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年轻人不早点买房?

[复制链接]
查看6594 | 回复20 | 2021-10-10 17: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为买不起的一直买不起啊。9 K9 R6 t% T" N1 X5 S$ X
其实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与不公平并不是从今天开始的,甚至凭良心说的话,伴随着扫黑除恶、扶贫、反垄断等等,情况相较过去、相对好转了一丁点。* a% M8 G2 B' \1 i6 x
但这种好转我只能说是杯水车薪。. L5 A& b$ k7 d8 @% |3 W
# C- J9 U4 r# t8 o6 W8 k8 E8 f
大约是十多年前,我初入大学门时,当时家里东凑西凑也凑不够全部的生活费、学杂费。幸好得益于当时国家的“绿色通道”政策,大学校园不允许因为交不起钱而拒绝接收学生,先入学后缴费。所以我才能顺利的入学。在这一点上,我很感激这个政策的发起人和国家。
! ]" Y/ h& v. F而像我这样的,其实并不在少数,从之后整体性的助学贷款签约大会来看,整个校园至少有300多人未及时缴纳费用而申请了助学贷款,这还不包括生源地已经申请贷款的那些人。即使这其中只有十分之二三是像我这样真的贫困,其它都是为了薅政策红利。那么至少也有几十近百个的人因此受惠。
* F, F; O4 y9 J我相信,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和我一样,在那一时刻是充满感激的。2 Z2 Y/ y. ^; X4 {
但现实,却很快给我们上了一堂课。' Z6 H- T6 R3 g! N- i  p7 r

4 a) c2 |+ B# ^/ u3 J在我们这样的家庭连万把块钱都拿不出来而陷入困境的同时。却能经常在校园里看到各种类型的职工补贴公示。
( e4 K$ e7 B5 ?& n很显然,在信息公开上面,学校的领导执行的很好。但这种公示却让我们第一次直观的体会到社会贫富之间的差距。
# i& r% p, P- V: J- B  U这种日常的补贴公示随随便便都是人均几千乃至上万,而这别人一年乃至可能就一个季度的某项补贴就等于当时我们家庭一整年的收入所得。7 w3 ^+ K  K, w/ d
这种差异是及具有讽刺意味的,因为它让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和学校的老师教职工们是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生活,即使我们天天接触、天天见面,呼吸着同样的空气,仰望着同一片蓝天。
1 E2 C- I  J' z# |& J0 n5 g我至今还记得公示金额最大的一次,是学校发放的住房补贴,其中最高的一个人拿了十七万八千,应该是学校的一名老职工,我并不认识。
0 E7 F, }' J/ K. D, S十七万八千,这个数字一直记忆犹新,直到十几年后的今天,我都还能清楚的记得。
0 G" ]. Z: L) Z/ B, a/ V: g% n当时的我看到这个数字时的震撼程度几乎是无法言表的。
. {# N0 z% {5 s我爸辛苦工作二十多年,也就积攒了四万多块,其中二万多后来因为单位股份化改革,强制入股(不入股就下岗),后伴随着单位破产也全打了水漂。我实在是不敢想象为什么别人的一个房补,就等于我们全家二十多年的五六倍。
* N# L# b8 y4 v/ z! ~/ K8 P& \即使在少年不知愁滋味的那时,这件事也让我说不出来的烦闷了将近一周。
6 T% v  l3 J' v% b3 s: @5 D- C- b/ n$ y/ U- M/ f
大学入学的第二年,次贷危机就爆发了,在那个没有智能手机3G网络还是个新名词的时代,对于作为学生的我们来说,一切仿佛显得那么遥远。
3 ~9 W# ^7 D4 r4 n% ?* o伴随着次贷危机的是全面的资产价格崩盘,其中房价也难逃厄运,据说当年深圳房价暴跌50%以上。至于我所在的城市,作为学生的我并没有关注过到底有没有跌,跌了多少。7 G) s+ _/ c9 G6 ]7 A, s
教我们微观经济学的老师是一个很有趣的人,说话风趣又谨小慎微,每次上课必点名,课间休息后第二节也大概率随机点名,让我们怨声载道。而教学上,80分钟的两节课往往会用70分钟跟你讲故事谈人生,然后剩下10分钟急匆匆的勾画下书本重点和考点。
7 R$ b/ B4 d# M4 J7 n6 v0 d5 i在次贷危机深化、国内适时提出四万亿战略的时候,有一次的课堂上扯着扯着就谈到房价上面,老师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我们:一定要抓紧时间买房,能买一线就不要买省会,能买省会就不要买下面市县。
+ ?, _; N# u# {+ N然后以自己举例,说当时的他已经在这座城市拥有三套住房,一套自住,两套投资。现在正筹钱计划趁着危机低价,准备在京沪弄一套房子。
% `: e6 F1 C" s# Y1 [当时的我虽然听的迷迷瞪瞪,但依然觉得他讲的很有道理。然而对于一个连入学学费都掏不起的家庭来说,再有道理的投资建议,都是没用的信息罢了。
