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

[复制链接]
查看9930 | 回复0 | 2024-9-11 02: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门峡大坝作为“万里黄河第一坝”,但自建成以来就饱受争议。
: J/ F1 Z8 I# n1 R6 j  e6 Y
3 H  x. X' ]9 p' l有人将它视为守护黄河的壮举,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中国水利史上最大的败笔。
# Q; U2 _/ a! D% i8 ^* U* N+ z. M! t( M7 i: L
尤其是陕西周围的人民,他们对三门峡大坝的感情极为复杂,甚至呼吁要将其炸毁!
' J7 K. q, H! w6 d) K; F5 c  K. I" C. B) K6 r1 o% P* r
那么,三门峡大坝为何褒贬不一?它的建造究竟是壮举还是败笔?8 }* u$ W6 b3 w* D0 h8 T2 G3 `

0 ]5 E; T6 f% _# _0 R
! t5 t0 U: Y6 `) Z" J  y
民众不满,备受质疑2 m4 {) I: `# A" B

  p6 Y& w) t, j) i( ?5 Z, E说到三门峡大坝引发的问题,那可真是一箩筐。
8 ^; T, C8 d( V! {: C; {' h; F  H; C
三门峡大坝蓄水后,淹没了大片土地,导致近90万人不得不离开世代生活的家园。这不仅仅是搬个家那么简单。; {( s' p$ j# T/ j) R

# ]& B# [9 K1 [1 t8 ^突然被告知要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重新开始,心里会是什么滋味?
. i! k! `( O) [0 I# J
8 x# q! Y: B5 a有人可能会说,为了国家发展,牺牲一些是难免的。
- Y: A4 T% e8 e5 J- b
5 F- H6 F) A9 \+ ^% I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这些移民的感受,他们离开世代生活的家园,到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这种心理压力是难以想象的。1 a& M& s" O/ T# U
; T' k2 G  l3 D; K) K) ~+ X' e
更糟糕的是,很多移民的新居住地条件并不理想,有的地方缺水少地,有的地方基础设施不完善。
: _: J) X7 b8 A+ k2 H) v9 c) {7 ]( S
5 |  P6 U  f. d$ O' g: j这些问题导致很多移民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出现了返迁现象。
. ?2 A4 I; P2 R% ^$ ]0 g) x& j& X! L
2 ]* N  g- Q* q; d! e9 X* E
“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2.jpg

* R( k" u9 j8 M
; f$ S/ h" f. b) d更何况,泥沙淤积问题远远超出了预期。/ ?% r5 v& ?5 Z  {- R8 h
大坝建成后仅一年半时间,淤积的泥沙就达到了15.3亿吨,远超设计预期,这导致潼关高程陡然抬高了4.4米,在陕西渭河河口附近形成了拦门沙。( O6 k/ ^/ B6 a: Q* l6 w
& p1 o1 I; J) H' P
这个问题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简单说,就是上游地区的水患风险大大增加,原本是为了防洪而建的大坝,反而增加了上游地区的洪水威胁。6 l5 E9 a% N! w& S! S

$ B/ T* k# H/ V" y" _8 _1 I由于河床抬高,地下水位上升,加上灌溉不当,导致大量农田出现盐碱化,盐碱地产量低,有些甚至寸草不生。* J% [  Y+ I' v  I

& X2 V; ]# `1 @9 o- O0 k+ w' s* q这对于以农业为主的当地百姓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S: f: q9 B7 V: m
  P% R8 H  D1 A+ n' F4 w  P* A
“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3.jpg

, w' Z$ x& h2 Y
+ u3 X% ?* U1 Q2 N& ]+ @最后,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 O& y6 J$ G8 t1 }
: x2 ?5 u. t  n. Z. H+ Z& g大坝阻断了鱼类的洄游通道,影响了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同时,水库蓄水改变了局部气候,对周边植被也产生了影响。# Q/ j( ]( f, R, x7 E( m: U% H

! I' n) e( P# {这些问题叠加在一起,让三门峡大坝成为了陕西人民心中的一根刺。
7 [2 B/ m" u* Q1 E
) I, U4 {) ?. x0 P( Z; W8 ^有人甚至说出了"早就该炸掉它"这样的极端言论,虽然这种说法有些偏激,但也反映出当地民众对大坝的不满情绪。
3 e$ M6 O- u1 H然而,如果没有大坝,我们又该如何应对黄河带来的威胁呢?2 a: q8 N& ]) F1 V
- i  q6 |' j2 g9 B2 U- o
“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4.jpg

