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反感长辈的「教育」?

[复制链接]
查看1195 | 回复20 | 2021-5-17 18: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我们反感长辈的「教育」?
大笑2017 | 2021-5-17 18: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时代所限,社会断层,我们的“长辈”自身大多数没有受过良好的通识教育。
: S+ l5 A! }" B即使教育层次较高的,一般也不具备持续学习的资源和意识,离开学校后,知识系统已经不再更新了,而被各种电视节目和公众号粗制滥造的内容渐渐填塞。
8 ~! H' S4 l" q" E1 `$ L: m& \* `所以他们对“后辈”的教育,在理念上,更多是一种个人经验主义的灌输,在方法上,机械重复,简单粗暴。
1 t, W* T1 y& z# g* t9 B甚至可以说,他们的目的并非是传授给后辈正确的知识或信息,而是通过所谓的“教育”,完成对自己个人价值观的书写和肯定
* }% V0 X- n, `: V- w电影《狗十三》中的这一幕,可以说是很有代表性的:
- \9 _1 i% c4 R 为什么我们反感长辈的「教育」?-1.jpg 为什么我们反感长辈的「教育」?-2.jpg 为什么我们反感长辈的「教育」?-3.jpg 为什么我们反感长辈的「教育」?-4.jpg 为什么我们反感长辈的「教育」?-5.jpg 为什么我们反感长辈的「教育」?-6.jpg 为什么我们反感长辈的「教育」?-7.jpg 为什么我们反感长辈的「教育」?-8.jpg 这位长辈还算是个“读书人”,引经据典之间,引来左右一片称赞。他故作谦逊,实则坐在鄙视链的顶端谈笑风生,臧否四座。  w9 q" o& O2 B% Z. r1 ]
他这一代中国人,信的不是知识或理论,而是屁股底下的这个位置。! p4 {9 ]( Z" ~; f, w
我比你资格老,我坐在这个位置上,我说的话就是供你深入学习的课本。
6 f( {3 r' ]1 d你坐在这个位置上,说什么我也得听,不仅听,还得鹦鹉学舌,举一反三。
. V8 H% S6 {3 k. y0 |: Y) P9 x这其实不是教育,而是一种试探,一种控制,一种确认势力范围的手段。
xpyiran | 2021-5-17 18: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看到过这样两个段子:4 I* P9 p  E$ A& i
我们不需要知道电子游戏是什么,它会不会造成近视,它会不会上瘾。
; b# X4 g7 r5 b! T% _* C我们只需要一个背锅侠,一个可以掩盖家庭教育失败,学校教育失败,社会教育失败的东西。
) a9 ?1 T( o1 U4 Z. W1 M+ Z0 S现在它叫游戏,十五年前他是早恋,三十年前他是偶像,三十五年前它是香港电影,四十年前它是武侠小说。6 t6 I5 t) V* Z/ U4 s& }$ W' ?4 ]) j
: b# z1 j, i8 s" |+ }8 ~% E2 y/ ?" j
三十年前,人们惊呼流行音乐会毁掉下一代;8 a! v5 F# @9 V2 E+ l
二十年前,人们惊呼电视节目会毁掉下一代;
/ s0 p, N- b6 _# t1 R+ h十年前,人们惊呼电脑及因特网应用会毁掉下一代;
: S# L. ~9 q% n现在,人们开始惊呼手机会毁掉下一代……
. X3 J) X7 H% f7 P7 @* m# ~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没有任何力量能毁掉下一代,除了上一代。
+ H  f  V4 d/ e3 d

. z/ R; m# _; @. X% d% T我给这个所谓的“上一代”取了个外号:家庭教育
# N( m8 r0 e! I+ j3 T, x在很多家长心里,毁掉孩子的是什么?* P9 {0 p' D$ D- i8 K
早恋、小说、游戏厅、网吧、手游、漫画,最终连电视都算在了里面。
! _9 R  }9 b7 {4 D4 o7 b# J- Z# Q0 C) p; O# n) X% ?; T. U

