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在中国市场无往不利的德日系车企,最近遭遇了滑铁卢。# ?1 e. b* ]7 Q! F- b' e! m! ?; g
德日系车企,几乎全部遭遇了大幅度的利润下滑,财报数据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E( f; Y& D/ \' i/ \' Y/ s
; b4 @* r' E2 H+ y3 ]# w% T- g, ~# L; p# J8 {6 @! q: x5 J0 G& }, _7 c9 |
先看德系车企,第三季度,奔驰和实现营收345.28亿欧元,下滑6.7%,关键是净利润,同期净利润为17.19亿欧元,同比下降54%,是近三年来最低单季数据。
8 r) S" c1 E& M6 ~2 c再看宝马,第三季度实现营收324.06亿欧元,同比下滑15.7%,其净利润同比下降83.8%至4.76亿欧元,不是腰斩是“脚脖子斩”。1 u N: d/ A, s& o
% g6 U2 M0 [/ T) E: w
( ~, ?+ R7 l, n- G7 A/ e
然后就是奥迪,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53.22亿欧元,税后利润为2.72亿欧元,同比下降77.52%。9 p" n8 r0 _9 C6 i: n2 W
日系车企也没好到哪去,日本7家主要汽车制造商今年上半财年的财报已全部出炉,其中丰田、本田、三菱和马自达的净利润和去年同期相比均出现下滑,下滑幅度最大的是日产汽车,2024上半财年(4月至9月),公司净营收同比降低1.3%至5.98万亿日元。净利润同比大降93.5%至192.23亿日元,大约只有9亿元人民币。在此背景下,日产汽车7日宣布,将把全球产能削减20%,同时裁员9000人。& f+ W: w% e2 `) f
3 W6 L1 \7 j& C4 U- q9 e2 |, n+ m9 |. c* J. F1 q. n# i6 w6 k0 m
之前我们总说国产车崛起,合资车跌落,是大势所趋,总是有人唱反调,什么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国产新能源就是电瓶车啊,造车新势力全靠营销啊,总结起来一点就是,合资车还是你大爷,国产车还是站不起来,但是如今,德日系的销量和净利润大幅度下滑,难道都是偶然吗?7 U: e+ [- m5 h( n& _* k
7 S+ U, r5 w" d9 c+ f) U. q
" i: ?& [$ C% c% Z: U9 f肯定有人又要找借口了,那是因为经济下行,大家的口袋里都没钱了,你看看,给外国品牌找借口是一个接着一个,找不到借口也要硬编,什么时候能对咱们的国产品牌也这么孝顺啊?7 e L& G. w4 u* ]
你看看理想汽车,月销量都超过5万了,均价超过25万元,均价50万的问界M9,一个月能卖一万五千台,均价20万以上的小米汽车,一个月能卖2万多台,蔚来汽车上个月的销量也超过2万台,是大家都没钱了吗?是大家不选BBA了!事实就是买高端国产新能源的人越来越多了,还要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6 a# x' j+ J0 S/ z7 g- P1 l( Z- \8 B r
, ]! m4 j- a, x( @) G8 r6 _不印象流,还是看数据,过去5年国内乘用车零售均价:2019年,14.2万元,2020年,15.3万元,2021年,15.5万元,2022年,16.2万元,2023年,16万元,2024年前6个月,17.9 万元。
2 C/ T4 p. n. o2 B" m F" C根据杰兰路发布的《2024年1-9月乘用车市场价格段分析——品牌份额分析》,和2021年相比,2024年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在20万元至30万元价位段的份额上涨了约3倍,在30万元至50万元的价位段上涨超过4倍,在50万元至60万元的价位段上涨了约4倍。' W1 g S; A q0 I3 s) ~! M& X4 Y
8 U1 x( {" S- d3 L, o
8 F) v1 _( i, I5 W+ s9 l: N/ R# v今年第三季度,宝马、奔驰和奥迪集团分别在华交付14.78万辆、17.07万辆(奔驰乘用车)和15.75万辆新车,同比分别下降29.8%、12.9%、19.63%。
" K- y- i" n3 g4 w" Q( l; g% U这组数据反映了两个事实:
; s6 P2 l8 b" M$ j1、国内车市的成交价越来越高,也就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购了高端车型。4 `7 Z. P: n: }9 J3 X
2、国产高端车型的销量占比,呈现指数级增长,与之对应的则是合资高端车的销量下滑。2 W+ m8 j1 D3 L4 n. C6 h, W
. ?1 p0 e# ^+ U, J# w
2 N1 M6 c/ t% D ~; o! i承认吧,国产汽车是否崛起,已经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了,唯一的问题是,国产汽车究竟能成长到什么地步,会不会像90年代的日系车一样横扫全球呢?无论如何,我们有幸见证国产汽车,最好的时代即将来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