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俞敏洪首次露面发声称,回归大学生业务,新东方有何战略考量?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复制链接]
查看1216 | 回复20 | 2021-10-22 14: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东方其实见证了一个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过程。
8 I0 e: |2 J; p" q; z6 u& c$ C我一直觉得,对于做商业的,尤其是能做到非常大知名度的,不能单纯一句「创始人是天才」来进行概括,也不能简单的一句「他就是运气好」就能打发,更别用单纯的贪婪或者功利来简单归因。
& ?5 C& S) U' N) M; I; v当年新东方火起来,靠的是对大学生的英语培训,主要集中在四六级和出国。
- }' f, B6 m' ]: G/ J. O能火的本质原因,我觉得是抓住了一个空挡,在2000年前后,学英语是王道。5 [, T7 C2 \# P5 H/ I5 i+ Y
可能有些小伙伴不记得了,那时候哪怕是很多体制内评职称,都是用英语来做卡人的条件之一的;而那时候大企业入职也都莫名其妙的需要先看英语成绩,而且以英语成绩为主导。
8 j! R$ A) Z7 W7 U& G. n切合当时中国整体经济的特点,对外依存度,就知道英语为什么那么吃香了。: z* H" A+ b+ E( [9 c6 ]' c/ |
而学英语最好的地方是什么?2 Z' s0 N# n5 R0 `
其实应该是小学或者更早,那时候还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而当时很多地方都是初中才开始学英语的,而且,英语老师水平参差不齐。
( J: ^0 u$ \; }+ x* G  w; F我举个最凡尔赛的例子,我以前中学读的是外国语学校,教材用的是自选的,英英,老师都是师范院校刚毕业的,讲的是美英。
: L, k+ V+ n' E0 G左右拉扯,各种混,混到我现在都带着一股莫名其妙的东南亚口音。
2 ]: M$ W/ E1 g( t那社会上有需求,学校这种传统教育体系不能满足,就出现了一大批到了大学以后发现六门高考考察科目里面,英语还需要继续精进的人。
2 O* i0 j' m1 b* h, J+ W) G( A于是只有像校外寻求帮助。
/ O* G, r3 c. O! }, X) g/ V4 S/ j年代有点久远了,那时候市面上做英语补习的其实特别多,从在校老师在外恰饭,到小作坊式的英语教室,再到中等企业模式的能包一栋楼,再到大企业模式的分店模式,神魔共舞,都来吃这口蛋糕。
3 r5 ?" D% t! N但是新东方最后是做到最大的,而且通过前*互联网模式的行业百草枯行为到后面算是垄断了校外英语培训市场。5 \- P) ?+ W/ A, ~4 J
靠的是什么?
9 ^! r6 r- `9 N4 \现在说起来其实很好笑。0 s* ~% r, ]( w8 k4 Z0 M( ]( @/ w0 F
靠的是明星老师。
& V" v& Q* m6 Z$ n: ]! l准确的说,靠的是互联网刚刚开始普及的时候,在网上各种新东方嘴炮型老师的视频。
. ~# ^% x# N8 w现在没人知道当时是个无心插柳之举,还是新东方有预谋进行的。
  _( C/ ^" A1 r* E不过效果的确是杠杠的,你看现在很多活跃在社会聚光灯之下的大佬,口条特别利索的,都是新东方老师的身份出来的。
9 g* F5 R4 u5 D9 M  w那时候新东方老师的课的确是洗脑,完全改变了正规课堂老师一本正经的授课模式,要注意,这里面有个很大的区别,K12的时候,掏钱的人不是最后去体验的人,而大学里面英语培训,掏钱的就是去体验的。2 r, ^( a- j5 K9 a
所以K12不需要让学生high,而新东方让自己的学生high很重要,直接牵扯到口碑扩展和复购率。
, K% n1 [) ~) }& D0 i1 Q4 |( U1 j而新东方当时给出来的工资的确很吸引人,我们学校有几个老师都被挖了,准确说不是挖,而是被高薪吸引过去的,还有多少老师去偷偷面试了最后没进咱们都不知道。
$ t% ^4 ?1 u$ X; I& j& X* e* n这时候稍微回顾一下新东方的模式,那就是切中了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踩到了一个特殊的对英文狂热的需求上,然后用高工资吸引明星老师,明星老师再带动品牌,从而实现了良性循环。