1 l- T0 b) U# |6 f9 p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所谓的“教育”更准确的来说:说教。7 G- F; i( T4 r) v& e) J4 X
当然如果你经常走亲戚还能听到以下神奇言论:# B+ X5 W1 U8 g* D
“连地都扫不干净,以后还怎么成功?”
  X  F3 q, c6 k) B* z“吃饭都漏饭粒儿,以后还怎么干大事?”
* }6 U8 U' J7 a% r+ ]$ E6 F“走路这么慢,以后怎么去跟人家竞争?”
' ]  P3 |# U9 E( N可能你们听到会笑,因为这太像现在标题党取标题的方式 了,但是我看到孩子自卑或不服气的表情以后却很难再笑出来。
, j  y" V4 X( q1 L6 `' ?  z3 K( ]听得多了,他们他们会厌烦,但是每听一次都会在心里留下一道痕,一点一点地雕琢他们的灵魂。1 G( m9 r4 S: d* s" j6 ]4 R
; s2 c7 l, O8 }2 I9 n0 `

4 Q2 ^! S. h1 U% {  ~7 [! U最后他们会发现自己很成功的做到了一件事:成功地将自己的焦虑复制给了孩子。自媒体贩卖焦虑的目的是谋取利益,家长传递焦虑的目的是谋求心安。. c, X- N. o# {7 L/ b
而自媒体未来的回报是金钱,家长未来的回报却是和孩子的隔阂、矛盾以及孩子一生惶惶不安的阴影。
; L# q; w8 _% i7 f0 I" X
  C' E' Q( o4 p1 X. l: K( A2 S- {5 R- s+ b
中国式家长内心很爱孩子,但没有用对方式,以至于孩子很难理解和接受这样粗暴的爱。
+ |7 L3 F3 N! [$ @4 Z% s  j7 V他们下意识地沿袭传统思想,将孩子与自己的关系视为上下级关系,一味盲目地却捍卫自己的尊严,不管对错地抄袭模仿老一辈“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肆无忌惮地像孩子传输焦虑,最终得到了物极必反的结果。: I: Y0 H5 ?+ X+ T2 C4 g& g) I4 J
他们想和你说话,却从不给你平等的身份。
) _& w+ I1 ~, W- m9 w" _) R他们想和你沟通,却一被质疑便是劈头盖脸的语言暴力。4 s; p8 s/ r4 c# c- s$ |
他们想让你变得强大且自信,却让你在家里对他们唯命是从、唯唯诺诺,在人前对你加以数落、批评甚至谩骂。) _1 N' v% I) `- E" j% u, }
你做错了,他们要指责你及你的所有行为,却不帮你想办法。你做对了,他们欣喜若狂,逢人便炫耀自己教育的卓越与成功,即使他们只是给了你一口饭吃。
) a8 U7 W4 X. Y$ g( l# b他们太浮躁了以至于做不到良好的沟通和耐心的陪伴,偏偏这俩是家庭教育的两条基本要义。, U3 M0 ~* y& ~1 b

