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痛点”成两会焦点 大国当办强教育

[复制链接]
查看1695 | 回复20 | 2022-2-2 20: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中国青年报
  }# U8 R) O$ J8 k4 Q' j& J/ }6 {
) [" w- G# q% D( P$ x教育培训制造和贩卖焦虑、909万大学生就业新压力、学生网络成瘾、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睡眠问题……今年全国两会,那些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与青年切身利益联系紧密的问题,成了代表委员讨论的焦点。特别是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对诸多教育难点进行了回复后,教育问题更成了近几天的社会热点。
& V  Y. s7 r2 c
( m- }! |1 ], T9 h' G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2021全国两会青年期待”调查显示,在受访者期待的各类两会议题中,教育仅次于就业,排在第二位。受访者最关注的教育问题是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均衡发展(65.5%),其次是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61.5%)。, S: Q/ V3 y: m* \

! m7 b$ N3 j$ q/ J  M/ F教育部公布的最新统计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71万所,在校生2.89亿人,专任教师1792.18万人。我国不仅在办大教育,更是在办强教育,公平、质量无疑是做强做大教育的核心,也是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 i# W- J6 C1 {( g+ J

) g% h4 `+ p' g; G: ~; L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在回答“教育的真谛”问题时说:“孩子只有分数,赢不了未来的大考;教育只关注升学率,国家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也不是根本目标。”- J) O# R/ ~3 v# m. k: h0 T' K
' N: h9 p2 ?# Z" c/ `5 `( I+ p* Q% W
不少代表委员纷纷表示,当前基础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唯分数论”,追求分数甚至到了以牺牲学生的睡眠和身心健康为代价的地步。/ [  i+ }0 F  H$ |

+ N; ~; V: Z3 g这两天,“缺觉成全国中小学生老大难问题”登上微博热搜。民进中央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委员在政协大会上发言指出,我国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调研发现,高达81%的教育工作者认为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与学业竞争有关系,“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多考一分,干掉千人”这样的口号就是写照。我国学生学业压力大、生活满意度低,外界过度竞争,内卷化带来的焦虑,传递给青少年。
4 v8 M% m3 x4 X$ l- g, z; A1 r/ w* \# G# `0 j
“面对社会竞争、学业压力以及教育不当产生的大量心理高危学生,应协同全社会的力量进行抢救性干预。”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表示,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 t7 F* r3 F! u
9 R' z( ~! `2 h) d& u. Y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些问题也非常关注,而且指出:“教育,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能过于注重分数。分数是一时之得,要从一生的成长目标来看。如果最后没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那是不合格的。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是比较多的,有的很小的孩子心理问题一大堆。”$ l! E( c' e3 u/ _: M8 r# c$ Y- E

- P" I# `3 f7 G“唯分数”问题、睡眠问题的背后是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 x" ]: \( n# ^1 c' ~: d: ^' w# }- k8 y
众所周知,课外培训已经成为中小学课业负担的重要来源,尤其是随着线上教学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广泛运用,以在线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校外培训机构、教育类应用软件呈现出泛滥之势。
! [# S; b$ R7 O0 {
# W4 m/ \' e3 l& c- d5 Y# G7 G不少代表委员指出,一些在线校外培训机构随处可见的、充满噱头的广告语,明星出镜代言等现象正在向家长制造和贩卖焦虑。5 O8 y- _& P+ w1 a9 b* C' W% p
$ K6 Q) T+ `$ I; a; z0 _! W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供了一组数据:3家知名在线教育机构去年2月至11月的营销费用过亿元。他指出,“烧钱”营销将挤占这些机构在课程、教学及师资方面的投入。
' C- K3 k1 b/ @) m
% z% ~4 X! n  o虽然各地正在加大力度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整治,不少代表委员提醒,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 J0 c$ E3 ?" Z: l8 {9 P

% d) K# q% R" p9 h1 a; J+ r# R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强调,可从4项关键治理点着手:严格准入和督查机制,对机构办学条件、培训内容等开展全方位治理;在招生环节加强监督,公办学校严格落实免试入学、就近入学原则;加强对媒体和广告投放平台的监管和问责;加快落实评价改革方案,以彻底改变培训机构对教育资源的“绑架”和“裹胁”。
0 M- M9 z( P0 _' P: b
7 }0 O" D; i8 ~, s! }除了基础教育外,代表委员们也非常关注高等教育。
; y& x% f7 l2 m5 C7 n
7 a+ i9 w. b! E4 A/ _: a教育部不久前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2020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738所。其中,本科院校1270所(含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1所);高职(专科)院校1468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18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4.4%。2 z; L0 V7 r0 v3 ]1 H. e
0 L; E% g$ ?/ p+ @- u2 t
国际上通常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则代表着该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 A7 \; _: i9 ]7 Z" g7 `
- u" ^3 |+ S, \$ S
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不仅意味着我国的总体人均文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人们对享受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强烈。0 q5 x7 ]7 O" m: g$ G$ I

