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地产人,何去何从?

[复制链接]
查看8101 | 回复0 | 2022-1-13 21: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8岁,税后4万,应该是部门副总或者总助级别的人了吧1 \+ v0 F1 `( K  r/ l
这个阶段,已经迈过了技术门槛,应该是混圈儿,混利益绑定的了' s0 q; M& P7 M3 b
这个时期,一旦被动失去位置,真的很尴尬,高不成低不就……, K# ?5 c8 z. D1 L5 p
业务流的标准化,审批权限和规模化复制产品的行业现状,让人的因素,变得越来越小0 k3 p  U4 L# `
兄弟如果是做资源类(投拓、法务、物管)的专业,沉淀一下,包装一下,估计还有机会
3 G/ S: r1 w8 I" c8 z4 m1 ?如果是做技术类(设计、成本、财务、资管)的专业,找找猎头和人脉,应该也有机会
$ Q/ O2 U. s. @7 T, p% E( B; L如果是做业绩类(营销、商管、人力、工程)的专业,基本上戏就不大了- g6 s( z& y# t& K. b
站在养家糊口的角度来说,如果还混甲方,就降降身段,曲线救国吧;如果还想挣钱,那就找个下游产业的工作吧,至少还能带团队,还能拿奖金;最关键的,就是不要把职业生涯的空挡弄得太长!' ^% I/ h' k/ l* N8 }( `
兄弟,地产本就是不归路,浮华背后也就是一地鸡毛,趁着行业还没彻底沦陷,赶紧给自己找位置吧!6 F; q" O$ t5 \3 ?
希望能帮到你~
123464670 | 2022-1-14 06: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38岁,税后4万,应该是部门副总或者总助级别的人了吧  I7 L* _( R0 \( G8 [$ c. k8 Y" j$ H
这个阶段,已经迈过了技术门槛,应该是混圈儿,混利益绑定的了
/ }: I4 I3 N! `0 L这个时期,一旦被动失去位置,真的很尴尬,高不成低不就……
1 \! @. }: c; \& |+ H7 F( Q业务流的标准化,审批权限和规模化复制产品的行业现状,让人的因素,变得越来越小
4 A7 ]- `1 d" b0 C兄弟如果是做资源类(投拓、法务、物管)的专业,沉淀一下,包装一下,估计还有机会
* w, B& T% w0 G" J/ ~% Y如果是做技术类(设计、成本、财务、资管)的专业,找找猎头和人脉,应该也有机会+ S; D1 S, `/ x* W& v* O; L
如果是做业绩类(营销、商管、人力、工程)的专业,基本上戏就不大了: C% n$ x+ J0 ?/ |6 }+ H9 U
站在养家糊口的角度来说,如果还混甲方,就降降身段,曲线救国吧;如果还想挣钱,那就找个下游产业的工作吧,至少还能带团队,还能拿奖金;最关键的,就是不要把职业生涯的空挡弄得太长!* x! a! f  X! A0 `5 [
兄弟,地产本就是不归路,浮华背后也就是一地鸡毛,趁着行业还没彻底沦陷,赶紧给自己找位置吧!
