提到的,三线城市某局长家的孩子,接触的资源大概率是比不上北京某局局长家孩子,毕竟同样是“局长”,但级别都不一样。再比如,都在“重点高中”上学,三线城市省重点必然也是比不上人大附中、深圳中学的。再比如,同样都是天才少年,在北京能参加的活动,得到的奖项显然也是多于三线城市的。
; h% r* b/ h% A; k0 H1 I<hr/>正文开始,本文较长,三个核心观点,如果没耐心看完全文,了解这三点也够了:
7 |$ G! l! L* j* y, _8 \8 V" e1、你在大城市,能给孩子提供的资源更好;还是你回老家,给孩子提供的资源更好。哪个好,就去哪儿。不要只看“城市资源”,一定要看“你在这个城市,你能得到什么资源”。
+ ]1 \' v+ L9 }; e2、大城市资源上限远高于小城市,但小城市即得利益家庭的资源一定强于大部分大城市普通家庭。
, E" c  @9 K, y  y3、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大城市才有眼界,小城市观念闭塞”的观点。
8 F- W6 X; w- R; U<hr/>明白了上述前提,我们再来看“为了以后小孩的成长”,到底该选择大城市还是三线城市。
0 h2 C4 p: w$ B+ S' Z这就涉及到你对自己以及整个家庭资源的权衡:
; D, s1 B9 P' ?$ M" t" W你在大城市,能给孩子提供的资源更好,还是你回老家,给孩子提供的资源更好。
' U' [2 A$ h" P  q; L" _
' H" Q( _6 @$ ~* {8 B一定要区分,“你能提供的”与“城市本身资源”的区别。
7 L& N9 E" h4 e& N比如:北京有很多学校,能请诺贝尔奖得主来学校给学生讲座。- q4 k  F+ t5 E. g
听上去很厉害,问题是,人家去中关村的小学,去人大附中,去北京四中,你孩子也不在这些学校,你孩子根本就接触不到诺贝尔奖得主。
# I- b% l* `' C, R) |再比如:你老家的学校,你和学校领导认识,学校里有的活动,你孩子都能参与。3 Y( e+ V* l, H4 ?, w
虽然是老家,但三线城市的好学校能接触的资源也并不差,学校总要举办一些活动吧,总是要去研学的吧,总是可以对外做一些交流吧。你孩子如果能在每次活动中都有展现机会,口才、交往能力是不是也能得到提高?
8 h, W( ^( t: B# u( c再比如:同样是小学生写《我的爷爷》,北京中关村一些重点学校的孩子们,作文里写的“爷爷”是“参加阅兵”、“解放北平”、“建造原子弹”...............你说你的孩子和这些孩子都在北京,所以能接触一样的成长资源,你自己都不信吧。' U/ h: }6 D0 x
<hr/>举个我自己的例子,三线城市(GDP大约全国50名+,人均GDP大约全国30名+),祖辈、父辈、亲属均为体制内。其中最高有副厅级离休干部。( r$ n! T) c3 y; W3 h" y
1998年-2004年小学(那个年代就是省文明单位、名牌学校):
5 A- j6 V4 \8 ~) k8 w- B有计算机课;* i9 I9 e' d# ]6 t8 ?8 j& }* y
参加全国小学生科技发明竞赛,三等奖;
6 u4 q  K( p; H9 t) C" A全市绘画比赛,二等奖;% I* z; ~  Q' ?0 U  s
朗诵比赛我是领诵;
9 Y* E- Z. }1 p; d. S代表学校参加各种大型文艺活动。
* @( w8 f- V3 F. N* ~: [2 D* J8 Y) W+ R
2004-2007年初中(全市最好的私立学校,中考普高率100%,重高率50%):
+ Z# @- T- G$ c" U: `( t+ \5A级景区游学;5 _$ t1 @7 c0 I
英语有外教;
& z# Q; m) Y5 o; X. @9 \  |2 S8 f0 Q语文有知名国学大师督学;
