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仍采用教师现场授课这种效率和成本不占优势的传统方式来传递知识?

[复制链接]
请留磐石上 | 2021-12-23 11: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现场有着一些语言所不能表达的内容,也有一些语言难以表达的内容。! O; J; M# W- `9 S
前者属于只能现场获得,后者则是大部分教师能力所限。
  [4 M# }) \7 _9 H但存在少部分人对前者无感,所以就会出现和题主一样的困惑。8 N" L+ Z0 N$ q$ `4 e' Z  H
对于“仅通过文字传递”这件事,禅宗一千年前就开始做实验了,你有兴趣可以看看禅宗公案。那属于“最聪明的一群人尝试用语言表达不能用语言表达的问题”,犹如尝试使用你电脑里C++的指针指向你手里拿的苹果,但这并不在计算机内存地址范围内。
米兰实验室棺 | 2021-12-23 22: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教师曾经讨论过如何让其他行业的人知道教学的艰辛,讨论的结果是,让其他人尝试教家里70岁老人(文盲更好)使用微信即可。% `8 e. r4 s( b- t% c
不仅要现场授课,还要一遍遍的教,而且老人还会向你提出匪夷所思的问题。+ q; C+ @; _* {; ^
其实关键是,学习者在这个领域的基础知识越少,越需要现场授课。学习者水平高到一定程度时,看老师做的PPT或者书就能领悟;而学习者已经到了很高层次时,老师一句话就能点悟。* e% I  A7 D9 o' K3 T" Z9 e" }
所以重点学校的火箭班学生其实是最好教的,他们问我题的时候,基本上一分钟就讲明白,甚至一句话就行。当然,前提条件是老师水平要高到镇的住他们才行。' I2 A+ g! l# d
…………………………………………………………………………. p* P6 T8 f4 S6 E* e
知友问:能不能让学生先补足基础知识再来学习?8 b2 Y0 a: q$ n. I. T
补足知识这个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可能性。比如中考状元可以仅看课本搞定高中物理,说明初中知识达到100%的熟练掌握下,高中物理可以不要老师的。
$ q% I# e# x' `' B! d- g* s3 B* n如果我们要求所有中考平均分95以下的学生复读初中,一遍遍复读直到中考能达到95%以上。那么高中只需要放自习室就行了(或者老师教奥赛,带着做科研)。; Q7 b$ n2 j& \: A
问题是,我们能让他们复读吗?现在我们只能接收学生们带着残缺不全的初中知识来高中——而且有不少学生掌握的初中知识还存在错误,例如有学生把“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这个错误带到高中来了。不同的学生残缺的不一样——有的物理不大用听课,有的英语语文不大用听课。然后整个高中都在给自己的弱科做斗争。5 @+ I+ ?  r  B9 K9 s/ z
目前清北的物理系,很多学生量子力学、群论都是自学的,老师只起到讨论答疑的作用。这就是优质生源的力量。+ |" a+ z* u% }
再说文盲老人吧,当然她能进老年大学识字班学一阵再来最好。但现实是老人不想学识字,就想单纯的学用微信和远方亲人视频。这种情况下,优秀的老师能在老人一个字不认识的情况下教会老人,并且编个口诀让老人背一背。口诀的有趣程度(让老人愿意背)也是老师水平的重要表现。
孙二娘817 | 2021-12-24 05: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考个驾照,教练只教点基本动作,看你学的慢,连讥讽带骂,最后也才学了点基本功,学费掏了大几千。
" K  h8 r6 d9 E! A0 z- u& d你在网上上网课,老师只顾自己讲,不顾及你听懂没懂,也不细心的辅导你的作业,你还得交大几千。! y: ^2 M$ t1 _3 d7 N, ^/ t
现在有学校专门请老师来给孩子上课,近距离教学,有问题可以随时问,还顺带教孩子做人和做事的道理,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学费一分不收,就交点伙食费。
& X. `$ Q) X( W$ G& T- p最为重要的一点,学校总体还要对孩子的成长负责任,教学也是系统的培养,但是在校外,谁管你这些。+ [; y# c- y1 d% V; y+ j, I- k