$ R$ P/ c2 @. b: t; ?9 _: P  `3 v. y& M$ A+ E7 N! O
揭开浮躁焦虑的表面,我们只能看见他们的教育又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用自己的观念来控制自己的孩子。
5 X! z9 U+ t0 m+ |在心理学上控制型父母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也是难以治愈的:- }: W/ R3 g! ^# L# q. P
控制型的母亲一般有以下特征:
) I$ P9 x6 a7 [# ]* w  k, _高度神经质,易焦虑,容易被一些小事引发焦虑,焦虑产生之后需要向外界投注以缓解焦虑,缺少朋友,缺少自己的兴趣爱好。
6 ?" f* c9 G- K& b% j" J
0 i/ u( n2 a( S+ I; O. i/ `( k夫妻关系不和,觉得丈夫无能,如果父母经常吵架,对孩子会成倍伤害。
8 J5 O. `* C$ Y2 V2 K" A' f
7 n) h# B! w0 _- N( T8 ^  R: J' f一方面严格管教孩子,另一方面又特别爱自己的孩子,不愿自己的孩子独立出去,一般通过指责、贬低、不信任等方式干扰与控制孩子。+ B) G7 w. O9 {
% y' m8 U& f1 I+ l0 t# n! |9 g+ F
被控制的孩子特征
8 c7 ?7 @+ P0 _8 _
# f9 t1 w, r% @7 j0 k! e2 U儿童期比较乖巧懂事,成绩不会太差,愿意为他人付出。
2 s+ L6 ?3 Y$ F) r% S; l
% {8 P1 Q; V1 N' J; N7 ~初中时期成绩下滑(相对小学),如果下滑的严重,一般伴随被孤立与被欺负,如果成绩上游,一般较为孤傲,理想强烈。 ' B$ G" H/ p; A, n) d$ @

