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到底是个啥?
" V A$ ?1 v6 ?/ \; g, I# L1 V/ V1 [: @) v2 E( Y6 S
) p8 o4 _# d5 N2 N3 B3 J
D, h% Z6 N' N% [3 Q$ h7 O {, p
+ i! F: r5 s3 ^; M3 h
) s+ D' p; }$ m7 B+ D' J
学习中医半年有余,当然是自学,看了很多书,听了很多课,似乎是收获满满,颇受启发,大有受益匪浅之感,可是仔细想一想,又陡然觉得是一无所获,甚至还是没有入门的感觉。当然,对于真正的把握中医来,还真是的没有入门。 / |( q& M1 s/ A7 Z- i% Z
, x6 ?$ ^' x; O. l" U$ W% t @
2 D: T& |6 q, u学习本身就是个过程,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医来说更是如此,循序渐进恐怕是必须要遵循的原则,只是这个过程恐怕是个漫长的过程,当然也会是个受益匪浅的过程,这是不言而喻的。 , H) ~: e N9 S+ t
# A3 u! r4 B- L" s
2 U3 Q L: y, [ X2 N0 ?. ?回味这段学习中医的历程,倒是颇多感慨,很是能品味出王国维先生所讲的人生三境界。第一境界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则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9 @( p' _; ]* K) Z- g
4 z# G% l I* H# j' l4 N3 m" G) h2 x6 `2 V5 {& |1 r
虽则学艺未精,甚至不得入门,但是这三境界倒都有些感觉了。尤其是第三境界,学至深处,总有那种感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医理论至深至奥,但是无论怎样深究,说到底还是在讲人体,是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虽然这是个小宇宙,十分精微和神秘,可终究还是得回到这里,只是“行到水穷处”再回头看时,那个依然在灯火阑珊处的佳人已经是似曾相识,但是又完全不同了。对于人体的五脏六腑而言,同样是这种感觉。 / }8 i, x8 F* q, Y
3 u0 Y3 D& O" p: _4 X! J" e
. ~+ x; V A; F4 [* J# d那么作为五脏六腑的五脏到底是个啥呢,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理解它呢?这里还真是道道很深,需要把握清楚才行。 - Z5 m+ Q/ s: Y/ ~6 s; m
! [2 {; e6 f- Z, l) Z' e5 Z, ~5 E/ M/ ?1 A# l* V. m. ~( h
首先,五脏是实心的脏器
2 h( r" ~/ p5 u- N8 y$ Q7 i# [, M9 `- L- \* T+ n+ v
4 e- t3 z4 H6 M8 U, v
我们都知道五脏是心肝脾肺肾,但是中医习惯上是说肝心脾肺肾,这是个习惯问题,但是也有学术性质,这里不加探讨,大家知道即可。 3 ^1 D0 ?) R+ D% Z0 \. |! U5 D: G
( _& L& T& F$ i# }- x
* y* p, f: c" s3 }1 E2 b/ X+ o我们经常说五脏六腑,那么作为内脏的脏与腑显然是不同的,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
* |! K7 L9 S% {9 h1 n% q- U
- ^* Z1 F4 j' y3 X0 T- U& T6 Y9 H7 f. j! I
脏是实心的,实的脏器,指胸腹腔内之组织充实致密,并能贮存、分泌或制造精气的脏器。也就是说脏器是实的,而腑则是空心的,虚的或者说是中空的器官,腑在实质上是空心的容器。当然,腑也不只是装东西的容器,它是有相应的功能,而中心和虚空的部分正是它起作用的地方。这正是老子说的“有之以为器,无之以为用”。 7 D, n) X4 V* V5 r- C I* V
