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名博士、 14 名硕士竞争 4 个武汉社区干事岗,为什么该职业竞争如此激烈?

[复制链接]
无止境游走靡 | 2021-10-23 01: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几年前,某省会城市招聘掏粪工,就有很多本科生应聘了。有一个被录取的还是某重点高校一个学院的学生会主席,最后学校觉得学生会主席去干掏粪工,影响学校声誉,于是让其保研,承诺之后留校。6 _4 a; U8 U! K
几年后另外一个北方省会城市招聘环卫工,数千名大学毕业生竞争几十个岗位。
/ c. f0 x) c3 l0 t, B& I有事业编制的情况下,环卫工,掏粪工都有人抢着干。5 O, n: }, P7 D; z1 J  e/ k* V
社区干事虽然没有编制,但是工作内容比掏粪工,环卫工还是要体面点,而且随着硕博扩招,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了。
* C1 R: X5 m) p7 o; D% K, |像社会工作硕士这样的专业,去社区本来就是对口工作。如果不是名校毕业,又有丰富的项目经验,社工这个专业,真没有更好的工作选择。9 ~& Y$ F) B! ^4 D" T
至于生化环材这几个专业,知乎上已经有太多人讨论了,就不多说了。前几年生化环材的硕博还能进大型培训机构,双减之下,如果进不了科研机构和高校,似乎也没有太多太好的选择。有人选择了进中小学当老师,但中小学也不是是个人就要的。有的硕士博士,学历够高,但是表达能力不强,不适合当中小学老师。
4 |/ E; ]9 f0 a  \6 o0 D, [/ `武汉毕竟是省会城市,对很多人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当个社区干事,过渡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选择。
. ^7 I3 C4 P' {! g- g当然,也有人只是来试试,最后不一定会入职。在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可能会选择离开。
小猴子小猴子硬 | 2021-10-23 02: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学明白了
* A, O2 w! x; U4 p) P宇宙尽头是体制6 c, x/ l, S5 X; l
+ |( m1 L- S( v& a0 k/ d8 x

: U/ \" a, f7 l, ^* z, v 5 名博士、 14 名硕士竞争 4 个武汉社区干事岗,为什么该职业竞争如此激烈?-1.jpg ! J4 ?: D3 l7 K% S, e! @
博士毕业之后去企业,是不是说明博士就白读了?
123459815 | 2021-10-23 11: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有人叼盘,硬吹社区干事的岗位含金量。实在忍不住来说句实话。4 Y/ t) v5 e7 {4 H4 r
全球的社区干事类工作,都不需要学术造诣,读那么高学历来做这个事情,是资源的错配。
9 O+ E/ L  \5 A! w% Z现在这类工作的现实学历门槛越来越高。不是岗位实际技术需求驱动的,而人才供给关系驱动的。- w. R- L: x% o
当然,一个博士有选择职业的自由。他要做保姆,做社区干事,做扫地工,其实都是正常的。我们不要去攻击和批判个体的选择。需要反思的是什么样的环境,促使了多个个体做出了惊人的类似的选择。
0 V. q/ ]% |/ X  p' ^0 z% N我身边熟悉的几位博士,无不在科研单位、知名企业,发光发热。
9 q5 x* c; T7 _( J% L关系最好的两位,一个是家乡发小,之前在DJI做工程师,后来去欧洲继续深造,读了博士,最近在考虑回国,选一个合适的东家做自动驾驶。不管怎么选,年薪百万+股票期权,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挑选的标准主要是看企业价值观的契合度、角色空间和管理层的水平。/ f, [' v6 t3 B* o
另一位是同济的同学,非常厉害,去亚琛读了正儿八经的德国材料学博士,发了正儿八经的论文,一毕业就直接在德国做了一家公司的工程主管之一,手下带一群老外——这不是崇洋媚外,大家的标准确实不一样。去德国读博士的应该知道。他参与做的一个新材料项目的工程应用成果,正是国内某家高端电动车新势力的翅膀门。没有牛逼的新材料,这种造型拉风的翅膀门开一下就会拉胯的。我年初和他讨论过回国的事情,但作为材料方面的全球来看都比较顶级的年轻人才之一,他可能并不太容易在国内找到相应的研发高密度型工作岗位。, h! z# v1 i% L: b- K/ T6 W
如果我为了一个博士学位苦读了十年以上,这些事情也会是我的必然追求。
1 U( i* o% F4 D4 [
: Q$ v! j% J9 }- ^" n. _% H( |7 C' O实话不好听。但我们如果连面对现实的勇气都没有了。我们和你们天天嘲笑的懂王拜登,还有什么区别呢?
男子汉的执着蒙 | 2021-10-23 21: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化环材”四个天坑专业是真的坑,找工作是真的难。
0 ?& n2 x' I0 h/ k  h" J% P1 `  S
在我们上学的时候,生化环材专业的保研率考研率是非常高的,有的甚至达到70%以上,原因何在?就是因为就业难啊。要是大家都能随便找到工作,谁还会苦哈哈的读博读硕呢?
. [; ^1 ~+ g9 M# r$ e( z3 q+ F3 k6 K
$ Y3 l( r$ D! D7 ]这些专业的很多人考研,根本目的不在于提高学历,也不是觉得自己适合做学术,单纯就是想换个专业。
0 p! C0 b3 p, v- g8 i# X7 b3 Y. \' t1 e! G. Z  F$ ?! S
当然能想到换专业的孩子,已经是非常有觉悟的那种人了。有的人直接一条路走到黑,本科生环化材,硕士生环化材,博士还是生环化材,最后专业越学越窄,工作越来越难以对口。
; a" P; z+ k+ p, p7 G% Y% n5 M8 z! H0 b
而高学历的人,如果工作方向不对口,在就业市场是很缺竞争力的,比如博士读出来都将近30岁了,一点工作经验都没有,工资还不能太低,这哪个企业愿意要呢?
9 z' ]+ f# _# B. p" ?
$ `, O% G1 f+ G如果是不限专业的话,很明显,还是年轻的本科生好糊弄啊,年纪小干劲足,钱还好商量,那要博士干嘛?这不高学历人才不就剩下来了么?那只好去竞聘“社区工作”了。
2 ]$ H* Y6 y; N: E6 I/ X
; b$ u+ s% I$ w, _5 r平心而论,博士生要找工作,尤其是体制内工作,要是不嫌弃工作地点的话,还是比较容易的。西部很多地方人才引进,基本博士学位是没太大难度的。但待遇水平就真的一言难尽了。大部分博士肯定是不愿意去的,好歹读了博士,还去那么偏远的地区工作,待遇还不好,工资都不一定发得出,那去干嘛呢?. S. e0 L( g9 z5 X6 Q& `! ]
! v+ D0 H+ P1 ~# h7 Y: o3 Q
大城市的社区工作不一样,虽然没有正式编制,至少工资待遇是有一定保证的。尤其是武汉东湖高新区这样,几乎是社区工作天花板了。你要是想一辈子干下去,也没什么难度;你要是只想过渡,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于是吸引了一大票“生化环材”高学历人才来应聘。: u( Y* ?) I  W