8 K. y7 B2 c' F5 `' Q9 A/ ]高中期成绩下滑严重,人际关系敏感,一方面渴望社交,另一方面又过分关注自我导致交友状况糟糕。 开始反抗母亲,但是又依赖母亲。 1 e. C: |; D& t

3 u; e0 ~' a. A' i7 B0 A  R成年早期较为严重者会与恋人有较大障碍,一般表现两种极端状况:过分控制自己的伴侣;在伴侣面前过分丧失自尊。 有焦虑症、社交障碍、依恋障碍等风险。
(你可能会因为自己与之完全契合而惊讶)
5 `2 L  S; \" N* q3 ]6 x2 M+ V# z) f. Q
8 ~9 D2 u5 T$ |4 o  }4 G9 S0 t
教育是为孩子铸剑的过程,而这些家长似乎更愿意在遇到猛兽前控制这个执剑人。
& v- Z: T" L3 c# S手里没有剑的孩子,任何东西都会成为他们的拦路虎。: H0 Z9 X4 q# F  i
——————————————2 R0 _/ ^  a$ H: u+ Z% L
我是 @皮一下很开心 喜欢分享一些有趣的见解和干货,欢迎关注我。. a1 x0 A, D7 H$ N
往日部分高赞回答:
+ k/ Q/ }( K+ s' c% ?. N% a) j; s如何美白?男孩子什么品质吸引女生?如果有一天你感觉你的女友不再那么完美,该怎么做?如何准备 PTE 考试?
幻情无影加 | 2021-5-17 18: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有这样一类「直升机型父母」,他们就像总是盘旋在孩子头顶上的直升机,无论孩子抬头还是不抬头,他们永远在那儿时时刻刻监督着孩子。这种由焦虑带来的控制欲伤害了孩子正在成长中的心灵,也造就了亲子间的隔阂。
一位单亲妈妈,17 岁爱上一个非洲穷山沟(肯尼亚)里的凤凰男,19 岁未婚先孕生出一个儿子,22 岁离婚。但她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而她儿子的名字就是:奥巴马。
. K2 [& }- [) ?8 n) ~* J3 @( w4 P最近,有一篇《焦虑的中国父母,正在废掉下一代》的文章在朋友圈爆火,多家公众号转载,阅读量远超 10 万+。文章的核心观点「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戳痛了无数家长读者的内心,纷纷在留言栏里表达对中国现行教育的无奈与焦虑。事实上,不仅在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精英阶层,还是中产阶级,都在为孩子拥有光明前途付出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
$ V, A0 M. Z) o7 j) r8 l$ {; H例如,美国的学生若要进入常春藤名校,学业成绩并不是招生的唯一标准,学生的特长和领导能力是增加被录取砝码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能够进入心仪的大学,美国学生必须积极参加各种竞赛和社会公益活动,接受各种特长训练和培养,以增强自己在申请大学时的竞争能力。又例如在日本,中小学依然存在「考试地狱」、学历至上、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家长经济压力剧增的现象。一个人能否在日本拥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几乎取决于他毕业于什么样的大学和高中。由于日本一度实施「宽松教育」,引来学生家长对公立学校的不满,认为公立教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家长只好花不菲的费用将子女送至补习机构进行「回炉」。
4 W" L* }& }6 y6 G& h* Y! k 为什么我们反感长辈的「教育」?-1.jpg - T  _% x$ h0 v
在中国,父母们的焦虑不仅助推出一个超过 1200 亿美元的课外辅导班市场,还催生出了北京 46 万元/平米的天价学区房。有研究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教育花费最贵的地区,而且超过三分之一的家长已经把全部时间都花费在孩子身上。尽管如此,中国父母仍然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其实,父母焦虑伤害最大的,正是孩子正在成长中的心灵,也为孩子未来走向社会并独立生活埋下了隐患。5 M: c1 H9 b  n6 o) o2 b
焦虑导致「直升机型父母」; W( Q8 @7 K. {/ O/ Z& t" `) U
# Q( F. U' Q5 q# s5 E) {& w
焦虑,是人类对未来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的恐惧体验,这种体验通常伴随着血压升高、心跳加速、肾上腺素升高等让人难以忍受的应激体验。而采取行动消除焦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是人类生存的本能。在焦虑的驱使下,人类会为自己的生存而劳作奋斗,最大限度保全自身的安全,确保自己的基因能传递下去。当人与人之间发生比较时,特别是人们彼此间发现差距和不平等时,焦虑的主观体验就会进一步加剧。可以说,在焦虑情绪的牵引下,大多数父母会盲目地采取措施来应对焦虑,按照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在《优秀的绵羊》中的提法,叫「直升机型父母」。
8 I$ t" `3 ?: e: J8 ~- d2 `「直升机型父母」就像总是盘旋在孩子头顶上的直升机,无论孩子抬头还是不抬头,他们永远在那儿时时刻刻监督着孩子,并不停地提醒孩子该写作业了、该去学琴了、该去学奥数了、该去背英语了等。由于「直升机型父母」相信,只有严格要求,才能培养出完美的孩子。「凡事都要有计划,做事必须有标准,教育必须有反馈」是「直升机型父母」的教育信条。当对孩子的教育「没有计划、没有标准、没有反馈」时,「直升机型父母」就会体验到巨大的焦虑感。因此,「直升机型父母」通常会采取强迫与控制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并以此来缓解内心的焦虑。有些父母会盲目地强迫孩子参加各类辅导班,有些家长则会让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发展。表面上看起来听父母的话,在家长眼里优秀的孩子,在未来走向社会后,他们或许在他人眼中是「成功人士」,但其实,噩梦才刚刚开始。
% G, q! s* n8 N! @7 ^& y( F是父母打开的魔盒
5 i7 E- w: ]- D9 T8 R1 e& o! K7 g$ I' Y4 ?/ B
就在今年年初,一篇《留学生发万字长文数落父母,12 年不回家拉黑父母 6 年》的文章引爆了互联网。文中的主人公王猛是多少父母梦寐以求想培养出来的优秀孩子,从小到大,王猛都是班里成绩数一数二的好学生。高考是四川一地级市的理科状元,大学被北大最好专业之一的生物系录取,本科毕业后又成为了美国排名前 50 的大学研究生……按理说,这样的学历背景无疑是「开挂」的人生,然而出了校门的王猛工作并不顺利。用他自己的话说:「在原生家庭里受的伤害使他性格孤僻,无法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动手能力差,导致公司交给他的很多项目无法如期完成。」34 岁的王猛,早在 12 年前就不再回家过春节了;6 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5 U  D" n$ Y+ r3 h
在王猛看来,这和父母对他的控制不无关系。1 N  ^6 f7 x0 X6 Z/ i1 [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 K4 U, L+ G
????App 内查看
玄明恭庆天龙收 | 2021-5-17 18: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奇葩说有一期讨论 [要不要一键定制孩子的完美人生],陈铭说到了一种新旧教育观念的转变,就是从努力雕刻一个孩子,到为他们营造环境,让他们自由生长。% }. ^1 e/ d( {6 r
为什么我们反感长辈的「教育」?-1.jpg 这话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因为我们身边经常会有说这些话的长辈,& A, A# g& {2 _  h- ]& D! Q
我这都是为你好,
& j7 v0 S! `* g8 d我这辈子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
1 P* w+ \( n( ?3 g你现在不听我的话,以后就等着吃亏吧。
7 m$ n- w. `/ l; O这些被说烂了的话,背后的潜台词就是,我是你长辈,你必须得听我的,为啥呢,因为我都是对的。
4 [- G, K% B' i  z9 V
3 P; I. A; J$ J0 \
+ X# X0 L' {2 z9 r- c那你为什么会反感,甚至讨厌呢?是因为他们在雕刻你,他们没有给你自由成长的空间和权力。而你感受到的也不是为你好的善意,是改变你、控制你的压迫感。: J& s' c) p+ G
" a7 v! V* ]  ^1 \0 \" H7 }

