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丨自然教育:感觉跟自己带孩子出去玩差不多?

[复制链接]
查看941 | 回复1 | 2022-3-14 16: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然教育:感觉跟自己带孩子出去玩差不多?  W; g% g  o$ p
* ^4 c' z7 N. t/ L8 U. w
半月谈记者 张海磊 袁秋岳
0 z' y5 j8 j, {, v! {1 h5 n" D* B9 a) T
“双减”政策下,孩子有更多时间走向户外,自然教育迎来发展契机。然而,当前我国自然教育发展尚存部分短板,跑偏之处亟待纠偏。真正的自然教育应是怎样的?/ J2 I- O' _( z& `1 i1 ?
! z. C/ E: i( g0 Q1 J
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f' e/ y5 O6 a

# r+ ~$ V! b" c% i9 u“大熊猫一天吃多少斤竹子?”“如何辨别大熊猫的伪拇指?”在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管护总站虹口站宣教中心里,站长刘波作为自然教育导师,把一个个问题抛给前来参观的孩子。除了室内科普,他还带领各年龄段的中小学生走进林子,近距离认识身边的动植物,采摘植物,制作标本。$ C; E! H" W# b' g  k  @
5 _( q; c4 L& g+ k7 p# v0 T
“依托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瓦子坪宣教中心,我们设计了11条自然教育线路,基本涵盖动植物科普、野外观鸟、自然体验等功能。”刘波说。
0 h7 d2 v' ?0 y+ S3 L2 J- ^9 ~6 a7 K# A0 b- `" U9 y
半月谈丨自然教育:感觉跟自己带孩子出去玩差不多?-1.jpg
; N4 p! R" t% |" }
, K: T& W6 g$ r3 Q
学生在营地里观鸟 江宏景 摄/ I/ e) |# A0 K# N! y& _! C
4 w" x# T2 g6 c" B
四川省提出,到2025年,四川幼儿园、中小学自然教育参与度要达到90%。2021年3月,四川省首届“自然教育周”成功举办,自然科普教育有了新的发展窗口。8 j7 b8 }9 x2 w+ d
% z6 R! I/ ]/ ?7 u' H7 |% A
在位于四川荥经县龙苍沟国家森林公园的一处自然教育营地,营地导师刘文学介绍,这所自然教育营地开设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一般控制区里,设计上尽最大努力保留原始地形地貌和天然植被,通过多种多样的“大熊猫保护”主题活动,让学员真正深入探索森林。
! W7 R5 D+ c  o: t" F
6 R: F/ [7 O# C# U. o& F/ m成都露营品牌丸露营主理人谭天说,2021年暑假期间,他们先后组织近10场营地夏令营,“每一场都爆满”。秋冬季节天气转凉,周末活动依旧热闹。有家长自发带孩子来体验野趣生活方式,也有学校组织学生来参与自然教育活动。
5 e3 C# p2 |; k& E! h; Y0 F- r* ^6 B+ S8 {: Q) O# H; O
自然教育非旅游,课程设置须科学
0 Z! d5 F! R) ^6 `- [
/ X/ |' s- {+ c$ v广义的自然教育包括森林教育、户外拓展、营地教育、研学旅行、体验型农场等。在我国,自然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运营机构较为多样,且价格上并不亲民。/ k" M; }! y: b! q8 G* e7 a
3 H( B$ i6 I6 h% E+ o0 q3 Y
比如,秋收季节较为火热的“收割水稻”课程,成都近郊的个别自然教育基地开价达每日800元。而随着寒假到来,部分自然教育基地推出“冬令营”项目,某个为期5天、一家三口参与的营地活动,最高档收费已过万元。这限制了愿意参与自然教育的学生家庭数量。
; W, f/ f0 f# K% h) X
4 w! {0 z7 F, x9 l% ^6 j" L. \4 J课程价格不便宜,课程质量却不一定高。有家长表示,许多声称做自然教育的机构宣传标语五花八门,课程内容却只是农场采摘、自然观光,更像旅游而非学习,“感觉和自己带孩子出去玩没太大区别”。: v* B4 E2 a" L, k
1 s' s4 _) d; d! u+ C
受访的资深自然教育从业者认为,目前社会机构提供的自然教育课程良莠不齐,市场规范性不足,教育形式往往片段化,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在理念构建、人才培养、课程设计等方面,也多有不足之处。一些自然教育从业者虽对大自然怀有热情,但素质和经验参差不齐,有的缺乏实践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自然教育的活动和课程被取消,行业盈利程度越发走低,导致从业人员工作不稳定。这对自然教育行业修炼内功提出了考验。6 r6 ?) e: t% L/ j3 p9 ^/ M

3 L6 u$ V# W" c" H) N2 d2 W部分不规范的自然教育课程还传递不正确的价值观。据了解,一些自然教育课程在“体验”和“研究”动植物的过程中,放纵学生粗暴对待它们,如随意摘花折枝、自带谷物引诱鸟类出林招来天敌等,干扰了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X+ A# q- l# z/ W+ F

: X4 a( C; j; T4 `0 S此外,谭天认为,在课程设计中,自然教育和户外生存课程是一个整体。真实的大自然充满危险,孩子们如果只搞形式上的自然教育而缺乏户外生存技能,面对大自然时将十分脆弱。
# `2 j7 V+ S( G/ ?! Q7 ]$ e
- z  Y& N+ b8 u' O# ]自然教育不是简单的营地活动,拥抱自然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不少保护地将精力投入于修建树屋、林间索道、栈道等大型自然教育设施,还编制一些复杂却并不实用的教材教具。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自然教育不仅要把课堂搬进森林,更要让参与者达到主动认知体验现有环境的效果。(参与采写:王季思)
0 p; o; I+ O$ n3 `/ w; U: C! X
# y8 A' Q' g. j% V/ V(刊于《半月谈》2022年第3期)
忘了吧忘了啊唤 | 2022-3-14 21: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跟自己带孩要子出去玩差不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8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