1 N& w5 `1 [$ e0 ?时至今日,甚至不用时至今日,毕业步入社会仅仅几年后,当自己面临着定居、婚姻等方面压力的时候,看着高居不下的房价,我会后悔当初没有听从老师的建议么?5 o" F5 V+ G4 f; S9 }5 \' ?
其实是不会的,因为当初的我根本就没的选。
0 r* r- E) b; z" x7 N, \" I. n/ p) a2 b' v
伴随着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的完结,我也再没见过这位老师了,亦不知道他最后有没有去京沪抄底房价。, c; i1 f$ ^" R( j  X
如果抄底了的话,十多年后的今天,静态并且保守的估计:省会三套房,一线一套房。也是身价二三千万以上的小富翁了。
+ d" Z* V$ O; O/ Q0 d5 J1 Y) X十年后的今天,我的父母终于熬到退休,不用工作每人也能一个月拿二千多的退休金了,虽然几经波折,自己也好歹算能够自食其力,拿着勉强糊口的社会平均薪资。
" a6 C; t3 O0 P+ p4 b2 o. l  v+ L生活好像是渡过了最艰难的时候,多少算是有点起色了;但又仿佛与十年前没有任何改变。& m2 F1 q- x# V6 N. F
同一片的天空下面,依然生活着不同世界的人。
飘飘飘飘浅色 | 2021-10-10 19: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买不起的一直买不起啊。+ w5 \9 V% Y5 g+ H& x
其实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与不公平并不是从今天开始的,甚至凭良心说的话,伴随着扫黑除恶、扶贫、反垄断等等,情况相较过去、相对好转了一丁点。
5 |7 _6 ~" K' O+ a1 x但这种好转我只能说是杯水车薪。
- `5 h! c* g* ^) @* F5 Y
  U! v" Z1 r0 [; [+ \大约是十多年前,我初入大学门时,当时家里东凑西凑也凑不够全部的生活费、学杂费。幸好得益于当时国家的“绿色通道”政策,大学校园不允许因为交不起钱而拒绝接收学生,先入学后缴费。所以我才能顺利的入学。在这一点上,我很感激这个政策的发起人和国家。
' }% o2 }$ _) Z, U$ Y6 i而像我这样的,其实并不在少数,从之后整体性的助学贷款签约大会来看,整个校园至少有300多人未及时缴纳费用而申请了助学贷款,这还不包括生源地已经申请贷款的那些人。即使这其中只有十分之二三是像我这样真的贫困,其它都是为了薅政策红利。那么至少也有几十近百个的人因此受惠。; I3 P& I4 ]3 n
我相信,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和我一样,在那一时刻是充满感激的。+ H6 ?: E- m2 O5 B& c8 L5 }# l, d
但现实,却很快给我们上了一堂课。6 m( s8 W8 T: L% }; A; J$ f

) P, J0 Y9 Y8 Q  v; B: c在我们这样的家庭连万把块钱都拿不出来而陷入困境的同时。却能经常在校园里看到各种类型的职工补贴公示。/ o' C: y+ f; Y7 l% J: `
很显然,在信息公开上面,学校的领导执行的很好。但这种公示却让我们第一次直观的体会到社会贫富之间的差距。7 o' a$ P1 q/ _" x2 ]( H
这种日常的补贴公示随随便便都是人均几千乃至上万,而这别人一年乃至可能就一个季度的某项补贴就等于当时我们家庭一整年的收入所得。
8 O- l4 X2 K; p' ]; }这种差异是及具有讽刺意味的,因为它让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和学校的老师教职工们是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生活,即使我们天天接触、天天见面,呼吸着同样的空气,仰望着同一片蓝天。
6 I0 h6 o# T& @! ?. @# o2 y我至今还记得公示金额最大的一次,是学校发放的住房补贴,其中最高的一个人拿了十七万八千,应该是学校的一名老职工,我并不认识。$ w: p3 N4 J5 s+ C0 F
十七万八千,这个数字一直记忆犹新,直到十几年后的今天,我都还能清楚的记得。
8 y( F  T6 I2 w! ]+ R: Z2 s当时的我看到这个数字时的震撼程度几乎是无法言表的。! C# o5 r% S+ F7 R8 I
我爸辛苦工作二十多年,也就积攒了四万多块,其中二万多后来因为单位股份化改革,强制入股(不入股就下岗),后伴随着单位破产也全打了水漂。我实在是不敢想象为什么别人的一个房补,就等于我们全家二十多年的五六倍。8 i6 Y& N2 l9 T5 \
即使在少年不知愁滋味的那时,这件事也让我说不出来的烦闷了将近一周。
7 I. w6 x3 B' [  v. G
1 f( D! t2 |8 {& [  E# ?( k& S大学入学的第二年,次贷危机就爆发了,在那个没有智能手机3G网络还是个新名词的时代,对于作为学生的我们来说,一切仿佛显得那么遥远。- r' R6 W3 p* p4 ~# H' n; c
伴随着次贷危机的是全面的资产价格崩盘,其中房价也难逃厄运,据说当年深圳房价暴跌50%以上。至于我所在的城市,作为学生的我并没有关注过到底有没有跌,跌了多少。
/ {) h3 t, }$ n% h! D9 G教我们微观经济学的老师是一个很有趣的人,说话风趣又谨小慎微,每次上课必点名,课间休息后第二节也大概率随机点名,让我们怨声载道。而教学上,80分钟的两节课往往会用70分钟跟你讲故事谈人生,然后剩下10分钟急匆匆的勾画下书本重点和考点。: a* I# X. Q  p/ Q. [# B9 ^& w
在次贷危机深化、国内适时提出四万亿战略的时候,有一次的课堂上扯着扯着就谈到房价上面,老师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我们:一定要抓紧时间买房,能买一线就不要买省会,能买省会就不要买下面市县。" O0 S! l2 U- d# @" s. S+ |
然后以自己举例,说当时的他已经在这座城市拥有三套住房,一套自住,两套投资。现在正筹钱计划趁着危机低价,准备在京沪弄一套房子。; q0 C/ _3 ?8 C2 z; s0 I+ {2 D
当时的我虽然听的迷迷瞪瞪,但依然觉得他讲的很有道理。然而对于一个连入学学费都掏不起的家庭来说,再有道理的投资建议,都是没用的信息罢了。5 y) W, N9 m: R  d$ _
时至今日,甚至不用时至今日,毕业步入社会仅仅几年后,当自己面临着定居、婚姻等方面压力的时候,看着高居不下的房价,我会后悔当初没有听从老师的建议么?