0 _$ Z, P- J9 L5 E说白了错的不是话,错的是观念与方式。. V8 M- O: y# ?; F+ F0 y& r9 @
- r; k1 p8 {3 ]- W+ G  T7 X% ]3 b

) C7 O8 |4 J& \一、观念# Y" [4 h, C6 q, D# S% M
武志红曾在《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说:亲人间的理解之所以很困难,关键原因在于,我们习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去推测、揣摩、评价甚至抨击另一个人,却完全忘了,对方也有一个现象场,有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6 s( `; t7 L6 `) U+ i

9 @% t" j! `$ \2 U  @8 n' O
6 I4 w( l6 V3 q& Z( s- @  h* g很多父母长辈认为,孩子是我家的,我所做的肯定是为孩子好,他怎么能不听我的呢?/ o8 K7 q% U9 q6 g  f
确实,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他们不应以自己的经验,去要求我们该如何做。" k( T" `! ~6 r( ^
你们常常会遇到父母对你们职业的误解,过年时七大姑八大姨向你们催婚,以及对你们未来发展的指指点点。
+ a; Z  q' Y+ O1 C* X. o& h2 f因为他们觉得什么年纪就必须做什么事,到年龄了就应该结婚生子,事业也不要随便变动,稳定就可以。, C0 n: Z: G+ i$ ^9 O8 N4 k8 V
这些都是他们在以自己陈旧的经验,甚至是不符合时代发展的知识积累,给你的所谓的宝贵的建议。而这恰恰是观念的错误。
0 J/ y8 u" s- p( S; j. `0 ?# \" W
, e$ c  N" w6 I% ?/ P( Q: ^0 `' f& [* g0 |# j" P* i  {
好的教育不应该按自己的意愿去教导孩子,应该是从孩子角度出发,给他们自由的空间,去长成自己的样子,而非长辈希望的样子。; E2 M6 q' @8 I3 C2 j
% B1 O5 Q! |7 t, C5 H! Y
7 S. O- R1 z$ e. q7 X
二、方式; A* }5 U. s/ F  Q+ S1 l
很多长辈教育子女的方式就是控制+转移焦虑7 S% G9 i0 V4 ]+ @: t. g( u* F& t- X8 G
7 k. i4 k( e, |4 V! W
6 K5 `# r: n: l; K% H( E
1、控制
! v  m4 Y) r" Y% b$ d* g5 o0 H6 j$ i" V最近家庭生活剧《都挺好》火了,剧中有一段苏明成说的话,让我们知道他为啥这么大还一直啃老
" K* r  F# E" s+ m2 r 为什么我们反感长辈的「教育」?-2.jpg 苏明成就是典型的被他妈安排的人生。: U7 m( U, \: ?( y; s3 s9 b4 N

