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诗经是一本古老而又遥远的书籍,人人都知道它,但是真正读过的却不多。
2 S; r; B/ A+ a! ?" R1 B" U2 v7 \ L3 Q
除了能信口背出流传甚广的几句,如:& r: ~- @7 R! F
) m0 k; E( ~& f9 a( c/ ~( j* [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 l4 P* c5 P% c6 {
& u" ?8 B1 R9 t“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r. l- j5 F' a! ^/ L4 I* N; @7 u
2 J& q$ ^( x: y0 o |/ D“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等等,4 M6 n. u0 c$ V
. j$ e3 @5 r) }# p" K; n诗经里还讲了些什么,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1 t8 a. s4 h! h
6 ^8 l" t! d5 ?* z也是,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被古代统治者奉为经的一部儒家典籍,光是这严肃的文学名号,就足以让人敬而远之了。4 |/ ~8 w( c; O- a( _+ u6 U" J
9 V1 _2 ?; O+ g% p2 L6 r3 g然而,当我把这本束之高阁已久的《诗经》翻开来读时,却发现它根本不是想象中艰深晦涩的大学问,反而像是大家都爱听的“故事会”,讲的都是关于人的各种故事,生活、劳作、婚娶等,情感丰富,尤其是爱情。" `( b/ F/ J1 m- g2 _. O/ a! D! B
# d3 l+ G& L: a5 B; Y* D) [
8 ^: f" ~3 C) q6 e/ ]! _
0 Y* u* T" W2 ~* W; }$ q& O其中,关于男女之间两性关系的诗,竟高达137首,占了诗三百近乎一半。果然,爱情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 ~$ u% w8 ]0 D0 X7 V
9 r+ b0 O5 U. T0 U3 p3 p+ m; B: {
在读背《诗经》的时候,我以为它表达爱情和男女之间的活动,主要在于含蓄内敛的情感,直到我读到《草虫》这一首诗,其直白露骨的表达让我惊诧,回过头来才发现,之前读过的许多诗,原来都隐藏着关于性爱的描写,不得不感叹这种兼具“艺术美”和“内涵美”的性教育。
2 J* b( d: V, s9 u. y% j
; R% b' t5 F% ]+ _+ ~4 Y1
/ Y2 w) {5 D& q, \* J" p! f* X2 z# o- W+ z1 E% |/ C1 @5 ~! x4 M; U
《草虫》:性使我快乐、宁静) z# g6 c6 e6 j/ V
/ T; j( y2 b/ _9 T U$ z
以开启我这场发现之旅的《草虫》一诗为例,我们一起来分析和感受一下,诗经中所表达的古人的性观念。
9 x8 p% }- M2 x, h
0 x7 A# D/ M0 T8 O) n8 N《召南·草虫》
5 A4 S h) ?, D, W" k0 q
7 O* q2 C: Y: I: D* ^6 x4 E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5 |& x b2 C: Z9 J9 x* J- T
& m" h/ |; b8 u( J/ M" k* b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0 z; F o$ K, W: u, F$ J7 g' P1 b' j) v: \* ?6 W& ]6 [$ F. C) k+ B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 X/ n2 b3 x0 ]; h$ j
; _+ f1 e7 ]# m" U( h w8 r0 s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8 `" i9 [- e- N7 ~
