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比较小众的:电脑CPU收藏。7 j+ }& I( F8 v8 | v9 M
CPU算是电脑的核心部件之一。自己也比较喜欢收集电脑CPU,陆陆续续的从各种渠道弄到了不少处理器,给大家分享一下。& ^2 p5 T' x% m' [: C; L k
& c: S( p3 g- Q5 Z* ~7 l* B* w4 L% N$ d+ Q+ k: G$ {
第一部分(90年代中期以前):8086/8、Z80、286、286、4862 ]8 Q, a/ m! E: ?( A' u( ?9 `3 P
第二部分(90年代中期~2000年前后):奔腾、奔腾2、奔腾3、6x86、K6等 r) `6 r1 u! z
第三部分(2000-2005年前后):奔腾4、奔腾D、速龙64、速龙XP等
0 G _4 w( K' M/ p0 ]7 D第四部分(2006年-2009年前后):酷睿2、奔腾Dual-Core、速龙64X2、速龙II等
: y3 V8 s# Z3 ^) b: P9 F第五部分(2010-):酷睿i5、奔腾、赛扬、至强E5/E7等6 a3 T" u7 q8 j! ]& Y
6 p _- ?+ Y& d/ w5 J; h" x: j" p' p% o0 ]9 T
前方多图预警!& T9 y2 f4 \; M2 C( W# l+ }( c& O
8 u2 N9 g) d6 B
! W" i! j- X# V: X! L+ v5 L-------------------第一部分-------------------
; E$ N' r) @! Y! o3 M5 i/ e( S c. s( T& O( r
P1 8086 8088 Z80处理器。其中8086是历史上第一款X86处理器,主频仅有4.77MHz,图中还有一颗同时标有Intel和AMD的处理器(第一行右侧)。同时还有Zliog的Z80处理器(第四、五行右)。
2 K4 D3 Y4 w+ w# V$ ~' V% f- E; K ?图里面的CPU都是DIP40封装,有点像51单片机。
2 m: }4 `/ [- n
P1 8086/8088; p; O6 {6 \, V7 a. i6 u9 P) m+ S
P2 286/287处理器。其中80287为浮点协处理器。
1 E/ t- y) ~6 K c
P2 286/287
+ o2 D4 L7 G* H6 pP3 386处理器。386是首个32位微处理器,这里收藏的是Intel的386DX-25处理器,主频为25MHz。
- t3 y7 u! Q k) o4 `9 fP3 386
# V# _& s/ g$ t& g; I. R: E2 FP4 486处理器。图中的486分别为Intel、AMD、Cyrix和德州仪器生产。感觉德州仪器的彩印还挺漂亮哈哈。& L- e* N0 z6 ]7 Z3 x
P4 486 D4 }4 x5 h9 z. N- `# @4 L
-------------------第二部分-------------------
4 u* c- T7 {. q W
- P; {3 [) }! m' X0 _8 F. Q9 d7 w从586开始,各大厂家CPU的命名也发生了变化。
" N5 _0 ~- J. m. w- Y九十年代中期,全面超越486的新一代586处理器问世,为了摆脱486时代处理器名称混乱的困扰,最大的CPU制造商Intel公司把自己的新一代产品命名为Pentium(奔腾)以示区别。而AMD和Cyrix也分别推出了K5和6x86处理器。接下来Intel又为冲击服务器市场和争取多媒体制高点相继发布了Pentium Pro 和Pentium MMX。 P5 Intel 奔腾和奔腾MMX。采用Socket7接口,后面同时代的AMD和Cyrix处理器同样采用了Socket7,应该可以互相兼容吧8 l' J! v3 o4 R1 I
P5 奔腾% J0 c/ z7 R; P. _% C: w, l
P6 奔腾Pro,用于服务器。
) e3 u* G1 `+ i( |' ?, ]
P6 奔腾Pro
) S9 n' Z: o; y; PP7 AMD K6和K6-2$ {, P2 c0 e- l# O
P7 AMD K6% k0 p0 @4 s# v+ y1 E
P8 Cyrix的一系列处理器,有GX、6X86、6X86MX、MII等。中间乱入一枚IBM的6x86MX,接口和命名跟cyrix的一样。' W8 f8 @! p! ] X, h2 A
P8 Cyrix与IBM CPU
- ]& l& \( m4 X( Y从奔腾2开始,Intel改用了SLOT1接口(跟显卡有点像了),同时赛扬诞生。其中,赛扬300A挺能超,相传基本可以从300MHz超频到450MHz。这一时期,AMD还有与之对应的SLOTA接口,长得跟SLOT1挺像,但遇到的实物都挺贵的。' \2 ~# V1 h( B- h. t
P9 赛扬300A(上方)与奔腾2 350(下方). C1 A' T& F& }7 d. l. e