( D* ^7 P/ e! Y% G+ G8 @& n. V其实是不会的,因为当初的我根本就没的选。
. z# a/ V& K2 y- i1 \
: {/ O+ e) ^0 c0 n) Y0 E伴随着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的完结,我也再没见过这位老师了,亦不知道他最后有没有去京沪抄底房价。) ?" [& J9 D; y0 {
如果抄底了的话,十多年后的今天,静态并且保守的估计:省会三套房,一线一套房。也是身价二三千万以上的小富翁了。
1 f! K0 s, Q9 D& }) S+ t! P9 a十年后的今天,我的父母终于熬到退休,不用工作每人也能一个月拿二千多的退休金了,虽然几经波折,自己也好歹算能够自食其力,拿着勉强糊口的社会平均薪资。
0 j7 B" a. z3 p5 a" H生活好像是渡过了最艰难的时候,多少算是有点起色了;但又仿佛与十年前没有任何改变。
( p: \! n; ~" ?7 t同一片的天空下面,依然生活着不同世界的人。
skyllla69 | 2021-10-11 03: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避免评论区的无谓争论,有必要加个声明:题主的问题描述是“那个时候咬咬牙加上父母的支持应该能早点买上房”,所以本回答主要是分析“为什么他们本来买得起却没买”,那些说“没那么多为什么,我就是买不起”的朋友勿杠,感谢理解。) |  G( ^! k7 _" |* @, o! }' A& E
! f- \! K! T, i( T
以下是原回答:) [6 ?4 m6 J4 e1 B2 f, B
7 v4 v: ^! H0 b0 s4 }. {
房价就是对年轻人三观的一次降维打击,而你不能要求一个人做出远超自己认知的事情。. p$ Q- F/ D% B) r- `" G) ~' b+ j" b
( i2 A. Q9 w9 L* Y8 @
买房比劳动来钱快、向父母要钱买房就是最大的孝顺、房子可以用来炒、而且还可以借钱炒——哪个年轻人一开始的三观就是这样的?$ T8 a! j9 O2 T7 e% u
8 G6 r% Y' @% e$ ?4 ]# V" D+ c4 D$ U
这一切变化的根源,就是房价的持续上涨,但是年轻人能想得到吗?比如五年前你也不敢买比特币,至少你不敢把六个钱包砸进去还贷款30年买比特币,那么你凭什么要求年轻人七、八前就买房呢?" W1 I& Y4 U* [8 G: ]
: B8 a- w0 G4 K+ s* A
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他知道地方政府有多依赖土地财政吗?知道M2的增速有多快吗?知道北京上海各个区的学区政策吗?知道多少有钱人在加杠杆买房子吗?知道还有深房理这种房产证券化的骚操作吗?* S+ U8 D0 R2 C% @6 B
9 R( }# ?- j2 i' @/ v9 C1 c; {. O6 D
他根本不知道,甚至连听都没听过、想都没想过——那么他又怎么可能知道房价会涨得那么快呢?
, s5 I& C- G( t4 O. V+ q6 |  P+ P  g+ _$ y! f9 X$ S# M
所以这不是他的错。6 Y$ v( M* J; c9 V" w9 F# N

4 K( F# Y/ _6 S在他人生的前20多年里,从来没有人跟他说过这些。他每天关心的是学习、吃饭、恋爱、踢球、好好打工挣钱,从来没有人跟他说过要研究房价,即使说了他也不可能体会得到。/ q; h' x: b, `
- W! g2 Y- k" u* z" w
而且按照我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啃老”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情。我们只知道房子是用来住的,不知道房子还有“金融属性”,向父母要钱买房在我们的理解里面是一种消费、而不是投资。4 S& j6 T: A* G5 \7 U, u7 |# r
2 g( D, q% W5 O* k2 M  D3 A
甚至我们完全不会去想“买房投资”这件事情,就好像一个地球人从来不会去想怎么对付三体人的水滴,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还有“水滴”这种东西的存在。! z3 A. l, F  B1 R% O

' c( D6 p: U! T$ D4 W+ |再退一步说,即使知道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能够有一些对未来房价的判断,但是当真正面对几百万的房价、面对“如果签下合同就要还30年贷款”的压力、面对“如果跌了就意味着父母一辈子血汗积蓄的损失”的风险——一个年轻人又怎么可能毫不怀疑、毫不动摇?* B# j0 W/ y" e: z$ ]* i# F4 ~( I3 F
" u1 `1 {$ ]+ K, ]. D1 O( ?: J
就说我自己的两段经历。
( S" a$ ]/ A# E* ?5 f1 l# x. O! A4 K7 ~# B
2009年我在上海一家银行实习,当时正好是房价上涨最疯狂的时候,带我们的客户经理每天上午都不会出现在办公室,一直到下午三四点才会带着一堆房贷合同进来。
) i/ S: I  Q6 D  }# o4 `& e+ S( K
/ g0 a3 `1 @2 C: e$ x他会让我们做些帮忙复印合同之类的杂事,还问我们要不要趁现在贷款打七折赶紧买一套,如果有钱最好多买几套(当时并没有限购),他认识销售,可以给我们优惠价。
* r$ T, f% |2 h# I& E
" q+ l. }. b3 c: l几年之后我才知道他是给我们指了一条多么光明的道路,但是在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却是:  V* f# \" c  r: B  y5 p

5 w# s) y( Y* H* ^, I有这个必要吗?