8 a* I5 m; B, |& R4 Z. @' x& v黄河之患:从大禹到新中国的不懈努力
) \: j6 T7 \! e0 b: ^: I
( x" L) |( B$ D) x& T2 G"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句诗不仅道出了黄河的磅礴气势,也暗示了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无尽烦恼。0 W) z/ u; @. s
* S0 w2 d& \/ s7 v7 `
几千年来,黄河水患一直是悬在中国北方人民头上的一把利剑。4 ~/ l4 y0 u" G$ A' J

6 g, L# c0 q! h/ y6 u5 j洪水泛滥,决堤改道,无数次给沿岸百姓带来深重灾难。6 d! f' R5 {) A+ y- m  Z) v
! _$ y% @$ W8 a, C+ Z3 q& A9 w
历史上,黄河曾多次改道,最著名的一次发生在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主流由山东北部改道山东南部入海,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 c" X3 q- h+ E. @2 Y
4 {- C5 ]5 F* p' q4 ]3 s这次改道淹没了大片良田,夺去了无数生命,被称为"丁巳大水"。8 w: a( H# L2 d( W9 M0 }
* E0 h% j- u# K/ n% Z
不仅如此,黄河的泥沙淤积也是一个大问题。! ?1 j- d3 Z' w7 [. R8 F
9 x* |! B; ~2 j2 L( t$ @5 z
大量泥沙沉积在河床上,导致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了著名的"地上悬河",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洪水,后果将更加严重。
" S" z( h6 E3 T5 i5 n8 e) D% C$ i" L: a/ t- m6 h' J
“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5.jpg
5 q8 k; i/ }* Q; E$ c2 D5 B- l

7 ?! a. w2 _6 Z面对如此凶猛的黄河,古人也曾尝试过各种治理方法,比如大禹治水。- v6 l3 T& D( k* m& b8 N' R4 V8 F

% G. t3 _! u4 ?9 p. U但这些方法都只能解决局部问题,无法从根本上驯服黄河。
4 l9 Z1 p- }4 ^+ m. _. N! Q  X! ^
新中国成立后,治理黄河成为了一项刻不容缓的国家大事。
- T( ~% {) }& y4 [) E0 p# F" e- O& C' [; w) A, p( C, `
如何驯服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成为了新政权面临的一大挑战。
( w9 Z) E) H: `; Q! @' K
4 ]3 Y: Q. n8 V) x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应运而生——三门峡大坝。" t0 O* M" q7 f( ^' z- \: C
) B1 h: t% y1 b4 |  G8 C
在苏联专家的协助下,我们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修建一座高程147米的大坝,形成一个总库容355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0 `. x6 V3 c7 L3 a- S
4 ^0 a) e4 p8 G. Q4 o
“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6.jpg

( `/ S! K$ {4 ?  M" n! X4 U2 j, i
! @) h) l" |' k- @; y* ]& z但是,这个方案也引发了争议。2 x( A6 M0 |2 X- d% m
8 S: H" v  m# {
有些专家,比如著名水利学家黄万里,就对这个方案提出了质疑,他们担心大坝会造成严重的泥沙淤积问题。- G6 o3 d( d/ d

1 ~" p  f6 F& K. P$ V& r3 u尽管有争议,但工程还是在1957年9月正式开工了。
! w  v2 o- A( P
& F# ?% `6 N* q( N数十万工人日夜奋战,在荒凉的山谷中奇迹般地崛起了一座巍峨的大坝。' x0 y; i6 s5 V" E

* G( X. ?5 }; ~: `) g6 V工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
; j3 C: U6 Y; I2 _. y- r2 g6 d4 P9 c$ k- T1 o+ J
比如,怎么把河水引开,让工人们能在干河床上施工?我们采用了"筑岛法",在河中修建了一座人工岛,将河水分流。5 u: _" K: f8 _& E( r1 v4 @

: j1 `% D& I' ^1 E8 n/ J" d这在当时可是了不起的技术创新!) N) E. N& C0 s5 Y# v# Q

( ^& s. y5 Y9 T. J4 X+ X' [7 h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战,1960年4月,三门峡大坝主体工程终于完工了。5 @. m" M  B/ b/ P& z3 b+ t

% M9 E& u5 R0 d% H这座被誉为"黄河第一坝"的水利枢纽,承载着全国人民的希望,开始了它的使命。# y* s+ }" d& S( j

! y) E4 L; r2 {) \3 `; W1 W8 a
“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7.jpg

+ d! K7 r$ E& \& J7 ]( T2 ~  ~/ @"治黄丰碑"
1 d% B# |8 I3 E( P$ T9 m
5 R4 f  j2 D. e4 Q( t$ y三门峡工程自投入使用以来,在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E" V8 e; g/ e

9 Y6 k/ M# z! u4 J+ S大家都知道,黄河历来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说法,每次洪水泛滥,都给沿岸百姓带来深重灾难。
: Z) B. @0 o6 n1 t! A' e7 R: T& i$ R9 L5 S+ {8 H
三门峡大坝建成后,通过调节水量,有效减缓了中下游的防洪压力。1 q% l7 {; d) {7 }4 P! J4 m3 }; d
6 ?4 B; g& I7 E- t  r" z
特别是在凌汛期,大坝的作用更是显著。% K* e& D$ }9 E

1 e6 ^& x+ E- |什么是凌汛呢?简单说就是河里的冰块堵住了河道,造成水位上涨。/ T) b' y) N+ n1 `7 h  ?

