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还是传来了噩耗,昨天被报道突然失联的复旦大学博士宛某被找到了,但很可惜,他已经无法在告诉所有人,他究竟经历了怎么样的绝望,官方的通报中虽然尽力保全着宛某最后的体面,但关于他的故事,还是被无情的揭开,到底怎么了呢?& b+ g( F# ]+ `- Y) V, |6 U$ s/ U
( A# H6 [1 D6 E( g% v$ e: n7 o: O) U. `
2 s' z: Q2 Y- `1 w6 @, S8 r
1 T, X% U1 ], ~7 |2 }
通报中的用词描述都非常含蓄,表示宛某遗体在河道中被发现,是溺水,也没有刑事案件的可能性,那么究竟是失足溺水还是自主跳河?) ~& s- @/ h6 X1 d& h
生前轨迹太反常
. j7 I0 i* _9 s6 |( E, o
6 i O) h# e& S3 d# l; ?宛某最后的生活轨迹也被扒出,他才28岁,但他已经是一位博士,按照正常年纪,22岁大学毕业,然后考研,研究生毕业25岁,然后在读博士,也就是说宛某一定是个学习刻苦,且很有天分的人。, [7 f6 ^* b" G. y2 b$ b H& X
据悉失联当天下午宛某就出现了异常,他已经读博士两年了,一直很勤奋刻苦,但下午的小组会他没有按时参加,同学们都感觉到很反常。
) s/ _9 V' D Q% d0 h. f) f. O" z% T* A- ?
4 u1 {; B- ?& ?
. |9 a0 l: g `5 S+ O; X( v0 `! ^1 S. c( U3 n
随后宿舍监控显示他凌晨1点出现过,手机等本应该随身携带的通信设备都放在了宿舍,凌晨三点他还没有休息,又独自一个人离开了宿舍,这一系列举动明显是不符合常规的,太反常了。
5 \6 S$ p' V# W" X. ?0 z# B宛某的学弟妹们都表示师兄平时为人善良热心,待人真诚,老师也很喜欢他,这样一个优秀人人羡慕的学霸,他到底怎么了呢?& s2 w/ R% A" B7 B8 Q8 ]
- g5 v2 c/ l( u1 L9 T1 O6 d! j4 Z
" ?( i' Y+ |* M, i
0 {2 o+ {& H! C# D
5 U+ W1 L; m5 K( v% m% X/ Y8 j
/ F" g% [* B/ C9 x' R1 Y+ o! l
" O" S# d1 f7 R% r& ]! b% b7 h# [知情人爆内幕
: i4 f9 \+ v: H: i X( D3 W8 Z' N& {+ M% C
随后知情人爆料了背后原因,才28岁的宛某是22级的博士生,众所周知,博士3-5年就可以毕业,但偏偏这个时候,宛某有一篇论文写的不是很顺利,除此之外,大家真的想不到宛某还有什么烦心事儿。
' l! Y$ R+ k% t0 c9 }& ~: ]
) b1 Z& Z! l& `& s- |3 z4 j' T, u- T$ r0 `5 ^/ K! b; b
/ ?1 y; E5 T) X+ X$ a
$ Y( Z0 M! Q) s# a, ^, ?3 B* o5 X, F% @0 k
1 Q, S; a% C1 I/ w% [% @# p6 M n
关于这个原因,网友觉得不可置信:
' Q; V( `- x i5 z2 [“啊?不会吧,感觉肯定有别的事情吧,一篇论文而已,不能吧。”
) d; L) n' a- o% C( _4 u9 J& m% W5 {不过也有亲身经历过研究生和博士生的网友表示能够理解这种心情:
6 Z9 j: X+ \7 _. j! y- k“怎么说能,能理解,但是不支持,我也博士在读,确实很卷,碰到好的导师还好,不然其中的黑暗不是外人能想象的,说句不该说的,论文写的好不好其实没那么重要……所以有时候不是自己不好,希望正在经历同样痛苦的人别想不开,别责怪自己,世道就是这样的,毕不了业无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加油!”* H. y* e8 S; l8 _. b) C! @3 }
% v4 e `' x- c( w) b
7 Z3 ^1 ? F0 g3 t# n' q$ F
! }8 ^. w+ ]: k) _+ B' y; Y
( m b% q; t9 z/ }) R这位网友讳莫如深,但相信大家也看得明白,宛某能在大学毕业后短短6年就完成考研并且在复旦读博士,可见他的才华和能力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输了心态和对社会残酷现实的认知上吧。" c2 |, X+ i) f: l. p0 }' I
: B: g3 C: z4 u8 C* |' a E6 o8 S# h4 c. M. ^" H
3 d8 S5 p3 y7 Z4 b! @7 O/ H3 W
, z" [6 g% y' @) }6 g$ s
$ D1 B; u, E% v9 O" W' u6 Q" v) T+ q; g( ~, V b/ m# t
但现在说什么也晚了,更遗憾的说,宛某的离开也不会是终结,现在这种教育模式已经固话,很难因为一两个人改变,但相信宛某的离开一定能给部分人敲响警钟!0 p% [+ s6 `$ }6 r, C3 O
) N- {* _. T( F7 `5 V3 \3 D( |3 H7 K3 W, g U
7 o5 E+ p! a! V" W
4 y) _( g9 s \9 E* q; v t
也希望正在被困住的人们,能积极和身边的亲友沟通,不要试图一个人解决问题,太阳每天都会东升西落,人生路漫漫,一篇论文,一份工作,都只是路上的点缀,而不是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