2 O. u1 J. P- G) G) Y那这招的问题在哪里呢?
2 ]8 B" C: l  |. v  H* N过高的人工成本侵蚀股东利益,就这么简单。
$ a  a" J5 Z9 X, P! k" ?) o, a& ~等新东方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大品牌之后,哪怕大家没办法准确说出新东方的定位也都能隐约的知道大概这家店是做什么的,学英语、做培训、课外辅导这些「泛学习」标签和新东方进行了绑定。
. U  J  g7 }( j, s  E于是,新东方要开始摘果子了。( `0 r# A/ N. D* b) q) v" l; A
最好摘而最多汁的果子,其实就是K12。
4 B! T5 X' o3 E5 S% g; u; b- G0 t说实话,K12的行业利润那是真心的高。( O: y4 I1 k- L3 }/ p5 o, @
行业利润来自两个部分,一个是市场规模,一个是运营成本。1 P' v0 M+ ~( z9 U6 g" E
从成本来讲,K12的培训老师也需要门槛,但是和当年新东方给英语老师那工资比起来,算上通货膨胀,那就是小巫见大巫。9 ?: G, X1 B0 g
我记得之前商学院里面讲过,新东方原本的模式,相当于是卖偶像,那偶像分成就会很高;而现在做K12,不需要舌颤莲花,只要做好家长管理就行。5 H, B  a7 _( j  C1 j$ o) Q) r
对的,管理家长,而不是管理学生,家长才是掏钱的人,新东方的金字招牌对于那个年代长大的家长就代表着厉害和品质。9 I+ j; ^- W1 }: ~$ D
而从市场规模上来说,K12市场一直在增加,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K12校外教育科技服务市场的总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208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145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2.7%,预计将于2025年的总市场规模进一步增加至6782亿元,自2020年至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6.0%。( i. V# F$ W+ a1 u) R0 t2 ~' \
当然这是调控之前的预期,不过大家看,什么成体量的行业可以维持6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而未来五年还明明白白的有30%。
7 \1 O9 u* @7 {) f1 ]) @在双减之前,新东方面对的局势就是,靠着之前积累的优势哪怕躺平了,都能乘着风变成天上乱飞的猪。" A" M5 B8 f* R
所以,干嘛还把经历在以前的英语培训上,原本的模式,成本高,截至2021年5月31日,新东方聘用5.42万名教师,股东想要的是老师们能活下去,而不是这五万多老师们都捞了第一桶金然后去造手机。
* ]! E, o1 @7 D而现在的模式,你看多香甜,最新新东方的财报出来了,2021财年营收42.77亿美元,K12收入占85.8%。
2 `: f3 B4 M3 _% I这其实就是软柿子捏爽了,习惯了。
# r" v3 H& G# E6 |8 r- x' ^最后来说回归大学生业务,难,我觉得很难。
/ }8 |% O' D! E! n' p1 w+ S回归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是转型,是以前丢掉的拿回来。
; ^( T( [. T" y0 T而现在新东方需要转么?不需要,本来就没有走远,只要把扩展出去的K12给砍了就行。
) x  s3 ?$ S3 _7 d) p* Q) J6 }3 w但是这很不容易,已经说了,超过80%的收入是来自K12的。
& x+ }5 N4 j- j% \% y你就这样想,自己以前工资5000块钱,然后做了副业,副业收入4万元,生活美滋滋,而且这副业看样子是会越做越大,未来会月赚越多;突然,因为不可抗逆的意外因素,副业突然没有了,只有回到5000一个月的日子,问题是,房贷是按自己一个月4万5的时候算的,生活水平也是按4万5的时候设计的。
+ T5 c+ T! A: m- {' i; K  y7 Y对个人来说,这就要过苦日子了;对企业来说,相对好一点,作为想象共同体,最多就是股东就是少赚点。
' O  a4 e& A7 t" s8 r但是扩招来的那些老师,惨了。
6 r! y8 O, t8 c) O而新东方能回到以前的辉煌么?
! D0 a8 y$ u7 q/ t; Y& V+ }: n我还是觉得悬。7 k" A& k, k- m# y3 u
四六级项目、考研项目、出国考试项目、教资项目、财会项目,这些新东方宣传的方向看起来格局是有的。
; p6 N- e6 i+ t1 g/ g, o, \& U; U/ P但是,只有四六级和出国考试,算是新东方还能拿捏住的领域。% R' E" E/ D" V3 C# _" p
而这两个领域,本来就不像以前那么疯狂了,网上还有各种课程来进行辅助的项目。
- I3 u! D1 N: C5 f更关键的是,现在本来对英文培训的需求就没有那么大了,一方面是初中高中老师的素质越来越好,一方面是大家多了很多其他的学习渠道,不需要一定靠课外补习机构来了。, Z" k& ~5 c& ]" }7 W7 j& @
剩下的几个领域,教资项目、财会项目、考验项目,新东方并没有以前一呼百应的气魄了。1 E# P0 x- A" W' L* u; R
所以最大的问题在于,新东方以为大本营还在,以为自己当年的成功模式依然可以复制,但是那套用流量明星老师来换影响力的模式已经失效了。: q: u% B( j5 l8 a. t( c
真有这样的老师,自己做个自媒体,自己当老板,自己接广告赚流量,不香么?1 u- k9 @6 j& G2 K  {9 g1 a& I
而K12的模式想要来服务于大学生,逻辑又是冲突的,消费者自己变成体验者了。* P/ m, e8 D6 ]3 ?6 ~
新东方现在就是,躺惯了,以前是怎么站起来的做不到了,现在被拖着要起立。* b) O$ K; i1 y( `8 k
还是那句话,由奢入俭难啊。
三剑客电饭煲 | 2021-10-22 23: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东方其实见证了一个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过程。$ D' t% ?8 G8 y0 }6 C+ `. @
我一直觉得,对于做商业的,尤其是能做到非常大知名度的,不能单纯一句「创始人是天才」来进行概括,也不能简单的一句「他就是运气好」就能打发,更别用单纯的贪婪或者功利来简单归因。1 [/ _8 U0 z) K/ M
当年新东方火起来,靠的是对大学生的英语培训,主要集中在四六级和出国。0 Y9 A: L0 P4 }4 x  t: l+ H% k, |
能火的本质原因,我觉得是抓住了一个空挡,在2000年前后,学英语是王道。+ _5 w! x9 E  C( v- \, P7 y
可能有些小伙伴不记得了,那时候哪怕是很多体制内评职称,都是用英语来做卡人的条件之一的;而那时候大企业入职也都莫名其妙的需要先看英语成绩,而且以英语成绩为主导。
: x- n  e3 {. v# t+ M切合当时中国整体经济的特点,对外依存度,就知道英语为什么那么吃香了。1 g. }. g  W5 }' W
而学英语最好的地方是什么?
7 S5 I; H; d" z; }5 }6 J; {其实应该是小学或者更早,那时候还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而当时很多地方都是初中才开始学英语的,而且,英语老师水平参差不齐。% o% w- d) f: L# G, J' {+ s
我举个最凡尔赛的例子,我以前中学读的是外国语学校,教材用的是自选的,英英,老师都是师范院校刚毕业的,讲的是美英。
- n2 b) G* f- s9 v9 x& A* t左右拉扯,各种混,混到我现在都带着一股莫名其妙的东南亚口音。
0 ~) [# b: J! c& B; U/ x那社会上有需求,学校这种传统教育体系不能满足,就出现了一大批到了大学以后发现六门高考考察科目里面,英语还需要继续精进的人。
, e5 D4 O' C# K' @2 |于是只有像校外寻求帮助。
7 I! G( C, E. E! Q- f6 w6 P" W年代有点久远了,那时候市面上做英语补习的其实特别多,从在校老师在外恰饭,到小作坊式的英语教室,再到中等企业模式的能包一栋楼,再到大企业模式的分店模式,神魔共舞,都来吃这口蛋糕。
% B3 Y' H: n* J& m+ }$ S但是新东方最后是做到最大的,而且通过前*互联网模式的行业百草枯行为到后面算是垄断了校外英语培训市场。
/ M/ R1 y$ R7 ?靠的是什么?
