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放成绩单
* @6 l9 W. T% y7 }) u/ I# J) ?9 K% D; Q" Z L: R# p5 Z7 t
% g7 H! k3 s- F, l背景情况介绍:
/ L+ L) A8 L+ m% _. a& \1 A宝妈一枚,本科及硕士都是金融专业,之前未从事过会计相关工作。2020年11月底开始备考CPA,2021年8月底参加考试,唯一的基础就是以前学金融专业的时候上过一门课叫会计学原理。之所以2020年11月底备考是因为宝爸在2020年参加了法考,他通过了考试之后就有时间管孩子,让我有时间和精力来备考。否则看两眼书就有个小人儿跑来抓着你陪她玩,眼泪汪汪看着你,你都不好意思赶人家出去...他10月底通过了法考客观题,11月底通过了主观题,顺利获得了法律职业资格,他的备考经验分享见下贴(请忽视这个略逗比的用户名字~)。* l) ?& F. z9 t7 {) M8 t$ i
准备工具:
6 d" Y) l- }$ U8 E' N' k各种讲义(后面会提到)、轻一轻二(用来练题)、Forest(APP)+ L7 c; q1 |7 i
重点讲一下Forest这个APP,很多小伙伴们都知道或者手机里有这个,这个用来学习真的很有成就感,我和队友在备考期间人手一个。尤其是我整个战线长达9个月,每个月看看上个月种的那些树就觉得时间似乎没有白费,也不知道我是在备考CPA还是在职业种树,哈哈哈。
y% b. Q: s% e( X) E6 U而且在种树期间,有的时候拿起手机回个微信什么的,一解锁屏幕,Forest上面就有一行字让你赶紧放下手机,你接受暗示后会马不停蹄的回了微信就把手机丢开,继续奋战。甚至你手痒想玩一下手机的时候,你都会想等这一轮树种完再玩一会,这就让你又多看了一会书。
0 L6 f, L8 F9 Y2 n当然,如果你的自制力特别棒棒,就不需要这个APP了,毕竟操作APP本身也是玩手机的一部分...: x# N! {( v {, m' @3 V
老师选择及备考方法:
7 ~! V/ q$ b, G6 \5 Y; [会计:买了轻一,本来是要听张志凤老师的,后来阴差阳错去听了郭建华老师的课,也只听过他的课。郭老师特别实战主义,会很明确的告诉你考点在哪,掌握到什么程度。在网上下载郭老师的配套讲义,打印出来(因为要做笔记),好好上课做笔记,课一定要听懂,然后把讲义上的题都吃透。最好在学完一章后,把轻一这一章的题做一遍,也是要把题吃透,如果能把题吃透,不需要海量做题。轻一的题都差不多吃透了,如果还想找题练练手感,轻二上面还有题呢。$ V3 ~; p% E+ w
Tips:什么叫把题目吃透,就是上课的时候跟着做了一遍,下次复习的时候自己再做一遍,然后把特别经典的题以及做错的题勾出来,下一次复习再把勾出来的题做一遍。于是这些题起码做了三遍(中间时间跨度可以参考记忆曲线),印象比较深刻了。每一次做题不是做完了对完答案就完事了,要看看自己写的和答案差距在哪里,想想为什么有这个差距,是原理没弄懂,还是什么小技巧没掌握,抑或是粗心,争取每一次做题都能向标准答案靠拢,最后在考试的时候不犯这些错误。六科做题的原则都是如此,以下不再赘述。' t D7 I8 |. u* }6 Q# m4 H+ p" V
财管:直接奔着郑晓博老师去听了,他讲的比较深入浅出,那些云里雾里的知识点,他都能给你讲懂,掌握到这个程度起码应试没有什么问题。晓博老师有配套的讲义,同样是打印出来,方便做笔记。每学完一章就去做轻一的题,做题的方法和原则上面讲过了。
. x* l. h' H0 v6 B8 a9 M审计:毫不犹豫就选择了金鑫松,小金老师是我偶像,哈哈哈!但是审计分数没达到我的预期,愧对小金老师...小金老师不光给你讲的特别清楚,他还像你妈一样,一直在叮嘱各种注意事项,各种坑在哪,就像叮嘱你穿秋裤一样(哦不)。听小金老师的课,就不用做轻一了(当然你想做也可以),直接做斯尔配套的《打好基础只做好题》,也是要每章学完,立刻做题。做题方法同上。
" L% h6 E& `. O: {. ]5 X税法:选了马兆瑞老师,马老师讲的很系统,很有章法,能把一个这么碎的碎法讲清楚真的不容易,跟着她的讲义学就好。我考试的时候还感觉挺好的,最后只考了70,估计是太粗心了,o(╥﹏╥)o。税法其实只要听懂里面的逻辑(比会计和审计好懂),该背的东西背一背(背的东西不多),然后多做题加深记忆,其实是比较好拿分的,但是很容易粗心,拿高分难。做题的话,也是每章学完就做轻一的题。