幸好国家把学校抓手里吧,公办学校的师资力量还是很优秀的,如果玩资本主义快乐教育,公办学校拉胯,私立学校很贵的话,普通老百姓的家庭永无出头之日。
云渺渺888 | 2021-12-24 11: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认为教育的本质是选拔而不是培养,教师的本职是管理而不是教学。学校最重要的是同学和平台而不是老师。
4 G3 C" W: H- Q1 v- |我初高中上课的时候一半以上时间在走神,大学以后根本就不去上课了。
) Y2 K. o- ]' U; `. n. G& s管理这种活还是要面对面才能干好,而选拔和资源都是零和的,复制视频并不能让资源增加
董Tung | 2021-12-24 14: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学不是知识与知识之间点对点的连结,而是在人与人的联系中传递知识。所以这个过程需要提问、解释、叙事、抒情、答疑、反馈等等,这些本质上是人的互动,不是知识的互动。
4 b& R9 e" p% q" k) e什么情况是知识与知识近乎直接的连结呢?那就是科研。
7 j5 D- \. ^  ^# A这也是为什么本科教育仍是授课制,硕士一半是授课,一半是研究,博士就几乎都是自主研究了。
4 s- j" ]: Z8 d0 p* |5 x: `研究其实是一个自我提问、自我解释、自我解答、自我反馈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高级的,但也是艰深的、孤独的、痛苦的,一般人是不能承受也不会真正想要陷入其中的。
广东粤k足球先生 | 2021-12-25 01: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理论课程而言,现场和独自阅读最主要的区别,是能否即时讨论。不过,高效的即时讨论需要水平和兴趣相合,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学校,这个需要很难满足。
. u) _: i, {2 k9 x对必须实操或讨论的课程,恐怕就只能现场才有效了……
赶如升 | 2021-12-25 09: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可以肯定这么多的老师里必然会有足够的名师能把每一个章节都掰碎了讲的清清楚楚,让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听懂学会,实在不行可以按章甚至按知识点来划分名师。: Y# s+ a$ [# Z1 _0 X/ A
但是,主观能动性是绝大多数小朋友都缺乏的东西,比如我们考一级建造师,这东西通过率比高考低,考过了有很大的收益,但就算这样,一群成年人都很难约束自己坐在那里学习,更别说一心想着玩和暗恋对象的中小学生了,
4 I% l  X( ?7 z0 |# o. _6 L& R学习这个东西本身就是反人性的,所以学不学的会倒不是重点,能不能管着一群基本没有自我约束能力的孩子们坐在那里学习才是重点。' @% g! t  L- F3 `) [- i6 C
不过高考这玩意最大的问题就是如果所有的人都一样努力,那忽略学习能力的因素那就等于没有人努力,毕竟名额就那么多。
% P/ F" V3 W! k+ _( K所以这种网络名师教学,对于社会上考证倒是挺管用的,但对于高考前的学生来说,仅对个体有效,而不能全面使用,因为全面使用就等于没使用。
榨油哥格米德 | 2021-12-25 18: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教师的工作中,不是只有知识传授。
% D% h& h+ K6 q2 U5 `即使知识传授,非面授的弊端,在疫情期间已经全都暴露了。
子不语不r | 2021-12-25 19: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问者的观点有点儿意思:% X% z' s4 y; R9 T. n  f
知识的理解是在信息传递到大脑中之后进行的,已经与信息的载体无关,因此信息载体的不同对知识的理解速度应该并无影响。
) |1 T' {* Q# w: t& K* e语音和文字能够等价转换,而阅读速度远高于讲话速度,因此阅读的语言信息接收速度远高于听讲。
" L' c  X3 f( ]! i* E8 l于是自然可以提问:既然有教科书这种成本更低且效率更高的知识传递方式,为何采用教师现场授课呢?
