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m7 a6 a: G% ]
( a/ i, t0 q( K- q2 ?% J! F
艾灸是中医传经典的治法,被中医广泛应用于临床,如果患者在中药房闻到的是药香,那么在中医诊室,闻得最多的就是艾灸的味道。
% m6 J) W8 d% r; z" @" }/ x艾灸治疗的本质,是火攻、扶阳、调气、逐邪,特点可概括为“五有”、“五优”。6 t$ u% h7 ~4 q Y
五有,即实施艾灸5个要素:) a+ x, w- d- h/ C) _- j) y
1、有艾,即艾草,闻名的纯阳之草,艾灸的原料。
, v; F/ c J3 V9 s2、有火,以火点燃艾条,以火攻之法治疗阴盛偏寒病体。" n/ P. D! d* R7 E u F- ?7 n) n" d( p
( n( ]4 h1 Q. S' d \- ^7 Y2 x1 N$ g
0 d# d7 u2 n X4 H8 V+ }- g
8 N- I8 G1 G# T! ^* `/ F" Z* G3、有烟,艾灸产生的轻烟,可宁心安神,且很快会消散。
7 T$ }- q5 a0 \/ |! E4、有穴,艾灸作用于腧穴和病变部位,建立在穴位基础上。
, ?* V1 N! G$ E* C* N5、有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先灸背部,再灸腹部,先灸躯体,再灸四肢,先灸左侧,再灸右侧。
3 f( S/ ^+ U6 S/ [. l五优,即艾灸有5大优点:: z5 E: t) P' Y0 a- B
1、简,耗材简单,只需艾柱、艾条就可以了,特殊病症可加生姜、大蒜等。! C6 K# n' L" O$ D8 M
2、便,操作便捷,只需点燃艾柱、艾条,按顺序、穴位和手法施灸即可。 ~* }0 N' [* l/ u
3、廉,就是便宜,艾灸通常十几块钱、几十块一次。
2 o, V% P8 w, l8 j- D- H% X3 N
: \+ \; \8 G% Y4 w
, o9 K& q g/ K( y8 E2 X5 H( E. C) n" {* v" T: y8 [
: F; m _% t; s, ?
4、易,对中医来说,易于上手,易于见效,易于推广。' k& a0 f; T# @& m& w8 M6 T
5、验,对胃痛、宫寒、寒体虚、肝火旺等病症有不错的疗效。9 \& p! J% U& E
而且,艾灸可全年实施,春升阳,夏除湿,秋消燥,冬暖身;能做艾灸的机构,从三甲医院、中医院、社区卫生院,到中医馆、小诊所都可以,也为它的群众性、广泛性打下基础。
; P1 Z0 E2 H4 o; b. T5 W( Y艾灸的功效,集中在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拔毒泄热等方面,可直接施灸、悬灸,也可辅助器材温和灸、隔物灸。. H1 `* k7 }3 @( o" j) f' f
由于功效较多,实施便捷,容易上手,近些年慢慢变味,有的地方成为滥用、乱用的“重灾区”。艾灸可以治病保健,但不适合所有病症,艾灸施行方法有很多部位,但并非所有部位都能用。( [( b( F# B& t* A& o* a) m
R$ I, ], z, g0 P
6 U) D! ?: T. ~' p
' A/ x( k* p- } d
5 X' u# N+ T9 ]3 f3 N2 c因为滥用、乱用,临床上出现5种风险。
, z$ W& w" Q4 V2 v8 H! W第一种,感冒发烧,不论病情轻重,都想用艾灸缓一下。
7 b, s5 y# |) @- ?& t风寒感冒是可以实施艾灸的,但如果感冒发热严重,伴有怕冷表现,或者比较怕热,辨证应该属于实热证,当湿热引起,就要用化痰解表药,或及时泄热。+ N, ~. E4 Q" f! `, Y4 X, o