2 A- y. e. J; O# Z/ }- Y现在说起来其实很好笑。# O: Q0 U" M. E6 q( C* H, B
靠的是明星老师。1 h/ n4 H7 R& c6 Q& ~
准确的说,靠的是互联网刚刚开始普及的时候,在网上各种新东方嘴炮型老师的视频。$ Y$ e4 X9 u, N$ F
现在没人知道当时是个无心插柳之举,还是新东方有预谋进行的。/ O. C( W$ z2 w3 ~% S
不过效果的确是杠杠的,你看现在很多活跃在社会聚光灯之下的大佬,口条特别利索的,都是新东方老师的身份出来的。
# j" B  v; ]+ o+ w7 w1 X& H0 i那时候新东方老师的课的确是洗脑,完全改变了正规课堂老师一本正经的授课模式,要注意,这里面有个很大的区别,K12的时候,掏钱的人不是最后去体验的人,而大学里面英语培训,掏钱的就是去体验的。  \* M4 a- u9 g) s
所以K12不需要让学生high,而新东方让自己的学生high很重要,直接牵扯到口碑扩展和复购率。
! B- w5 y2 y( F/ E! z而新东方当时给出来的工资的确很吸引人,我们学校有几个老师都被挖了,准确说不是挖,而是被高薪吸引过去的,还有多少老师去偷偷面试了最后没进咱们都不知道。
5 C2 Y: f2 S, r4 \; U: ?这时候稍微回顾一下新东方的模式,那就是切中了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踩到了一个特殊的对英文狂热的需求上,然后用高工资吸引明星老师,明星老师再带动品牌,从而实现了良性循环。
0 T6 x+ G6 B$ g" i/ w那这招的问题在哪里呢?: f: N& }6 I9 {+ {- ?) [5 s
过高的人工成本侵蚀股东利益,就这么简单。* |2 M2 S2 @/ h7 i7 e0 F+ M$ J
等新东方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大品牌之后,哪怕大家没办法准确说出新东方的定位也都能隐约的知道大概这家店是做什么的,学英语、做培训、课外辅导这些「泛学习」标签和新东方进行了绑定。
% ?3 G' p. J; D$ m% \+ J于是,新东方要开始摘果子了。& t. Y' D- N8 }
最好摘而最多汁的果子,其实就是K12。+ x- v+ d4 @& W2 ^2 G1 I% |- r
说实话,K12的行业利润那是真心的高。1 t1 u0 X" ^" N# \. Y! I& s; ]
行业利润来自两个部分,一个是市场规模,一个是运营成本。
# l$ Q0 P1 T& W# R2 r( ^. G从成本来讲,K12的培训老师也需要门槛,但是和当年新东方给英语老师那工资比起来,算上通货膨胀,那就是小巫见大巫。
$ E* R' P& M/ D( k. q. m+ U% Y; b我记得之前商学院里面讲过,新东方原本的模式,相当于是卖偶像,那偶像分成就会很高;而现在做K12,不需要舌颤莲花,只要做好家长管理就行。
8 j- r) S( P) g6 Q* r0 z  u对的,管理家长,而不是管理学生,家长才是掏钱的人,新东方的金字招牌对于那个年代长大的家长就代表着厉害和品质。
( ]3 ^6 Z% S& M' q3 |而从市场规模上来说,K12市场一直在增加,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K12校外教育科技服务市场的总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208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145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2.7%,预计将于2025年的总市场规模进一步增加至6782亿元,自2020年至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6.0%。# T7 t" N1 {5 g0 |- A4 H7 ~
当然这是调控之前的预期,不过大家看,什么成体量的行业可以维持6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而未来五年还明明白白的有30%。: c  H8 B- n% d3 f; d  _
在双减之前,新东方面对的局势就是,靠着之前积累的优势哪怕躺平了,都能乘着风变成天上乱飞的猪。
5 T7 ^, Y( F9 q  J所以,干嘛还把经历在以前的英语培训上,原本的模式,成本高,截至2021年5月31日,新东方聘用5.42万名教师,股东想要的是老师们能活下去,而不是这五万多老师们都捞了第一桶金然后去造手机。
3 {  o- E' s. `  h1 P9 Y. u, ~* S而现在的模式,你看多香甜,最新新东方的财报出来了,2021财年营收42.77亿美元,K12收入占85.8%。
, D1 j8 V- `* F% i0 m6 H这其实就是软柿子捏爽了,习惯了。) R5 ~3 X' C4 A0 Y/ O, O
最后来说回归大学生业务,难,我觉得很难。2 h1 _- [* n) j& f& W/ p$ j$ t
回归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是转型,是以前丢掉的拿回来。  D% I* h0 e. F2 l* T' v
而现在新东方需要转么?不需要,本来就没有走远,只要把扩展出去的K12给砍了就行。
$ S4 b$ v8 W8 F% O7 [& j0 g( M) a8 K但是这很不容易,已经说了,超过80%的收入是来自K12的。
6 _3 r/ t; r: n9 l8 h2 X你就这样想,自己以前工资5000块钱,然后做了副业,副业收入4万元,生活美滋滋,而且这副业看样子是会越做越大,未来会月赚越多;突然,因为不可抗逆的意外因素,副业突然没有了,只有回到5000一个月的日子,问题是,房贷是按自己一个月4万5的时候算的,生活水平也是按4万5的时候设计的。: V3 @5 P; d/ s- y
对个人来说,这就要过苦日子了;对企业来说,相对好一点,作为想象共同体,最多就是股东就是少赚点。
