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F- k, K0 \" ~* Y
. k5 V2 T. S n- A9 S5 W4 E腾讯日前发布的《2021未成年人互联网兴趣洞察报告》(以下简称 《报告》)显示,互联网已经成为现阶段未成年人开拓视野、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平台。. A6 f% j* j+ Z4 ]" L
+ E% Z6 Y/ Z7 D' G( a! n首次触网低龄化* ?% S" ?2 i7 ^; `% d$ m
* B1 @" k) _% }. w1 p' A' O% L7 I- P
《报告》显示,88%的未成年人首次触网时间为上小学阶段及小学前,且首次触网时间呈现低龄化趋势。其中,6至9岁未成年人中,小学前触网的占42.3%;而在13至16岁未成年人中,小学前触网的比例仅为10.5%。
/ R, c K8 a* P8 Q5 H% v+ Y
7 g- h9 i$ P1 `. J学习仍是现阶段未成年人的生活重心,线上线下全面开花:一方面,国内在线教育增长与普及速度加快;另一方面,00后校外在线辅导成必备,调查显示,88.7%的00后上过辅导班,47.2%的上过兴趣班。上学日写作业和上辅导班的平均时长是4.6小时,周末则为5.3小时。
1 A, @: n. Z. P* S
8 {3 o7 E7 [/ |% `1 \- _5 A7 n1 ^" p未成年人的兴趣爱好相对单一,其中看影视剧、听音乐占比最高。只有三成左右的未成年人对艺术类、阅读和体育感兴趣。接触互联网的时间日益提前,从初中开始,孩子们会更深入地接触网络。从影视娱乐兴趣方面看,小学阶段的孩子对艺术、体育和阅读的偏好相对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压力增大,体育运动减少,宅文化盛行,上网、游戏成为男生的主要业余爱好,而13-16岁的女生则喜欢宅在家里,追星、阅读、养宠物、逛街、旅游更受女生喜爱。. N7 f6 N, Y. w, X( ]. }4 b% O
0 R% l, x$ }8 W6 b4 f4 I
对在线教育持肯定态度" V8 c$ Z3 K z$ R! i, I
, L+ [) x' l% [% y* E从积极的角度看,互联网成为未成年人开拓视野、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平台。《报告》显示,半数未成年人每天上网至少1次,2020年上半年,在线教育投融资总规模同比增长275%。
- ^( ]3 n2 b1 N4 i: N: ]& l8 U x A4 _
对于在线教育,多数未成年人持肯定态度。调查显示,四成以上的未成年人认为互联网可以帮助他们提升能力、充实生活。多数未成年人认为在线教育可以拓展知识面,对学习有帮助,方便培养兴趣、升学考试等。但另一方面,小学生由于网络经验少、自控能力弱,容易网络沉迷(37%),尤其是男生。因此,需要学校、家庭的规范和引导。/ b U- q0 n* Z1 R6 a, `+ k5 D
. q& ]( P' m9 d" j+ K/ y# r: f刷短视频占比最高4 E( P# }* k2 p6 J, R( H
2 `2 m9 b: x& L' c% e5 b
《报告》显示,在关于未成年人上网活动的众多选项中,看短视频居第一位,占比42%,休闲娱乐、打发时间是刷短视频的主要目的。但随着年龄增长,未成年人将短视频作为获取知识、认知世界的重要渠道,如身边事、热点事件等。从内容偏好上看,幽默搞笑、游戏动漫是未成年人最喜欢的短视频类型。
5 `- ^; e+ K1 E, N3 v9 \4 v0 u% b' G \! R' ?0 E4 X. t. G+ L
数据显示,35%的未成年人喜欢玩网络游戏,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打发时间,享受比赛竞技感、释放压力、方便与同学交流。其中,女生和低龄阶段的男生玩游戏相对目的性不强,男生在初中以后对于游戏的竞技、成就感和社交诉求更高。# g7 X0 ?$ L/ b4 {) F+ P
7 G* y% K3 {0 B4 w8 Z1 {从初中开始,未成年人对于互联网社交的诉求快速提升,拥有强烈的情感互动诉求,其中初中生追星诉求高于其他阶段。与此同时,超过六成社交用户加入过兴趣社交圈子。未成年人的兴趣圈子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其中,饭圈、书友圈用户群体最大,游戏电竞圈、硬核科技圈、国风、体育、二次元、模玩手办也均有一定的受众。
3 g9 s5 d+ _& A5 I
& j% d( e9 G0 [) l6 \+ ]除了浏览和观看,内容创作是未成年人自我表达、实现个体价值的重要方式。27%的未成年人在互联网社交平台制作或发表过原创内容,如短视频、图文、表情包。3 L6 W0 ]7 I( m: }% @. u0 Z9 h; P
: Q l6 r% z% _职业理想随年龄增长而变化
1 i# t. }7 ?, ?, s' l- |
3 v, b+ g3 G3 n/ |& J9 G! t4 q0 A青少年阶段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形成期。《报告》显示,当代未成年人对现实及未来的思考主要包括成长、科技、互联网、未来等4个方面。其中成长的烦恼问题最多,占比超过四成,主要涵盖学习相关、生活习惯、沟通社交、情感等方面。作为“网生一代”,当代未成年人在互联网产品、技术、服务相关领域也有较多问题。- ~6 Z+ X# Z/ `( x' Q+ h
- j( y# c+ X8 O; M0 n% @/ s
关于职业理想,超过七成6至16岁未成年人对于未来职业有美好的憧憬,总体来看,老师、医生、警察位列理想职业前三。未成年人的理想职业也随年龄增长呈现由理想到现实的变化。其中,小学生对科学家有更多向往,初中对于歌手/演员、艺术家偏好提升,高中阶段则对于成为白领有更多渴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