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的教育常常把孩子看的太重,造成家长和孩子都很累。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家长解放自己,同时也成就了孩子,达成良好的亲子关系。. q! e+ G( P7 B1 {
在中国人的育儿中,我发现有一个普遍现象:很多家庭一旦有了孩子,全家人的生活,就完全围绕着孩子进行。
9 G/ Y4 A# q, y& X( S+ c# s1 h下班后,不管多累,都得辅导孩子写作业,或者陪孩子玩;周末也不敢轻易约朋友,得陪着孩子上辅导班;连难得的年假出游,都要选个适合孩子去的地方。这种全家围着孩子转的方式,不仅父母会精疲力尽,孩子也得不到足够的空间成长。那父母们应该怎么走出这个怪圈呢?
# E: V& L7 Z5 s3 j/ m6 E/ v) v5 w全家围着孩子转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很多父母会陷入这样的困境?又应该怎样走出来? 3 G% X1 E+ I" V) W
1、密集母职下的教育困境
( p% y" C6 m. m0 ?* n/ p: a) J. Y" e
这种全家围着孩子的育儿文化,其实学术界已经研究很久了,并且有个对应的概念,密集母职(intensive mothering),也叫密集亲职。 ; }/ [% i+ z$ i) c% W8 m# D
这种育儿文化有三个特征:第一,以孩子为中心,一切选择都是孩子优先;第二是,父母全方位地对孩子投入时间和精力,认为在孩子身上花再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值得的,而且越多越好;第三是,父母和孩子荣辱与共,孩子的成功就是父母的成功,孩子的失败就是父母的失败。0 H& P8 m8 I6 A% S1 S( s8 O
研究发现,密集母职并不是一种好的育儿文化,一方面会损害照顾者的利益,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孩子成长,因为它挤压了孩子自己的成长空间。
9 V) q! E" F' p" A我遇到过一位妈妈,洋洋妈妈,她就相信「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爱」,因此她对洋洋的照顾非常尽心,无论孩子做什么,她都花时间陪伴在一旁,也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妈妈。因为她为了孩子牺牲了自己的职业发展,也牺牲了很多娱乐活动。每次孩子成功的时候,她就特别高兴,觉得自己这个妈妈做得很好;同样地,孩子失败了,自己也会很内疚。这就是典型的密集母职的教育方式。 ( N, |% [$ a4 j6 x) b' a
但孩子上三年级的时候,她发现,当她在旁边陪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孩子会做作业;但是她一走开,孩子就不做了。她觉得孩子的自觉性特别差。2 q: U: G. x% l/ [2 _6 x, q
同样的问题,洋洋的说法不一样,他跟我说,如果妈妈在身边,他就要按照妈妈说的做;当妈妈不在身边,就是他的自由时间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妈妈不盯着的时候,你还认真学习,那不是傻掉了吗?这样做的话,就永远没有自由时间了。
+ B. @6 r' ~- m洋洋的话其实很有道理。在密集母职下,孩子自我探索和成长的空间,被父母的严格看管挤占了,所以要找一切机会抢回自己的自由,这才出现了妈妈眼中的「自觉性差」的问题。( r( S: I$ ~" f* A, d
密集母职不仅损害孩子的利益,同样损害照顾者的利益。比如说,过去能做一手好菜,已经算是一个好妈妈了,但现在,对好妈妈的要求太高了:你要懂营养学、心理学、语数外学科、互联网技术等,有关孩子的一切你都要成为专家;不仅如此,你还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经纪人,能帮孩子进入好的学校,找到好的培训班、兴趣班。但绝大多数妈妈都不可能做到如此完美,在心理和生理上都觉得疲惫不堪。如果换成爸爸是主要照顾者,情况也好不到哪去。
