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育研究,引领教育实践革新

[复制链接]
查看3776 | 回复0 | 2025-1-13 00: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建设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研究至关重要。它既能为教育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教育改革方向正确;又可通过深入研究教育的本质、规律和方法,更好理解学生学习需求、优化教学内容与方式、提升教育质量;还有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国际先进教育理念的借鉴吸收。当前,应大力发展教育研究,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v5 F" e5 h3 z4 |: f8 G

/ {- z! c) A& \5 N: B; I强化基础研究,深化对教育根本问题的理解
/ ~& ~# c. U3 _! p, a* W3 G3 H, L- F% U7 z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对于教育领域,基础研究同样非常重要。尽管人类对教育的探索已历经数千年,但这一领域依然有许多依赖于传统经验的认知需要通过深入研究推陈出新。比如对于在线教育而言,尽管其便捷性与灵活性备受推崇,但仍有不少用户认为其用户体验不如线下教育,原因何在?再如随着数字教材与电子书包的推广,平板电脑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的重要工具,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些都需要长期且较大范围的实证基础研究。0 u  `2 G% q1 U0 t( T

6 ?% z$ M# H0 u8 k/ H/ i; t4 g加强教育基础研究,首先,要清楚其是“基础”的研究,是不通过广泛深入地实证性实验研究便难以验证或阐述清晰的问题。例如,儿童认知与学习规律、平板电脑使用与视力之间的关系、游戏化学习的脑机制、复杂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人们进行社会化学习的机制与原理等,均属于此类。其次,必须明确其是特指“教育领域”内的基础研究,关注的是教育现象本身,旨在揭示教育本质与规律。再次,教育领域的基础研究是对学科领域内的重大问题(或基本问题、核心问题)作出解释,其研究成果通常表现为科学发现以及理论的建立与发展,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基础研究与实践脱节,它一定是问题导向、面向教育强国建设重大需求、有助于解决重要实际问题的基础研究。
+ @; Z2 Z3 F& h. a( Y) q, b4 G" K. b! z: W6 c9 h6 W8 R$ Z( ]
当前加强教育领域基础研究,一是要加强学习科学研究,探究学习的奥妙,对人如何学习、如何促进有效学习等基础问题着重研究。二是要开展长期性、前瞻性、系统性、广泛性的基础研究。三是可以建设若干教育研究基础平台,为广大教育研究者提供数据等研究服务。如围绕国家重大课题开展大型调查,对其他研究者开放数据,从而全面提升教育研究质量。
& d6 Y% q" o' I" m; @  p6 F* P; V. x6 j9 A5 x2 f4 C0 M
注重开发研究,创新教育工具与方法( }( Q4 @8 a+ m' Z* x) ^6 J/ I

& _! c0 L4 x. t+ N* n这里讲的开发研究主要指的是围绕教学目的设计开发教育软件类产品的研究。当前,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一些教育研究机构和教育数字化企业产出了不少优秀教育软件,并将其应用在课堂教学、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多个环节中,但面对教育强国的高标准,还远不能满足要求。优质教育软件资源、特别是能够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的优质教学软件资源相对缺乏,熟悉教学需求的教育研究者参与开发研究的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逐渐凸显。6 l2 I. U* Z# s8 y5 A8 ?9 @
; b* H% r$ S/ I/ [
加强开发研究,一是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引导,拓展基金资助范围,重视教育软件类成果。二是建立更加合理的评价机制,如对于国家支持的软件类课题成果,尤其是重大研发课题的教育软件类成果,可设置“将研究成果面向社会大众免费提供若干年”等结题条件。三是改革教育技术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毕业评价,如相关专业专业硕士可以设计开发小软件的实践作业代替学术论文。& b7 R8 f! B, J- _  d4 x
# E# w. Z  }% b8 f% X, p4 w
重视行动研究,促进教育实践发展
% I+ l. }7 O8 ], q
9 [, d7 p! k6 }# f5 k1 A大力发展教育研究,主体是教师。除了加强基础研究、开发性研究外,还要重视促进教师开展行动研究,从而助力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促进教育实践发展。
5 c' D- i; N5 k. }
, D7 N9 u8 t, ^8 h! {3 h+ ]鼓励一线教师围绕日常教学任务,积极开展行动研究,既可以给同行提供宝贵的实践案例和参考,也可以增长其自身的实践性知识技能,提升教学水平。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开展行动研究,可以让教师感觉到更强的职业幸福感。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每天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苦差事,那就请你把每个教师引上研究的幸福之路吧。, m& }$ V, f& U+ x

/ n0 ]- c1 S2 e# Z0 E+ d4 q# o; y促进行动研究,一是要促进一线教师的行动研究,可让高校的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成为协作伙伴,大学将实验室建在中小学,一边开展实验研究,一边带动学校教师开展行动研究,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研究共同发展。二是要提升一线教师的研究能力,大力鼓励有条件的一线教师提升学历水平,同时给一线教师提供更多提升研究能力的研修机会。但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度的把握,不能一刀切地分配任务,给教师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f2 \/ N) V$ z% @. m
, t1 ^% v8 u$ q8 v+ h- L
以上主要强调了加强教育研究的三大发力点,但在教育领域还有很多研究亟待加强。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和企业实践者应携手并进,积极投身教育研究,潜心开发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推动教育实践不断革新。. k. W4 ?" ^! D8 e. ~0 F# j

7 k& Z7 d9 v/ u! K% s: b(作者:尚俊杰,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基础教育中心副主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