0 Z3 k1 l  Y, x可根据兴趣选择校内课后兴趣班:棋、画、乐器、书法......
/ a8 a0 G9 U- B  k$ X( [担任全校大型活动主持人;
4 S: _4 K0 C, t4 n5 w. z物理、化学竞赛得省、市二三等奖;
+ V: F- M  c' u5 f; u歌唱大赛我是合唱团指挥。1 t: i: ^; t4 H/ g2 G- r0 D
# w6 J! b) n. ^  z1 p8 b
2007-2010年高中(省重点,一本率90%,211率大约40%):
( X3 O2 g) n( a) N- }8 t老师基本都是211以上师范大学毕业,高级、特级教师不少;4 u9 a0 }5 q% O1 A" o  n7 [# Z( D: I7 g
代表所选学科参加全校辩论赛,得最佳辩手;4 `5 X6 Q' K9 Y) K# _! y' S! a8 ~7 J
文艺活动中担任话剧主演;& e1 \/ t. W, u+ X' z( N
朗诵比赛我是领诵;# e6 o: C0 G, R- w8 ]' q0 O8 v
学校和外国学校有“孔子学院”交流活动,我入选20个接待家庭之一,接待德国交换生在家生活;) m, ]( A, w: j4 X% I! S2 p
8 F: I% Z' ^1 ?# X
2010-2014年大学(985,双一流A类)' P* Q' w( p/ \2 h4 U; n
到了大学,同学里有不少是北京、上海、深圳的土著。交往起来并没有感知自己比他们差,反而我照样“混”出了头。6 K: _& N1 E" N* k) O6 {
连续两届全校的辩论赛,冠军,最佳辩手;6 f: v- f% U) |% K3 F9 T. q
校辩论队主力辩手,代表学校参加地区性质比赛;  ?& k1 y3 ?( w" e9 L7 b0 a
全国各种营销、商业策划比赛得奖;6 l! x- r: y' N7 s
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 f/ V' R) q1 V3 e0 g
5 C, X' m+ J2 V7 H. k, L' {
至于大家常说的“旅行”、“开阔视野”。我学生时代也是游历了全国18个省份,博物馆、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也看了不少。也参加支教活动,还被媒体报道......
" b; P# w; D9 X) _1 i* ~话说,这些也只是和“钱”有关,和“城市”没什么关系。9 _0 O+ u$ ]" a
<hr/>很多人的认知里:小城市长大的,那就是死读书,没什么素质教育可言,所谓“小镇做题家”。大城市长大的,那都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事实上,这种差异,其实是“农村”对比“城市”,二三线城市与一线城市,在孩子能接触到的成长资源中,只有“量”的差异,而没有“质”的区别。真正影响孩子获得某种资源的,其实就是“家境”。  H- Z% h5 f2 R/ Y
也就是很多人所说的:孩子的起跑线,就是父母。
- [( t5 S: @* p  `7 H8 M0 ^! q) h" Y: H
我的经历,放在北上广深,和当地中产以上家庭相比,可能“不算什么”,更是被土豪吊打。但作为一个三线城市长大的孩子,我的经历秒杀一半的一线城市孩子,不夸张吧。
1 T# \5 }, k* X  A3 n$ |
* \+ g) ]9 m0 i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你在大城市,能给孩子提供的资源更好,还是你回老家,给孩子提供的资源更好。$ G* z* z- o: w6 F* d

& O1 l9 M0 }; l* B9 @  S很多人觉得“为了孩子,留在大城市”,目的是“让孩子起跑线高一点”。殊不知,孩子的起跑线,从来就不是城市,而是家庭。诚然,大城市孩子能接触到的资源“上限”更高,但往往“上限”是由社会地位(资源)与财富决定的。就像是房价一样,10万一平的房价,从来就不是普通工薪阶层决定的,而是买得起的人决定的。同样的,大城市孩子们能接触到的关于成长的资源,很厉害的资源,也都是父母提供的。# F! A) H% q% }* B
) q& ^5 s, R0 h: U  z7 @7 X
同样是35岁,有的人是一线大厂总监、VP,年薪百万,孩子能去最好的国际学校。这些人,必然要留在大城市,为了孩子,也是为了自己。因为他们能给孩子提供一线城市的国际视野。