8 ~, P. C' i- n1 `/ I$ g+ r但是扩招来的那些老师,惨了。) [* P2 `- q# Q9 k7 W) E6 }- `
而新东方能回到以前的辉煌么?1 G$ r4 H) D2 {3 @
我还是觉得悬。- P1 ^; c' r8 ?1 W. z
四六级项目、考研项目、出国考试项目、教资项目、财会项目,这些新东方宣传的方向看起来格局是有的。6 b" h( ]. b1 a; a! }6 f& [
但是,只有四六级和出国考试,算是新东方还能拿捏住的领域。
& ?! w% d% j& {1 x3 L: r, t而这两个领域,本来就不像以前那么疯狂了,网上还有各种课程来进行辅助的项目。% K/ H4 t4 ?" b# v
更关键的是,现在本来对英文培训的需求就没有那么大了,一方面是初中高中老师的素质越来越好,一方面是大家多了很多其他的学习渠道,不需要一定靠课外补习机构来了。, c# H% r5 X# R* v0 V
剩下的几个领域,教资项目、财会项目、考验项目,新东方并没有以前一呼百应的气魄了。
) T6 A4 @5 \$ g: |所以最大的问题在于,新东方以为大本营还在,以为自己当年的成功模式依然可以复制,但是那套用流量明星老师来换影响力的模式已经失效了。, L! }5 J& F0 B% R/ g+ n
真有这样的老师,自己做个自媒体,自己当老板,自己接广告赚流量,不香么?+ i% l& R  x# D+ ?% ~, s8 k% g
而K12的模式想要来服务于大学生,逻辑又是冲突的,消费者自己变成体验者了。
8 U2 E7 ~+ Z8 V& u# ~0 ~& s新东方现在就是,躺惯了,以前是怎么站起来的做不到了,现在被拖着要起立。! ^4 D' y8 \, E5 @
还是那句话,由奢入俭难啊。
DFE213521 | 2021-10-23 04: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意思,新东方从留学英语培训起家,后来逐渐发展到K12教育,直到现在K12全军覆没,俞敏洪也叫苦不迭。1 ]5 m, K" P. q
从俞的反应中可以看到K12的利润要比成年人的生意高不少,甚至差距要比想象中还要大。! [  l& I$ _' l7 K: A: b' B/ Z1 l
毕竟K12教育面向未成年人,资金全部由家长出,而家长对于未成年的教育可谓是不遗余力,这么说吧,你挣多少钱就有多少钱的服务,家长和小同学基本上输麻了,不过这么一砍,情况大概率能好转点。9 A0 l( i; L) [
现在看到新东方将重心转到大学生,我其实不太看好,因为大学生可不是小孩,首先大多数大学生比猴还精,其次就是没钱。
0 X, {! c( P; G- H精明直观表现就是搜索能力强,要知道很多的课程别看几千几万一节,说白了这玩意一个导师每次讲的东西都一样,看视频和看真人上课几乎没有差别。& e9 R' m/ o0 w% m5 x
没钱也是真的,几百块钱一门课都嫌贵,毕竟某鱼平台几块钱能买几百个G。
2 K% X! e5 x2 b9 f所以综合看来,不是很看好新东方能从这些人精身上抠下钱来。
123459058 | 2021-10-23 06: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看好,很艰难。" e2 c* B5 q( z2 n  g+ ~
除非新东方能回归到最初创立时对培训老师的“包容兼并,百花齐放”的态度。! S0 S# ?7 ]$ u' l9 [0 Q
大学生是什么群体?1. 诉求性价比;2. 没钱;3. 拥有比K12学生更好的自觉性。
4 G. j8 }8 q, t" |新东方这些年做了什么事?——去名师化,把各类课程标准化。
: l. T8 ~) p3 p  r, y+ D* ?老师当一个螺丝钉最好,爱上上不上滚。最大限度避免老师变成【名师】后拥有议价权。0 l( `# A! ~8 U3 z2 f2 X2 o# w* s
但问题是——这样的课程大学生为什么不能去B站看?反正所有新东方XX课的内容,教案甚至节奏都是一样的,我为什么要花几百块去你那上一节?
* |9 M. X! t' c2 ]3 W【名师】能带来教学理念和内容的不断更新迭代,因为这样才能维持住名师的地位,进而维持议价能力。; S, W" i" M6 }1 c5 J
“我的课你随便偷录随便放网上,反正一两年后内容早就进化了,看过反而会更想来上我现在的课。”
/ K+ r4 \  ?. t这些迭代还能辐射到其他老师,推着新东方的整体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
' U5 P$ K8 |: G现在呢?谁有动力去做教研?4 o- i0 O4 ~& E2 a- P1 g/ D  F
另外,K12学生的一大诉求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和约束,所以线下课是刚需。但这个需求在大学生群体中并不是,也导致了线下课的偏好并不明显。% T5 Z, v+ b% m; u6 Z( ]7 Z
线上课你敢上我就敢录屏做二道贩子,你能把我怎么样?
' c. l! H0 g2 ?8 {2 y- ?老俞是时候要【回归初心】了。
, M) f4 ?* @) p4 E- @' @+ D这条转型路很难,但是现在来看这是唯一【难且正确】的路。  _, S* V/ U6 s8 l0 T/ C4 ^0 O* n& n
<hr/>有人看就多聊两句吧,
6 g/ q- Q$ U% Y: B4 w& s教育行业,尤其是高难度内容的考试和专业,最大的特点是【优质师资的不可复制性】。0 Q! Y, W! @  j9 B5 v/ h
资本推动的行业,目标一定是做大做强。
" W4 U/ Q2 G5 {6 v做大就一定需要标准化,否则管理成本就是个无底洞。' M$ b# r' K: G9 |
所以培训机构的规模越大,教学质量越平庸。这是客观规律。
* [6 C3 T+ j1 C' R反而是那些小型的名师工作室大概率教学质量更好。9 {- K/ v6 t' [" G
更有甚者,学生规模大到一定程度,根本不需要教学质量,正态分布就能保证一定有高分可以拿来宣传!
