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就是一部从“睁眼看世界”到“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过程中,以教育现代化培养国家建设急需人才进而带动科技现代化的一体化发展史,而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正确处理我者与他者、内部与外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 B) d' j( O; S! W/ z% l
! B7 x9 C1 n3 M7 E) N建设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内涵之一。深入推进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建设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的主要路径,在教育对外开放中要强化主体自觉与自主意识,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要借鉴国际经验更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学,要与国际前沿主动对标,也要与国际同行积极对话,从国际化到国际性,不断提升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竞争力。3 F+ L7 V8 }: F- B6 \+ ?4 R
3 r8 M" z9 A: A5 @以教育对外开放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人才0 n/ B4 ^+ Y: m& l/ f9 F
' u* _, Q3 [/ ~) Q( K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中国情怀,而且要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要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形势及其发展变化,成为具有中国情怀、全球视野的人才,不仅能肩负起建设祖国的使命,而且能承担起为世界、为人类作贡献的责任。5 o) o/ L: K1 a7 e7 W3 q
& ?% `7 n% B; c8 s- O( B: t
从中国看中国到从世界看世界。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回顾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就是一部从“睁眼看世界”到“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过程中,以教育现代化培养国家建设急需人才进而带动科技现代化的一体化发展史,而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正确处理我者与他者、内部与外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这一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中国看中国,即无论是教育发展、科技进步还是人才培养主要是基于中国自身的经验和内部的逻辑;第二阶段是从中国看世界,进入近代,西方列强用枪炮、鸦片等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开启了现代化进程,这一时期通过自强、洋务、维新等方式,作为现代化支撑的教育、科技、人才以学习西方先进经验为主。第三阶段是从世界看中国,中国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不断融入国际社会,同时不断探索走我们自己的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四阶段是从世界看世界,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我们提出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中国之问,并贡献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7 W8 b' ?* ~ U5 ~9 F3 ^! i( g6 ]
从提升国际理解力到培养全球胜任力。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对教育而言,就是要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人才。全球胜任力的概念源于“国际理解”,但与“国际理解”的着眼点不同:后者着眼于历史,是基于二战后各国人民生活和精神都受到重创的现实,对仇恨、冲突和战争等进行反思,注重跨文化理解,希望通过教育达成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好相处,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实现维护和平的愿望;前者更着眼于未来,在跨文化理解基础上更突出主体意识,是为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如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当然也包括解决矛盾和冲突等,更强调解决全球性议题的能力。清华大学在国内率先提出将“全球胜任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 K f9 B v. L2 P
/ Z4 j E, o% p: f通过借鉴国际经验增强教育国际竞争力- l0 i: |5 t3 z1 {4 \% r
# P6 d1 h! p" w& Z- i, @- A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把自己好的东西坚持好,把国外好的东西借鉴好,与时俱进、开放发展。要根据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 V7 m% y" k- u8 x
7 I, W; M" X5 ~借鉴国际经验蕴含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全过程。大学自诞生起就一直是国际性机构,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推动国际化办学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历史可以追溯到容闳赴美留学,以借鉴国际经验为标准,有研究者将百余年来的中国大学发展过程总结为三次重要转型:第一次转型为主要以美国高等教育模式为参照系进行的变革,以1922年新学制的颁布为标志;第二次转型以全盘照搬苏联高等教育模式为特征,以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的成立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改革为标志;第三次转型以欧美高等教育模式为主,参照世界各国大学发展经验,走上自主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模式的道路,以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发为标志。
/ x- G9 r: T9 X& g, j3 c5 }0 a5 U! O1 x% ]* f) k
建设一流大学必须紧跟国际前沿。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在飞速变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了解“外面的世界”就无法真正认识自己,不向他人学习就等于封闭自己的发展空间,高等教育全球化趋势明显。从国际化到全球化,中国高校必须从借鉴国际经验、对标世界一流大学,转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攻关创新,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起和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建设科学装置、主持重大国际科研项目,推动建设高水平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在对话互动、合作交流中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g2 |' w" O g
% ]1 f2 t* w9 d3 C. E/ l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教育国际影响力
0 {. h9 c9 [7 K c& M. k0 s/ t" L2 ]+ V; V3 K/ v: f6 a
国际化往往伴随着同质化,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出现了忽视对本土和区域问题关注的倾向,忽视了对国际主流之外思想的关注,必须对自身之外的世界多样性有更充分的了解,同时也要让“外人”更多地认知本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 C# j8 m& Q8 D: U5 N0 O4 o; I: G' X, H4 q, d x