9 P. R; A) \% w$ U/ R其实,密集母职背后,跟社会的发展进步是离不开的。过去,我们说把孩子「拉扯大」,父母的主要责任是让孩子吃饱穿暖,偶尔在孩子犯严重错误、或者兄弟姐妹相争时,出手管一管。在那个年代,由于孩子多、物质又匮乏,能把孩子健康养大,解决一家人的生存问题,就已经很好地完成了父母的职能。
- }- ^1 l: f& q0 I( j1 J但是,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普及和物质的极大丰富,每个家庭常常只有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成了「小皇帝」,父母和祖父母成了服侍人员。我们从「喂养」文化,快速进入了「精养」文化中,形成了密集母职文化。
! R7 S% B6 T7 J6 X: B! N: `所以,反思密集母职文化,我们一方面要给予孩子更大的自由成长空间,另一方面也要解放父母,让父母在能力范围之内做到平衡。 & |3 X8 s- X2 x. k& E
2、父母需要提供不同的爱
4 A8 W5 ^: u6 W6 u4 E
6 p: A: A t y那么,想摆脱密集母职对两代人的束缚,父母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 a1 J% T J# J- H9 d0 p; Y1 h# m首先要知道,父母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改变的。好的父母要学会跟随孩子的成长节奏,把握好自己在不同阶段所扮演的角色。, Z+ r0 M- E# ^9 l* N" C
总的来说,父母主要要扮演三种角色:引领者、陪伴者和跟随者。 $ ]. { ^* B/ {. r) C* e5 [. A
如果把成长比喻成一场足球赛,无论父母愿意或不愿意,都会经历这样的角色变化:从孩子刚出生到 3 岁以前,父母更像守门员,是引领者,帮孩子抵挡各种飞来的球,守住健康和安全的大门;孩子进了幼儿园、小学后,父母更像是一位教练,是陪伴者,父母已经没有资格上场踢球了,要靠孩子自己;而到了孩子上小学高年级或初中之后,父母更像是啦啦队员,是跟随者,在一旁鼓劲欢呼。在孩子不同年龄段,父母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就不至于让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都围着孩子一个人转了。 # L/ Y w2 h5 `* r& w
除了在孩子的不同年龄段父母角色不同,爸爸和妈妈的角色也是不同的,这样才能互相分担压力。以前,中国文化中有「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 之说,这其实是一种民间智慧的结晶。说的就是孩子既需要有条件的爱,也需要无条件的爱。; R9 E) S/ I4 X" j- [$ o$ c
所谓有条件的爱,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和我很像。」有条件的爱有消极的一面,孩子需要通过努力才能赢得;同时它也有积极的一面,正因为孩子可以通过努力赢得爱,所以这样的爱是孩子可以控制和支配的爱。
9 T- z: o$ C: s' Y1 q所谓无条件的爱,原则是: 「无论你是什么样子,我都能接受;无论你成功与否,我都为你提供休息的港湾。」
! c0 U/ Q, h- v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无条件的爱和有条件的爱都是必需的。无条件的爱,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有条件的爱,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孩子必须克服这些困难,才会得到爱。它也要求孩子做错了事情就要承担后果,所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要不断改变自己。简单说就是,无条件的爱让人有安全感,有条件的爱让人奋发向上。