! e" t- i+ k! z5 {' v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8 x: j; [1 g" I9 h( I0 T ?! P) B. W% q$ u5 F! g0 t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6 K2 W( R' _2 k9 ]+ Q - ~# y4 \+ ?: m7 e1 d
4 j* d- O3 `, q$ H# b+ Y这首诗分为三段,着重看每一段的末尾句,都是重复吟唱,只改了最后一个字。; ]: H, S+ [3 q+ u0 [) n
4 r: H* L Z4 X" Y8 `; j6 R
诗中的“觏”(gòu),即“交媾”,《易》曰:“男女媾精,万物化生”,所以它明确指出来了,其表达的就是男女之间的性爱。' S- d9 Y4 v+ m% ^5 c. t$ F5 E
* ~ N- ]: s q. ^“未见君子”的时候,我忧心忡忡、忧心惙惙和伤悲,独自一人空守闺房,心情郁闷、愁苦,思念着君子。
- O0 s' i# L( E2 p* {: L+ \6 Q& s# h9 `
“亦既见止”,当我见到了君子,“亦既觏止”,又与之交媾欢愉之后,我的心才“降、说、夷”。
6 ]" ]0 K! n7 [/ C$ \* c' g) {4 m+ W4 b% [0 i
这三个字有一个层次的递进:
" S Z$ l0 E4 Q) a0 K降(xiáng):放下,就像投降一样,形象地体现出云雨后忘我的状态;说(yuè):同“悦”,喜悦、开心,与君子重聚后快乐的心情达到顶峰;夷:平静,和君子亲密后,我的心情才归于平静,那些与君离别的日子里积攒的闺怨、愁苦都消散了。
- U3 `: T- C. m9 F; ^7 {
6 S5 Q+ W3 B6 j& N, S1 {. u1 @, z
* L& k7 i. y) h2 |+ @' T
5 K" i) R4 G) C+ e' p P N在这首诗里,毫不掩饰见到君子的渴望,坦诚直言对性爱的欲望,当然,也道出了亲密关系的关键。6 R$ ~" K |( F. j. v
% o$ j4 K' W! h- m" e
肉体的碰撞,是两性之间独特的亲密,同时让心灵也得到滋润。久别的君子,让女子牵肠挂肚,这份深闺幽怨,只有见到对方、与之相拥才能消解。
6 C+ E9 y0 f* c K! m L' E" Q( y3 W$ [* v: K
虽然这首诗是用直白的性爱表达对君子迫切的思念之情,但以女性的口吻毫无掩饰地写出这种欲望和渴求,实在是大胆,这种直白程度令人感叹。' M. X4 f& _$ w
: u) F" U1 m: I
2
6 p: u6 \% d( |2 W0 G' O2 ^
0 h$ g; p- [6 R/ E是“淫诗”还是“思无邪”( _' I& V6 i3 F; U: d. p5 s* ]5 r
/ h" j' R- P+ \! ?$ j
《草虫》算是描写得最为露骨的,而在《诗经》中还有很多隐藏的关于性爱的描写。
: y0 y9 n( }& E6 K
+ d& \& D6 r# K+ ?闻一多先生在《诗经的性欲观》一书中,把诗经里面描写性爱的诗分为5个种类:
9 C. S9 |( Z5 A( ?. ` G明言性交隐喻性交暗示性交联想性交象征性交% h$ Y1 ]& Z `7 f R& @
1 x3 k9 z/ E* a
% M$ @' N9 d* E" h1 O; ]8 C
《草虫》就属于第一种明言的,我们稍微熟悉一点的《野有蔓草》“邂逅相遇,与子偕臧”竟也属于明言。
) t5 l' j& v/ v
2 @7 |2 @& ?. o, Y* Y8 a0 }而《维鹊》的“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这种,则是象征意义的,用动物之间的求偶行为来象征,实在隐晦,我想很多人会跟我一样,若没有解读,自己读的时候完全没有意识到讲的是这方面。
0 {4 ~! i% O' t# u' t4 U* W% }$ L$ P
还有《野有死麕》中“舒尔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是暗示性交:慢一点啊,不要碰我的围裙,别惊动那只狗让它叫了起来!$ E5 V3 R! u8 O% Y m5 L
- L) o: y' A' d8 f1 B, \: [
6 p2 O2 u: W8 Q4 h- s7 q+ Z9 c
' m# b( b. n, R7 a6 g3 d+ k7 I《诗经》可是四书五经的五经之首啊,两千年来一直都是老少咸宜、男女皆可读的经典,含有如此多的性事描写,合适吗?9 [/ ?2 o, z' L) p% U& t' s0 M
/ g- l3 b! _2 L- B6 k. t- H, F
难道,《诗经》真的是淫诗?
