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4 ^& F; n1 A, m8 F" B& O9 ^. e
' l$ E0 \. w% U, C: j. U' R% b$ ~- u2022年5月20日,罗湖区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合作办学协议。' R' c) W1 D8 v @
2 H0 Q# X0 q4 P8 u$ K% J& ^
$ p3 U8 G! k( C5 |
) {0 |: y3 D' ^5 u1 X2024年7月6日,与香港大学签订合作备忘录。
2 F& r9 M+ s$ c& p! j$ G6 e) M2 P& p" {4 W. X9 N# S6 t* F1 q
4 r% Q$ r0 R& v7 H. T' v# I/ C {- e# T4 i
2024年4月2日,罗湖区与南科大签署合作办学协议。
, ~+ W3 Z: D2 q
, l& u" c% B, q# X6 i
( t+ D9 H0 U0 O! I, ?* _1 C/ J" ?4 F) W6 i! M) L
2024年10月23日,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附属布心中学揭牌仪。
! j2 S3 k( c' `
' N# X, ]/ U8 R2 h0 C今年7月2日,罗湖区教育局举行罗湖区《中小幼创新人才贯通培养三年行动方案》推进会议,同时举行“四大学院”(“少年数学院”“少年科学院”“少年文学院”“少年艺体学院”)授牌仪式,这是罗湖区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以贯通培养为核心逻辑的区域育人方式变革是罗湖区“14104战略”重点打造的教育改革内容,这一方案为罗湖区乃至更广泛区域的教育创新树立了新的标杆。
5 U$ F' m' B& p7 n8 ]) \( p* P. n
/ p% q/ |4 p+ \, ?为 何?" N$ g# d( ^, j3 r2 m8 V
! P9 O. |2 V0 M7 Q+ \* ^对教育强国使命的积极响应 使每个学生都充分发展潜能# t; G0 G- M9 L; ~ u" g
; S P2 F* |2 N: h6 v/ N# C" L
贯通创新人才培养是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24年9月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提出重视面向建设教育强国的五项重大关系,其中特别强调了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之间的重大关系。这一要求,进一步传递出了党中央对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殷切期望。
& K2 M( q! I0 m3 o1 X/ u+ c* k# K- Z9 E" O" J' M3 o" B7 ]
深圳罗湖教育系统紧跟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及时校准工作目标,主动担当区域基础教育贯通育人使命,探索建立常态化、全过程、可持续的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机制,提出“14104”教育发展战略,发布了《罗湖区中小幼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行动方案(2024-2026年)》。
) E. i( j8 m2 l: Z$ Y
% v( `& |% g) G" d- W* z B8 q“让孩子既能受到优质均衡的教育,又能扬长发展,成为人生赛道上最好的自己。”罗湖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延勇表示,贯通创新人才培养能够探索适合不同类型拔尖创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成长路径,进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能够适应新时代挑战的高素质人才。 ; Z% h# ^. Q3 d' o( ^7 ?% s; _3 s
! y' G6 ]8 b% r$ k2 X是 何?
$ ?9 v/ k: ?! \& t0 z
0 j: |0 B8 H( `# e% C c" y一套多层次、分阶段、横向共享、纵向贯通的小初高创新人才贯通动态培养体系
2 T( W+ q2 c$ w& `/ R' B3 a
5 ~* w* A& Y% M- W3 `% g“14104”教育发展战略不仅体现了罗湖区对教育强国使命的积极响应,更是对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大胆探索,创新建设了一套多层次、分阶段、横向共享、纵向贯通的小初高创新人才贯通动态培养体系。 + h+ u6 ^1 y+ Q( j8 @2 O( W
( V# }. j0 {# |+ F% }8 M' D
“创新人才不是考出来的,是多主体、多层次、多阶段连续保障、持续培养出来的。”高延勇基于系统性、前瞻性、全面性、扬长性、创新性五大原则,提出了“立足育人全链视角,贯通大中小幼育人实践;突破各学段视野局限,探索学段联动新方式;立足人才培养逻辑,升级教育供给系统;联合社会、高校、企业教育资源,实行全量培养、全面育人”的改革方针,要求区域各校立足未来社会要求,探索落实新目标、新规则的新方式、新策略,全面升级学校各阵地建设,贯彻学科、学段融合,探索学制改革创新模式,建设全新学习场景,增强教师育人远见,破解传统教育阶段性短视瓶颈,为学生的优长与天赋提供有连贯性的教育保障。
. R+ C, y9 ~* I% a; a* }/ |, c7 c) T
何 为?