/ U7 u1 o9 k2 s: k( J1 d7 g  p( J: a' G. I. m
不但如此,我还觉得那些正在疯狂抢房的人都是傻逼。
: @8 P( k2 Y" r, d) @) S" H2 N4 b; g/ A+ d2 j. u
因为他主做的两个楼盘,一个在浦东御桥、一个在松江九亭,在当时的我看来都是鸟不拉屎的地方,每次从陆家嘴去松江的房产交易中心都要差不多一个半小时,睡得我昏天黑地。
  m' ^& `/ C/ E$ y' D7 G$ L4 [: z! R
用一位小伙伴的话来说:苏州都可以到了,花两百万买个这种房子,不是傻逼是什么?
# J+ U* z3 Z. j, ?6 U1 d% C; V! f. u( `0 X: e
后来的事实证明小丑竟是我自己,但是以我们当时的认知,又怎么可能预见到“这种房子”未来会翻好几倍?) n9 D% c5 d; V/ Q, Y) A+ W) j
. ~/ [1 ~+ ^3 s4 _' T1 h/ g9 z; x
两年之后的2011年,在已经被现实打了一次脸之后,我觉得还是得上车。
$ ]& c% S2 m# ?/ K
  y+ j/ c6 p! ]4 y看了一圈,看中一套浦东世博附近的二手房,和房东谈好了价格,说好明天就签定金合同。结果第二天起来,房东跟我说另外有个人也看中了,问我能不能再加一点,加个一万两万都行,只要肯加马上就签合同。
2 s1 r! }; t$ N. U6 }# {& }' ^( l/ K
这特么能忍?爱卖不卖,当场挂电话拉倒。7 e* v( l2 p! S* I: q/ y

8 b  E/ h7 x! R这次没谈成,上车的事情也就暂时搁置下来了,因为当时我觉得根本不需要急,都已经涨了那么多了,你特么还能再涨上天去?
& x9 ~2 q' P$ K+ [7 d2 _
+ Z/ g" D' N( P当时很多媒体都在说房价太高,还有文章说:那么贵的房子,根本不可能有人买。各种政策一直都在出,媒体也都在大肆宣传什么“成交量暴跌”、“房价下跌业主砸售楼处”之类的新闻——然而后来的房价走势,大家也都知道了。2 N: K' R* b- l; C  ?3 [/ B
' W% p) ^: x7 R, M
一直到很久以后我再去看那些政策,才发现里面从来没有说过要房价跌。
1 ?5 S9 W6 A- w- ?- Y  t. E) O8 v4 e2 z! g: q$ O2 Y4 z4 Y: T1 r
类似这样的经历,肯定不只我一个人。% ?) g" T$ g& X. Q6 k
7 ~, j4 c8 J8 t' R( H& _/ R
但这并不是我们的错。
7 L8 f* M1 M! @2 Q- Q
( z8 Y6 p# A0 f1 m多年之后我看到一篇文章,说90年代很多香港人跑到上海买房,因为他们觉得上海房价实在太便宜了——这些香港人,后来当然都变得更加有钱。
! f! ?( Z  Z  V& Z" p
6 p3 b8 F/ @; g3 A4 k, D( V为什么他们比很多上海土著还要入市更早?7 Q7 x. Y$ z& E! d+ I
5 \6 M  F& x# }3 [: [& R
首先是因为他们可以根据阅历和经验得出当时“上海房价实在太便宜、一定会涨”的结论,还可以判断哪片区域会涨得更快,而穷人要么永远觉得贵、要么觉得太远,市区买不起、郊区又看不上。
- t2 R& v6 b4 u$ Y$ n' g! V
7 \! {- E% j5 Q+ D, c) P( [1 T如果这一点还可以说只是他们运气好的话,那么更重要的第二点来了:
3 B. v7 c; K" `5 d* \: E* l7 R, q/ b! C4 F6 ]. g. C  A
因为富人可以承担亏损,买了之后哪怕跌了也没关系,但是穷人很难下定决心all in。
% m3 Y" u+ {6 n. Z, }# l! B1 C0 j% j# a( [- Q1 j
一百万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三代人的积蓄,买房怎么可能不瞻前顾后?0 W3 U3 _! U9 t+ v: \
