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北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全接受采访,回顾了过去一年沈北新区在教育方面做出的成绩。同时,也对新的一年进行展望。2025年,沈北新区将聚焦“七项行动”,赋能“幸福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 u1 t" p" Z( ^& s
5 Y5 j, a5 c& Q3 m
2 J0 n; X1 v( l* |6 J5 k" v& r
( j6 v3 A3 h; F# y9 ^2024年,沈北新区教育系统围绕“心无旁骛抓教学 清风正气做教育”目标,统筹推进育人方式、育人能力、育人环境优化升级,将孩子的需求作为努力的方向,全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 j) }3 K+ }- ?0 v; Q4 t* M: j- h8 I/ W
' `% X1 A0 t: A; r! [3 H
. ^5 T8 d! d3 u8 P
一是教育保障力度持续增强。制定教育近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一年再提升(到2025年)、三年上台阶(到2027年)、五年大跨越(到2029年)、十年建成教育强区(到2035年)”的目标。新增小区配套幼儿园5所,改扩建中小学4所,增加学位7500个;完成5所学校运动场改造;招聘教师179人;累计发放助学金、奖学金等1328万元,惠及各学段学生1.1万人次;减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校车费用1238.7万元。3 w( B: t( `# o6 u( y5 E2 x$ f; d
F; `, e) b% m5 J/ [/ Y0 l二是教育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整合学前教育,组建14个幼教集团,学前教育毛入园率122.5%,普惠率96.7%;壮大七中教育集团品牌,设立七中蒲河分校,学校成绩提升幅度较大;筹划紧密型联盟办学改革,组建8个城乡义务教育联盟,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义务教育优质资源覆盖率保持100%,在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场推进会”作经验交流。幸福教育进社区送课1.2万课时,惠及20万人次。
& } ]! K# X7 F, n. r8 q9 P7 a6 H2 V/ N8 } ] z; S% E
# ?8 y: p+ g* K: ~& Z! M0 w! h6 c8 c) I0 b( u/ p& L/ M
三是教育改革创新成效显著。立足学生需求,实行课间预备铃、上课铃两遍铃声,保证学生走出教室,放心大胆参加课间体育活动;面向全区中小学推行“师生同厕”,全时段、全方位守护学生安全,遏制校园欺凌现象发生;建立模拟测试师生同考机制,精准把握考向,提升教师自身能力和备考针对性;成立全省首家“驻校检察联络站”,普法讲座学生受众3万余人次;开展“春季开学”“校园防欺凌”“双减”“食品安全”“质量监测”专项督导检查,覆盖率达到100%;创建16个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国家实验区项目,5个改革成果在《中国教育报》发表;全区高考600分以上67人,同比增长103%,中考99人被“大三校”录取,成绩在沈阳“新四区”领先。# l1 W9 R3 n: B- e x8 z6 e# m
% i; z* |' J1 S( y% T四是教育教学成果赋能发展。街二小获评“全国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电子技术学校在教育部举办的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喜获数字产品检测与维护小组铜奖,成为东北三省在此项赛事中唯一获奖学校,三名同学获得省内高职院校保送资格;七中沈北分校吴佳芮老师代表辽宁省参加第十六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荣获全国一等奖。
+ J' E& m C$ P: E# c+ I% h: t1 G/ c# E& C* a; A
& F9 D$ e4 g( `! H. @9 @1 ?
: X, e/ d- U5 w8 k, p4 @五是教育整治持续发力。持续强化正风肃纪监督,围绕“校园餐”、教辅材料征订、校服采购、有偿补课等重点领域开展集中整治,新制定、修订教育工作制度15项,以“查、改、治”为主线,全面进行起底排查,解决问题4个,处理相关人员6名。成立三级纠风巡查组7个,寒暑假期间共巡查119次,巡查居民小区、培训机构等重点场所224个,对重点岗位人员进行提醒谈话865人次。建立师德师风“一票否决”机制,坚持师德违规“零容忍”,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氛围。
: K" m9 j3 I, N( l0 r6 L. w" d0 O' M) J+ a9 D
7 l- Y' H1 v: O7 a
9 f& K5 b* [1 \, P! z1 l$ a7 j2025年,沈北新区教育系统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以“心无旁骛抓教学 清风正气做教育”为主线,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全力打造沈北教育品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幸福教育。
: h$ \5 s8 K r7 ~/ I1 _/ Z; G, s3 K; v% k0 ~! P7 I
一是开展新时代立德树人行动,构建全面育人新格局。强化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工作联盟,实施传承红色基因育人行动。召开中高考备考会议,促进区域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聚力提升学生“三个健康”水平,大力推进足球进校园活动,深入优化新中考体育与健康备考策略;加强“四小”防治,让我们的孩子身体更健康、心理更健康、心灵更健康。
( ] v3 l' ^1 I& E& ?& i
1 ~3 ^* C5 r- B) q
1 r& A# h; f' e5 S J3 p7 ~8 |3 k6 c
二是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夯实人口素质提升新基点。深入实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扎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道义七小、孝信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组建学前教育集团,接收小区配套幼儿园1所,新增学位360个,普惠率保持在96.7%以上;巩固“双减”改革成果,健全校外培训治理长效常态机制,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治理。& H( ~. p$ s$ J' z- o/ k6 H7 D4 |9 T
, x( k6 K0 F4 V: R三是开展教育服务振兴发展行动,打造战略引领新力量。狠抓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学前教育“双普”创优示范区等重大项目落实。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实体化运行,培育一批职业教育比赛型教师和学生队伍,参加国家级职业教育赛事。培育市级社区幸福教育课堂示范点6个,实现满足送课条件的村屯幸福教育课堂全覆盖。6 `1 u* J1 H+ f6 ~5 O( a3 u8 j. ^
! E7 m. E7 c& \9 f& p" X, T/ S! g$ L1 s; U8 w
5 }' w. [$ {9 Y9 [+ k
四是开展智慧教育赋能行动,打造教育信息化新基座。强化智慧教育示范校创新应用实践,深度挖掘区域智慧教育典型案例,做好线上“智慧教育•案例巡展”及案例推广交流。推进文艺二校沈北分校等4所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培育)单位的探索与实践,打造区域教育信息化典型学校,聚焦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开展应用交流活动。
# ~; I/ `% Z: A
. [( c) U" _2 M8 Z2 t. u' F% `7 H( }) A4 D. w8 i
|2 C' x/ e0 y2 ^五是开展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打造新型教师队伍。大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名校”工程,打造新型教师队伍。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强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建设,开展10余类覆盖校长教师的区级培训。建立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减轻基层学校和教师负担。
: e# @2 U* ], ~& I: N
, V1 f7 x) `$ y. y! ^2 {( d六是开展教育综合改革行动,激发教育发展新活力。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国家实验区建设,推出1到2项在全市有影响力的改革典型案例。推进紧密型联盟办学改革,深化8个城乡义务教育联盟资源共享。强化阳光分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起始年级线上普查报名、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入学电脑派位,促进教育公平。
0 j4 ]4 N+ N8 D
9 w l* V3 u& j0 v$ r3 w) b! ~1 _
r8 ^) U( `1 Y3 I
七是开展教育领域廉洁自律行动,营造清风正气新样态。不断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力度,将监督举报电话长期公布在校园显著位置,广泛听取社会和家长、学生的意见建议。大力强化反腐倡廉教育和制度建设,把深化党纪学习教育、营造清风校园、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相结合,树立良好师德师风。# R- T7 V8 A2 r0 q: q/ Q* s
" H. E0 u$ ^/ n" }7 n* M3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