- t% g" i! R7 B% x( S, P8 [培训机构只要保证下限——没有无法甩锅的教学事故即可。
- U1 G* I2 V" B/ |) ~高分,就交给统计学分布吧!) K; i5 A5 _' Y" z" X* o
明白了吧,教育培训行业的教学质量天然和机构规模相冲突。
3 A* w8 [, X8 b, [- i比如出国英语,真想学点东西,看到新东方新航道绕着走大概率没错。
请叫我小纯洁7 | 2021-10-23 10: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4个字:& m5 c! K' k( q9 t- k5 }
保命要紧!
! h: G1 D" g1 T& j, c2 u: @回归大学业务,终归还是在教育行业。双减政策之下,学科没有机会,素质教育也已经得到提醒,不排除未来也无法允许资本介入。
% ~4 l5 a' ~; B$ n2 Z1 U0 o7 C而目前唯一看起来还有希望的,就是大学业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符合政策预期,教培行业日渐式微,考研、考公、考编的人数自然会增多。
* Z" [/ h+ J# r2 G6 }5 D4 l从当下新东方的业务分布来看,也只有在大学业务上找增量,出国留学和语培,一是整体体量有限很难突破,一是竞争也异常激烈。
- M& w+ j4 S( s: x4 C8 Q  ^大学业务尽管竞争也大,但凭着俞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地位,相对而言还是容易打入的。
紫月残风醋 | 2021-10-23 18: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俞校长,建议您考虑做大学生的恋爱辅导呀。) k' \# W# \8 N) Q3 t; n% g! o
在今天各大平台都可以免费去看考研出国,单词考试各种培训课程时,付费真的太困难了。4 q; e3 {* v: ?# u9 J, f, W! a9 K
但是恋爱问题因人而异,这个没有标准化流程,又是大学生的刚需,这个年龄段急需关注的百爪挠心的痛点。+ X3 d/ W/ ]: F. `- m' j9 u
目前市面上各种小机构,小老师质量参差不齐,您帮着纳了他们,做好筛选和培训吧。. V7 O9 Z7 e' ]# q
教育之根本不仅仅是培训知识和技能, 是深化人文思想,是解决国之大事。您都想过培训家长了,那是可着一批韭菜猛薅。
$ ?6 }7 d' A" C而00后都不想结婚了,三胎也可着您以前看上的同一批家长羔羊们,他们表示——
: q9 l$ P, ~- X( F/ Z- J
0 {1 f0 R. R8 r' _- ]& v, X) J4 m4 P9 E
所以,抓住00后需求,也是教育,还解决社会问题。您考虑一下。
& \" g8 P* ~  p; R8 s& l, \. K) w5 G以前是学科素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现在是婚恋规划,要从大学生开始。0 b2 N( x  p( Y0 L, s6 K
# g+ A- c  l' N% @  b
sophia1988001 | 2021-10-23 23: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俞真是个人物,这种时候还能笑得出来。1 a5 O' `7 x0 p2 \7 |
不过他就算不笑,又能怎么办呢?时代的一粒灰,终于砸中了一个大家伙。: |3 o! P! p( N+ z( Z
这轮双减真的很到位,没人可以钻空子。
; u' t. D* x) M这不,一些地方已经开始现金奖励举报补课的了,最高奖金达5万。这一招辣手的,已经有人调侃说中年下岗以后没事干,就带着娃到处找地方补课赚外快。
% U& [7 Z: U& P1 i, ?6 x9 ?
/ }, h# ^$ J$ v4 A, y6 L" B+ _" U; a( b# m
* n$ s: Y3 b  n1 q! c
5 q: f4 N# \" k) [0 |6 n
举报一个就够生活费了,多来几个不比辛苦上班香么。好家伙,有人靠给别人补课赚钱,还有人靠举报别人补课赚钱。前者辛苦后者轻松,前者担惊受怕,后者坦坦荡荡。
) K" Y0 ?) e) ?: d' Q此外,某地还有一所热门初中,主动出击,发动学生去机构拍照曝光。5 I( o3 V; {: E( p2 a. a! K
2 ^0 c0 [5 P$ P/ z# \
: Y% S$ y, Y" h7 A# ^- N, K2 T
- F( W# m+ ?# e( M: N( [% I1 U
0 q' ^4 X% G4 J/ y
小孩子能有什么坏心眼,他们只想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罢了。' b2 O' b% q; a
这种情势下,老俞是不转行也得转行了。既然哭没用,索性就笑笑吧!) B% h- a5 C7 d* Z
说回俞敏洪,这种时候他都还在坚持,矢口不提把行李分了回高老庄,就已经很了不起了。真不愧是历经三次高考才考上北大的男人。3 N% y0 f5 Q& I0 W8 ?6 _
只可惜就算以老俞的毅力和资质,搁在今天,坚持三年也未必能考上北大了。
% `- b9 ]3 g& h8 J9 q# }2 Y- K老俞那年代,刚恢复高考不久。有本事有能力考大学的人原本就不多。这其中愿意花大量时间去学习的人就更少。而且那时候考试技巧也没被人研究得那么透,做题的人全凭知识储备和感觉,出题的人亦如是也。. t" V+ x. o8 W' ^
所以老俞这种没什么背景,光有一股子蛮劲儿的农村娃也有机会考上北大。6 Z" `8 ~$ n2 j! Y- B
而现今,高考胜利者除了努力,还需要资源和环境、见识,光凭老俞自己,恐怕是够呛能上北大。
. h. u' D, S6 V1 q9 G- a从农民的儿子一步步走到新东方的董事长,老俞的成功固然有他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但是更多的原因,在于他紧跟着时代的节拍,每一步都踩在了正确的节点上。