" j' R. C3 G6 N8 {# l4 s希望能帮到你~
笑笑954 | 2022-1-14 10: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给你说说有点伤你内心的实话。! [$ M, t7 k: {0 {& p# i4 U+ E
第一、你获得了如今的地位和收入并不是因为你的能力。而是中国这几年盲目发展房地产行业的结果。你之所以能拿这么高的工资是因为你赶上了最好的时代加上胆子大,才有了你如今的成就。6 Z" K: x9 {2 Z% e8 ]8 |/ L
第二、你坐上了这个位置基本上都会飘。觉得自己很牛逼。别人阿谀奉承你,你觉得是理所当然。你变成了一个看不起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普通打者的人。你对几千块收入的人冷嘲热讽,嗤之以鼻。/ P0 R( Z+ \+ Y) g7 c! I& c
第三、你一直保持着以往的高收入。你家庭开支至少一个月都是一两万。你的老婆也跟着飘了。你的孩子也是从小富养,用最贵的东西和读最贵的学校。
" a/ y! w! {: ^6 X7 a现在,房地产这个行业风口结束了。你的辉煌也跟着结束了。你永远不可能再会有高收入。你的家庭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高高在上。你已经彻底变成了一个普通人。
, d$ R  R& s; `1 Q, [如今你想拿年薪10万还是有点可能的,再高就别想了。到后面说不定月薪七八千的岗位,你看不上,别人也看不上你。因为根本就不再需要那么多岗位了。
! a  q5 ?6 ]! m& H% P最坏的结局你知道吗?以前你的老婆总是大手大脚的花钱。那时你也不太在意,因为你找得到钱。如今你落魄了,不再像以前。这个时候反而可以考验你们的夫妻感情。2 }% _6 V) ?  `9 o4 Q) M
去年你辞职到今后两年将会是你人生的至暗时刻。能不能从低谷中走过来就看你的造化了。
华山姜鼓 | 2022-1-14 12: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辈子基本凉凉了。
- b% v8 n% c: L% e9 x1 `未来十年,经济只会一年比一年差,即使努力苟且工作,也最后难逃被裁员的命运,你倒好,直接主动离职,家里有矿????- l" d6 s- v) m- i% s) i! S0 a
把手里房子啥的全卖了,变现金,还贷款,然后往老家小城市退吧……" V; n, A) T6 g8 s3 u- g
大萧条下都是蝼蚁,凉凉了……
8 g" w& v. @7 z5 w我就奇怪了,你就一个打工卖苦力的,哪里来的自信心,敢离职?: c5 T+ T# N$ P! }. z
你以为你是搞投资的,经济衰退对搞投资的人来说是机会,人家可以抄底?3 W3 S$ e) w  Q" {0 j
对于打工卖苦力的,就是一辈子失业的问题……
skyllla69 | 2022-1-14 21: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唉!感同身受,与你年龄相仿,之前也有过同样的遭遇,当时压力极大。除了十多年的地产行业经历,其他几乎无任何求职优势,跨行业不太现实,薪资标准也不符合预期,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地产行业,目前在一家区域型的小房企,没办法....相比来说还是地产行业薪资高些....
9 N7 N+ \1 S; Y( X/ ^别想了.....建议还是地产行业吧!
晨露754 | 2022-1-15 00: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38岁地产人,何去何从?-1.jpg 1 }1 A3 H6 D) ]* |0 l7 F/ d
       2021年伊始,虽然出台了银行两道红线,但金融环境整体仍然宽松,在通胀预期下,新房、二手房量价齐升,成交爆量,一时间让人感觉仿佛回到了2016年,地产人纷纷以为又迎来了一波赚钱的机会。
* a- B3 Q& U* E6 A6 Z- _       不论是房企、从业人员、中介、购房群体还是普通吃瓜群众都一致看好房地产市场
* D6 I! {8 P6 N8 ^: G. u       同时,我们又出台了集中供地的政策,一顿分析之后,大家得出了几乎一致的结论:在第一次供地时果断抢收,积极出价
% I& D& }' {# a! \$ P       决策依据有四:一是第一波地可以在年内实现供应;二是半数百强房企对22个集中供地的投资集中度超过60%;三是集中供地意味着资源需求更加密集(融资、施工、材料供应、人工等),二三批次将面临资源稀缺的情况;四是集中供地更有利于有实力的房企,既然新政刚出台,小房企更希望趁对手没研究透彻之前,先下手为强
' W& B' |2 E! A. T7 Z       然而,这四个依据早已成了众房企心照不宣的通识,也就是在拍地之前,大部分房企已经形成了一致预期。同时为了拿地,房企开始了一波大规模的招人。7 s- s$ i+ G7 T& ^, I$ B
       结果可想而知,头部房企、地方龙头在土地市场上进行了一波惨烈的厮杀,高预期拿地,零利润拿地,亏本赚吆喝......比比皆是,由于热点城市的土拍激烈,热度迅速蔓延至了三四线城市,部分地价甚至超过了房价,购房者直呼:离谱!
