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讲体制,不讲宏观,因为看到这个问题,我首先想到的是一个小小的细节。
. B6 e1 J7 S& u' p/ c$ ` V: }我很清楚地记得,我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本,第一课是《古诗两首》。
" q ^, ?- Z& B; L* D2 q
( p {2 _ L. F
% t# @$ g d8 X; j) X7 r; C+ ?% p陶者
5 x( j: f5 v( }( G陶尽门前土,
$ R) l% X+ N' e$ j屋上无片瓦。- w9 k- \0 b) v
十指不沾泥,
) f) q2 T! p! V2 N鳞鳞居大厦。6 V, X+ F3 i8 a! G
" @5 c+ ]6 Z. B" u! V+ z0 d
0 {/ y' u7 T" y% a2 B/ N: C- S蚕妇7 o- \. t9 f% _8 z) \
昨日入城市,
' x0 J: v7 o5 d+ c1 ~6 K归来泪满襟。
" J6 F0 d" W; {! ?; p6 S4 N+ W遍身罗绮者,0 t1 k# t: L/ U8 @4 W
不是养蚕人。! u" X) H+ q2 n2 g
' G/ y, y; m0 k: k' ]. D
3 s& ] f$ i& ?$ t; u还有一首范仲淹的诗,应该也是三四年级的课文,题目不记得了。
# S+ G9 a$ t9 ?* ?# g& u* d0 i江上往来人,- l( k9 d# i/ L5 ]5 k
但爱鲈鱼美。
% ~( R! H6 C# I君看一叶舟,8 K, u' q, ~) r- q! ~! z( h9 Q6 u
出没风波里。
s. k; V, I* T0 d" m! _! e; r6 _! x( r$ W
" e% L' o3 k/ i/ n$ M0 r* V
这几首诗,文句通俗,“诗品”也不高,在文学史上没什么地位,你读各种版本的古诗集,几乎都不会收录这几首诗。古代的士子们,恐怕也不会拿这些诗作为蒙学的教材。
% ^& r9 X( ]) m3 }' J然而它们却被细心地遴选出来,与《登鹳雀楼》、《凉州词》一起编订成我们的小学课本。# a0 @" N' f9 p9 m
其原因,当然考虑到文字浅白,便于孩子理解。. ~0 C& v9 g4 R* [" h( C
而更重要的是,这些诗歌向孩子们描绘了一群这样的人:劳苦一生,自己却无片瓦遮头的陶者;植桑养蚕,自己却粗衣破衫的蚕妇;为了食客大快朵颐,穿行于风浪之中捕鱼的渔民。9 }6 J& x5 H4 a5 l9 j
# v j% s2 u6 D2 B# _
4 Q# z9 F$ j F- |: h/ U* ^7 d一直有人说,中国教育死记硬背,枯燥教条,我是不同意的。: O9 f, A2 A) [. ?" H
它有很多很多潜移默化的东西。比如,所谓阶级史观,我们不过是在应付高考历史和政治时才开始记诵,而对赤贫的劳动人民的歌颂和同情,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涓滴汇入我们的脑海。
# b- _4 H4 T2 ~
& ^. d) K$ e. D) q, E0 G3 K' z, v/ [2 j! x" s
这就是一颗颗种子,在某个角落静静地萌芽。9 ~, k# O5 t0 b! }% A( S. n
朝着它们仔细听,仿佛能听到穿过千年历史的遥远的呐喊:2 z3 N$ M+ X2 }6 R* s
宁有种乎? ~: q4 w$ o+ A" Y \' A
相关回答:为什么我们反感长辈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