: k( T0 U" W* S; N8 C( D/ c高考刚恢复,认识到学历重要性的人本就不多,俞敏洪算一个。花了三年时间考上了北大,命运是眷顾他的。
- v: P% o) G0 C/ ]7 w4 j留学潮刚有苗头的时候,老俞考出了托福高分,却没能出去。花光了积蓄,“只能”私下开托福培训班,结果被北大发现,连大学英语教师的铁饭碗都丢了,一穷二白出了社会。  c0 r5 c+ V! F4 b
因为不想靠女朋友养活,老俞才开始走上了创业之路。这人简直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命运之手,给推到了创业路上。! Q1 J/ c6 Z- P& G+ Q
靠着培训托福雅思,新东方赚到了第一桶金,老俞又慧眼识机遇,挤进了中小学教育培训这一块,去分那香喷喷的大蛋糕。
: Z5 b& I' [2 r" {
, {( K. B! {3 _! {6 ?1 r- d' P4 G% q/ D2 C" J( C  S( K$ Q  e- T
$ Q( c# Q/ y5 q$ S* ^: ]
7 K2 D; Y0 Y8 F( M4 M
这个男人真是幸运,风口一直就围着他转,只等他稍微一动,就把他吹上了天。
8 I, Y/ Y9 C; w' x% }可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他的好运气,大概是透支完了。. G# b& l5 S2 c3 R
尝过培训中小学生的甜头,再回头去做大学生市场,就很难了。
( ^0 n! V/ ]7 R! ~2 y* [+ e% `, R* J为什么双减之前,中小学教培行业如此火爆,那么多资本,都愿意赔本赚吆喝来抢占这块市场?% ^2 K' X0 @, C) Y8 ?3 u
这钱实在是太好赚了。
+ v2 F3 u& m" K9 X) V8 E首先付钱的,是最有赚钱能力、积蓄最多的宝爸和宝妈。这群人有钱,但又不舍得花钱,买个包包都要想半天,唯独给自己孩子花起钱来完全不认识“心疼”两个字怎么写。$ C" s) P& P# [* J2 p) K
吾友大花曾经提及,她有个同事,这两天正犯愁。因为她一口气在精锐投了11万,课还没上多久呢,就听说精锐也要退出K12市场,也不知道这钱拿不拿得回来。+ X) R, a7 I1 V4 C
11万啊!干点啥不好,吃喝玩乐的话可以糟蹋很久,买包都能买到奢侈品了,就是在魔都,都至少能买上一平米的学区房,一平米都可以站个人了!
. q  ]7 J! R3 n1 E9 {. V  T/ V% M这种人倒也不一定是大款,葱头,钱太多了没处使。反而越是捉襟见肘的人家越愿意把子女教育的钱一枪头花出去,因为穷惯了,知道钱攥在自己手里,不一定能存得住,还不如交给培训机构,譬如存了一笔教育基金。
4 k! A7 p: x" j) a5 T& ~6 [去年优胜教育跑路的时候,有个妈妈,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她哭着说自己为了孩子学习,顶着老公强烈的反对,把唯一一套住房给卖了,把卖房子的钱全部交给了优胜,想着这下学费用到高中毕业应该没问题。) e# A4 T9 y3 Z+ I: N0 j7 H
5 U( |+ R4 M0 s6 ^& A6 l

4 D. f" v1 K8 m2 \) {1 k& E5 H4 ?9 e; q% N8 G3 v
, d2 X3 L8 y; H( C3 D1 |$ J
想不到孩子没上高中,优胜就不在了。( H- a8 f9 `' m
虽说这样的父母有点走火入魔,但那份心可以理解,为了孩子读书嘛,砸锅卖铁卖房子都舍得。你说教育机构不赚谁赚?
" \+ T! ~, A8 s; e3 z3 ?1 n$ L  I而大学生市场上,付钱的是谁?大学生本人!这个年纪的孩子,刚刚觉得自己翅膀硬了,个子比父母都高了,每次问父母要生活费都有那么点不好意思。打工赚点零花钱,又要谈恋爱,又要交友,在学习上花钱还真没那么痛快。
7 Z1 Y7 h# o" V我问过很多大学生,其中也有好学上进,积极考研考证的,但是一般来说他们更倾向于去各个网站白piao,或者去某鱼三块五块地获取资源,让他们乖乖掏钱出来,太难了。3 i5 C- \4 k! Y  E2 ^* a0 E
K12的教育对象和大学生市场的受众也不一样。
: {* m- ?7 ]5 ]中小学生和他们的父母是很好忽悠的。' C. i: P) e$ J7 ^
学霸型的,其实不讲课他们也能学得好,再给他们点题做一做,点拨点拨,成绩自然不错,起码不会往下掉。这个时候父母就被绑架啦,他们无法确定孩子成绩好,是不是因为补课的缘故,秉着多学一点总是好的,他们就会一直续费下去。$ u9 Y9 K( x3 B+ W
学渣型的,虽然补了也没啥大用,但是只要把孩子哄高兴了,孩子要学,爹妈只有高兴的份。再怎么说补课总比放羊好吧,起码爹妈能有点心里安慰:不补没准更差,钱花了就花了,就算成绩不能提高,我也算对得起孩子了。
* S$ t( v& W2 C8 R: a$ Y而大学生,经过12年义务教育的洗礼,没见过猪跑,一筷子猪肉吃到嘴里,他们就知道对不对味。
8 P0 h+ e8 F2 L1 M, _! D* L那种照着课件念的,知识储备不足的老师,一听就听出来了。能抓住大学生眼球的老师太少了,要不然教授门槛怎么那么高呢!事实上就算是教授,课讲得不好,大学生们也一样不怎么买账。
4 r6 ]# b" k; u# G5 R6 D' l5 ~重回大学生市场,市场难打开也就罢了,关键是师资这块就要愁秃老俞的脑袋。便宜的,容易招的老师没人买单。博学又有趣的老师难找不说,还贵。; @4 c1 l* J* C2 @+ ?/ I! R3 f
最后,两者的市场需求意愿也不一样。K12的娃要考大学,那都是刚需,每个孩子都需要,每个家长都很迫切。
9 G. t9 S; U2 l- j9 p而大学生的刚需一点儿也不集中,有的想考研,有的想出国,有的想考证。关键是还都不怎么迫切。老俞想要在大学生市场打一片天下难度比起K12高了不是一点点。/ J4 ?$ b- y4 ^- D* Q# B3 J' Z
好在考研的人现在越来越多了,再这样下去有跟高考别苗头的趋势。或许这一块多少还能做点文章,但是利润肯定不如做K12。5 G7 l4 {+ _# q
  p! Y! r+ I/ r. j- M0 L& E$ I