8 \" J3 d0 n+ N
曾经有个领导跟我说他买学区房的事情,就打了个电话连房子都没去看,几百万直接就买了,这种事情穷人根本无法想象。
5 I1 _; G9 ~! e1 R0 `" I! ?
5 d5 ?' _) |: f5 p+ ]那些90年代到上海买房的香港土豪,完成了第一次降维打击,然后一部分被打击的人开始三观颠覆,成为了第二批、第三批收割者——这种“颠覆”是需要时间、甚至需要经历教训的,没有人从一开始就相信房价会涨得那么高。
2 {. U% G$ M+ @6 N( Y: d* Q/ g" O& i3 f/ \* O
大部分年轻人特别是家庭条件普通的年轻人,既没有那么多钱、也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又怎么可能要求他们七八年前就知道要买房呢?2 c  g( \. |. R/ Z7 |

! |, p5 r1 r. Y1 _* L( |而且随着房价越来越高,谁又知道自己会不会是最后一棒?$ x4 ~  X( N$ \' }7 p$ A! U
————————
0 ?7 `  Z) `' ^* M( C% Z7月9日更新:: r5 L5 j! p0 R! a
评论区很多人说“没那么多理由,我就是买不起”,充分说明了为什么“房价是降维打击”、说明了普通人是如何被炒房者收割的。
4 U2 ^3 {0 \" O) {: A! i8 b9 P0 o8 G9 m* A1 W1 r
除了确实比较贫困的之外,十年前很多人并不是“买不起房”,而是“买不起自己看中的那套房”,而且不太敢加杠杆、也不想花父母的钱——这就是普通人是和炒房者的区别。
8 {+ u8 _+ [0 P
* @3 K, U2 g" P$ r8 k6 s对炒房者来说,买不起北京上海,可以买南京、杭州、成都、重庆,当年都不限购,再不行买三线、四线,买不起三室一厅可以买30平、20平,杠杆放到最大,等涨上去之后就出手卖掉,再加更大的杠杆、买更多的房子。6 w& H; y6 y0 r3 J; x
; V' ]+ ]- c1 s/ ^# c2 j! P* k( @' x
而普通人想的,是买一个各方面都比较满意的房子自己住,而且贷款越少越好,所以普通人根本不会想到“跑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买房”这种操作,也不敢加太大的杠杆,因为怕跌、因为无法想象会涨那么高。+ w3 K3 N* P+ @7 H$ M0 [

) t$ e. ?  Y5 U( y  k/ v所以“没钱”只是表象,被限制的判断力、想象力和胆量才是更关键的东西,所以才会有富人越富、穷人越穷。! D( e2 u. L& \8 K: B" b" ?
% v: E# W0 e# z$ I6 y0 G
但是最后再说一次,这并不是年轻人或者穷人的错。
心灵伤残墩 | 2021-10-11 08: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平成一代的年轻人,看到在泡沫时期买房的父辈,为了还房贷,一辈子都过得紧衣缩食,殚精竭虑,故而就想换个活法。
日本曾经有一段非常繁荣的泡沫经济时期。" E; l2 u, w% ^- B+ f0 J
那个时候,怎么形容呢,大概就是钱随便花,东西随便买,喜欢的女孩随便追……
4 W, `: W# v5 D5 A在大城市上班的人越来越多,出现了通勤「高峰期」,甚至衍生出一种职业叫「推屋」,就是我们能在各种视频上看到的,专门负责把人给硬塞进地铁的工作。# O8 U9 R: k4 F0 j) i
再后来,又有了「剥屋」的工作,负责把挤上去的人给拉下来——「别上了,别上了」。
/ O1 t  s) {* k% D9 r% |. ?到处是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的景象,高尔夫迅速平民化,布加迪威龙在街上成群结队……
6 v- c/ K/ z+ l6 N1985—1990 年的泡沫时期,是日本房价狂飙突进的 5 年,而日本的年轻人,却用实际行动让日本扑街了。4 J3 E$ A2 c- q7 [
从此,繁荣的泡沫经济时期一去不复返,一个时代过去了。7 {7 h3 C7 o; x( i7 w- p1 i/ D
在那之后发生了什么呢?让我们对比下日本现在的年轻人看看,希望能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1 |$ f$ W3 j/ U$ I& t7 Q众所周知,日本是躺平鼻祖,有几百万御宅族躲在家里,天天吃草,不想社交,也不想恋爱结婚。
3 f2 X' k  ]5 m7 t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的调查显示:% V: m" l; P  m  O; A! S0 M
18~34 岁的女性中,单身率为 50%;
老王以前还觉得日本特奔放,天天都有漂亮女孩在街上走着走着,突然就被搭讪,邀请拍戏的情节。
0 i2 H/ [, @8 g  j/ o4 A1 c$ w" b我把数据甩他脸上的时候,看着他的表情呈「我不信,你骗人,怎么可能」的造型排列组合,差点给笑劈叉了。
5 `4 S" \: F. D6 o4 ~3 `0 e" f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要是连求偶交配这种本能需求都可以放弃,那简直没有任何东西,能让他们「雄起」。4 b" c1 c1 u3 b9 [& b
网上最流行的说法:
# ^+ m4 W; m: W; i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日本社会就变了,年轻人就躺平了。
) I/ a* w& O! q9 O) L1 W9 Q0 j4 p5 @刺破泡沫的主因,就是日本央行错误的货币紧缩政策。
  }, d: X9 v  ?9 O! @3 E9 T1 @所以我国从「一衣带水」的邻居那学到的经验,就是房价不能跌,放水不能停。
5 B& [$ e* D( {9 Q/ `/ J+ z
4 z# {1 w2 [; r+ y7 R/ E 为什么有些年轻人不早点买房?-1.jpg $ a' p$ ~/ T3 i! M
01! o+ I( o' S- @& Q, d. \2 y
中国这边,躺平学兴起的当下,不正是泡沫高企的时候吗?