P9 奔腾2与赛扬
: G' ]' R+ V6 g4 W7 G) U( s
5 O h" z0 w; t: `$ N
. [, v+ F) E0 d7 M- y) pP10 奔腾3 550(SLOT1接口版)
0 j5 C9 _# s7 ?+ [* V
P10 奔腾3 5507 k; z6 a/ q1 Q2 l; d* Y, t0 Y
后来,Intel改用了socket370,AMD这边改用了Socket462。然而Intel这边还有神器——370转SLOT1的转接卡。 L9 _( u9 V9 q+ ^# I! n% ~* o$ d- z
P11 370转SLOT1转接卡
9 B6 X% ]% }) z. W- \. FP12 370接口的黑色赛扬CPU
8 G% O6 l2 o+ ~, K) j
P12 赛扬/ V. U( v5 x" E9 i
P13 370接口的铜矿奔腾3和赛扬CPU,其中也有赛扬533A和铜矿奔腾3 1G。
( {! n4 |9 m: w2 z& `- Q
P13 铜矿+ U, @; Z7 e* Y. R3 k
P14 AMD速龙(雷鸟)与毒龙(Duron)CPU。此时的速龙还是与奔腾相对应,主打高端;而毒龙与赛扬相对应。
T, G V1 n+ n
P14 雷鸟与毒龙+ V$ {0 F* ~2 b% s+ q
P15 370接口的图拉丁奔腾3与赛扬CPU。百度图拉丁吧的吧名正是源于这款处理器的架构名称。图拉丁核心的能耗比高,甚至超越了Intel后来发布的奔腾4 CPU,成为了370接口最后的辉煌。其中P3-S 1.4GHz(第一行右一)则是整个系列的巅峰。
! I* ~8 q2 H$ s) W# b0 d
P15 图拉丁
) ~% o% a4 p- m, Y$ o-------------------第三部分-------------------
E& X/ o% Q' N8 P/ {1 M4 ^, o, l0 |' U8 c! V5 J: e: L" S
这部分主要包括Intel的奔腾4、赛扬以及AMD的速龙XP、速龙64等CPU,自奔腾4发布后,Intel便一蹶不振(有点像今天Ryzen对Intel阵营的样子),直到酷睿2架构发布,Intel才找回了面子。! A2 V# m" J% j i3 B9 x
Pentium 4的高频率优势不会永远止境地体现出来的,当Intel前任 CEO Barrett“开玩笑”地为4G处理器的搁浅而半跪道歉的新闻爆炸性地出现在全球各大媒体上时,就暗示了Pentium时代面临着一个较大的危机,当频率攀升遇到困难时,更换处理器架构似乎是唯一提高处理器性能的方法。
% Q, c P; m1 I# ?, m; z事实上,从2000年Intel推出Pentium 4以来,NetBurst架构已经走过了6个春秋。坦白说,并不优秀的架构能够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着实令人惊讶。事实上,在Pentium 4刚推出的时候,为了提高主频而采用过多的管道设计就一直受到争议,甚至在与当时的上一代主流产品Pentium 3比较时根据就体现不出性能优势。在Intel的微处理器产品线上,从技术角度去看,经典产品还是要数Pentium系列的I、II、III代处理器以及移动领域用于迅驰平台的Pentium M处理器。或许在将来,NetBurst架构处理器可能会成为反面产品写进Intel的微处理器发展史上。( L8 v* l/ m7 A8 f5 q6 L
也正是NetBurst架构的Pentium 4给了竞争对手重要的喘息时间,近年来AMD的经典产品K7、K8系列在DIY领域里红透了大江南北。可以说NetBurst架构的出现正是悄然改变桌面处理器技术格局的重大原因,在Intel长达六年的由NetBurst架构统治桌面处理器领域的时代里,AMD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这在Pentium 4之前经典的基于Tualatin核心的Pentium III年代里是很预料到的事情。 ——太平洋电脑网 其中,奔腾4共有Socket423、Socket478和LGA775三种接口,工艺则包括了180nm(Willamette)、130nm(Northwood)、90nm(Prescott)和65nm(Cader Mill)。LGA775是Intel历史上最长寿的接口之一,比起今天三两天换一次接口的Intel,简直太良心。
# T5 j+ n* c. A$ {& R- e6 ]P16 奔腾4(Socket423),Willamette核心。
) I* q$ a! T$ P) g, p. V
P16 奔腾4
* ], w9 {% {1 G* H- f' ~! ^7 IP17 478接口的奔腾4与同期的赛扬CPU。这一时期的一部分奔腾4开始引入了超线程技术。
" H: P% e7 L" Y L! U: R2 `1 p
P17 478CPU3 }5 H) b6 _! s' U( ?& X' I2 n