4 x# v9 w% e# v% |

" K. U3 B: v! x* k5 T4 ?9 ]0 s9 C
时代的大浪打过来,我等凡人固然有些惊慌,那些巨头们只怕也不那么淡定。; T! r2 o. v& Z8 [8 k) {9 R/ ^( _
这一刻俞敏洪还能心平气和,这大概就是他厉害的地方。
13681770001 | 2021-10-24 09:3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知友们补充更多信息:  i- d# k7 T$ P1 U# {% \
“双减”后俞敏洪露面发声:回归大学生业务!此前宣布关停最赚钱业务,计划裁员4万人2 B+ l* t' U2 t6 k( {% w' Q8 l
8 C4 {: V8 H7 C8 y6 r
暴跌超90%,市值蒸发近2000亿后,60岁的俞敏洪近日公开露面,称新东方要“回归”大学生业务。而此前,新东方已宣布将逐步关停中小学科业务,且计划裁员超过4万人。
" d* o! E" z: E  h8 y" b俞敏洪“双减”后首次公开露面
/ D4 k; \: z  D' h7 ^9 E5 [' f+ [3 n: r
据中国基金报,9月25日,新东方在北京举办大学生业务品牌升级发布会上表示,新东方将升级大学生业务。包括四六级项目、考研项目、出国考试项目、教资项目、财会项目进行全面升级,未来也将拓展计算机等级考试、司法考试等教育培训项目。4 I; C5 [+ }: }& b) H
& V7 \" ]7 R( L! |, d* T
- D. K+ s2 n1 R7 w& |9 M

6 S# ~; U- h, O4 R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靳水平 摄
( |% K9 i$ q0 m: H' X1 ?; S( Q/ h4 w' c9 V1 o7 l" i
针对此次升级,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兼集团大学事业部总经理许顺康表示,新东方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未来将对所有项目进行全面升级,包括产品升级、服务流程细化、增加对于学习效果的监测、增强AI督学等。, N+ C' U( H2 g
俞敏洪也出现在发布会现场。俞敏洪表示,对新东方而言,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的升级不是转型,而是坚守和回归。! a# r) }. A% s8 T' d" |. m
他表示,自1993年有了新东方这个名字以来,一直到2000年,新东方最初只有大学生出国考试业。直至2000年新东方进入K12市场,最初仅面向中小学生提供英语辅导,2008年推出全科辅导。
# F8 @7 x9 A9 _& ]7 b这也是“双减”落地后,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首次公开露面。8 C3 P/ F1 W  M4 S' P% k; `: ^( b7 p
资料显示,俞敏洪1991年从北大辞职,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近30年的时间和精力都在新东方上。- H% l' t& v7 Q& c! l" w
如今新东方正面临“至暗时刻”,俞敏洪表示:“大家都知道,最近有人不断给我发问候信息,因为教育领域正在进行变革,大家担心我会心情不好,其实我告诉他们,我的心情一点都没有不好,甚至某种意义上处于一种心平气和的状态,理由也非常简单,因为所有这一切教育领域的变革,都不会影响我对自己人生大方向的设定,它不会影响我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更多地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的目标。”& Q! R! f- p) D5 X
  a# L5 P# g$ p
' ?7 o8 F" a; A' C6 q
) p% @, I$ X' s, P+ W3 ^
图片来源:摄图网
7 {' S$ v! m  h2 N- {! I0 x& B. ^7 I/ j9 n; l
他也分享了后续的几个打算:第一个打算,希望通过自己对过去的,也包括对周围朋友的观察,对自己过去的总结,形成一些对于年轻人的人生发展的故事和指导;第二个打算,希望通过对于中国和世界的文化、历史的视频性讲述,包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在全国各地有计划的进行历史文化的考察,并且形成文字、图片和视频——来给年轻人介绍祖国的文化和大好河山,所有这些,部分意义都是针对中国的年轻人;第三个打算,是要每年通过自己的阅读和朋友的推荐,为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去推荐他们值得阅读的书籍。通过书籍的阅读来改变年轻人的未来。
6 i- [" E8 T- U" e: `$ f关停最赚钱的中小学业务,计划裁员超4万人
7 s1 m4 ?1 Y7 F/ a/ A5 n, k, k" n8 a, d! [6 b( e* n* N
据中国基金报,官宣升级大学生业务之前,新东方已经计划关停最赚钱的中小学业务。- e3 l- ]7 X" N% _- @
据晚点报道,早在9月17日举行的新东方高管会议上,俞敏洪宣布,秋季课程结束后将停止小学和初中学科业务的线下招生,各个城市接下来也将逐步关闭教学点。
! z; [9 u. o# [0 W5 }同时,会议也披露了最新的裁员计划,俞敏洪称,原本的计划是在8月底裁员4万人,但截至9月中旬裁员还不到1万人。一名参与会议的高管表示,到年底裁员人数将超过4万人。8 m; w  J" P4 h. x) [8 G
一位新东方人士表示,营收较高的南京、广州等地也关闭了10-20个教学点,其他多地教学点也开始陆续退租,营收排在末尾的教学点将被关闭。 6 n/ c3 Z" y% D' Z3 `3 ?

" U' w" [8 [, T1 Z5 o' B# L( B$ ?
