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切失去兴趣?这类青少年请警惕!医生提醒:这是“空心症”

[复制链接]
查看9095 | 回复0 | 2024-11-12 18:4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海报新闻】
0 \/ X1 |" m! T3 [; a  ~3 q* A7 }* K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陈洋洋 济南报道, u4 V! \! }9 V9 o: x4 O

2 q; l: Q5 k0 K% d( D“我家孩子每天感觉情绪平淡,对任何事情好像都没有兴趣了。”最近,让六年级孩子的家长赵梅感到百感交集的是,孩子虽然每天会按时上学、自觉写作业,但整个人就像是上了发条的钟一样,每天只是机械地做事情,完全没有活力,很少有笑容,也没有愤怒,“就像是一个空心人。”6 {  z% H5 E6 J* o

) o; W, V: N7 i" `$ r14岁初中生琳琳也出现了“空心”的状态。她的父母告诉记者,琳琳整天把“没意思”挂在嘴边,对生活没有追求,对曾经爱玩的游戏也没了兴致,与亲朋好友的交流和接触也越来越少。  G9 R/ ?: @# r9 N" R+ p/ o$ O: `- e
: W* G% [7 Q) k& w
初二学生家长孙强也很无奈,“孩子失去了探索世界的欲望,每天浑浑噩噩的,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也无法提起他的兴趣,更无法激起孩子的积极性。”
2 t# n9 m; g5 k0 U! p( g: B) c7 b3 A6 n0 d7 H( _! K& L; K
……
" f5 I, k2 i5 ?2 x' B
6 f, ]# c# |% y# M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儿少医学中心主任杨楹告诉海报新闻记者,“这些症状往往被称为空心症。”) n" }' B* v+ n! `
9 G  E, Q4 A5 ?0 i4 u
近日,关于“青少年空心症”的话题多次登上热搜。有不少家长反映,孩子突然间对一切失去了兴趣,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像没有“心”了。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孩子患空心症的背后,跟学业压力过大、家长要求过高等有一定关系。2 N! I3 B( @! s* g

6 }9 w6 Z* F2 t6 n, J5 }' Y4 i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儿少医学中心主任杨楹介绍,近几年,患空心症的孩子越来越多,但是很多家长还没有意识到。事实上,空心症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医学诊断,而是描述一类儿童和青少年心理状态的术语,用于形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内心空虚、迷茫、缺乏目标感与动力的情感体验。& h* Q% S- w5 K6 t
. L; s6 a0 {8 ]4 V9 d, q. F
“空心症并不意味着他们在表面上表现出任何显著的精神或行为障碍,但在他们内心深处,却常常感受到情感缺失和人生意义的匮乏。”杨楹解释,“空心症通常表现为内心情感的空虚和疏离感。这种情况下,孩子缺乏目标感和动力,他们会对未来缺乏清晰的规划,甚至对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他们常常感到做事没有意义,难以产生内在的动力去追求个人成长或成就。”
7 i/ h' s4 k4 p; L1 y
6 h" ~/ G! F& v4 C7 k9 @1 l杨楹告诉记者:“空心症还可能伴随着情感上的冷漠,孩子们可能不太容易被激励或感到快乐,甚至对生活中的正面或负面事件都表现得情感淡漠。长此以往,情感的抑制会让他们与外界更加隔离,难以与他人建立深层次的情感联结。”
4 @& u8 m8 e- \4 g# a5 |5 b5 D7 I2 k# \6 o0 V
“很多患有空心症的孩子会缺乏自我认同感。”杨楹还提到,他们会对“我是谁”“我想要什么”产生极大的迷惑感和不确定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也无法从外界找到答案。许多患有空心症的孩子还会逃避现实,部分孩子可能通过沉迷于网络、电子游戏、社交媒体等虚拟世界,来暂时逃避现实中的困惑和空虚。
" Z' z4 c+ J2 W. G+ Q0 U. X0 Y3 V
) E& p, C8 Y; S! C那么,孩子们为何变“空心”?在杨楹看来,空心症并非单一因素导致,而是由多方面的原因综合作用产生的。家庭环境因素、学业压力和社会期待、自我认同的危机、社交孤立等都可能导致孩子患上空心症。# U- i" w1 Z% }; |0 r: R: W
( U0 p7 n, Y% J# s5 `9 a) P8 n
“空心症的孩子其实很无助。”杨楹分析,父母过度保护或严格控制,都有可能会剥夺孩子自主思考和探索的机会,导致他们缺乏独立性与成就感。如果父母之间关系紧张或情感疏离,孩子也可能会感受到缺乏情感支持的空虚。( B, j. F1 [1 I
) e1 G& V: K: h5 L+ L4 ?* A1 j5 R
其次,来自学业的巨大压力以及社会对于成功的高要求,也容易让孩子陷入内心冲突。如果孩子在追求高分和成功的道路上迷失自我,逐渐失去对于生活的兴趣与热情,可能会产生空心症的症状。
' q* Y7 P4 v7 z
' P4 s/ ^3 [5 P; r另外,青春期是一个自我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足够的机会去发现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目标,或者不断遭受外界的否定与质疑,他们可能会对自我认同产生困惑,逐渐陷入迷茫与空虚。( H! V) {- K; j* d9 U. t9 T$ C9 P

6 G% O7 c/ W8 O5 a( P1 v此外,青少年时期,朋友和社交圈对个体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遇到社交孤立等问题也可能导致孩子患上空心症。如果孩子在人际关系中感到孤立,缺乏情感支持和理解,他们的内心会更加空虚,难以从他人的关系中获取安全感与归属感。
( ]0 u2 c8 ~# n  F
9 L) V- W' L6 q4 ^5 o/ w! D: o到底如何拯救“空心”的孩子?杨楹建议,拯救“空心”的孩子,家长需要做出一些努力,在家庭中创造一个开放的氛围,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家长要耐心倾听,给予支持,而不是一味地施加压力或强制指导。家长也要多关心孩子,帮助孩子发现和培养他们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并鼓励他们设立现实可行的目标。通过实现小目标,逐步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 Y4 [0 _. x' q2 x0 ?& F
/ J( ~* u1 Q/ ^, k( ^7 K$ S& s" g值得注意的是,过度的学业压力有可能会让孩子失去内在的动力。“家长和教师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而不是一味追求成绩。”杨楹表示,家长要多帮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多种体验和尝试来探索自我,逐渐形成清晰的自我认同感,引导他们认识到人生的意义不仅仅是追求成功,还有个人兴趣、情感联结和社会责任等多方面。6 O! i( C" c; D+ Y% q. G% g
4 e6 {1 B8 ]3 o/ R7 g: G' D% N
杨楹特别提醒:“如果孩子长期处于空虚和迷茫状态,家长应及时寻求心理咨询或其他专业帮助,帮助他们找到内心的平衡和归属感。”(为保护隐私,部分患者及家属为化名)
. I5 C# P" m: Q8 i4 \0 Q/ U& s8 ~( i+ A" E2 H7 e% B7 B
本文来自【海报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t- `. B- \1 C' |' k

9 F* w% \* Y: [! S) U7 c8 V4 ~ID:jrt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