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奕(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 ~& N& U! N% D, f
" M9 ^7 c8 N8 n" a5 t
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要部署,为当前深化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新征程,深化区域教育综合改革要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坚持守正创新、系统集成、突出重点,善于打破传统意义上的“零敲碎打”的思维模式和“小幅修剪”的行动模式,从新质生产力及其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之间深度互动的高度,通过新突破引领、新载体支撑、全系统升级,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要素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动力,助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 W' I i) U/ c3 g, Y+ t- R* H. O; x; A3 m, s' F
助力“教育技术”的突破
, V, Z; t R0 s& g3 e/ z3 l$ }3 B7 E6 R7 \+ s
“教育技术”不仅仅是指软硬物质技术,也不仅仅是升学工具或谋生手段,而是更加强调育人,其突破是理念创新,关键是合格可靠,本质是人才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要论述既为“教育技术”革命性突破提供了根本遵循,也指出了贯穿始终的立场、观点、方法。* Y) s# g# c8 Y. X, J1 D
# E! J+ k; m# a! s思想政治是实现突破的政治保障。我们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立足思政“小课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做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文章”,持续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确保我们培养的人始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 \. i& v, n7 M8 Z
5 e, z' N x1 @) G基础教育是实现突破的基石。我们应进一步夯实基础教育这个战略基点,始终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基础教育的生命线,既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也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健全集团化长链条贯通式育人机制,营造创新潜质学生脱颖而出的成长环境,构建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为教育强国建设稳步伐、足后劲奠定坚实基础。' D" i# ` d1 @
8 V/ S9 i4 u- `1 U3 \) t
高等教育是实现突破的关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用较大篇幅阐述了高等教育布局、分类改革、学科设置、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内容,凸显了高等教育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必须进一步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加快推动高校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深化“双一流”建设,加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培养,引导学科专业和人才团队交叉融合,推动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发展,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E9 I+ \8 M. ?% B( Q' N6 P
! y8 o) h7 j* D8 R L5 B6 Y职业教育是实现突破的支撑。职业教育在统筹基础教育基点和高等教育龙头、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聚焦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区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整合优质产教资源,着力培养崇德尚技、知行合一的卓越现场工程师和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根据区域行业产业发展需求,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等行业产业发展需求,促进优质教育资源与先进产业资源充分对接、深度融合。
0 h/ u9 v# \5 r5 T8 B2 s0 T1 C2 y& R2 n5 }' d3 o, S) L/ k
教育评价是实现突破的指挥棒。以中考改革为突破口和切入点,撬动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现系统性跃升。提升命题质量,减少考试数量,完善开卷、闭卷和日常考核相结合的考试评价体系,强化过程性评价结果应用。落实体育评价改革任务,丰富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深化美育评价,全面考查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深化劳动教育评价,引领学生开展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逐步推动以评价引领课标落实、促进“五育”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 y t4 n5 j3 V0 Z' s( X
, u/ N7 z$ G- p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突破的基础工作。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一体化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师思想政治素养、育人能力提升,让教师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真正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 i0 ~; T3 I' q$ V7 m9 `; S
3 @2 D$ \* `9 o" z+ E加强区域教育资源要素创新配置% G0 f8 w' l3 ~/ ]9 t J) Z
" ]' f" N1 u4 L& F
随着学龄人口变化,传统的教育资源要素配置方式亟待转变。增强区域教育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需要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区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推动各类教育资源要素顺畅流动,不断增强培养链的韧性,更好地优化配置区域资源。
9 P) \( B- N& W% F0 ~