  ?+ s, f, r# m; ^5 v       即使如此,像在杭州这样的热点城市,也仅有20%的房企在第一次供地中拿到了土地。; W2 n3 ]+ U9 ?, p2 x
       历史曾经提醒过我们:房地产市场短期看政策,中期看政策,长期看政策。2021年再次给房企们上了一堂“复习课”。/ r- s3 F  {0 v# ?+ C' y/ h6 H
       政策频频加码之下,6月之后房地产市场急转直下,恒大带头暴雷,调控监管升级,房企资金面极度承压,问题频现,新力、花样年、佳兆业、奥园、阳光城、祥生......相继躺平。6 F6 i9 g, S, [
       如果对房企下半年的工作进行总结,那就是:裁员+促销
" o+ k6 a6 q1 u# H. s4 v' A       而地产人的痛苦,也大多源于此。2 s' I; X5 K" \) _" A

! X* u$ j! g5 f 38岁地产人,何去何从?-2.jpg
$ ^5 v  G( B6 S; _! I9 d       痛苦一:投资承诺无法兑现
1 L; D8 W7 ~' V" ^$ l  S  z& K售价无法兑现:拿地时候看的售价基本都是在当前售价下加了预期,保守点的可能是区域的年均涨幅,激进点可能就是跳涨,在下行市场中,根本无法实现。5 s7 V4 H! X* P  k- ^  J
去化无法兑现:原计划的项目首开量和去化量基本成了美好的梦想。0 u# l6 j% t$ q
节点无法兑现:集中供地时花在每一块地上的时间精力极度缩减,投前考虑不充分,投后运营节点基本无法准时实现。& L# f6 Y! O, I* f- I3 t
项目利润无法兑现:以前拿地,项目的利润在车位里;今年拿地,项目利润在加装包、地下室、商墅里,/ ]3 R7 C6 U' z  i
       而且,成本没有不可预见费,税务没有退路,融资方案没有一点偏差的余地,名为挖掘项目投资潜力,实则项目安全垫严重不足。1 o% W' G. l, y8 V8 M3 C
       正所谓秋后算账,追责如期而至,年中庆功有多开心,现在复盘就有多痛苦,凡是都有个均衡。
( k- s# G% W& L. T+ q; t9 z! b* P# h: ~) P+ M# X. z2 I
38岁地产人,何去何从?-3.jpg ' y, U" P$ ]+ P$ I" u9 g/ K
       痛苦二:组织优化,准备抛弃哪位兄弟?( E$ Y' o2 K( h
       上半年,为了应对集中供地拼命招人,求贤若渴,薪资水涨船高。下半年,为了提升人均效能拼命优,看谁都觉得多余,各房企人力各显神通(调岗、降薪、外派、停薪留岗……)。
4 g" |, z- f  q' O! `" o, V3 a; {3 H       这里有上半年自己内推进来的兄弟,有拍胸脯承诺年底升职加薪的团队骨干,有高成本雇猎头挖来的行业精英……这些所谓的人才,在公司停止发展的那一刻似乎显得毫无价值
0 \5 X) C6 Y$ f2 ?3 ]$ Y$ o0 h
9 Y% E! T7 J; r# c4 N8 E4 ^" S 38岁地产人,何去何从?-4.jpg ) X# b3 u/ N8 S7 U) y
       痛苦三:全员营销  C. D  }! y7 ]  [9 m* L0 Y; n- X
       由于销售任务完成得实在太差,很多公司都再次祭出了全员营销,有的甚至设置了比较严厉的惩罚措施,比如一个部门完不成罚款高达20万之多。% @2 i- w  F& C9 y& {
       员工来公司上班,居然还要强迫员工卖房子,简直离谱,哪个员工不希望自己上班的公司好呢,公司又是凭什么来处罚员工?
6 w, j; ?, r2 F- q       放开这些不提,员工卖房,成功可能性比较高的是卖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亲朋好友因为信任员工而选择了公司都房子,员工则背负了比较大了道德风险,比如刚买完公司又搞了一波降价怎么办?将来房子交付有问题怎么办?