0 T) s( b2 M2 J* m经济法:听的是黄洁洵老师的课,她也有配套讲义。经济法相对来说容易的多,所以我是4月初才开始学的。一样是做轻一的题,做题方法同上。经济法的大题我有做额外的练习,就是拿斯尔的《只做好题》练习大题,那上面的大题吃透了,基本没问题。
6 P6 _5 [9 @& p! d. L战略:听的是征鸿老师的课,因为之前看很多人的备考经验都说这门课很容易,所以就没重视,一直到7月中旬才开始看。征鸿老师的课似乎是课时最短的,所以选择听他的课。说实话,毕竟花的时间少,也就没有学的多好,但是应付考试足够了。战略的套路很多,听课能应付选择题,但是大题目还是要靠背。推荐肖迪的主观题记忆版,老老实实背上面的东西,能全背下来就完美。我当时偷懒,选择性的背了,考试的时候其实挺慌的。不过今年战略很邪门,考得很偏,我感觉全背下来都很难拿高分,(。 ̄□ ̄)ツ゜゜゜
; S; f# X S- P/ o. O( v2 i学习阶段安排:
3 T7 w, N7 v9 M我没有给出大家复习的轮数,因为我不是按照事先规划的的几轮来复习的。我是用记忆曲线的时间安排来复习的,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下图是我时间表的一部分:1 v* F! g5 }7 @ V
" x7 f( w. E1 B+ V
1 e9 G3 N2 Y, a7 |1 W8 Q. B每新学一章,在相应的日期记录下第一次学习的时间,表格会自动在接下来一系列需要复习的日子标注上这一章,也就是第2、7、15、30天。接下来只要在相应的时间去复习就好了,复习的内容除了回顾下讲义上一些要点,就是做题,不是做新的题,而是反复做之前的经典题和错题,直到吃透。
& P6 |: s. P6 M2 `6 e+ P在一整个复习曲线完成以后,之前做的经典题也大部分吃透了,如果还有时间练题,可以做轻二(选做),也不是随便做做,既然做了,就把题吃透。我在考前半个月的时候还做了最近两年的真题,找了下做一整张卷子的感觉。然后参加了斯尔模考,感受了一下机考的全过程。. T; L* r4 o% W6 _, N& U
另外还有一个练题的渠道就是东奥官网(app也有)有个每日一练(免费的),学完一整科之后就可以去每日一练,就是每科一道选择题,花不了几分钟,但是可以查缺补漏,我一般在晚上睡前点开app,做完六科的选择题(就6道题)就睡觉。选一个固定的时间,养成习惯就不会忘了。
; ?2 C; k1 Z! f4 e" r2 C. ]* d心理建设及心态调整:
4 J l; ]8 u# x( c4 h5 v4 Q因为战线比较长,备考期间其实心态起起伏伏的,一会儿觉得自己啥都会,一会儿觉得啥都不会。中间还经历了女儿生病跑医院,还有一些家庭琐事之类的,所以心态也崩过。但是无论如何,一定要坚持下去。小金老师也一直在上课的时候鼓励我们说只要坚持到最后上考场,一定没问题。他在黑板上写下“一约既定,万山难阻”的时候,我瞬间眼眶发热。后来我无数次在心里重复这八个字,真的很有力量。上完最后一课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能上完这六门课都可牛皮了,一定没问题,自信心爆棚,虽然后面做起题来又开始心态起伏,哈哈哈。
+ v) n! o. l" V3 H很感谢队友每天晚上都陪我跑步,跑步的时候不光锻炼到了身体,释放了压力,我同时还会把当天学的知识里比较有意思的部分讲给他听,也算是一种复习。而且能把这些知识讲出来,说明真的学会了,学懂了,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复习方式。
* g7 U! K+ K& W8 q还有家人的鼓励也很重要,全家人都很支持,尽全力配合,让我全身心备考,非常感谢他们。
2 k$ c u& v5 K5 v2 P+ y& H1 T专业阶段的考试结束了,明年还要迎战综合阶段,相比之下综合会容易一些。但是明年要上班了,全职备考是不可能了,希望自己还能保持强劲动力,不管是工作、考试、还是家庭,都能以最饱满的姿态去面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