6 s- [: q! g; }# |+ M以前每到冬春之交,黄河中下游地区就提心吊胆,生怕冰凌造成堤坝决口,有了三门峡大坝,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
* W9 P5 O7 x( D- E
. U; j. V2 A: T; r4 }& k+ h3 V3 ]1973年,三门峡发电机组正式投产,到1990年底,累计发电量达到150亿千瓦时。& h# K0 b4 f% c# A  n

7 t# l4 |# M, ?: X% Q要知道,当时的中国还很贫穷,这笔电力可是帮了大忙了。
" P+ H2 ?. b; Y! B& n- g8 i4 ]8 p- j. n; S) [
“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8.jpg

( c7 h# G( z) K
; |& i0 B! s# t* a再加上,三门峡大坝地处陕晋豫三省交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 K! |( F7 X' B1 M9 p
. A5 h$ \2 F+ m* _9 Z8 x! @# K' p
它每年为附近70多个市县引水超过100亿立方米,灌溉了100多万亩农田。
4 V- i+ u0 ^3 e- o% ?4 q; w" j5 Q4 o4 g% L: X2 Q
这对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 o" c$ r/ \$ Z; Z3 M5 S: o! X  j' C* G3 C& o
黄河之所以叫"黄河",就是因为它含沙量大。0 e5 ~; \! f9 M8 ~

& n4 P. j. b% v4 Q& k) F这些泥沙常年累月淤积在河道里,造成"地上悬河",威胁沿岸居民的安全。) U) G# e- l+ l$ z

3 s! i: z# G6 P三门峡大坝建成后,在1960年到1970年的十年间,累计拦截了超过57亿吨泥沙。
9 f. K& c9 {) z8 f9 w3 Y0 R+ D/ K0 _! S7 J
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满戏剧性。
! t5 M7 _  d6 Z
( E. B% q- b& e3 x这座大坝在建成之初被誉为"治黄丰碑",却在后来引发了诸多争议。0 y5 k: x  d" F5 _
3 h* s# x1 T1 U$ j6 Y
“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9.jpg
! X, I$ r: ?% r$ H9 D; G) K
多次改建历程7 [, k+ ~3 }  A: J% f
$ d. z, l3 \4 G6 ]* m7 p
面对越来越多的问题,有关部门也不是袖手旁观。
3 {! I7 V2 e* N4 k% ^/ `$ d. v* l) e' z0 }  |/ {
从1962年开始,三门峡大坝经历了多次改建,试图解决泥沙淤积等问题。
. O8 j; y. v" c1 t$ {8 ?( Z- Z6 e& [- v' o9 R4 S
这些改建可以说是一次次的自我修正,也反映了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理念的变化。
" \* y4 V; i4 g- @% a: G7 I, C
  T7 V* @6 g0 p$ [7 ?- {0 ^第一次改建发生在1962年。
! W; ?% f7 T2 n' w! u5 A1 n. l: Q
: h  J. p7 [2 e$ T当时,上游泥沙淤积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威胁到了大坝的正常运行。
% }# j5 p4 I1 e) g/ V; V0 E$ y2 c2 Q' Z9 V3 l! @+ \7 ~) d
于是,三门峡水库的运行方式从"蓄水拦沙"改为了"泄洪排沙"。
7 _, g% J! K  T1 @2 T! m/ @- \8 n& o5 b+ O& G' k1 s) `3 c' S3 N
简单来说,就是在汛期开闸放水,冲走一部分淤积的泥沙。6 h  a' P* J$ J/ N0 u* v& `

, E5 l, }# m! _+ h0 O2 N# G/ |这次改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淤积问题,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 T4 {: |( r+ r1 W  w& I
; O+ ], ^# j* L8 Z3 @2 |' U* V比如,大坝的发电和灌溉功能受到了影响。# B$ @8 [0 k# _8 f3 u  p

. f8 J9 h$ F3 m+ Z( b毕竟,你把水都放走了,还怎么发电和灌溉呢?
, Y2 X" @  q- ]9 a, c: Z8 z+ f# \
“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10.jpg