4 u9 s7 M$ S* d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会让员工彻底失去买房的亲戚和朋友,那就是公司给外部中介的折扣力度比员工的大。以某top3房企为例,给中介的点数是5%,而给员工的仅为2%。也就是说一套100万的房子,给中介的实际售价是95万,而给员工是98万,如果中介选择给客户返2万,那么通过中介买的价格就是97万,比找员工的还便宜。结果就是,我想买房子,找了自己的亲戚朋友,最终居然还买贵了……
6 G; Y* r/ Z, }# o& W. a       关于这个问题,我也咨询了一些房企的朋友,当我问为什么给员工的优惠不如中介时,得到的是对方的反问:中介给你们领导返钱,员工返吗?!
) r1 {. T5 U# D+ j  a7 K) h2 v: ]; S' g% W# l
38岁地产人,何去何从?-5.jpg
$ b8 O+ B/ [$ k& Q2 @7 y% s- a7 O       痛苦四:每天上班干点啥,内卷是努力的通货膨胀1 E! z# Q5 `6 B9 g' M
       老万干房地产已经有10年了,也算经历过市场的起起落落,但是今年的形势确实有些不同,13、14年的时候虽然市场也很差,但感觉大家还是有盼头的,大家都有一股冲劲,想去把项目扭转过来。而今年大家更多地是选择了躺平。
% V1 N3 ?  S0 W& J" N7 a       老万不怕躺平,凭借多年的防坑和摸鱼经验,基本可以混到明年,但是现在行业的信息交互实在太快,各家公司的套路和标准动作基本都没有秘密可言,所以如何在没有实质业绩的情况下让自己不显得那么多余,干点啥就尤为重要了。
7 z& n7 }# ~  q+ j! z       那么什么是正确而没有多大意义的事呢,那就是:修炼内功
5 U! n) _( d9 ]6 S       围绕修炼内功,各式各样的工作都得以开展:培训、交流、调研、考核、巡检......一时间感觉又有好多话可以干了,而且还可以理所当然地往业绩里填,更奇妙的是,这些工具居然可以量化,实在是妙啊!8 ], @7 R* [. I  U7 l5 N$ s

8 I: K$ `: E; ^0 F& W 38岁地产人,何去何从?-6.jpg
7 z1 }6 t+ ]- q      痛苦五:年轻化仿佛是值得炫耀的事情,个人核心竞争力难以打造" {4 Z. i" k7 z
       近几年很多房企往往喜欢夸耀自己的团队年轻化,而我认为,对于地产企业来说,年轻化的团队不一定就是好的配置,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年轻化更像是公司招不到有经验的员工而被迫启用经验尚浅的人员。! `: L) l2 Z# s# P- }
       那么,为什么很多年轻化的团队运营得还不错呢,我觉得主要还是整个地产行业过于浮躁,逐利之心过于明显,以至于很多人没有花精力在个人能力积累上,而一些能力强的人却因赚够了钱早早“退休”,整个行业的人才泡沫就此诞生。( a$ m$ U# M% v5 V( h# k
       在从业10年的老万看来,上面的领导就是坐着市场的大船上去的,专业能力和见识极度不足;而下面的员工都是冲着房地产行业的高收入来的,还没咋积累就因为没有升职频繁跳槽。反思自身,老万发现自己更像是一个“半吊子”,与领导相比可能多那么一点点认知,但又觉得自己干不了领导的活,或者是瞧不上与之为伍;与下属相比可能有没有那么的好学和精力充沛,衰老的身体早已经不起底层的内卷。
( h4 K: p$ |$ ~7 v       寻找背后的真正原因,主要还是来自于对个人能力的焦虑。房地产行业瞬息万变,多年积累的经验可能由于一条政策而清零,多年积累的人脉可能由于一次扫黑而不复存在,多年培养的兄弟情分可能因为一点利益而惨遭背叛......3 K# u7 d) R* R. D: {; @
当下的地产人,只有拥抱变化,方能适应变化。: g" y' M8 m) R1 T
       而老万早已悄悄开始了自己的第二职业,只见老万抽了口烟,在纸上逐个写下:代驾、滴滴、抖音直播、为故事配音、公园卖咖啡、广告公司作画......