/ D% A2 k# ?8 B- Z, B+ e9 q' R' B
( [# j1 \: a9 A; i L% t8 k h推行“集团+集群”双轴联动 & }: ?3 S3 K4 d# L
# i$ T' }. U6 n; L
确立以关注可持续性和聚焦教育供给变革的人才培养创新导向后,罗湖提出“集团+集群”双轴联动的跨校协同机制,以确保横向资源的丰富性和纵向发展的连续性。“集团纵轴”在于纵向推动学科贯通建设,立足各集团校成立小初高学科贯通教研共同体,基于学科工作阵地,有序开展跨学段、跨学科育人实践,实施“一生一案”扬长培养;“集群横轴”在于课程资源共享,推动空间距离临近的学校开展课程交互,学生走学、教师走教,让学生需要的课程资源流动起来。6 [) \+ s6 o' z8 u7 m- |8 U/ Q
7 }! ^6 @) c$ o* B罗湖区教科院以贯通培养为突破口,逐渐打破纵向学段、横向学科及资源分割的壁垒,构建了“贯通治理体系”“贯通教学体系”“贯通支撑体系”“贯通保障体系”的全方位中-小-幼贯通培养体系,建立纵向学段衔接、横向跨学科融合、校家社资源联动的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机制。截至目前,已成立学科贯通教研工作室12个,立项贯通专项课题25个,开展贯通教研62次。 : G* L1 I3 k K% E6 I
' }4 [, S2 G, e7 ~" n+ h- K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机制
& r. Z6 i9 H2 e; e) y* j9 ?
( n q% k F8 \8 [& c1 @/ N, X立足全量培养,罗湖教育局不断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贯通培养路径,借助全域协同力量,与高校携手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与贯通培养,保护鼓励、及时支持,组织跨阶段的教师合作研发评估标准、衔接课程,做好学习方式衔接、课程内容衔接、师资能力衔接等。
/ X/ w( d% t7 N1 N8 {/ {; Y0 J# {1 ~# q; l; C
对此,罗湖区专门设立了“四院一校一中心”,包括少年数学院、少年科学院等,并在有对应优势的集团、学校设立分院(或教学基地),为具有天赋的孩子提供跨学段、高品质的学习机会与精准指导。
! y' o3 q( L. P* H" p2 z5 d' E+ A, a
以罗湖翠园教育集团少年科学院为例,学生自主研发的“智安适”科创项目,荣获五项国赛奖;成为中国唯一代表项目(全世界10个国家)入选全球SFT优秀创意项目;作为全国唯一中学科创项目参加第八届国际大学生“创撷硕果”展,得到教育部领导的接见。
0 S+ Y% C5 O6 M3 [% e) G& ]+ s6 B: |2 M
以资源供给打通育人路径 + _4 O* w* D; U4 T |0 g
7 \0 l5 I o% _8 |7 ~$ W' D) `
罗湖区在探索大中小一体化贯通培养路径的同时,立足“大中小衔接”的顶层牵引作用,依托高校育人资源,与高中学科打通开展人才培养联动,将学科基础优长培养下沉到初中、小学学段,实现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
' F' _$ f$ a+ k% H
& ^5 S3 U! K& K2 l; I$ M4 ~罗湖区先后与多所知名高校等开展合作办学,如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合作开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礼文学校,与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共同举办深圳市美术学校,与南方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交流、学校管理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 ( y7 Y0 Y# q1 H h4 X) j
; r" ?7 W" Y; L s0 v5 M+ M
以教师能力保障育人质量
n3 I* G. E- i1 D. H( O9 M2 _. w# r6 V& Y, I
作为广东省首批“教育强区”,罗湖区一直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在贯通人才培养行动中,区教科院深入实施“领鹰工程”,启动“领航者”“揭榜挂帅”“扬帆者”优秀干部选拔,构建教师队伍“五环一体”贯通培养体系,组建区域贯通教研共同体;成立区域内各学科教研员、各梯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各学科组长及优秀骨干教师组成的区内贯通师资团队,开展纵向跨教研、横向跨学科融合的教科研训一体化教研活动;创新推出“百人听千课”青年教师培养行动、新教师“基本功过关”考核行动。通过横向贯通教研培养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罗湖区正在建设一支能胜任大循环教学的教师队伍。
+ G; L6 @2 N: X y' k6 ]; z n; g; p5 p7 x" I8 `) h+ i: g+ G
以数字化转型实施循证育人 2 y0 r* [2 ], |, W
' k# M5 c7 O# h4 ^
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使得循证育人成为可能,为教育活动提供了精准的评估和优化。罗湖区高度重视数据应用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核心驱动力,较早构建起全区贯通的数字化评价系统以及学生共育动态成长数据库,实现对教育目标、实施过程和成效的动态监测,确保教育活动与贯通培养体系的有效对接,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优化和育人成效的精准评估。# L* t, K$ J8 U/ X' D
& d) I! q1 X1 ^0 ?+ `8 C. B同时,依托数字化平台、数字化资源、数字化评价,罗湖区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数字化思乐课堂”循证教学理念系统,使用数字化平台及资源生成预设性、形成性、关联性的学习资源,创设学习任务情境,学生基于数字平台中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基于师生互动、拍照投影、小组合作等数字化功能,提升课堂学习参与度。学生的学习数据全程可采集、可分析,可转化形成学习证据,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学生,师生通过学习证据及时改进教与学的实践。 f% x+ T; u) d
2 V3 B8 a6 ~( Z0 \0 b2 }9 T贯通培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构建全面贯通、持续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的基础上,深圳市罗湖区将继续展开多要素、多阶段、多层级的机制探索,主动迎接数字化、智能化的新机遇,探索打造新质教育区域生态的完整变革之路。 文:谢粤蕾 制版:陈欣 章玲 黄永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