" t o3 I8 _5 S- ?- Y: M6 F% ~& T7 F+ B, U: \" h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是这么评价诗经的:$ {' {. w; O+ G/ b$ E( V- i
$ E p/ n6 b* Q3 S“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9 k0 b* W& J7 O5 K2 b! B- o
3 ` t3 S- p, M( }5 M1 A我认为,这个“思无邪”的意思,指的是心中所想没什么不好的,无不可对人言。
/ m, l5 Q# S) |! C8 {- z- Z" P: h( g/ F7 Z/ i! ~7 E8 X; K. b' v
一来,在那个较为原始的社会,民风质朴、率直,饱暖思淫欲,实属正常。且那时人口稀少,繁殖后代是很重要的事,衍生的生殖崇拜反而使得此事神圣。+ _* ~7 B" g1 v! V) ~: H% y
! `# u A; _0 x/ u. x$ D3 s) k
二来,《诗经》只是如实地记录人们心中所感所想,并没有单纯为了感官刺激去具体描写,对于读者来说,心中是否有邪念是自己决定的。
) _& a( y* X7 v' Z: V
- X4 m' _0 {; Q+ Z3 ?$ v思无邪,讲究的是正确、客观地对待所思所想,不回避,也不歪曲。" O& q3 ^7 K; s: e8 e- C
; \1 q' k# d0 i+ \% ?2 a9 S
生殖、性爱,这些本就是人类的主要活动,无可回避。孔子如实地收录这些诗作为教材,我认为它们不是淫诗,反而是为了教化和引导人们,将原始而盲目的性冲动,转化为专一的情感寄托。
9 c$ s- d9 h; D v) h7 q# w
6 z3 u) o5 c. D2 b, x2 m) s O/ Z从这方面来讲,诗经可以说是优秀的“性教育”范本。+ H1 h* v; m6 r3 N2 [: x
0 y( k. p- l% Z% p. E3 F0 P! _3/ p- f d1 A Y( ~, q0 O
' `/ d1 s3 f" a
性罪恶与性压抑下的性教育7 q, i3 o4 G8 @. f- J0 X' V- e
: K5 k/ A8 M7 v' F: |6 J性教育,我小时候从没有听过这个词,连男女之间的差别在哪里也不知道,甚至青春期结束了我依然不知道什么是性行为。
) _+ Q9 q+ S q) T6 A( [
/ K- G! k$ X( e关于性的话题,如今比之于孔子时代,反而更难以宣之于口。性,被打上了邪恶的标签,连同身体器官,被一同为是污秽的、罪恶的。7 ], ~& y) R) {2 U) K
2 r) T( b0 K( [/ c& m) n如今,好不容易性教育有了萌芽之势,却是举步维艰,在性压抑氛围下长大的父母们,如今成了孩子们接受性教育最大的阻力。1 K# J& x9 d# z4 b8 o
- q& {' C3 D& f. T% Q# M# Q% P( Z7 \8 a h' h7 G. V
2017年出版的《珍爱生命—小学生性 健康教育读本》
# X: U/ ~3 I. F3 J# ~# U$ o3 I+ T
' L) r* U; w+ L& |% u2017年出版的《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材料所研发的,但遭到父母们强烈抵制,最终学校不得不撤回,性教育还是沦为一句口号。8 p. v% r2 }/ O- Z# L7 i# u
7 W" y% |; _7 r1 {9 E- H( Q弗洛伊德曾在《文明及其缺憾》一书中说过:
2 d$ Y- h: G; a2 d* D8 H5 c! B$ r* w8 b5 k
“文明的进步,是通过对性罪恶感的强化、与剥夺了性快乐为代价而获得的。”4 w x$ [/ {$ g8 d2 s" n
# C5 k4 k7 O5 x+ H: w9 B1 ?2 r
2 b. N( b0 D+ i; u$ O4 E诚然如此,为了证明自己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我们越来越鄙视作为动物的原始性本能。
$ x- W4 U* C* m0 D3 o b+ a8 t) `) b+ g
为了追求更高层面的“精神境界”,数千年来,历代社会都致力于将“性”关在不见天日的黑暗角落,同时打压“性罪恶的源头”——女性。) p$ S0 k5 a7 }$ h) y! o
" U, u, G0 Y8 ]2 S9 C
但谁又能逃脱生殖的原始本能呢?于是“性”依然在黑暗的角落滋生,但却因为没有良好的引导,人们对性的认识变得越来越扭曲,而女性也在这种扭曲里痛苦求生。3 Z* K7 Q' n+ J: s1 d) |& C
f1 J4 m( H) a @6 f% X$ U* }" x: W! x, h3 t [
来源:澎湃
% J3 N1 u; h2 i+ r4 V! g _/ I
& X* |7 `2 C' i4 r: s) Z如今还是有很多女孩,总觉得自己身体很“脏”,会为偶尔的欲望充满罪恶感,为了所谓的“贞洁”连命都不要,甚至被侵犯、猥亵都不敢告诉父母,甚至都不知道这种行为意味着什么!