盲目用艾灸,就是火上浇油,引火入里,热上加热,不仅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痰热上冲,而且可能口鼻流血,燥郁发狂。* G# n; C. S3 N' y x
; q+ f* D w! G
- ~' d" @7 R- [7 H4 T, a9 n7 o
' |: K& ^! ]% M# ?$ F6 O! G% R8 j
' Z' E/ Q |" K: I$ @5 ?1 c第二种,津血亏虚,想尽快升阳,乱用艾灸。6 @; ~, P8 a9 e$ A' u
津血亏虚,也就是中医辨证的“阴虚”,有两种表现很常见:一是失眠多,舌质红,气虚乏力,心慌气短,频繁喝水,容易上火,口腔溃疡;二是腰膝乏力,浑身酸软,容易盗汗,多见于肾阴虚。
! y) z8 t* ?% b D: _ g) z' O$ K0 ]! W阴虚用艾灸,会加速津血损耗,津少则虚燥,血少则筋络脏腑失养,引起比较严重的火逆之症,身体的痿、软、乏更为严重。# X9 B% z/ {" Q3 L# q: x. c
第三种,体内湿气重,为了祛湿拔毒,误用艾灸。
! R- @; M1 r n1 u. B* R一些养生视频夸大艾灸除湿功效,本来湿气重,或者寒湿夹杂较重的人,可用汗法或温肾利尿的办法祛湿,但误用艾灸,问题就严重了。
7 E7 b2 @- G; B/ w* ]5 Y3 X5 j8 b$ z; v3 }, t# t
5 j# C* r' Q. P; o2 [2 \, m0 O
2 a8 w) N1 o$ i+ b1 [
, U% c" ^' Z/ L' z. p* Z3 ~: b艾灸会引起寒湿水气内陷,汗液被火锁住不能外泄,内生郁热,加上艾灸引起火性上炎,热气上窜,不仅不能发汗,还会引起上火。另外,出不去的水向下灌注,引起下焦寒湿,出现水肿,带来腿疼、肿胀等问题。
% P$ s% v& q$ E" ~5 g5 q0 Y第四种,辨证用对了艾灸,但艾灸力度没把握好。
7 }; ?6 k4 o+ d8 i# h7 Y艾火是纯阳之火,用不好会伤阴,表现在3个方面:$ [! V) T, y3 F/ y; l
一个是灸火太大,温度过高,灼伤肌表,不仅变成“烤肉”,还引起“泄气”。( N5 n, N' M# c. U* l; ]2 |
; P: d; [; Z: X& B% b
Q1 C# R; z0 ?/ F: v% i: }( ~# a- Q% V5 d! Q. p% b% m
+ I& J% J1 T, c2 a8 }一个是灸得太密,穴位安排过多,每天灸两小时以上,而且天天施灸不休息。9 D4 c- Z( ? p' L
一个是不分部位,比如头面、生殖部位也安排,有出血、饥饿、大汗、心率不齐等情形也实施。
* Y2 x) i$ j' B2 V第五种,艾灸的材料不对,用料造假,伤身害体。% ] w* X. \7 [# `
艾柱、艾条,是用三年陈年艾绒,纯度有要求,手工分拣,包装用桑皮纸或艾纸,黏合用鸡蛋清,这才是合格的艾灸制品,市面上优等的艾灸产品多产于湖北。" y+ m, n' C W/ e% ` N; y' ]
& `2 l$ l! W2 {( w" j
# }" h6 y' c( N5 R, E
3 I$ }! D' h) s. U/ Q
+ }8 q$ t- W6 D; M5 U* e1 [但现在,假冒的艾条、艾柱很多,没有用艾绒,而是艾草的茎秆粉碎后,掺入榆树粉、秸秆和硝药制成,不仅燃烧速度快,而且烟量很大,经常满屋子烟,难以散发,熏得患者涕泪横流,身上的味道几天消不掉,关键是疗效大打折扣。$ e* }2 N r! m& b4 X! m
所以,这5个方面的滥用、乱用艾灸问题,轻的会引起身体受损,重的会恶化病情,后续治疗成本大大增加,值得患者注意和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