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本田和日产开启合并谈判,欲打造全球第三大汽车制造商

[复制链接]
查看7909 | 回复0 | 2024-12-23 10: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经记者:孙桐桐 每经编辑:孙磊
! K( @: l- J: I) `; m4 s  B; D/ e+ z2 b  o0 ?: ]* l
据新华社消息,当地时间12月23日下午,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在东京共同宣布,双方已就合并事宜签署谅解备忘录,将正式开启合并谈判。双方将计划于明年1月底前做出最终决定。与此同时,日产汽车的战略合作伙伴三菱汽车也将考虑加入合并的可能性,并将于2025年1月底做出决定。% K/ Q- W7 e7 ]+ I

; h1 S+ z/ ]% p  r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将以共同出资成立一家控股公司、双方均作为该控股公司子公司的方式进行合并。同时,双方计划继续共存并平等发展本田和日产持有的品牌。双方计划于2025年6月签署最终协议,新控股公司的董事会超过半数成员将由本田汽车提名,包括首席执行官。
7 E/ S% |8 A  Y4 |7 p
1 A" V5 U2 W# u% J6 Q1 V! t  i新控股公司计划于2026年8月成立并在东京证交所上市,其中本田汽车持股过半,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将随之退市。
/ t1 I& S- D- m3 _: P
& B6 D7 L6 k1 j# ]% ~% S或实现七大协同效应1 d1 R+ ?7 p& _+ c0 N
% P& C: N+ T# V
日产董事、总裁、首席执行官兼代表执行官Makoto Uchida表示:“今天标志着一个关键时刻,我们开始讨论有可能塑造我们未来的业务整合。如果实现,我相信通过联合两家公司的优势,我们可以为全球欣赏我们各自品牌的客户提供无与伦比的价值。我们可以共同创造一种独特的方式,让他们享受汽车,这是任何一家公司都无法单独实现的。”! s% z/ a& h7 x: f. t
5 q$ h% e9 m+ y7 o9 \- I
本田董事兼代表执行官Toshihiro Mibe表示:“通过汇集知识、人才和技术等资源,创造新的移动价值,本田和日产多年来一直在开发的技术对于克服汽车行业面临的具有挑战性的环境变化至关重要。本田和日产是两家具有独特优势的公司。我们仍处于开始审查的阶段,我们还没有决定业务整合,但为了在2025年1月底之前找到业务整合可能性的方向,我们努力成为唯一一家通过化学反应创造新移动价值的领先公司,而这种化学反应只能通过两个团队的合成来驱动。”
5 G7 Z  H2 L- S' g3 ^& y& o) _2 s9 r  t+ _& D6 v4 w) b
官宣!本田和日产开启合并谈判,欲打造全球第三大汽车制造商-1.jpg
$ \4 @6 a+ A) W! C; j" Q

7 v/ J& u7 T& X, [. C% o图片来源:每经特约记者 郝帅 摄(资料图)4 A6 I. N( C, ?/ z$ c9 [
0 c, [) U( F& m- M$ _5 S
据悉,如果双方能够实现业务整合,两家公司可以以整合各自的知识、人力、技术等管理资源为目标;创造更深层次的协同效应;增强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并期望提升中长期企业价值。此外,日产和本田可以通过整合日产和本田的汽车,以及本田的摩托车和动力产品业务,进一步为日本工业基础的发展做出贡献,成为“领先的全球移动公司”,使两家公司的品牌变得更具吸引力,并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具吸引力和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
5 ^/ O/ M  [  U: }' D8 l- [1 s7 L: p1 I
值得一提的是,合并后的新控股公司营收有望实现30万亿日元(1914亿美元),营业利润超过3万亿日元。具体来看,双方的整合主要可以实现七大方面的协同:通过标准化车辆平台获得规模优势;通过整合研发职能提升开发能力及成本效益;优化生产制造系统和设施;通过整合采购职能增强整个供应链竞争优势;通过运营效率提升实现成本协同效应;通过整合销售、金融职能实现规模优势;建立智能化、电动化的人才基础。/ s  {8 a! T& s0 p- W, `

