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图片报》日前援引“乌军高级军官”的话称,乌克兰军队当前的优先事项,不是夺回被占领的领土,而是保存兵力,以尽可能小的损失来消灭尽可能多的俄军士兵。
7 m( T3 `4 n) n6 U0 r# |9 i* Y# N8 o6 L2 h3 j2 l' f2 Q
4 y8 X9 O \/ B2 K
【德国《图片报》日前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夺回被占领土不再是乌军优先事项】 ( |6 g4 |% o) @ F( \
这位乌军军官的原话是:“我们的目标是对俄军达到最高的杀伤率,就损失率而言,如果俄乌损失为10比1,我们就继续前进;如果是1比1,那么我们就撤退。乌克兰军队现在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多的扩大敌人的损失,守住阵地已经不再重要,最重要的是让更多的士兵都生存下来。”
2 }( G# f6 V% O' V V0 A5 W言外之意,乌克兰正在考虑新的军事战略,暂时搁置从俄军手中夺回被占领土的计划,而是将接下来的重点,放在消灭敌方有生力量上。总结下来就是教员的那16字箴言——“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只不过,在很多人都认为俄乌即将打出大结局的背景下,乌克兰的这个领会,是不是有些晚了?& M; e6 N( A$ ~* p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乌克兰的动员潜力,是不如俄罗斯的。去年9月,在征召30万预备役人员时,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就曾表示,俄罗斯的动员资源近2500万人,此次动员人数只占1%。, \+ m5 S+ H! P ] r
相比之下,乌克兰方面没有给出相关数据,但考虑到目前乌克兰总人口约为4100万人,加上战后的人口流失,可以说,俄罗斯符合条件的可动员人数(18-49岁的男性),超过乌克兰总人口的60%。+ |1 |; z8 h1 }1 B
f. C8 [6 c- I4 x
) i, n6 V: F3 ?- i, [ N【去年9月,绍伊古表示,俄罗斯的动员资源近2500万人】 # w" K% J; F7 s$ F0 @- a7 D
在此背景下,乌克兰选择跟俄罗斯拼兵力消耗,显然是不理智的,所以有必要节省兵力,尤其是具有战斗经验的兵力。' [ V0 D* h$ j) N5 M# O9 G
目前乌克兰的新兵,在上战场之前,很多都会被送去西方国家进行军事训练,学习如何使用北约武器和相关的军事知识,再加上动员潜力不如俄罗斯,如果再继续之前那套“不畏生死,继续反攻”的理念,那么这些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战力,很有可能会被消耗殆尽。
4 G7 |& A9 d7 a4 M1 R8 j! o; \, a8 ^3 ~% H; _+ u- w M4 x
, ]0 E5 r+ N8 `9 R) m
【11月,泽连斯基要求军队在整个前线建立防御工事】 + i; L& `# D; m/ q
现在的情况是,乌克兰已经开始有转攻为守的迹象了。前不久,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要求军队,在整个前沿阵地建立防御工事,除了东南方向的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地区,靠近俄白两国的边境地区,也得修筑新的防线,防止俄军可能发起的攻势。/ {( y) n H. O! \! w% W
前不久说要修建防御工事,而现在又有消息称,乌军现在不再执着于夺回被占的领土,而是要控制兵力损失,尽可能多的消灭俄军士兵。很明显,乌克兰正在将自己的战略从“失人不失阵地”开始转为“失地存人”。7 X; v, J) l0 C$ B7 l8 O, ]
前者是泽连斯基的主张,而后者是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的主张。去年下半年,随着乌克兰收复大片失地,泽连斯基的想法是占据上风的,但现在随着反攻的放缓,以及现实的巨大压力,让泽连斯基不得不做出让步,而扎卢日内的想法逐渐占了上风。8 Q0 W9 n0 ~2 _$ u2 \5 w
4 E+ Q# y, s; Y, o9 C1 J3 o3 V8 W
9 D0 R* t7 ~$ T4 g【今年3月,在是否撤离巴赫穆特的问题上,泽连斯基和扎卢日内意见出现分歧】
# Q6 N" @4 U* V) u今年3月,在巴赫穆特战役中,在围绕是否撤出巴赫穆特的问题上,泽连斯基和扎卢日内两人的意见发生冲突,甚至有传言称两人还大吵了一架。& J7 {9 g9 P: x( U5 A2 ]9 V
泽连斯基的想法是,乌克兰军队必须死守巴赫穆特,与俄军死磕到底,因为失去这一战略要地,将是一场“代价高昂的政治失败”。而扎卢日内认为,巴赫穆特大概率是守不住了,与其盲目投入兵力死磕,还不如放弃这一地区。他建议泽连斯基尽早放弃巴赫穆特,积蓄兵力,然后在其他防线寻找突破点。
. E6 p1 ^! }) b& z9 z事实证明,扎卢日内的建议是比较正确的。现在的情况是,虽然乌军死守了,但巴赫穆特城区已经被俄军牢牢控制,而由于前期固守巴赫穆特时遭遇不小损失,乌军也因此推迟了后面的反攻日期,不可避免地对战场局势产生负面影响。' M; v8 E0 _- d& A# _. M
当然,泽连斯基和扎卢日内之所以产生分歧,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两人思维的不同。泽连斯基是一名政客,他希望乌军能够守住巴赫穆特,向外界展示乌克兰潜在的军事力量,营造一种“乌克兰胜利在即”的氛围,避免国内和西方国家对局势产生悲观情绪;但扎卢日内不同,他作为一名军人,很了解前线的真实情况,在明知巴赫穆特最终会失守的情况下,如果不及时撤离,那么只会让自己的士兵白白牺牲。( L# x- R( ~, `: [8 c1 y
& y7 t5 j9 }0 N H9 X' O& V
0 u7 u" m7 C/ G0 y: @; _& s$ p
【明年开春后,俄军大概率会发起新一轮攻势】 " M6 `1 x/ X3 {& k) F# H
回过头来看,乌克兰现在改变军事战略,其实并不令人奇怪。在经过小半年的消耗后,现在乌克兰的反攻已经逐渐放缓,考虑到泽连斯基已经下令建立防线,未来一段时间内,乌克兰的重点恐怕要转移到防御方面了,尤其是明年开春后,在3月份总统大选结束后,俄罗斯很有可能会发起新一轮的进攻。
% I3 u- o D: D- I! z6 j6 ^3 K在此背景下,乌克兰的确要一改往日战术,慢慢过渡到“失地存人”的模式。毕竟,阵地失守了,还可以再夺回来,但士兵要是打没了,那可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