6 C' m' @; Y/ Z5 L5 c, l- @4 h, g- J可见,泡沫破裂导致年轻人躺平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 k; g" J( a* Z: b知乎房价话题的辩论场上,一直有个「房价悖论」:/ Q4 T+ z' B; p( ?+ l
希望房价下跌的,都是没买房的,所以房价就跌不下去,因为只要下跌,这些人就会接盘。
  |- A# C- Z/ Y* Z; ^" Z0 e日本的历史恰好是反驳「房价悖论」最佳论据,因为东京房价跌掉了 2/3,年轻人也根本不想接盘,即使日本房贷利率低到 1%,他们也不为所动。$ g0 s* w- t3 f! A4 M
: M) w! P7 b8 M; \5 r1 u  u
为什么有些年轻人不早点买房?-2.jpg
- z& C) S" ], b# ]3 Q- Z& g为什么房价跌了年轻人也不买房子呢?0 M1 g2 f* S  D3 `$ ]( h
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会》里讲:「现在的日本,月供比租金高,所以租房更划算。」
+ {5 q" O1 U% O  w2 ~这个话是不是很熟悉?& e9 \/ R) X, M- D# `
前阵子,「6 个钱包」的创始人——樊纲,就讲过这话。/ u& J1 Z" Q: O/ c& ^; y
差别在于,中国房价刚涨过,人们想的是「现在不买,以后更贵」。
3 v9 @# P+ x( f9 l5 I而日本房价处在下跌通道,房子非但不是增值资产,反而是一种累赘,相同的居住条件下,租房不仅更便宜,还有更高的自由度。% \" v4 C5 X, j, R4 k7 y$ m
有人说,房子是你的,安心呀。
) N$ T5 C- Y9 P* W% M拿着不断贬值的资产,哪儿安心了?
4 A* {9 o) U* `$ g7 s0 W- M$ a& ^基民手里的基金天天缩水,还跑到网上骂经理是菜狗呢。! c* T! |, I6 E' C7 I) B
买涨不买跌这种心态,非常的英特耐雄纳尔。
% F- j; ~- K% F% f$ A7 G; u5 X按日本国土交通省的分析,年轻人不买房,还在于薪金上涨迟滞,非正规雇佣(临时工)增加等原因。
  S" m# {, v$ Z, j6 I) y% K9 E  y8 v而且日本平成一代的年轻人,看到在泡沫时期买房的父辈,为了还房贷,一辈子都过得紧衣缩食,殚精竭虑,故而就想换个活法。
, ?3 @4 t  Z+ K4 I9 ]- c/ t' l大前研一把这样的日本,称为低欲望社会,认为年轻人的低欲望,是日本停滞不前的原因。6 F+ W" v, d9 k# c1 c
资本主义之所以能横扫世界,就是因为它重视并引导了人的「自私」,所以能充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o' ~) ]% S" M  M4 y
「大锅饭」为什么被批评?2 {, X; A4 b8 ~  \; M7 ^  q' Q# F
就是因为干多干少都一个样,损伤了劳动积极性。
+ m4 o8 B2 o9 T0 q5 b( s4 A" g某种程度上,功利心和欲望,才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驱动力」,市场经济正是利用了「人性自私」,才有资本主义的繁荣。8 _4 h! f+ J% g; i, K
想要冬暖夏凉,才会发明空调;想要旅行舒适,才会发明汽车……3 i# S' h9 W7 d& |! Z/ [% c
现在你啥都不想要,只想躺着,肯定就啥都不想发明,社会也就不会进步。! J7 Q# p" C9 t2 c
但我始终认为,「低欲望社会」,特么是个伪概念。6 W5 Y2 d2 ]) e6 `/ j
从进化层面讲,上下五千年,人性是没啥变化的,日本的社会中坚从「昭和男儿」到「平成废宅」才多久,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进化到失去欲望了呢?
- _- g) ~0 y8 q) D1 c5 s7 |, |要说个别人能消灭欲望,我是相信的,比如庄子、第欧根尼这种脑回路清奇的怪才。
. v) k. X" l8 d$ N但你一普通人,你说你没欲望,打死你我也不信。
! y1 ~9 I# g$ }# v4 C, l9 m别墅、豪车、美女,不是不爱,而是爱而不得。
( l4 F, F$ _- J得不到很痛苦,于是克制欲望。+ k3 i% _7 X) F* q: h+ P
所以年轻人表现出来的不买房、不恋爱和极简主义,应该被称为「低消费社会」。6 a  g  H+ K$ p0 A4 J; D- M% L9 p
还有人说是「没希望社会」,我表示很同意,求而不得嘛,就是努力也没用的意思,可不就是没希望吗?
