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郝睿德:持续推动法中科技和教育交流合作

[复制链接]
查看5277 | 回复0 | 2025-1-7 08: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记者 尹晓宇
: y, k1 |% V* r4 ]0 E' ^2 @& q) b. e
0 m5 X! u) {7 N/ i" W" r$ f1 R" h
人民日报|郝睿德:持续推动法中科技和教育交流合作-1.jpg

, M1 `; o* t4 q) S8 b. T5 ^( f1 p0 O7 v
《人民日报》2025年1月8日3版 版面截图- r! o3 Y; O4 m$ z
8 i8 G0 C3 v6 H* d% z- ^# S& l
原题:“持续推动法中科技教育交流合作”, ^! b+ I/ i$ o* R/ J3 o/ V+ S/ a
! O( l; z. ?% _, H
“在南京工作的这些年,可以说我的每一天都充满惊喜,有很多新发现。”南京工业大学特聘教授郝睿德这样评价他在华工作生活的感受。+ D$ u! G( n" I" `# H4 C

' P( k2 A8 J% }4 P% L7 Q; Q郝睿德来自法国,曾两次荣获法国国家企业技术创新奖,还是意大利技术研究院高级科学家。他参加过许多全球开拓性的项目,是1996—1997年期间的第一次洲际机器人实验负责人。) Q/ F5 R% F1 v/ x7 z2 O' ?/ V

( V6 f- s, O1 I# T2 [  M3 I: V; m2008年,郝睿德到江苏南京参加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从此便与南京结下了不解之缘。“南京在推进创新环境方面有着良好基础,我对南京有着很强的归属感。”2014年,郝睿德选择定居南京,成为南京工业大学特聘教授,继续在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 b" Y/ }3 C$ b- \; A
2 D; K- v* ]7 W在日常授课的同时,郝睿德积极推进国际产学研合作。经过努力,他促成南京工业大学与法国勃艮第大学合办了第一个国际联合硕士课程项目,推动两国学生的访学和深造。
: t5 S( Q6 V  ]% Z7 Q
* W  E: ~& V5 i7 w5 c2 E郝睿德说:“中国科技创新进步日新月异,很多技术给民众生活带来便利,比如使用手机支付消费,一刷全搞定。”在他看来,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需要大量的投入,特别是人才的培养。中国的机器人行业发展得非常成功,重视研发和人才培养正是其成功的关键。他注意到,近年来,江苏省的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发展非常迅速,不少地方都将其作为当地的主要产业发展,投资很多,人才引进的力度也很大。8 q- @/ J0 u$ [' e0 k  ~' b2 f
; Y6 l+ j7 Q9 i0 H
郝睿德还积极促成一些国际会议在中国落地,为江苏省发展提供全球智库的支持。2018年8月,他促成南京主办了第二十七届IEEE全球机器人与人交互技术大会,使得这一世界机器人界久负盛名的会议首次落地中国,为南京扩容了在机器人领域的顶尖“朋友圈”。3 H3 ~8 ?3 C: g5 T4 P1 f

& V' V0 D" F' c鉴于郝睿德对南京发展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贡献,南京市政府授予他“南京市荣誉市民”称号。2023年,郝睿德获得“江苏友谊奖”。郝睿德说:“作为一名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我将继续在法中之间架设桥梁,持续推动法中科技和教育交流合作,增进两国人民友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