: w% ?9 M+ K7 x! q因此,家庭中应该有人扮演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的角色,接纳孩子;也要有人扮演给予孩子有条件的爱的角色,要求孩子表现好才能得到肯定。没必要追求夫妻双方对孩子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同样的观点,父亲和母亲可以有不同的爱的方式、爱的表现,只要不相互否定、相互攻击就好。
$ E' F% k) S! \2 R9 D1 w但是,父母代表的爱,不是和性别有关,而是和各自扮演的角色有关。在传统社会,一般是母亲给予无条件的爱,父亲给予有条件的爱,但现代社会这种性别角色分工已经被打破,所以父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协商,确定双方各自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给予孩子什么样的爱。 $ |* f. C# V O7 q
这也就要求不能出现丧偶式育儿的情况。父母双方,特别是父亲,都必须参与到育儿中来。
4 c5 w7 T5 y- W0 l7 s一方面,孩子的成长的确需要爸爸的参与,这对孩子有好处;另一方面,这也是从爸爸利益出发的选择,如果小时候没有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等到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候,爸爸想跟孩子讲讲人生道理,想要影响孩子,孩子根本不会搭理。+ k. O( H0 l( I7 _ w
孩子愿意听父母的话,常常不是因为父母讲得多么有道理,而是因为孩子和父母关系好,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但如果孩子从小和父母关系不是很亲密,到了青春期后,父母的话对孩子常常是没有影响力的。所以,如果父亲过去和孩子没有亲密互动的基础,那之后也很难对孩子产生影响。
; | _2 C4 k2 H2 }- J- K8 k1 _3、总结
2 V8 a0 F8 ]5 U8 X
* S! B: z& F4 `2 F) I/ g全家围着孩子转,这种现象在学术上叫做密集亲职,处于这种育儿文化下的父母,会一切选择都是孩子有限,会全方位地对孩子投入时间和精力,还会和孩子荣辱与共。
8 P' }% n' E1 g7 _4 D# a这种密集亲职文化,不仅损害孩子的利益,同样损害父母的利益。要想跳出这种文化,父母要学会跟随孩子的成长节奏,在不同阶段,分别扮演好引领者、陪伴者和跟随者这三种不同角色,不和孩子互相绑架。同时不能「丧偶式育儿」,父母应该做好分工,一个给予孩子有条件的爱,一个给予无条件的爱,这样搭配才不会累。, x& D5 L }' S
态度: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态度,做真实的父母?7 c( N' o% B" @8 W, F3 z, @( F
( w* J" a5 a, y8 U* q我们做父母的,有时候会有一种感觉,就是在孩子面前,很难做真实的自己。( d) @3 w" D1 a1 V: V5 o+ A
具体来说,有两种情况是很常见的:一种是,当孩子做得不够好的时候,我们心里想批评,甚至惩罚一下,但又担心影响孩子健康成长,就选择硬着头皮虚伪地表扬孩子;另一种情况是,当孩子的行为让我们产生一些负面的感受和情绪时,我们也不敢表现出来,必须得让自己显得很平和。
2 r4 [% W( j2 \$ @" s5 ~$ u但不论是哪种情况,不但我们做父母的装得很累,孩子也不会因此受益,反而可能会因为父母的虚伪而产生误判,进而形成不好的行为习惯。% u$ B* E6 W7 g+ u5 Q- o. l; r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父母要怎样恰当地表达出自己的态度和情绪,真实地做自己,既没有心理上的负担,孩子也能接受。
/ O9 k0 s/ s# Q; S* j简单说,这个问题可以分解成两个角度:一个是怎么去正确地表扬或惩罚孩子;另一个是,当孩子行为让我们产生负面情绪或感受时,应该怎么处理?