我特意从上述观点中摘选了几个词语:
4 B4 @* j! J6 R( W: ~$ Z8 B" x1、信息传递;2 t0 G9 R+ p6 \, L/ ]- V& y
2、信息载体;3 B8 w) M8 z5 f2 z. a
3、等价转换。
6 N+ F& ]& h' @4 d0 w; P' u提问者初步认为,教科书和教师都属于信息载体,两者都具备信息传递的功能,并且两者之间在语音和文字的表征效果方面是可以等价转换的,于是得出结论:既然有教科书这种低廉而有效的知识传递方式,为何还要有教师现场授课这种形式存在的必要。- {' E% Z4 [: |+ y" F5 n0 P
关于这点,我简单以源于建构主义的“概念转变理论”作以解释:. f- g2 s. H! ~$ t1 ~7 L+ U* C
首先,学习者对于知识的获取并不是一个单向的“信息传递”过程。学习是一个有意图的、动态的、建构的过程。5 @3 `1 }  g2 y+ ^' h- F" g
学习者试图建立概念模型,并进一步通过清晰的迹象来表征他们在学习及概念转变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在此过程中,学习者的内部模型与所建构的外部模型之间发生着动态的交互作用。+ b2 |, s2 c* |, G& b2 W
然而,这种概念转变的过程具有复杂性。当学习者对他们所使用的概念或者对他们观点的概念框架理解发生变化时,不管是变化的量还是变化的种类,一定程度上都取决于学习者的先前知识、他们的个性、所学内容是否有用以及学习发生的情境等。6 W6 p2 B! b+ v" m+ k
由于这种复杂性,也衍生出概念转变理论的两个方向:进化观点和变革观点。
* d7 P2 x- |* H持进化观点的研究者认为,概念的转变是一个进化的过程,是在原有的知识框架中不断添加新的概念,并对知识结构进行重组。这一模型显然受到了皮亚杰的影响,在他看来,学习者是在逐渐将现有知识顺应到一个更为一致的、结构良好的知识结构中去。! x% a  p0 A- _
另一方面,持变革观点的人认为,概念转变是变革性的,是由于外部事件的介入,而使得先前知识无法作出解释而导致。当新的信息与学习者的个人认知及假设不一致时,变革性的概念转变即将发生,这就需要对概念框架进行修订。如果我们遇到既不理解也不相信的思想观点,而又不得不接受这些新的观点,那么我们将被迫转变观念。% B* `9 d/ D9 _/ {$ n" I/ N; M
从这个角度讲,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为学生的概念建模过程提供技术支持,利用技术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模型,使学习者能够有效地表征自己的内在认知,进而助其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究,由结构混乱变为良性重组,由被迫转变改为有意义学习。/ k2 b! j. e. a7 Q5 I; T( p$ X' S
提到“有意义学习”,我们知道,有意义学习要想成立,既要受到外部条件(学习材料性质)的影响,也会受到内部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两者之间完美融合从而形成意义的难度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少数学习者能够在低成本的辅助下得以跨越。) I; \; R9 ^" s+ h4 {) [' q0 R
内外部条件之间需要有一个嫁接桥梁。一来,因为学习材料本身不可能足够优化;二来,学习个体的元认知差异太大,所以说,优秀的教师一定是“嫁接高手”,能够让外部知识和技能真正地成为学生认知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真正地“长”在学生身上。
; I) u2 h8 p- o2 g  o学习者在教师的帮助下,对自己所建立的思维模型会有一种拥有感,他们更愿意投入到这类可以带来成就感的艰苦工作中。如果你不能为你的所学建立模型,那就表明你并没有真正理解你所学的。2 e+ e9 z( f% J# C9 E6 ?$ u
另外,在有效教学的学习环境设计方面,教师的作用主要通过“四个中心”来体现,即:学习者中心、知识中心、评价中心、共同体中心。
- h. o7 ]8 \8 R/ z学习者中心是指教师要以学生在进入这个学习环境前的认知为起点进行教学;
+ r) v/ h2 b- t1 k0 K- ^) y- V5 g0 I知识中心是指教师试图帮助学生理解每个学科的重要概念及其知识结构;/ _) Y& k% _1 o' m% n
评价中心是指教师试图使学生的思维可视化,以便他们的观点能够被讨论,在讨论中得到澄清;