; @, ^( D9 Y' ~3 d+ N欲打破经营困局. N! q% I$ Y& C+ {+ p3 G
  G: R( Y* L* M% Y/ l/ r! [% E
据悉,日产、本田和三菱汽车合并后,其年销量预计超过800万辆,足以挑战全球巨头丰田(2023年销量1120万辆)和大众(2023年销量920万辆),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同时,三家车企重组也将成为自2021年1月菲亚特克莱斯勒与法国PSA集团合并组建Stellantis以来,全球汽车行业规模最大的一次合并。
& f# U/ g% c' m2 q0 l
& r1 W, R! F; [+ ~% Z双方合并的背后,是全球汽车市场竞争加剧,成本不断升高,以及电动化转型带来的挑战,车企盈利能力受到考验。
  A- }% l9 o/ P. C3 p& `8 F' |! i: |6 D$ B
业绩数据显示,2024财年上半年度(即2024年4月至9月),日产汽车销售额为5.98万亿日元,同比下降1.3%;营业利润为329.1亿日元,同比下滑90.2%;净利润减少93.5%,至192.2亿日元。
3 a5 \3 j  ~' {, }( A9 s+ @
: F4 D5 L$ q4 _+ |鉴于上述情况,日产汽车下调了对2024财年的预期。其中,销售收入从14万亿日元下调至12.7万亿日元;营业利润从5000亿日元下调至1500亿日元;全球销售目标也从365万辆下调至340万辆。
# Q, D; W4 g1 ?* T% `
: m9 @# N% c  n" f( m) R
官宣!本田和日产开启合并谈判,欲打造全球第三大汽车制造商-2.jpg

. }9 q9 |. w4 v, C2 {
2 m  t  Y0 k, Z# n" G图片来源:每经特约记者 郝帅 摄(资料图)# }& o( b, g! m
* u! q! [2 E5 I2 k
另一方面,本田汽车也面临着经营困境。目前,本田的汽车制造业务营业利润率仅为3.6%,远低于其摩托车部门的18%。有分析师估计,到2026年3月底,其汽车部门的营业利润率可能只会提高约1个百分点。8 v  F" c0 {. V. t, ?

) }" Q5 z0 s: C) ^数据显示,11月份,本田在中国车市的单月终端销量为7.68万辆,相比去年同期,销量下滑了28.01%,降幅接近三成。本田在中国车市的单月终端销量已经连续10个月呈现出同比下滑趋势。4 B) y9 ^* y) H0 t) C; c
9 J; K" q5 e1 g- m
《日经新闻》称,在世界汽车产业中,美国特斯拉和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正在挑战传统的大企业,在技术和参与者两方面,正在进行历史性的结构转型。5 N: i) Q2 i. z8 j  x: Q- F; [
" p$ f4 p' a$ B/ t; h
公开数据显示,从2019年至2024年,日系车在中国、东南亚等市场的份额出现明显下滑。此前,日产汽车在泰国宣布了一项大规模裁员计划,预计到明年秋季将裁减约1000名员工。据统计,与2018年相比,日产汽车2023年在泰国市场的销量减少了四分之三。与此同时,中国车企如比亚迪、上汽MG、长城汽车等,借助泰国政府针对电动车的购车补贴政策,迅速扩大市场份额,成为日系汽车的有力竞争对手。
1 r  ~) a: l8 g' f- ~: U
7 A- m/ x+ t" A& j# ^1 }* VVisible Alpha的预测数据显示,2026年,日产汽车和本田汽车合计将售出近600万辆汽车。由于这两家公司的关键市场基本一致,其若合并,或能缩减从管理、采购到生产和研发等方面的支出。+ `$ b! }5 G+ t# Q
9 `; c8 {- r7 {: r
每日经济新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03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30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