P18 AMD 速龙XP与闪龙CPU。其中巴顿核心的速龙XP 2500+同样以超频出名。黄板速龙XP莫名其妙少了四个垫子,我也不知道去哪儿了。9 R c3 M7 E- `
P18 速龙XP与闪龙, y% U# A1 l$ z. K0 |
P19 LGA775接口奔腾4。这个接口的奔腾4有90nm(第一行)和65nm(第二行)两种,也是第一代触点设计的CPU,从此Intel彻底抛弃针脚。
/ W# B7 f- ]) A$ I: F* R/ E$ j
P19" t+ ^3 H1 w; w# i' {! q
P20 赛扬D。同样有478和775两种。
+ V/ n1 L1 {9 y5 [; |% x
P20 赛扬D/ i+ E- e# K/ O& Q
P21 K8架构的速龙64和闪龙。其中速龙64是第一款64位CPU。这一代有Socket754(第一行右一)和Socket939(第二行右一)两种接口,AMD CPU的形状从这个时候也固定了下来,直到今天的Ryzen也是同样的形状,变的仅仅是接口罢了。2 \1 ^, N/ F9 q* L: o0 _' ^
P21 速龙64和闪龙
- F! s7 ~ J% i* tP22 奔腾D和速龙64X2。这是第一代双核CPU,诞生于2005年。其中奔腾D则是直接把两颗核心封装在了一起(有点像今天的EPYC)。两边的接口分别是LGA775和Socket AM2。
1 e/ A. H5 d- L
& K% l+ }+ u% Z+ U9 R
5 n9 \" ?) g+ k. \9 l. O; k+ w-------------------第四部分-------------------9 B, }, V7 a6 m& E9 `
/ ]( c& Z3 t1 J8 n' g7 I
从这里开始,随着Conroe微架构的推出,Intel开始慢慢反超AMD。, m4 @0 p4 H! r# v' o: r8 e: r4 O8 i( f
可以说,Conroe出现后桌面CPU领域的格局将会被重新改写。低功耗、高性能的金字招牌又可以重新回到了Intel的怀抱,再次刷新由Pentium 4所带来的低效率、高功耗的不良形象。好产品+强大的市场操控能力成为了Intel重新改写处理器格局的两大筹码,AMD将迎来了近五年来最为严峻的挑战。 P23 第一代基于Core架构的奔腾、酷睿2和赛扬CPU。其工艺为65nm。图中的赛扬430为单核心。
0 m; I8 K5 J2 t! C6 [0 F) t
P23- m. }/ ]6 f' @! t: p
P24 AMD速龙FX5000、FX5200、7750,弈龙9650等CPU,采用AM2+接口。其中部分FX5000可以通过开核实现双核变四核。
1 V6 o0 J- S) w
P24' R! R* g3 q' F5 L3 A. H
P25 45nm工艺的AMD 速龙II X2、X3 445和X4 640处理器,采用45nm工艺。这些处理器有一部分仍然可以开核,实现2变4、3变4、4变6。其中还有一颗双核的闪龙190。
1 @, V3 @/ r! ?6 `6 B8 S& n- X
P25
! `) X U E# I- n$ D. K- Y1 AP26 同期的Intel 奔腾双核、酷睿2 Duo和赛扬CPU。
/ n; A5 |: Y @
P26) i( C5 D" Y" o- x- z
同期的还有弈龙II系列CPU以及酷睿2四核CPU,然而手上没有。。。 Z7 L4 e0 |$ l3 J6 L
-------------------第五部分-------------------
4 o0 ~9 R P: a$ j; @* ]- n0 @% C
在这部分,Intel的酷睿i3/i5/i7诞生,彻底赶超了AMD。直到2017年Ryzen发布,AMD才扳回一局,“i3默秒全”也被“AMD YES”所取代。由于这部分的有些CPU年代比较近,有些仍然活跃在二手市场,价格相对比较高,受限于自己的条件也没有刻意去收,所以这部分大多是低端CPU,最后还有几个至强。* l4 z. Y7 T0 U) o
P27 AMD初代APU,32nm工艺,Llano核心,FM1接口。
k( {! s+ S0 c* T% T9 S
P27 Llano APU3 i' f2 V' c' ]+ e
P28 一些LGA1156和LGA1155的CPU。第一行为LGA1156,包括赛扬G1101(32nm)、i5 750(45nm)和至强X3430。第二行为赛扬G540(32nm Sandy Bridge)、奔腾G2030(22nm Ivy Bridge)。3 K6 L. I! u2 M
P28
: ~1 {5 P+ |2 a; ]P29 几颗至强CPU。第一列为LGA1356接口的某ES CPU,第二列为LGA1366接口的至强E5506,第三列为LGA2011接口的E5-2603V2,第四列为LGA1567接口的E7-4820
- l; D" n4 E+ F, q: ]
P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