! K6 J6 U$ M6 B: ~: D h. @0 L$ K5 r' v+ x6 R6 J) n* t
; i p+ J9 C: J; |$ q性侵害儿童的作案方式
' _2 C" _0 `2 a" b4 S# R) y+ [. t" P$ ~$ {& U! ~5 u0 R. U1 p
从原始到封建社会,再到现代,对性的封闭已经不再能代表文明程度的进步了。
I3 V' Y0 L' E/ Q- }3 W1 n; X( @. P2 y0 Z8 x# S) W
因为性教育的缺失造成的悲剧太多太多了,当这些黑暗里的手伸向越来越多、越来越年幼的孩子,对于性的认知和引导却依然空白。" D0 O1 ~. J8 U" S$ x
* i3 v9 E, Q( G; O. ]2 _
/ G8 k( L- }: M- _0 H4 ?4 N5 h- D H& l4 J& G- S d6 A
孟子曰:“食、色,性也。”
& L4 e( k" y1 e/ A$ i) k
5 j( d1 |+ Q' |生殖冲动是刻在人的基因里的,是人的本性,这种客观生理事实是无法改变的。如果从一开始就否定、压抑、剥夺最本能的生理需求,必然是违反人性的,也必然因矫枉过正遭到反噬。
4 g8 C6 A3 U! b5 T3 Z$ C+ |' w& R9 k* i" |4 x5 f( C
: ]2 }- T5 p9 o( S S' g; [儿童/家长面对性侵害时的心态
, }7 \2 l, P/ |) P N, w! F+ b' g9 j; P0 x) {. t
禁欲式的性教育,不仅带来羞耻感,还传递了不正确的医学知识,严重危害身心健康。
X; v- i. v/ ]6 U ] R+ i6 z9 d
不如像孔子那样,让性教育融入文字,如实地认知,如实地表达,“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y- m; n1 q+ E4 O; s0 f, j( I6 T6 @3 N% f; e+ b. R
好色而不淫,这才是《诗经》的精妙之处。
@& U0 r0 b4 X1 {& c# ^ q7 M6 s- M5 u* e- j' S
虽说如今的性教育与孔子那时大有不同,但“思无邪”依然是关键——自己想歪了,才会觉得性教育是黄色读物。% J) ^2 Z" E9 A; [6 ]
$ n) L: J2 ]2 U; {- r! ?6 \
性教育不是放任,而是为了在阳光下引导、规范,从而让性不再罪恶,人人学会了解自己,让性的大环境更干净,这才是文明的进步吧。
g! ?8 q7 Q# x1 G. v" t L. J, n# r- ]: b' Z f
6 G6 `, f' t6 ?诗经系列相关阅读:
' N$ a% m% C- z% Q& v% D2 D" u- z“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写的竟是一个女人找女人的故事+ v" [' U3 L) v' Y# H+ M
娇妻变糙汉,你敢信“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讲的是基友情?
+ `* M/ n* N5 ^ i(点击直接跳转)
, C: m/ ^- d o8 \# U2 E# b——————————————+ I2 E) j0 s4 V* k7 N
我是@正则思,执着于经典的学习者,背诵默写《诗经》已有半年,欢迎关注我,一起读诗经中的情感故事,留言说说你的感受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