+ b7 T4 @% v9 L+ \' l9 p, v8 K在这里东哥需要提醒大家,社区工作是真的累,身累心也累,而待遇是比街道办乡镇低一级的。社区工作者,本质上是给乡镇公务员打工的一批人。因为街道人少,只能招聘一些社区工作者走村入户协助才能处理好辖区事物。这就注定了社区工作是跑腿忙东忙西的活儿。那份委屈,我相信高学历人才是很难受得了的。
. V2 J  t8 ^6 C+ r2 x& P
5 r9 @9 z& {  W! `! `建议大学学了生环化材专业的朋友,如果不是立志做科研的话,尽量早点转行,考研也选个好就业的专业考。千万不要舍不得学了四年的“专业”。对本科生来说,专业都是浮云,绝大多数本科生无论学了什么专业,到了就业市都一个样,没几个会专业对口。
; v! ]% i/ ]; F+ X% y$ ^: y) k
( z! t4 Q5 e9 C( @但本科生有个年龄优势,在工作中学习,然后转行,这并不难,也没多少成本。过几年,有了行业工作经验,专业影响就比较低了。而硕博出来,年龄优势没有了的话,那是真的痛苦。那只好看见稻草就抓,比如社区工作的岗位,也要去竞争。那么提高学历这件事就得不偿失了。
龙马无畏 | 2021-10-24 00: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女朋友是 @贺仙 老师的竞争对手公司的,教英语,纯文科生。前几天因为“双减”没了工作,我拿这个新闻安慰她。- P) k( s3 Z# K2 B
她看完后很疑惑地问我:现在博士都这么卷了吗?6 M3 v/ U1 w: ]4 B" I' Z
于是我给她打开 @弗兰克扬 的“四大天坑”科普视频:
! n" ]: N3 V# o5 H" R% x+ x4 a给高考生们提个醒!坑专业真的这么多吗?个人真实经历分享。【天坑简史(上)】_哔哩哔哩_bilibili生物是怎样沦为坑专业的?“工科热”依旧存在?【天坑简史(中)】_哔哩哔哩_bilibili世上没有坑专业?你想过怎样的人生,就去选择什么专业。【天坑简史(下)】_哔哩哔哩_bilibili看来知乎还是小众。在知乎劝退了这么久,还是有不少人不知道。/ |9 j! u0 {# _1 a! s
PS:文科堪比四大天坑的应该算是社会学以及相关专业了吧。十年前我上本科的时候还是浙大这种三本的社会学找不到工作——那也正常,毕竟浙大的社会学是杭大合并来的,本身就是三本中的三本;后来听说去山大的同学学社会学找不到工作——山大可是副部级高校,事情有点危险了;最后听说北大的社会学也找不到工作了。看来强东哥人大社会学创企业,也多少有些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允悲。
123460056 | 2021-10-24 11: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1.
; N8 t6 X! n6 h% K$ n首先我们先看原文中这句话:这次招聘实行统招统分,统一使用,将新聘用人员分配至社区后,由所在街道与聘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实行合同制管理。5 F/ d9 [  K- V7 u4 I2 K' e0 c
4 A( ?6 G7 I2 `$ s* w, S" J