9 b; F6 s5 B6 [" q7 L       看着还算不少的选择,老万的脸上浮现出那久违的笑容,道:NICE~; v" ~6 ]6 }. {2 v: v( d

1 U/ c( }( o) n' I 38岁地产人,何去何从?-7.jpg
明月清风684 | 2022-1-15 06: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地产行业,如果是38岁的高经那是很难,不过你税后月薪4万,大概率是总监或者副总监,38岁,男性,在同行业同级别同薪酬水平找工作大概率没啥问题啊,不用太焦虑;
" l: j3 M. Z+ Z实在不行,创业去相关乙方:营销去经纪公司,工程的去做分包,设计的去搞设计公司,成本、招采、人事、财务,基本都有类似乙方工作啊,除非是大环境下是输家的投拓,那我爱莫能助了
学机械的日子泊 | 2022-1-15 07: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今天,失业满一周了,早上起床送老大上学,回来后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干啥,也不能在老婆孩子年前表露出内心的郁闷,强颜欢笑,这些天在纠结要不要去地产的下游行业做技术工作,糊口养家。
JOJO2017 | 2022-1-15 16: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投拓的话,那老哥你惨了啊,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投拓了。如果是投拓的话可以试试转资金方或者项目总。如果是运营也可以转项目总啊。实在不行就进小公司,小公司贼自由,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
亦关风月捌 | 2022-1-15 23: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38岁,税后4w,非营销出身的话,怎么也是个单项目的项目总,要么是技术、合约部门头了。说说我的自己的情况,希望对你有帮助。
4 u( }' m5 d/ H8 K我过完年也37岁了,入行到现在也才5年整,一直在三线城市干,后四年在同一个公司,从最底层爬到项目总,因此工资不高,也非相关专业。: p( q* i" A- ~) c+ ~
去年(2021年)年初开始我就深感焦虑,毕竟17年才入行的我也没赶上什么景气时候,等到了项目总这个职位也都是给老项目填坑。20年底就预感到行业变化之巨了,在我们这种远离核心城市群的三线小城市,本身人口外流巨大,地产商扎堆,疯狂过后房价降得特别厉害,大地产放缓退出是早晚的事。但还是非常感谢地产这个行业,在我们这种地方,也只有在地产行业打工才有这么高的工资,每天能陪着家人,生活压力也不大。: }# ]) t: k# \" e! g$ D
焦虑确实焦虑,做地产又不是有多少技术含量的事,职位越高越是考验做人而已。20年底的时候就能看出来小城市的地产会死的很彻底,很多打工人迟早要退出这个行业的,考虑到我年纪也不小了(相对这个行业很多打工人),过两年出来在本地也很难找到这个职位这个待遇的工作了。这对个人来讲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因此想了很多,创业、转行、深造都想过,最后犹豫了又留了下来。
0 x7 [" b  M6 N- s9 h7 E21年一整年也都在焦虑中,行业暴雷导致不像以前那样轻松了,加班多,事情多,坑越挖越大,越来越不好填,一直想着能抽时间停下来想想自己的事情,结果在不停工作和焦虑中一年又过去了。
! `' t& K0 x" L很多人都说,经济不好有个工作不容易不要随便辞职,忍忍又过去了。这话又对又不对,要看行业和自身。我觉得,如果是在大城市,我也就忍了,毕竟地产对大城市来说是周期,对小城市不一样,小城市是死了。近期拜读了兰小欢教授的《置身事内》以及相关的一些书籍,和自身思考的一些问题相印证,更加觉得小城市里的大地产是没有活路了,各家都在撤,央企都在撤。
) K: S' s, k/ `, x因此对于未来的职业基本对我自己我大概就几条活路:1、利用几年来和老一辈攒下的人脉开始创业(本地化的创业思路,这是小城市人的最终抉择);2、继续在这行业里做,可能过两年大地产都撤退完了,本地房企找个工作养家糊口吧;3、换个行业,不过小城市能换的不多,工资低的一大把,但不可能去的;4、回大城市去工作,可能性不大,除非有非常好的机会,毕竟心态不一样了,我们是小城市市民心态;5、有一条是百分之百肯定不会错的,就是深造,本科赶紧读研,研究生赶紧读博,经济低迷时就是停下来攒资本的时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9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1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