; v+ J, ?8 t1 v+ t) r& P. W* _8 x: h% S/ h' [& b
第二次改建是在1969年到1973年间。
6 k6 j* C4 s6 p( ]
6 J' Y. S* x) [3 X% U" Z这次改建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泄流设施。% f1 h* o+ M/ e; [! o- t3 U1 F
2 V/ W5 J5 z( ]+ c1 a4 d5 J
具体来说,就是增加了两条隧洞,并把原来的发电钢管改为泄流排沙钢管。% h* `' G; v! V2 a' h

+ Y! o8 ~' Q' f' q2 n: p+ C这次改建大大提高了水库的排沙能力。0 R" p, ]1 o8 m, M# e
" B8 R! ~* q0 e! y
但是,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泥沙淤积速度虽然减慢了,但仍在继续。# I+ `+ k8 B% P/ k' d
% @7 e! d2 y) W/ `7 @" L/ @  O* i
而且,频繁的泄洪排沙对大坝结构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R- @2 M6 J4 f* y; T- j
/ |! P8 [3 ]$ d$ L
“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11.jpg

* m  B1 L6 N& r' K9 m0 r  X  W' F& |* q6 G
于是,1977年到1980年,三门峡大坝进行了第三次改建。
# w  M# c  S1 E' V) i& x$ N% v1 f# ^- h. w
这次改建主要是为了解决安全问题,加固了大坝结构,提高了抗震能力。
- @  e  K- P" [( z( g+ d1 _( r6 G7 n& g( H
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泄洪排沙设施。
% i. P' E* [0 V, W
" F0 ]+ A  j. o6 _3 m经过这三次改建,三门峡大坝的运行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 H* K7 d1 I+ R- M% |- [3 k2 o  q8 c7 ~3 }! z- D. s* z( j- E
泥沙淤积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大坝的安全性也有所提高。
$ O; f: p$ O1 E! l6 N2 [" g8 Y3 y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 [2 g0 f- p* d+ f% q; k1 v$ i# m3 w% {. l+ O
“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12.jpg

6 D0 Y, t2 R) R1 h& ~% E* X争议之坝+ n2 n% t5 f3 f) S

' m# O' I4 x, w" |* s7 I2 _关于三门峡大坝存废问题的争论持续了半个多世纪,至今仍未完全平息。( S$ X# W! Q- i+ I1 x% [" R

3 }2 D) N3 q& v, ^2 S陕西方面的意见最为强烈。
- {+ d9 {6 X" c3 t2 {/ u: B
0 i, l; z. C1 O8 |9 e, |他们认为,三门峡大坝给陕西带来的危害远大于收益。
% q$ a( j6 l& k& W( W* g( ~  C3 g) l$ T) N9 ~
泥沙淤积导致河床抬高,增加了洪水风险;土地盐碱化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J6 F( b! V/ s# U

% M6 W9 q8 f" @7 F- r5 a0 z" x. \有陕西人大代表甚至多次提议拆除三门峡大坝。
$ X+ j! }- ]1 {/ H) l/ S0 \
5 `9 K. N* q. {! h0 i4 K
“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13.jpg
0 q; s8 v5 i) q3 \. G  b+ |  U
$ n" x/ ?9 A9 D9 N. J) Q
但是,河南方面的态度就截然不同了,他们认为三门峡大坝应该保留并合理利用。2 ]$ ~/ Y8 |+ @3 I: J: c' Y

0 r+ u8 m, E* l9 J+ `9 n大坝确实为河南带来了实际利益,它不仅提供了大量电力,还为当地农业灌溉做出了贡献。  @# \) I2 J0 Z- w
/ ?& P, H! X- s# Z. Z9 |0 T
三门峡市更是明确表示,三门峡离不开三门峡大坝。
/ {: o# ]; [6 C* ^  E8 P2 U' Y. o4 A6 K2 Y9 u; o: P
这场争论虽然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但它推动了我们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思考。& g% n$ e, B8 M3 P# I

- J* j. C9 z- P' l3 t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三峡工程,它既不是完美无缺的"神话",也不是某些人所说的"灾难"。
+ O% Q% a& N. h2 q+ b9 [3 T' Q- e5 q+ H8 t7 E- c
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态度去评估、管理和改进。
0 u) ~9 w) Z. r2 p$ o! I2 W
参考来源:
- w. c3 E, u4 Y4 q% c百度百科:三门峡水库! @. [0 O, b% H$ E( ?3 c* a
中国青年报:《陕西代表呼吁尽快综合治理渭河》
+ Q4 B' a  I/ _6 y民主与法制网:《三门峡水利枢纽存废之争——豫陕两地 50 年的“黄河官司”》; Q9 B8 O& ~  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8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