' w$ |/ J3 j  J$ l$ V# T, [9 e. X3 l9 D- ]* z3 X; a  ]% s7 k
% `9 ~# L$ |' A

% I! f: a1 G& b7 L( a! ~3 A# f3 n3 s1 P" Q5 z% c* O
% N- h3 t! ]. j2 L8 [9 g* B- A
说明此次免面试招聘不是财政供给的“编制”岗。
( B- i7 F+ d9 ^$ I* k1 U
0 P& z2 i8 _# R/ Z3 A& K4 r人生的每段时间不是等值的,年轻时候的时间最为珍贵,而结婚前,本科后的这段时间基本奠定了一生的基调。这段时间大约10年。
6 m. q4 G3 c) M: C+ e2 p* r& ^9 f如果其中的4-5年时间全职科研,未来又不做科研。那基本把人生最高效的阶段浪费了。这就是所谓的“清醒着浪费时间”。
; K# [: ~1 u$ f% H
9 `0 w- H2 f6 {# {4 p3.
# t5 A3 p4 f1 _, J* y# Y读博士-留校-老师,已经正式成为时代过去时。$ X1 }) J) s5 k# y6 p2 C; \
1 q! D3 G% F0 h( p

0 H, R! e0 E8 {% B2 c5 M
: C3 k# W6 x7 U普遍长辈观念是读博留校当个老师,时代变了,要获取及时信息,不要埋头苦干。
8 l9 r0 {) @1 k4 C) k# P4., b$ }6 G! i; h8 s3 B6 ?
学会提前为工作做准备。1 }3 \: I8 s, H6 T( M

& O' Z  X5 \" ~* o. n: L* f- U% E& C% J* J# h# n; X

0 Q( `# d) Z6 ], n) a& a+ }8 j) }这些人傻吗,这些人笨吗,不是的。是他们没有提前为工作做准备。象牙塔生活要结束了,什么都不准备,只能匆匆报这种岗位。
5 J! a6 Q( ~% ?. z6 W. _某些学生工作思维不到位,就业准备不及时,工作技能积累不够,一味苦学累学,没有把握就业市场动态,紧跟政策变化,对国家导向了解不及时,导致发生了就业悲剧。(有官方通报那味了)
0 E2 r2 G( z; o1 n( j2 `
1 I) X5 I( e8 t' ^* C
9 v. e! d, A$ ?9 j
9 j" W% v% A' k+ a0 C- T2 U) r( j, g6
7 x' x& A" z' [0 q
; b' Q/ r6 u3 `2 f: S就业体系与学校的培养体系是不重合的,要准备工作技能
; B% ^2 s2 J* W' s, f0 o2 v% b. H6 h) r  O+ u8 S) b
+ n( L: t& k1 L4 O# k
8 ?, }& T6 b$ {5 J# C' `  S0 t
很多学生还停留在“好好学习,就能找到好工作”的错误思维中。殊不知,导向发生的错误会导致惨剧的发生。对于非科研就业方向的学生,应该及时了解公司,企业,单位用人需求及技能需要,积极准备相关技能。, H9 x- }9 r0 S1 K. c* W/ P
以后各位博士生要勤勉努力,在校期间,就应该积极思考就业方向,明确努力方向,通过考证,实习,项目经验等,构建自己的工作技能和核心竞争力。6 B+ e" N, r4 ?9 {: I$ u
7.
* X$ T, Z" L) t+ F" r应该以市场对员工的期望为努力导向,而不是在学校优秀毕业为努力导向! ^& T( Q' _0 y8 b, E( A& p+ ?

/ y4 O  m+ o& X7 S/ [5 q' Z
' _# A8 D' k. ]" }9 j8 J
$ L! {6 H: \% ]( M) g7 v
, H4 p: G$ {, X' Z. c, v所有学生都应该培养终局思维,因为他们最后都要走出象牙塔,走向工作岗位。大多数人学习技能的目的也是为了就业,因此应该以市场对员工的期望为努力导向,而不是在学校优秀毕业为努力导向,这样才能在就业中更具竞争优势。
0 S. Q( n- t3 {3 {0 x) @2 L我们要成为的是拥有学位的行业专家/能手,而不是成为找不到工作的优秀毕业生。0 h" c9 c! m+ S
2.) t, ?% e0 d4 U1 x+ H, d
19硕博争5个无编岗位。侧面说明二线城市的人口吸附力。6 [# M& r/ f1 B6 S/ Y
0 s, ~- K( q6 w1 r( ^0 k5 e8 @4 }! M
很多年轻人宁可在二线城市累,也不愿意回到四线城市。这需要政策更强力的引导。/ G4 k" T' u8 {& H& t0 q: x: l

* q; B- q  o- W6 g% q5 Q' N! y9 L" k! b
手机敲字,如果你希望看到更多一针见血的图片,
! e  W$ A6 H) ]7 S1 i0 R请双击屏幕给我赞
; F$ p! X3 x' I0 H# V: _如果再关注我一下,你就能得到更多业界信息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