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非:“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对教育最大的误解

[复制链接]
查看3420 | 回复17 | 2021-10-17 20: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常有教育专家引述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听上去很像教育的真理,然而这句豪言最早是谁发出的,究竟是在什么情境下说出的,不清楚。: Z# Y* l! {3 ?- q

2 i5 C) G7 [/ y从鼓励教师面对困难勇于实践的层面说,这句话也许有些道理。的确有教师把一些被社会认为不可救药的孩子培养成了合格的公民。我也常看到有关改造罪犯的教育,和那种灵魂拯救者的胸襟相比,一些职业的艰难似乎微不足道。" Z+ @) ]* O# B8 ]- k
( H0 y: M* P9 X) l# Z" ]
可是,如果就此批评教师没能把所有的孩子都教好,那是对教育的苛求,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对教育的误解。
( B+ e9 o, T; t$ R; W- y/ v) i
2 f- e6 g. r. u) b0 X1 Y教育本身是科学,既是科学,就不可能有“绝对”;既是科学,也就存在许多需要探索的问题,也必然存在我们暂时无法解释的现象,也就必然存在目前我们没有能力解决的问题;既是科学,它也将允许失败(虽然所有的失败也是相对的)。- F$ k6 A/ Y9 X' a1 s$ U8 l

0 H* K( K  e+ B" l2 D% W( p3 O真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 g& W& H1 i. s) _! F

# N  a( `9 ^9 w, ]+ ?在初中阶段或高中阶段的三年时间内,要把一名已经形成诸多坏习惯的学生改造成优秀的学生,很难。即便能使他有所转变,所付出的代价往往也很大。$ m! G# i0 P4 u
, j1 E! K. |  h
作为教师,当然不应当这样计算“教育成本”,可是如果我想到,我本可以用这些精力和时间让更多学生获取更大的进步时,我很难对那些不珍惜他人生命的学生产生好的印象。7 ^, I9 N7 m& u& Z3 y
% d' K0 Y( e" o, a9 [  l! `
现今生活水平提高,物质供应丰富,“人力费”贵了,“修”不如“买”;比如有些电器,早就过时了,很难修理,不如买新的。但这种法则不能延用到人身上。比如,人生了病,无论花多大的代价救治,也不应当放弃,因为每个个体生命的价值都是无可替代的。教育也是这样。5 P. o  A' y* ~2 P  p. Z
: t. a7 g& \/ y4 X6 U
每个人成长的环境背景不尽相同,而且每个人的学习过程都很长,在你担负教育任务的这一阶段,学生很可能处在低潮;过了这道“坎”,他也许意气风发,突飞猛进,你凭什么判定他无可救药呢?" G+ j- x6 \5 d8 c  q
, W4 x& x  ^) z5 |( Z# N& b4 y
但是,十七八岁的青年,行为习惯已经养成,要想改变,很难了。急于扭转,也许会使他产生逆反心理。相对于行为习惯的改变,品格更难改造。  @8 a& y3 y8 b0 f; T; T- J, B. e

9 E4 e- I; R, ]9 e6 R2 ^如果一个十七八岁的学生行为自私乖戾,而家庭又特别放纵他,那么这名学生一般也很难有什么发展。也许只有在成年后遭受重大挫折,或是有了“顿悟”,才可能有转机。因此,我至少可以说:也许在现阶段,他是“教不好”的。
5 S1 j0 y/ _0 {% D# V: ^, L: ?
( c; A8 y; {. I* _5 w! R3 `我失败过。以前当班主任时,在个别学生身上花去的精力,甚至相当于多教一个班。有时连学生也看不下去,悄悄对我说:“老师,你别管他了。他家里有的是门路”,“你别以为他有困难,他是装的;他故意要和你捣乱,他很自私……”前些年有名学生学习成绩差得出格,不知是通过什么关系进来的,依我看他根本不适合读高中。和这位学生谈了多次,他仍然不做任何作业。8 P9 `" Q8 P& _$ l$ }1 b7 b
8 D! r) S3 C( Y% T- ]8 \1 ^# s1 s+ a
不止一位同学好心地提醒我:“老师,你对他不能用一般要求,他爸爸妈妈都做大官”,“不要看他门门不及格,他以后的出路比我们可靠,以后我们班没人能‘混’得过他”。' v! l$ N4 B2 l" W
% q6 [4 ?* Z4 Y- P
而我总觉得自己不能漠视学生的存在,我仍然把较多的精力花在这样少数几个人身上。而后来的一切正如我的学生所料:他们的学习能力很差,却仍然上了不错的大学,毕业后得到了其他同学不敢想象的重要岗位。2 {! C  i" p8 m7 ^/ M. V