5 s9 n0 @* [2 D, F! {& X代表委员们的关注点集中在了两点:公平和高质量。( o3 V) x+ N7 k0 n# T. Q
% {. }+ E8 l& o- A# o; s$ c) k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跟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密切相关。我们应该通过提升中西部教育水平来促进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通过解决教育不平衡带动解决其他方面的不平衡。
/ t; ?" [% }& o. T
* f7 F8 h1 N$ Y" I9 N*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加快高等教育结构优化调整。. G6 t+ P/ g+ _( v' o4 m) Z
% D" @/ t$ j" R7 A8 f
“前些年我在福建、浙江工作时,也经历过高等教育改革。一些地方建大学城、搞合并,都是方面军规模,几万人,都要凑个医学院、美术学院,‘五脏俱全’,但没什么特点,专业优势不明显。这样的方向对不对?值得讨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改革还要继续深入。8 \0 ]1 T7 p1 J6 M
- t/ Z7 z3 x0 B7 N4 p
这让在场的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李晓明印象深刻。“总书记提到了一些老牌大学曾经都有响当当的牌子。而如今,所有学校都在追求‘大而全’,我认为这与我们追求的高质量教育是相违背的。这些年,我国高等教育的量上去了,质还需提升。”
/ z1 l* g; C- I# r+ Q3 i1 Y
# T; x! r; h+ b4 O4 F大学的课应当怎么上,上什么?这些话题也成为代表委员与网友们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这两天,“建议婚恋教育设为大学必修课”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J- o( y# g5 [9 G5 Z1 s2 s
3 W" H& A0 O. \4 }
“当前大学生婚恋情感教育缺失,对感情和性的认识大多停留在生理卫生知识层面,在面对感情和恋爱挫折时,容易出现偏激失控,甚至做出极端行为。”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副主席于欣伟向媒体呼吁,构建和完善高校婚恋教育体系,将婚恋教育设为高校学生必修课,结合实际案例系统编撰婚恋教育课程教材。
  K$ l3 B& r5 _' o9 o  p0 Y: v2 s' Q7 Y( T
“要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不少代表委员指出,关注教育其实就是关注未来,因为教育不仅关乎一个孩子的成长,同时也是千家万户的希望,因此提高质量必然是教育未来发展方向。
5 T- O0 ]- G# }# H5 y& A: h1 V0 x& ]1 j9 ~/ u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 叶雨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灵山放牛娃磊 | 2022-2-3 02: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校外培训全面取消,学校教师资源不足的可以购买他们的服务,比如书法课,编程课,这些必要的课程学校师资解决不了,可以和他们合作。
123460034 | 2022-2-3 14: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盼望能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现在学习太累了,才一年级。学的内容跟80后三年级的,一周7天根本闲不下来,[流泪]
三剑飞花荚 | 2022-2-3 21: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不健康现象,很多时候也是家长攀比之风引起的。用孩子来弥补自己学业上的缺失。真是如此,培训机构抓住这种心理,让家长心甘情愿掏钱不必要的补课。就拿作文来说,没有日常积累怎么能写好,补了又何用?愚见,不喜勿喷。
洲至成巨 | 2022-2-4 02: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这次会议,真的有改变。孩子只有在共同的活动中,才能锻炼身心
123459679 | 2022-2-4 14: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学五年级十一点之前没有睡过,课外班只有数学,语文,只有周末没有出去玩过,放长假基本上没有休息过,小升初选拔考的奥数没有报课外班。据说某名校的小升初英语考的是高考的英语题,很多考到110以上的才能上牛校,还只有十个名额。坐标郑州。
很烦的猪头险 | 2022-2-4 17: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取消游戏,德智体全面发展!
天与海593 | 2022-2-5 01: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年级的数学是80后初中时学的内容,知识下沉,难度增加,倒逼着孩子们超前学习。每天一到写作业就鸡飞狗跳,孩子们越来越累,家长们越来越焦虑,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
导向和寄托壁 | 2022-2-5 12: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部需要懂教育的人抓教育
粉粉丝丝厣 | 2022-2-5 17: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们缺乏睡眠,缺乏运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2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