" v% O6 [. x! V7 ]& A! b同样是35岁,有的人月薪一两万,还在租房,或者郊区小户型还贷,孩子读个普通学校,自己996,他们留在大城市,子女接触的资源必然是比不上他们那些在三四线城市当公务员的同学的子女。但是你让他们35岁的时候,再去三线城市,必然也不现实。& ~4 l  N* H4 l/ O3 @
! _& }& v+ `; ~8 _0 |3 o' \

/ {3 B# z2 [2 L 为了以后小孩的成长,留在大城市好还是回到老家三线城市好?-1.jpg 7 N7 r4 w- I# M! J) I- [  y
- U; L# B+ {- W; v
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没见过世面”! f9 L+ K  H# g% b8 q" G

' _% N8 n% ~" |5 N) Q4 D  p  t我当时看到这段留言,感慨万千。作为一个20年前上小学五年级的人,20年前我在我们这个小城市,小区里就有体育健身器材,步行10分钟去篮球场,15分钟去有游泳池。更别说从小就没有经历过“租房”,没有搬家,身边有一批一起长大的“发小”。所以,你们看,哪怕北京有“鸟巢”和“水立方”,对北京普通孩子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哪怕在北京,如果家庭条件不好,大概率也没什么“见世面”可言。+ s, ^0 ^3 ^9 T  p7 e6 S; U! t
我现在在三线城市住的小区,小区内就有健身房和游泳馆,小区外就有篮球场和健身设施,还有绵延几公里的公园可以散步或者慢跑,都是塑胶跑道。所以我要是有了孩子,我孩子哪怕在三线城市,哪怕我们这里没有“鸟巢”和“水立方”,但我孩子不至于提一个“建议在每个小区建体育设施”的建议,因为这已经是孩子日常都有的东西了。
+ I  ~1 d# M4 G4 h* V6 G<hr/>大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要静态看问题。
& ~! r, ?- q. k5 O' @* T- Q二三十年前,大城市的信息必然远超于小城市。比如,2000年,小城市可能啥都没有,沿海城市都已经商业繁华了,那个年代你在沿海城市倒腾点东西,拿到内陆去卖,都能发家致富。
( I8 @6 b% ?0 ^9 C0 s但是到了2021年,明星床上那些事,晚上发生,你凌晨都能在微博上看到热搜了。就拿这种吃瓜精神去学习,有什么是“大城市知道的东西,小城市不知道”呢?( m# j% ]4 }' y  O1 A3 }; X: M
大城市知道电商可以卖全国,你在小城市就不知道这个信息?
( w3 `! P9 A8 w: F, W大城市知道拍短视频、直播挣钱,你在小城市就不知道这个信息?
+ P- @" Q4 Y! Y' A  P% e( S
: \* v" q8 y) Z! p6 V我邻居90后在三线城市白手起家搞瓜果交易,住的200多平房子,开保时捷Panamera,这是信息闭塞带来的吗?我也有985同学在北京租房子,挤地铁,这是“视野开阔,见识高”带来的?后者如果有了孩子,孩子接触的资源真的会比前者孩子好?( v3 R! g" Y% M4 b2 d+ s

$ j$ }! i0 H0 G- T9 ^* u6 s
我的担心是,如果我留在大城市,会不会重复父母与我的故事。或者,如果我能力达不到,拿不到户口,只能让孩子回老家念书,两地分隔。
你的担心不无道理,如果你的父母是50后,你是70后,乃至80年初的人。那你大概率可以“翻身”,可以改变命运。但如果你的父母是60后、70后,你是90后,乃至00后,大概率只是另一层面的“重复故事”。
8 X4 O% ]) C0 p
& T4 r9 u3 a; {8 H9 W' [最后说一句题外话:想在大城市立足,还得让孩子过的开心,千万别觉得买一套房就够了。孩子长大,也是要有房子住的。不要等到20年后,孩子长大,要谈婚论嫁的时候,ta怪你:为什么留在大城市,口口声声说为了我好,到头来却连个房子都给我买不起?太扎心。
: X* _- t9 j- P6 U9 A* o- z% A5 o% H$ R0 d: B
类似回答,必有人杠,你杠就是你对。我回答中的道理,懂的人自然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