( e. P* t* d6 i/ h9 v% C共同体中心是指教师建立起一些能够体现理解学习价值的班级标准,学生能够无拘无束地探究他们不懂的问题。
0 Y* P8 l+ j* P8 H1 H基于不同学生的巨大差异,我们希望教师对他们所执教的学科有深刻的理解,对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障碍有精准的把握,对与学生互动交往的有效策略有清晰的判断。
4 ~4 z- x' p1 y; R* l教师要导引学生构建认知反思的路径图,用它来诊断学生进步与否并回答学生的疑惑,使学生深度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反思自己的学习和理解。+ J; N0 N# x6 Y. r
<hr/>参考来源:/ D' o3 K; e8 C
1.《技术支持的思维建模:用于概念转变的思维工具》(第三版),D·H·乔纳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
2 \& Z% @0 {3 X! c4 ^$ [! a2.《人是怎样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拓展版),约翰·D·布兰斯福特、安 ·L·布朗、罗德尼·R·科金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
哈里大头 | 2021-12-25 23: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现场授课是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效率高成本低的方式。
6 f8 r! Q$ p  N3 \' Y- x, \. A, @: G1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和学习的管理者监督者。
, U' {) o1 l: e  z# _: _3 J2 `1 `如果仅凭借学生自觉和兴趣去主动看书自己学习知识,那么【绝大多数】学生会选择学习王者荣耀。大多数学生在老师监督和管理下进行的学习效率比单纯自学要更好。+ @% \/ g. n6 o  ~# r
2 教与学是两个个体互动的过程,需要因材施教及时反馈。
$ q4 o+ \0 ?7 P& `* w( p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状态和兴趣,及时调整讲授的内容和策略,同一个知识点面对不同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案例、习题进行讲解。并且教师需要学生进行反馈,大多数学生很难有自我纠察的能力。
/ n! k5 Y  |3 [/ w& M3 人在面对面过程中所能传递的信息远超过单纯语言文字语音的信息量。
3 q; j( k7 U5 l人的表情,动作,说话节奏,语音逻辑重音,过程示范,空间立体展示等都比单纯的文字更能有效传递文字以外的信息,同时比单纯文字和信息更多变化,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力。
0 ]7 G7 n, h+ E- Y5 c4 学生在学习时和老师的情感交流也对学习效果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4 j1 \9 p4 H/ v- c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而非冷冰的机器,良好的师生情谊和互动氛围有助于学生去接受知识和监督,而相反不良的师生感情则会降低知识传输的效率。8 C9 w3 C# I: s
5 专门为学习安排的学校环境有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状态提升9 `1 U9 A8 p; l
学校的整体环境的营造有利于学习的进行。不良的学习环境氛围会干扰学习的进行。部分学生在家学习效果更好,但大多数学生在模糊家校环境的情况下往往难以做到学习和休息明确区分。
5 m- I& e# p9 @: P0 t- A/ E6 班级分科授课制可以极大降低知识传输成本
; y4 K3 w) L! m4 d' o+ ^将年龄和水平相近的学生放在同一专门的教育环境下,按照学年进行授课,分科按照知识自身结构和学生年龄特点进行授课,有利于减少教师数量,有利于提升教师在某方面授课的水平,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社交能力培养,有利于满足学生自身社交需求,有利于减少建筑和通勤成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