1 I3 y" V5 c: }/ i
9 w* w, ~3 ?, l. m% J1 a3 j/ v总而言之,脏与腑是相对的,脏为实,腑为虚,脏为实心的器官,腑为空心的器官。
# }8 D1 F6 O- ]+ u8 S( ?5 G2 q6 w6 S; Q, E, o( ?
& Z/ h7 {; R D9 `- W
其次,五脏是以实藏虚,满而不实
6 N, }: X+ |' k
+ b. t+ d; F5 R' ?5 O* k/ O4 F( _4 g: O% Y$ l, [/ }! q
说五脏是实心的,那是相对于六腑而言的,六腑是空心的。
5 p2 R3 W* v" z/ e k, A" {, K* @& c. |& f
9 |# _. C' O" K& x+ ^: D" _+ l2 g有意思的是五脏是以实藏虚,而六腑则是以虚藏实。这也是脏与腑的辩证关系,两者是相反相成的,互为补充,互相协助来共同维系生命体本身的。
; w& ^8 G6 p o! [6 R1 K4 @7 m7 Z6 x+ B/ g2 P3 R3 b
" Y5 {0 T7 Z6 J% D9 u6 c: ~
五脏以实藏虚,藏的是精气,是精神血气魂魄之类的相对虚的物质,跟六腑所藏或盛贮的实质性的饮食物是不同的。《灵枢·本脏》:“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精神血气魂魄之类的东西是相对虚的东西,在这些东西中唯一能让我们感觉到有形的实物是血,但是血液本身又是能够容纳很多东西的,在这六类东西中其他的五类东西几乎都可以蕴藏于血液之中,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8 M+ {! |2 v0 J0 I8 p
3 c' J4 a: ~7 K5 @, n; ]! \/ ]5 W/ p# b& [4 P& S) e5 @# {3 p
正因为五脏所藏之物为虚,当然是相对的虚,所以五脏是能够藏满东西却不会满,不象六腑那样,说满就满了,不能再增加,一增加就出问题。所以五脏所藏之物往往是能够“满而不实”的。《素问·五脏别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精气之物就象空气一样是可以压缩的,因而很难能够说清楚能藏多少,所以能满而不实,满而不泻,包括血液都是这样。
+ e4 I$ U0 [. p9 S
! e- Z& Q0 q5 e: E `5 s( s5 U% r& K/ T. ~7 {
第三,五脏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器官,而是一个系统的核心脏器
% v4 a2 @, [& Q& b% p
% F! H8 A1 b' v: | F) y7 Y, n, O
中医的五脏不同于西医的器官,中医的五脏主要着眼其功能,着眼于其系统,在中医看来,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一个小宇宙,只不过五脏在其中起到了核心作用,根本作用,因而把五脏作为核心对象的。 * q2 Y! ^$ \: H2 A5 Y& N
; j0 j. K6 b8 o. }0 T7 i6 y1 b& @+ y: ^; U5 O- O6 {: p
具体而言,五脏是中医藏象学说的核心,而藏象学说的“藏”字就是五脏的“脏”字。所以脏就是藏,是潜藏的意思,五脏就是五藏。“藏象”二字,就出自《黄帝内经》的《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的就是藏于体内的内脏,象就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学说就是指研究五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甚至病理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引起的表面征象的学说。
# I: W' o0 l, j7 e5 d) F2 }& M7 n: O- d; R) S& o0 j/ ^
( h% \% X+ e/ d$ T6 r- A" s" m五脏不仅与六腑相对应,构成五脏六腑系统,还要进一步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进而将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联结成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所以五脏决不止是几个器官,脏器,也不止是“外络于肢节”的系统,更是整个生命体的基础,是具有完整、强大的系统功能的。 5 N7 F! Z G7 e# i% a9 `; {
/ X$ t2 Y4 [1 V# [5 S* _
. t* I; ~7 [6 M( e8 c
当然,对于五脏的认识,这仍然只是基础部分,我们必须要在小宇宙的系统中,在生命有机体的系统来认识五脏,这样才能真正搞明白五脏究竟是个啥。
0 b. v* j9 v( x) g5 P d; K x. c2 W
. C3 I# n. |( ^' G' _& s, Q1 t
#妙笔生花创作挑战##在头条看见彼此##头条创作挑战赛##头条##金粉社区##我要上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