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D3 _7 i+ }" o4 d" A8 E" V! `& {. y K有一定影响,不大。0 l: ]: R: R6 P1 m2 F
. a: T- ^/ z5 s5 \3 S& }
第一,这不是新鲜事,不用大惊小怪。
: k( ^1 @5 B* V7 z7 A( Y“教育平衡”这词,差不多是00年左右就开始提的。
2 }* F- o8 l: K& h* R; B到12年,发改委专门公布《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规划》在教育方面,明确了要“统一教师待遇,义务教育阶段取消重点学校重点班”。5 i, E9 z3 w5 b: F9 T" _1 H4 ?( [
当时给出的期限是到15年。
3 i c+ v& t1 H2 S' T- Y现在教师待遇统一了么?今年是21年,才再次明确“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也是晚了五年啊。7 r* y+ F% X* C5 J$ ]( V8 l
整个教育系统和市场教育机构,有的是时间陪你周旋。延期五年之后才再次明确,只能说明反对力量之强大。' A% i2 @" X) {" u1 M2 W5 q4 @
8 @% J$ t, J8 N9 t
第二,这个规定防君子不防小人。) n9 s# ?: m% b! v
很多回答都提到了,自己小时候学校就不设重点班(对呀,12年发改委的规划嘛),但依然有重点班这个形式。& s5 |( F! y5 Q; s, d" K6 t, s
我不用“班级”这个编制嘛,我分组嘛,我流动嘛,我专项培优嘛。6 d* W5 E$ ]6 O# ?2 K( O7 y# W5 @" J( @
我学校还是可以专门选出一批尖子生,我把这批尖子生打散了就是。没有“班级”这个中间载体,都是学生对老师。& \+ C# P4 a9 B V2 @( [
而且走到今天这步,针对重点班已经效果不太大了,因为我国的中学早就完成了“一中化”:; F+ J4 u$ O8 u8 }, p2 n
地区教育资源向少数学校集中。# ?+ G3 t; b4 i8 Y) ~6 R
如果只动重点班而不动重点校,那无非是学校内部多搞点分流操作。优质教育资源还是高度集中,优质生源则必然随之集中。
/ A3 j1 \& T2 n6 o0 T学区房还是那个学区房。
4 k. j4 W0 Y( v2 S( R5 H0 i
1 h6 O' E, p' Z4 ]) a9 y0 S& w三,没有改变根本的供需关系。
1 l- L& W1 D5 S93年提《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要求在99年,力争把国家财政学教育经费支出,拉到GDP的4%。! m6 b2 e* m5 n7 a
这个指标啥时候完成的?13年,3.9%。
2 k4 w. D3 Q, Q. D# M" r到19年,这个占比是4.04%。2 w( p; D5 }" p" E
好,咱就当总账的供给平衡在努力达标,那地区的呢?河南河北的高等教育资源呢?: E$ m/ ]9 C9 h- H
高考录取分数线呢?
# s: e2 t; L5 N' A" b0 f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平衡”,实际上紧密地与高等教育平等挂钩。如果出口不平等,那么入口就不得不不平等。
4 H4 H+ R, F+ M% W% M
: ?& q: T& G' a5 w5 g; ^我对这项政策,总体上支持。
% o% q9 w* R4 {+ c* |" F2 o: P义务教育毕竟是公共性产品,是全民的税收教全民的孩子,因此必然要以公平为第一优先。
; R1 I5 Q% F3 `% N j! k2 N$ X而且教师家庭的孩子应该能理解这个概念:
8 L: O) L( L# l Q如果以培优为第一指标,则没人会去做扶差;如果不以培优为第一指标,差生才有人管。) L# j4 P( U+ b! l8 w% m
什么意思?4 V2 |2 G5 q+ ^% b
如果一所学校以尖子生、重点班为业绩指标,那么差生一定是被“挤”出去的。
5 `& H% b' c% e% M小则转班,大则转校。这和做果盘是一个道理:一定会把卖相不好的那部分给切掉。切掉的怎么办?去民办咯,去菜小咯,去“合适你”的地方咯。7 |; o. b1 g' r
擅长教好差生的老师,其教学能力往往比带尖子生的还强。以尖子生为第一指标时,学校不可能浪费这么好的师资到差生身上。
* R0 b a2 f% W+ F只有砍了这个指标,差生成为不能被轻易甩走的包袱,学校才会真正开始优化他们,而不是把他们“优化”走。+ L* w6 E+ [( V/ _# M: Y7 ^0 \+ }
这确实能体现公平的原则,我支持。
; F7 A+ f5 S* E; l) B6 f8 e9 @+ Z' P/ U
但这也确实是个不算深层的改革。
6 `6 {& I( N M+ [+ A% h; X义务教育的公平性,是不能和高考脱钩的。高考就是这场公平性的大考。5 y5 ?5 O; _+ t5 O! u" d8 |
这好比跑三圈接力赛。前两圈大家都是400米,最后一圈他20米他50米老子800米,你觉得前两圈的公平400米有啥意义么?
5 W# \" C. x/ t( Z- Q; m1 g不改革高考的公平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平衡”政策会被普遍地、自发地破坏。这是这条政策脆弱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