" I! o/ L8 C0 t- ^1、不虚伪的表扬,不过度的惩罚 G' q7 q0 O" ~5 l
N/ z$ G. W9 R为什么很多父母既不敢批评,又不知道怎么表扬、鼓励孩子。& ?6 U8 c/ R5 g2 D% v4 |9 Z5 `. ?0 Z
这种情况,主要从西方心理学的育儿理论涌进中国开始的,父母间突然就兴起了一股不能批评或惩罚孩子的热潮,似乎只有表扬孩子,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而批评和惩罚一定是迫害孩子的。 4 v. b0 s S3 y6 }1 d# {) f" K& }0 k, l
但是近几年,又兴起了不要「表扬」要「鼓励」的风潮,似乎表扬也是有问题的,搞得年轻的父母都不知道怎么办了,批评不行,表扬也不行,只能鼓励,但是专家又没有说明怎么鼓励,于是大家都不得不调侃自己: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不太会做。
9 |( J3 j: I2 L4 u基于我的研究以及对父母们的观察,我一直认为,要做真实的父母,表扬和惩罚都是需要的,但是要注意,我们不要虚伪的表扬,更不要过度的惩罚0 j/ C. K4 r) \) b
虚伪的表扬,就是那种违心的、为了表扬而表扬的行为。明明这个事情孩子做得不怎么样,父母还去表扬。比如孩子随便画了一幅画,过来问你:「妈妈,我画得好不好?」你说:「宝宝你真棒,你是画画天才!」这样很容易导致孩子认知错误,以为自己真是天才,不需要努力就能做好,等到发现别人都不这么认为的时候,就不能承受了。0 x2 i n2 S# u2 s
如果孩子有一定的判断能力,知道自己做得不好,结果家长还在肯定他说「你做得真棒」,那他会觉得妈妈一点都不理解自己,自己明明已经很弱了,妈妈还在讽刺自己,他不仅不会受到鼓舞,还会觉得力不从心。
/ [4 _ v" R/ t; n; y/ p( W更糟糕的是,父母的表扬往往成为控制孩子的一个套路,孩子小的时候很吃这一套,但是慢慢长大就会发现,父母的表扬都是很程式化的,而且背后常常跟着功利的目标,于是表扬就失去了作用。" j$ p& ~6 n0 \. ^$ J2 v3 K R
比如,父母和孩子讲,「宝宝这个做得真棒,但是这样做的话就会更好一点」。小时候,孩子很高兴,可是时间长了,他发现父母的重点其实都落在「但是」上,前面的表扬只是个形式。于是,孩子会产生对父母的防备心理:你每次表扬我后面会不会有什么目的?孩子一旦看破父母的目的,那后面的教育就很难有效果了。
$ W, d$ |" b- r9 C3 D! M5 U那应该怎么做到不虚伪的表扬,又不打消孩子的积极性呢?6 q$ L, j' S8 L& _% Y- T& f$ l( \
一方面是,当你真的觉得某件事情他做得很棒,再去表扬他,并且详细说明为什么你觉得好。比如,你觉得孩子做家务做得很认真。你就可以赞扬得更具体一点,哪里做得好,比如,衣服叠得很整齐,而且叠完还自觉地放在了柜子里。这样孩子就觉得你的夸奖是真实的。
, R, E; e6 h/ J& O+ F另一方面是,你如果觉得没有那么好,那也不需要批评他,只说你觉得还不错的地方就可以了。
4 u \) Q5 ^# _7 P$ c* C$ O; L比如,我儿子 5 岁时,根据老师的要求画了一幅画——美丽的草地,画完后,兴冲冲地拿给我看。我看了,觉得那个草地画得实在不怎么样,花朵也都歪歪扭扭的,但他画的那些雨滴还算比较均匀。于是我说:这些雨滴很均匀啊,看上去是雨天的草地。儿子一下把我视为知己,说:「我花了好多时间画雨滴,最后都没有时间画草地了。」
% m& O7 p9 W, M1 U7 p* v所以,父母不要为了鼓励而鼓励,为了赞扬而赞扬,而是要真实地把自己的部分想法有选择地告诉孩子。 * R0 O1 @7 S3 v5 k2 [! R S
而所谓的过度惩罚,就是不要因为自己的情绪失控去惩罚孩子,而是应该事先告诉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会受到什么惩罚。当孩子真的犯了错时,就可以跟孩子讲,之前已经约定好了,现在做错了,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7 q1 N7 s' N2 g/ O, r
但很多父母不会提前做好约定,常常是孩子犯错的当下,因为情绪失控而惩罚孩子,这对孩子的伤害就会很大。甚至孩子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父母一追问「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吗?」,孩子说不出来,父母就更生气。这就是在过度惩罚孩子。
% s( Y$ ~9 C7 C7 m, p! K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9 j7 t: W, D8 e& X7 J# n5 s) f3 p????App 内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