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云飞|来源:原创
- [7 I( C6 N2 M! x. h- [! m<hr>史上最强的汽车降价潮要来了,只能说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啊!4.499万就可以提朗逸,你没有听错,现在汽车市场都卷成这样了吗?那么这降价潮的背后又释放出哪些重要的信号呢?其次,在这种降价潮下,合资车最终会不会退出中国市场呢?
) P8 f( b' ]$ c4 U* f6 @5 [
0 s( A, C ?, z* H3 B- B9 ]9 `7 m; I6 g, s4 ?- K; Q: d3 Q
这不,马上就要过年了,各大车企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开始纷纷放大招,把汽车价格一降再降。11月份,特斯拉宣布对Model Y进行限时优惠,优惠之后的Model Y后轮驱动版总价仅需23.99万元。之后,比亚迪秦PLUS算上国家补贴的2万元,最低价可以卖到5.98万元。
3 b5 n% I, ]* q: C3 }. F8 A然而这还没有完啊。这不,近期2025款新锐1.5L出众新逸版,算上分期优惠的2万元,再加上国家补贴的1.5万元,最低4.499万就可能提车了!当然这些也只是个参考价格,因为各地政策不一样。
* K. i e9 w I, `( ~至此,有很多网友就说了,这是真的假的啊?汽车真的被打成白菜价了吗?其实,这也只是各大车商打出来的一个噱头而已。因为国家以旧换新的补贴政策到这个月底也就结束了。所以,才有了上面我们看到的最低价。
; l, Z% m! A% G; k; i/ J# I1 ?! e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年关将近,各大车企还是想通过各种价格杠杆来获取到更多的消费者,以此来给自己作一个完美的收官。
& @1 z: Y1 w; {2 V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根据乘联会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1到11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降价规模224款,其中新能源汽车195款,远超去年同期,部分纯电车型的降价幅度更是达到10%以上,再加上一些模式调整的降价,其力度之大非常惊人。9 x9 ^! ~: h/ O- o) d
当然,在各种降价的政策上,我国汽车的销售量也确实在水涨船高。根据乘联会最新的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42.3万辆,同比增长16.5%,而新能源车市场零售126.8万辆,同比增长50.5%,11月份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到52.3%。' ^! H& M M9 \1 _
这也就是说,随着国家补贴即将到期,以及年底前是汽车销售的旺季,各大车企不可避免的将会进入到新一轮的价格战当中。那么这激烈的价格战背后又释放出哪些信号呢? 我们接着往下看。
7 y$ N& @& g' c2 Y0 {
( U! I3 e2 Z' P
+ e; P& t; \, |+ a& k首先,那就是现在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各大车企的销售量都不及预期。1 r; u$ G8 {" h
我们就拿特斯拉来说吧,早在今年初,特斯拉就曾预测,2024年全年销量增速将会大幅放缓,并且显著低于2023年。根据最新的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在全球共交付了129.4万辆电动车,同比下降了2.3%!
& W6 r! n7 {. U8 l+ x" D2 I* R另外,像小鹏汽车、蔚来汽车、上汽集团、东风汽车和广汽集团,虽然上半年他们的销售业绩都在增长,但是他们也都没有达到销售的预期目标。比如,2024上半年,小鹏汽车总交付量达到52028辆,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5.6%,但是与全年28万辆的销售目标相比较,仅完成了18.6%!
! o7 J# E- a6 `% U9 ~- g可以说,大家的希望越大,失望就会越大。那么这最终的根源又是什么呢?那就是中国造车新势力的崛起。根据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的报道,目前中国生产在售的乘用车品牌已经达到129个,本土品牌就超过了90个!试想一下,20年前,你能够数出来几个汽车品牌?+ q( ^4 i2 x* M4 o# H& L& C
可以说,在这种市场格局下,汽车高配都变成了标配,剩下的也就只能够打价格战了。俨然汽车产业正在进入下半场,各大车企纷纷以价换量,无非就是想拿到下半场的入场券。
( S- s' ^ w( H* [1 A# R, Y
0 ^. V0 C& d* X g; r0 f- j
c W& q/ Q& w; I; E) n其次,中国新能源车的崛起,随着产业规模化以及技术创新,也减少了汽车过多的生产成本。
4 K& \0 ^% Q E! x4 R这里可以分为三个点!
- ?6 W+ s# R2 t6 x9 ?第一、那就是规模量化以后,所带来的生产成本减少。根据莱特定律,产量每增大一倍,整体成本就会降低10%-15%。而现在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已经达到52.3%。11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更是同比增长50.5%。这种规模量化以后就会为车企省下不少的生产成本。
0 }+ U4 H! L0 G* `& _第二、那就是电池成本也在不断的下降。根据美国能源部车辆技术办公室的一项新研究表明,2008年至2023年期间,电动汽车电池的成本下降了高达90%。可以说,这是车企节约成本最大的一部分。
9 X( h6 o' C# H! F; Q第三、那就是各大车企之间联盟或者是合并也减少了大家不必要的研发费用和市场投入费用。比如,像建设充电桩或者是系统研发等等,这些也都可以省掉了。
0 ~" ? r) W3 ?1 H' p! @% s! k这样看来,汽车大降价是大势所趋啊!但是问题来了,在这种大势下,合资车怎么办?不降价没有优势,跟着降价则是无利可图,他们最终会退出中国市场吗?& }1 e2 g5 _" |2 ? [
可以说,11月份,在我国纯电动汽车销量排行榜前十的企业当中就不难发现,一方是以外商独资车企特斯拉为代表的独资品牌,另一方则是以传统以及新势力的中国品牌,而合资品牌在这一领域当中非常遗憾的缺席了,渗透率也只占到我国新能源车总渗透率的6.2%。 U; r" k- D# P& t; L
确认,无论它们是在外观设计、续驶里程、智能驾驶,还在语音大模型应用方面都不占优势。那么当下如何精准定位,实现强势回归则成为了合资车企最迫切需要迈过去的一个坎。! T' {, e8 A, s. H
说到这里,恐怕这件事又会给欧盟对华征收汽车关税敲一敲警钟了。那是因为如果我们再对欧盟车企进行反制呢?这些合资车是不是就真的要退出中国市场了?最后再问你一句话,你会选择合资的新能源汽车吗?0 ?; m% o4 S# o+ h( |: W
<hr>0 m" y/ Z! a0 ^/ O8 Q
作者:李云飞,大型互联网公司创始人、大型食品连锁企业CEO,从事互联网及实体连锁行业20年,曾被搜狐网、网易财经、腾讯、凤凰网、中讯网、百度等知名媒体平台相继专题报道,擅长财经知识分析,创业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