/ f, H% P. I1 H0 o完善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机制。集团不单纯是以均衡为目标,也不是传统的强弱联合、以优带弱,而是将师资、空间、课程、活动,甚至是家庭和社会资源进行边界打通、优化组合,非线性、多维度构建让不同类型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包容性成长的育人新模式,进而提升教育资源共享率,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尤其是干部教师的交流轮岗形成了一种新型分配样态,在不增加教师编制的情况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个性化育人。
" j0 a' B! P& \5 x
2 v% u$ Z8 z& L3 \! h( h; Y增强基础教育培养链韧性。基础教育阶段的育人活动充满生命力,富有多样化、个性化特点。增强培养链韧性,既需要通过课程创新形成育人新载体,又需要通过连续培养构建学生成长新样态。要统筹集团内教育资源要素,推动基础教育课程创新实验。初高中课程贯通的连续培养机制要进一步完善,优化形成布局合理、方式科学、运行规范、重在培养的发展样态。
6 U' q6 \3 M' n9 e0 q% n2 O' h1 ~, |: x$ s0 U8 Z) ^
深化高等教育产学研深度融合。要坚持问题导向,在产教融合中重新定义问题,把学生培养线和企业生产线相结合,统筹推进有效的人才培养、有组织的科研和有用的成果转化。要持续完善“双导师制”,把学生引向高精尖的生产环境,把教师“逼”到国家战略需求和国家“卡脖子”项目中,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让育人育才与技术创新有机统一,在创新一线培养一流创新人才。% G' K, Y z3 X. F2 R8 z
) v; c: s' a& ^- l) s: s以更大视野推动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统筹推进教育领域国内国际双循环,把教育对外开放融入主要业务,在与全球教育、科技、人才深度互动的新场景中提升发展能级。聚焦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拓展合作渠道,开展合作办学。深化中外青少年交流。做优做强“留学北京”品牌,助力来华留学生更好地学在北京、融入北京。" C( a4 s* k& X
. {3 y8 Q* J, o+ w
塑造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形态。问题由“产”来引领、需求由“产”来定义,这是产教融合新形态的重要特征。从横向来看,抓好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将有力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支柱产业及高精尖产业,实现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举多得”。从纵向来看,抓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建立“企业出题、学校选题、联合答题”协同机制,有助于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在攻关任务中和产业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 H- A, x3 h$ O9 T$ r
" u# c3 }1 W1 b+ A* |促进教育深度转型升级0 c' Q- _% |8 Y1 i7 }) ]
3 r: g1 Z# u6 q4 k5 h7 S
促进教育深度转型升级,需要处理好资源要素流动与质量提升、教育治理变革与师生微观感受、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与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用牵引性、撬动性强的工作促进教育深度转型升级,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贡献力量。
- ~: [: N2 E& t7 m. h+ f8 Y" L1 K3 W; Y) Q
统筹推进“双减”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持续巩固“双减”成果,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后服务质量。这一重要论述指导我们,牢牢守住基础教育阵地,持续满足人民群众实际需求,统筹推进课内课外整体育人,做好提升教育质效的“加法”;充分发挥校内外科普资源重要育人作用,丰富科学教育供给,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坚持“健康第一”,紧盯“四小”(“小眼镜”、“小胖墩”、“小豆芽”、“小焦虑”)问题,建立大健康教育观和教育体系,切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加强优质学位供给、教师交流轮岗,推进教育数字化应用,努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y2 i) O0 [& C* a/ g0 ~/ K
" T% h! ^! M2 ^5 \0 Q
持续推进区域教育协同发展。始终坚定区域教育协同发展“一盘棋”,立足区域差异,既弥补各自短板,又发挥共同优势,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平台和项目合作,把发展落差势能转化成协同发展动能。加大教育要素资源共享力度,发挥教育中各类要素的聚合效能,推动“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对接,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不断提升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水平。
- ?8 `: q& J; Y7 h" E/ ^7 |3 U, P, c4 Y+ F
开展高校资源总体统筹治理。要适应高等教育普及化及其水平持续提高的发展阶段,优化高校资源布局,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不断提高培养层次,创新培养模式,加强研究生科教融合平台和产教融合基地建设,推动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要合理调控学科专业设置,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培养与市场需求接轨的人才,实现高效人力资源供给。
" a& {0 s% w0 ~; b) ~" o
) e) T R: f h( i7 ]( }& R a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推进的引领作用。要树立新型的教育资源观、环境观,统筹推进社会大课堂建设、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和实验校建设、青少年创新学院建设,持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更多地走出校园、接触社会。要发挥科技和人才对教育的促进作用,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协同化,加强有组织的基础研究,提升重大科技成果供给质量,切实提升对国家重大战略的支撑力贡献力。
! Z! H, i0 p, M, O: f1 v& h
5 w* R+ I l I5 r1 L& v" x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要进一步提升校园治理体系转型升级,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相得益彰。要加强校园周边交通综合治理,强化联合治理工作机制,化解处置潜在风险隐患。要加强校园餐管理,把校园餐放到与教育教学、课程教材同等重要的地位,始终聚焦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发力,以可感可知的实际效果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o h5 [1 e8 L
% w4 s2 M. j% z, G来源: 中国教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