% o9 O- O- v1 H1 b) \: _9 M- V  k029 u7 W) ~" P, r, q- V4 v- n; g8 W3 w
日本的年轻人怎么就失去希望了呢?
* H3 j2 o) y: b% m4 {9 h, Y贫富分化是原因吗?2 R5 R% {0 {$ Z
不是,大前研一的书中讲到,日本是世界上财富分配最平均的国家之一,最好的是比利时,其次就是日本。
( m% h; o0 w; M8 n  W& ?- v$ E0 y& f- h老龄化是原因吗?
2 |8 z+ e4 |* R1 \6 Q也不是,欧洲的老龄化程度不亚于日本,意大利、西班牙都跟日本差不多,他们那的年轻人不光没有任何低消费的意思,还天天愁没钱可花。4 x4 |1 Q/ \3 H  k# w& V/ B
高负债恐怕也不能解释低消费的现象,因为虽然日本政府债务很高,但是家庭负债是很低的。
) e% R+ `5 c! H# V大前研一提到,日本人的负债以 40 岁为拐点,基本上过了 40 岁,净资产就为正了。
7 u6 G/ [% I- p3 y6 N9 iPS:白*松被骂,很活该,爹味嘴脸已经很令人不爽了,再考虑到他既得利益者的身份,罪加一等,又信口雌黄说什么「你到隔壁日本看看去,他们的年轻人到多大年纪才还完贷款……」. Q0 E3 k6 Z' d
请问他自己到隔壁日本看过了吗?
% g: O% l9 F) u' H+ V  J2 ^$ _讲道理,年轻人不买房,不负债,不生育,是因为没有确定性和安全感。' b- `  e0 L$ A- _$ p  j+ y3 P
在没希望的社会,负债和生育,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充满着风险。最安全的做法,就是缩着,啥也不干,低成本地活着。
3 W9 K, J! n9 a5 a- F. E2 A​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就是社会上的焦躁抑郁情绪越来越重。
3 h4 m: c# G5 [& L* B我上周和一前同事聊天,本来一个精神小伙,突然蔫了吧唧的。
) v0 W. J: S# J8 Q我问:「咋啦,被人给煮啦?之前不是卯足了劲工作,说要存钱买房吗?」; `+ d3 D3 @4 b
他说累,想想未来,更他娘累。, c4 t* f. D. u( V6 l9 t: k+ n
买了房又怎样?后面还贷、落户、孩子上学,样样都是扒皮抽筋,得活成一座机器,运转一辈子,不能停……一想到这,就什么都不想要了。
1 W3 [. Q* a% o: o- W) l- {- A每天通勤 3 小时……工作恨不得 14 小时……破逼公司也不咋赚钱,怎么那么多事……
% f1 ?) j& b2 g- U. `, n现在就是连着睡两天,都不够我这颗老电池充满电……3 ~, m; }  R8 ]  `# O3 L
当我意识到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时,就有一种支撑突然崩塌了的感觉……不想那么累,真的,像驴一样努力又有什么用?9 v4 I, }5 m$ v; N& T
焦虑和迷茫的本质,是缺乏确定性。
5 _% X$ ]  o4 S7 ~确定性的来源有两处,一是增长,二是流动。5 d5 D* p$ A# r0 W$ k+ ^
举例:虽然小王刚毕业时月薪只有 3k,但当时公司在发展壮大,他看到老同事们一个个意气风发,升职加薪不在话下,那么他对明天过得比今天好,就会有一个确定的预期,就敢买月供 2.5k 的房子。
# i6 A4 [1 m- p我毕业那会儿,同学考公的热情并没有现在这么高,是因为社会处在增长趋势当中,机会在变多,公司业务好,一年就要开 10 个分公司,这就多出了 10 个分总。
& k1 c4 h5 p" H; p8 ]0 X4 Y反倒是公务员岗位,纸面薪水不高,还落了个「一眼就能看得到头」的弊端。- r  I6 L, W, @- S
可你看现在,大家为了得到编制,都卷成麻花了。「一眼能看到头」的稳定倒成了奢望,因为求职市场不光没有增长,还流传着 35 岁失业的诅咒,阶层坠落的风险很大。; n" e! B( j  j6 A
零增长总好过负增长吧?
8 k9 y5 g8 x2 u8 m3 t1 K' c这就好比股市楼市涨得太高,风险>机会,长线资金就会跑去追求低收益却也低风险的银行存单。4 z$ G4 Q5 g' l
没有哪一个经济体能够一直保持高增长,发达国家的增长率普遍不高,债务危机发生的时候,还会陷入负增长,但为什么只有日本的「低欲望」成风呢?