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国际学生流动是当代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据统计,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间,全球留学生数量增加了1倍多,达到500万。据预测,2025年全球可能会有720万国际学生。从目前看,国际学生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一种由南向北的现象,即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北美、西欧和澳大利亚,特别是流向英语国家,亚洲则是主要的流出地区;欧盟内部流动以及亚洲国家之间流动也在日益增加。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上国际学生最多的国家之一,要加强“留学中国”品牌和能力建设,提升教育资源全球供给和全球配置能力,提升全球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吸引海外优秀人才来华交流学习。随着国际学生数量的增多,要切实推进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这既是教育自信的体现,也是培养全球胜任力的有效手段。; z0 }7 f1 e: \, [2 o: l: Z O9 y
" } Q* F* z# N+ K' W1 b积极推进话语能力教育。基于语言的国际交流沟通能力是教育强国的重要特征之一,语言是实现生产要素全球流动的工具,语言是知识的容器,话语能力直接关系原创性知识生产和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提升话语能力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首先要提升在全球多元文化环境中的语言胜任力和全球话语能力。英语作为世界学术语言,“全球英语(相对于英国英语/美国英语等)”生产的知识导致全球知识的同质化,英语的学术霸权导致研究问题和方法的多样性日益减少;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突破语言资源和话语能力对我国全球竞争力、国际传播力和教育影响力的瓶颈制约;在提升外语能力的同时,加强中文的全球传播和构建多语种推广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增强与各国语言标准对接和认证,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中,增加中文原创性知识生产和中文知识全球供给。上海外国语大学以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多语种+”卓越人才为目标,注重提升学生的文化定力、语言能力、学科能力和话语能力。
, g9 \. k. S2 W) x, ^- F$ w4 I' N" B* b
实施在地国际化策略。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改进高校国际交流合作评价,促进提升校际交流、来华留学、合作办学、海外人才引进等工作质量。到2021年12月,中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已达2356个。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鼓励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华合作办学”。从学习借鉴到合作共建,从对标到对话,这既是中国教育自信的表现,也是中国高等教育主体自觉和自主意识的强化。中外合作办学的扩大有利于引进国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多样化的教育方法,为国内课程建设、教材编写提供有意义的借鉴,丰富国内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之需,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培养急需人才,提升本国的高等教育能力建设。同时中外合作办学提供了一种“不出国门的留学”选择,有利于减缓人才外流,并吸引国际学生来华留学,提供一种新的人才供给方式,丰富人才培养结构。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采用“在地国际化”的办学新范式,通过“中方为主、国际协同”新机制,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合作模式,实现与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强强合作,以更加开放的办学模式,引进国际优质办学资源,取得良好成效。 N! |% X$ v8 G8 h( {$ ]" `3 a
; S1 L" R" _0 K# L
强化主体意识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1 k. S' w" @8 {
0 a5 l: F: R" d) t) }& m6 z5 v) h+ O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i7 a. W! A# N$ U/ I/ @ P9 s
! w8 R, y+ S1 A; h3 b/ V3 q6 z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办好中国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一所高校一旦在办学方向上走错了,在培养人的问题上走偏了,那就像一株歪脖子树,无论如何都长不成参天大树”。马克思主义是我国高校的鲜亮底色,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推动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提倡各种学术思想和学术流派切磋交流,提倡对各种思想文化广纳博鉴,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创新发展的生动局面。培养中国情怀就是要树立本土意识的自觉。学者石中英指出,在重视培养青少年一代“国际意识”或“全球意识”的同时,要加强培养他们的“本土意识”或“乡土意识”。具体来说,一是在重视对“西方知识”或“科学知识”的传递、掌握与批判的同时,注重对“本土知识”或“民间知识”的传递、掌握与批判,让学生树立“知识多样性”的观念;二是在提高他们“面向世界”能力的同时,也注重提高他们与本土社会的历史与传统进行沟通和对话的能力;三是在培养他们积极参与各种各样国际事务的信心和勇气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他们敢于面对本土社会现实,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不断重建本土社会;四是在培养他们作为现代人所应该具有的个性与自主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他们作为本土社会一员所应该具有的对本土社会的认同、接纳和归属感,强化他们与本土社会之间难以割断的文化和心理联系。
$ {; w, `: K7 o* m3 U6 T3 R8 `# p q0 {, ~* ]& J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根本是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实现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跃升,必须以改革开放激发活力和动力。要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着眼于“培养什么人”,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等方面下功夫。着眼于“如何培养人”,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探索以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方式,打破学科边界,推动学科、专业、课程等交叉融合,以研究方法创新解决复杂综合问题,构建多层次、跨学科交叉复合培养模式。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实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教育的目光不能总是盯着花园里耀眼的牡丹花,而要更多地投向墙角处不起眼的苔花”。着眼于“为谁培养人”,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设计和优化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 m) c1 m" T. c; w- i$ a
! h8 l& f: A' l) ?2 Z以中国特色建设世界一流。“强调人才自主培养,绝不意味着自我隔绝”,“要以更大的开放拥抱发展机遇”。教育对外开放更需要高校坚定特色办学的自觉,强化办学特色,在特色办学中建设一流,以一流建设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在开放中求特色,高校在办学中要坚持“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动”和“本土化思考、全球化行动”相结合。从全球视角来思考多元文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有更清晰的坐标;同时,向日益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世界开放,我们就可以培养不同国家学生正确对待其他不同种族人民的文化和价值观的能力,从而提升全球胜任力。从本土视角思考应对全球社会问题,要增强课程、服务的全球供给和传播,促进多元文化背景下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对一流大学来说,如何以特色彰显教育的全球价值,既进行全球化思考与本土化行动,也进行本土化思考与全球化行动,是大学的使命和责任。(作者 衣永刚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2 h3 o+ E% a' }1 l* ^: F
8 j7 i7 F7 R" _; f/ Z来源:《神州学人》(2024年第11期)/ \. b4 J& u' ]+ n3 [& U7 a
2 q& i, E, R& x4 i* q0 k作者:衣永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