0 W$ i% J9 K/ A* \. k9 {- \+ ]/ P
3 a' N3 @0 U# j: `图片来源:摄图网
( s. X8 n  A+ T3 J7 ~+ @: E
9 Y  o. @" P: J5 ?* q, j/ e! v资料显示,从2017年开始,新东方营收的主要增长动力来自中小学业务,2020财年中小学业务营收已经占总营收90.7%。9 b, T4 k3 Q+ x0 K" L8 l
而新东方关停中小学科业务,缩小业务规模,也意味着新东方将放弃最重要的营收来源。最新财报显示,新东方来自K12课后辅导、备考和其他课程的收入为36.67亿美元,占总收入85.8%。/ A- D! C/ r  @$ ]) [- J
2021财年,新东方中学辅导业务招生人数672.3万人次,少儿辅导业务招生534.8万人次,K12校外辅导招生总人次共1207.1万人次。
# p7 S. |% Q* a0 X8 U% p相比之下,备考和其他课程总报名人次仅39.5万人次。# Z7 F, ~1 t0 f& J
俞敏洪在高管会上称,决定收缩小初的线下业务,主要是因为时间和价格限制,在现在的政策环境下,“调整迫在眉睫”。俞敏洪态度坦然,鼓励各地分校校长积极尝试素质等新方向,“大不了尝试所有业务都失败了,新东方账上没钱了,我们喝顿大酒就散伙。”  }  U+ V4 C9 k$ r
也考虑做直播:是否一年也能上百亿?
  |; h: f7 o) `1 v. B( p0 Z' p8 v1 v% }8 n+ X8 {
除此之外,据媒体报道,俞敏洪还曾在高管会上直言:“薇娅一年能卖一百多个亿,我带着几十个老师做直播是不是一年也能做上百亿?”
! s) b3 K' }! ]2 S" g而在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上,一名认证为“新东方HR”的员工在9月24日发帖,称要招聘“短视频导演兼直播运营主管”。  V' ^$ p. ?, L) v) s$ ]

) U& N4 R# ?( H! a  Y1 g1 {
6 J" {$ h) C& R. ]2 o市值已蒸发超90%,最新财报出炉
( {$ z3 g) P- Y- k* Q+ S' Y8 {. U5 {# d5 }' a
众所周知,随着“双减”落地后,教育培训行业也经历了一次强烈的地震。不少头部教培机构的股价已经跌到只剩下零头。新东方也不例外。wind数据显示,与近一年最高点相比,新东方的股价已经从19.97美元的高点跌至最新的1.87美元每股,股价跌去超90%,市值仅剩下32亿美元,蒸发了近2000亿元人民币。- K+ v6 @! N1 z! k! p! a
9 n0 O3 `5 O+ [& [0 R. D0 M
( A1 v% I& w! @2 C# d
而在近日,双减政策后新东方推迟近两个月的财报终于浮出水面。2021财年,新东方收入42.77亿美元,同比增长19.5%;净利润为2.3亿美元,同比下降35.03%,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3.34亿美元。
! U. \0 z8 T: |2 Q5 R分业务来看,教育计划和服务收入39.37亿美元,占总收入92.1%。来自K12课后辅导、备考和其他课程的收入为36.67亿美元,占总收入85.8%。
- Q$ s9 f! h, C$ Y针对近期出台的校外培训监管政策,新东方表示,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培训采取进一步行动,包括关闭一定数量的学习中心,进行必要的裁员以维持运营。
; E2 v) V, k$ \财报显示,截至5月31日,公司在108个城市拥有122所学校和1547个培训中心以及大约54200名教师。此外,新东方计划在2022财年关闭某些培训中心。, r& b( h7 s9 q( u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中国基金报、公开信息等
一个人数羊人x | 2021-10-24 11: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东方中小学业务占比高达85%,36亿美元年收入面临“清盘”
% v, ?$ _  M; n/ Q9 }3 n( v' C  S+ W2 g( |% u; u" i4 u$ M, V" r

) S# O: r: y+ M# [2 t9 ^7 m, j+ `近日,新东方宣布将对现有的四六级、考研、出国考试、职业教育四大业务板块进行课程及产品升级,未来将拓展计算机等级考试、司法考试等教育培训项目。对此,俞敏洪表示,对新东方而言,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的升级不是转型,而是坚守和回归。
4 Q( [! D* |8 v7 E" |, d$ G(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俞敏洪表示,他的心情一点也没有因教育政策改革而不好。但目前新东方正面临“至暗时刻”。据2021财年业绩报告,新东方期内净利润为2.3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同比下滑35.2%。“双减”政策落地后,对该公司的冲击力有增无减。
9 I% V' K) {3 p. U' {* _# q; ]财报显示,新东方业务主要分为7大类,分别为K12课后辅导、考试准备课程、成人语言培训、幼儿园与中小学校、教材开发和发行、在线教育以及留学咨询、海外游学等其他服务。
+ E6 `. }! @7 A8 Z' H$ j教师数量方面,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5月31日,新东方聘用5.42万名教师,主要由全职教师组成,其次是合同教师。
6 T8 N( S2 z) G* o费用方面,报告期内新东方总运营成本和费用为41.59亿美元。其中,收入成本为20.37亿美元,销售和营销费用6亿美元,一般和行政费用14.9亿美元,无形资产和商誉减值损失3179万美元。
. j5 ?4 _4 I9 y/ N6 i% ^+ [; {新东方称,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就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辅导服务采取进一步行动,以保证自身合法合规,包括关闭一些学习中心和在必要时裁员,以维持持续运营;并可能会因租赁终止、解雇员工和其根据最新监管发展采取的其他行动而产生重大减值和遣散费。
- }  x7 P  F; }大家怎么看呢?
适卖买 | 2021-10-24 22: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名大学生博主,通过这几年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的研究,我觉得想在大学生身上赚学习的钱,可能比较艰难。
9 ~0 I& j; i/ J" n3 @% m- p8 ~对于他们来讲,吃喝玩乐有钱,投资学习提升自己就没钱。' N4 \# z7 U: B$ j$ Q  o# |
特别是那种几百上千的课,都快顶上他们一个月的生活费,肯花钱的都是极少数了。7 m, ?8 |! c% i8 N8 A0 W- H* d
就拿四六级来说吧,现在市面上特别多冲刺班。
0 A3 d! g# t" ?以前还具有吸引力,现在就不一样了,大家明白了规律,把往年的真题多做几遍就行了,没有必要再去花钱。; Q3 ?. L! {$ N6 Q
即使要花钱也是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在B站、公众号、某宝、某鱼上一搜一大堆。2 `2 n) R, V8 Q( \7 o  m% w) T# E
当然这只是举个例子。
8 ?: `& g2 q+ F' Q4 U比如考公、考研、出国留学这些板块的业务,还是有搞头的,但是占的比例也不会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9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