( g5 O4 E2 ]* J) f3 b& u: K& ?. O" k1 E有这样一些学生家长,他们经商成功,总认为一切都可以交换,也下意识地把教师当作商人,和教师交谈时也像是做买卖一样。  E( D! U4 X* Q7 ?

) w0 P& t9 X5 [# c2 U! y9 [7 {比如,他说“老师只要能把我的小孩送进‘一本’,我们愿意多花一些钱”,或者,“他这次考试作弊也是有原因的,如果能不处分,我们愿意给学校做点贡献”。1 p4 g% D5 ]+ Z2 A) o
6 h* `' r1 {" \& w! ~& b6 Q
他们的子女耳濡目染的,全是商界的各种“潜规则”;当他看到父母通过这些旁门左道获得金钱乃至知识分子难以获取的社会地位时,他凭什么要信服学校的正常教育,凭什么相信读书学习是有用的?5 e; f- ?( T' y! `0 l2 r7 t
+ m2 }4 ^5 F1 _% k: j
遇上这样的学生,即使教师不放弃,也不敢指望能改造他。
2 V7 m3 h' n4 O( t' M6 w1 o( K5 m+ j
0 f2 Z4 Q. U' Q' B2 `3 N当然,医学上的“绝症”从来都是相对的,教育学上也没有“绝症”之说。我们遇到的许多问题,其实是社会病。我在前面说过,有时候,我们只能等待。客观地说,至少,在学生的某个阶段,我们很难教好他。# ]" l/ j. z* y! O  R
) m0 N) l5 \% k) p' y
不要盲目地批评教师没有尽力。
$ P1 K9 h( a$ @' O; p  @6 k/ F2 R, k9 Y! u3 H
如果我们把这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逻辑移用到其他领域(比如医学,比如极限运动),或者移用到行政管理工作上时,谬误肯定会显现出来,是不是一定要到那时候,才会引起人们对这句话的反思呢?
: B' x/ k4 d" P: Y3 k8 q1 x$ a1 \; c6 g7 {5 G) E
来源:高中语文老师4 C0 n  ~: F: l5 o/ o8 h/ z. }" w( M
. ^1 U6 C, B6 X
关注教育 | 就是关注中国未来! i& ^$ ?* H4 b7 ~2 a3 M
7 x: N$ `7 S% k
来源: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孤夜未央棵 | 2021-10-18 06: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绝对的!用这句话来苛求老师,压榨老师,是对教育良心的屠杀!
他们叫我战战扒 | 2021-10-18 11: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界有一句话:
& g' D* h, T2 F9 q“没有教不好的学生,1 y8 l* O' c; {$ S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1 _  I' ?' H) x: b) V
这句话害死了无数老师~~
先天部落核 | 2021-10-18 14:47: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太对了,经历几个教师节,现在孩子已经学会送礼了,感谢老师!
紫竹魔笛笛j | 2021-10-18 16: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世界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都应当得到关爱,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任何人不应给他们贴上优劣的标签。
毛孩的小猪良 | 2021-10-19 01: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0 ], S1 Y& v8 ]这句话跟“因材施教”本就是矛盾!
杰里米 | 2021-10-19 04: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意思就是 自己孩子自己管 老师只能管好听话的孩子[捂脸]
舟子499 | 2021-10-19 15: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谁提出来的观点
梅香胜雪 | 2021-10-19 19: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观点有问题,教好一个学生的标准是什么,就是上大学吗?古人认为教好的意思,是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的人,这才是教育的本质
宏哥390 | 2021-10-20 00: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不承认学生的差异性,是现在教育最大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7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7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