8 W+ A* {( ?; d: J很多人都会想到日本的「终身雇佣制」——老的不退,年轻的就上不去
* L+ f' b. P; O) |% U. |不看能力,不看贡献,各行各业都进入了熬资历的阶段,体系内部就失去了流动性。3 q! s/ ?% P% h6 `
若「熬资历」是一个明确且人人恪守的标准,那至少社会还是有那么一丢丢流动性的,至少可以拼谁活得长,对吧?! ^. M6 R3 ^1 Q* c6 t% q
但是社会一旦固化,外部机会减少,「熬资历」就不是唯一标准了,「拼背景」才是社会法则。
$ c0 I- J4 V/ [; O, J: B  A然后年轻人就发现,很多事,他出生的时候没有,这辈子大概也不会有- ?- n7 a7 v# {+ e3 U) F& K2 f, d( d+ b
有背景有编制,高枕无忧;2 s* s' s: I$ V- u
没背景还出生得晚,那对不起,坑满了。
  W  Y- e2 H3 G+ z( h1 k" X想进来?7 ~. S, L) }: G5 q# m
8 e( M% Y3 S. e9 l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7 S) e6 ^8 `) E2 K7 ~6 o
123465540 | 2021-10-11 14: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一年爆发了严重的饥荒,在长沙有成千上万的人没饭吃。几个饥民领头,到抚台衙门要求发放救济,但抚台傲慢地答复道:“你们怎么会没饭吃?城里的吃的多得是。我就从来没饿过肚子。”
引自《西行漫记》,毛泽东口述。
JOJO2017 | 2021-10-11 23: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看过《蜗居》吗?- p$ ?. b6 K' O. _
这是多少年前的电视剧?是2009年播的。
0 [9 u# Q; L  W. b3 p一经播出,仅用四天便创下收视历史新高。+ M* E/ Q  y' e
大伙儿为什么喜欢看这部剧?4 u8 T- {' H3 }2 c
因为太有共鸣了呀,在剧里仿佛看到了现实的自己,买房实在太难了。8 T8 W; y; m3 S
电视剧里妹妹海藻为走捷径,抛下深爱自己的男友,转投已婚高官怀抱。9 v. O; d9 J& ?7 b4 `. N: j
几个月前不是也爆了新闻,说90后姑娘为了在杭州买房,竟然网上招漂,被抓时存款已有160万。
3 h8 U8 i- B/ V# x虽说这姑娘做的是违法的事情,但没干这行当之前,她也是做的服装生意,工作10年也赚了100多万,不过随着疫情到来导致实体生意难做,面对节节高攀的房价导致心态失衡,便想起了赚快钱。
: ~, T) c& m$ Q9 P; T都是逼良为唱的例子。只能说,现实比电视剧更魔幻。
: T! e/ r+ `4 `: y8 Y& ]8 t买房难,一直是大家普遍面临的问题,不是说放在10几年前就会变得容易。6 B5 j/ l2 k7 T, p7 C
就连唐代公务员白居易都说,“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他当了一辈子的国家干部,也到50岁才买下自己的房子。
$ k7 O( z3 `& D3 D8 Y最后,还是送您一首诗吧:3 |* c  n4 S% O0 ?4 s/ H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一个人浪迹世界 | 2021-10-12 03: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真是非常非常后悔,尤其是给孩子辅导作业的时候,恨不得揍他两巴掌。
. Y* ]: `1 s- O# D' Y+ s5 D你说说一个小学,无非就是加减乘除,三两首古诗,几个可怜的单词,怎么就学不会呢。我在初中时就感觉小学课程简单了,在高中时就感觉初中课程简单了,在大学时又感觉高中课程简单了,你说我家孩子咋不就咬咬牙打个满分呢,自己的努力加上我辅导的加成,很简单嘛。
6 Z$ x8 r- h/ h6 p4 U别说当年的课程,现在我感觉,在一年级学二年级的课程也没问题嘛,毕竟二年级也没教啥,孩子拿回的作业本,我一会就能做完,他还是总这做错那做错,肯定是没认真,要是认真了,这么简单的题,一定能都作对,考试一定都能满分。
3 y8 ?# J' C. ^4 N* N! n) N对,一定是这样的,我得跟我孩子聊聊去,咬咬牙呗,别现在不努力,等到成年了看小学课本,后悔没次次都满分,那不就晚了么。
淘金玉客 | 2021-10-12 09: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为什么呢?: X" ^$ u/ u  u/ e' i0 o0 ]# X3 K
可能是因为他们不喜欢买便宜的东西吧。
多多婷婷妈 | 2021-10-12 21: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很多年轻人真的买不起
' N: A8 ]( ]# }8 W每个人,人生的际遇各不相同。
, P7 F3 N. r) _- w2 g不是每个人身体都健康,很多年轻人先天残疾,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
* B* t0 }' t$ G5 t不是每个人都像知乎一样年薪百万,很多年轻一个月三千块还累死累活。
+ q6 }7 K- R3 E不是每个人都有父母的支持,很多年轻人父母长年卧病在床,给父母治病已用尽全力。
. O  y1 t- h$ T0 a有些人的人生是easy模式,什么都水到渠成。
" v2 z7 k$ y& \0 e) S有些人的人生是hard模式,命运总是捉弄他们。0 Z, y' w+ s+ N; E( C# G5 F+ \
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要做的,是让每一个人都能有尊严的活着。( A3 I: o3 p1 H7 b( F. s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觉得我们有能力做这样的事了。* b/ L3 b7 t5 @8 O9 h
执政者真的不适合再带头炒房了。
翱翔的菜鸟2017 | 2021-10-12 23: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年轻人七八年前大部分还都在上学呢; G3 i& Q" d8 Y! A* w1 s' P$ |

4 |3 o4 q5 h9 G% q/ b: e1 b你上学的时候跟你爸妈讲,你们咬咬牙给我拿出三五十万付首付,你看有几个不打断你的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3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2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