% M9 _# z% y: O2 Q1 J: k5 z  f' i( @+ T+ Q2 u$ u
很多长辈分不清关心与控制的区别。
; N/ o5 a/ L. R4 f他们觉得,哎呀,你不能这样做,这肯定不对,我说的才是正确的。怎么,这事搞砸了吧,叫你非不听我的。
+ N% U, ]# `. x: |5 E而真正的有效关心是什么?是我会给你自己的建议看法,但我也会把最终权利交给你自己,尊重你的选择。当你失败受挫了,我是你的避风港。
5 a& A: }; J: z( d- q
/ L; J8 ~& y" p  O$ \/ j) U
0 I- h9 a9 Y) P5 i8 g对比一下很明显,前者是一种超越界限的控制。简而言之,你必须按我说的做,因为你的做法不行。/ [" J( t2 g( j
这种家庭教育,是你必须要服从我作为家长的权威,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更不能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我们之所以反感这种方式,是因为我们得不到尊重,内心真实感受得不到重视,我们想去做的事得不到肯定与支持。( Z) H0 d0 H1 I; O
% d* R- k3 l: h9 C, g

( d) N. Q6 _5 |( ^( G" k2、转移焦虑
4 A2 n  t- u4 _/ W, `: `4 _8 V父母的焦虑如何产生?过程可简单描述为,面对家庭的一大堆琐事,职场上进步乏力,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内心不安,自己又无法很好的解决,这时候怎么办?我还有孩子啊,算了我自己就这样了吧,但我的孩子还有希望啊。
7 \  U2 f4 R$ j这就是为什么你经常听到这种话:我们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将来一定要有出息,如果不是为了你,我们早就怎么怎么...; I/ Q1 `/ \  b9 N! n5 q, Q
而你听到这类话时什么感觉呢?你内心会有一种压力,感觉自己做不好就是对不起父母,而这种压力其实来自父母自己的身份焦虑,他们通过说出对你的期待,间接的把焦虑转嫁给你。0 D' e( N+ @+ m: Q5 Q
( ^- u1 x9 |! i- o+ U

# z3 y, s+ l! S这就是很多父母的心理,把本应该自己承担的重量,压到孩子身上,却不知道自己的这种期待已经变了味,而孩子也无法承受。3 t4 Y8 R, q8 c9 \4 O
# t6 f: _5 x( `; ^( m" [
) f2 a/ \3 c: H3 V" ]+ f
正确的教育方式应该是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而不是一味让孩子去实现自己的让人生理想。
& \% S) p" P0 x+ k" A' i
3 T8 g$ t" d' V5 |3 P/ i! g9 A& T) i+ \9 H& H0 E$ S
所以我们反感的不是教育本身,而是对长辈价值观,教育方式的不认可。他们那个年代的主要任务是脱贫,并没有什么家庭教育的需求,而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寻求精神层面的理解与认同。
- b1 \0 Y& i$ k' t5 v9 `因此教育如果不能与时俱进,那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与价值。
漂洋过海366 | 2021-5-17 18: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认知高度,决定因素大体有四个:1,天赋智商;2,知识和信息;3,经历和见识;4,思考的意愿。2 K$ _) l4 D- K4 k9 t& r
爱说教的长辈们大多无法知晓,或不愿承认,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自打走出学校,知识面扩张就已停滞;自打进入一个体系,信息来源就已固化;自打生活变得稳定,经历和见识本质上都只是重复;自打遵从传统,思考便不复存在。: a8 |- a# h# l. V1 L9 b( i
而 “我们”,因为年轻,依然处于无法知晓,或不愿承认,“我们” 中的绝大多数人,很可能包括自己,将来,甚至是当下,与长辈中的绝大多数人(会)是一样一样一样的这一惨痛现实的阶段。
8 ^, N1 ^5 j9 Q
0 u& e2 [9 A3 P. v- F1 X7 U3 Q+ n% x9 N! S1 I% g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从出生到十几二十多岁,才姑且可称得上是 “人生”;再之后,仅是 “岁月” 罢了。
; H$ t; y# m9 S  K希望 “你” 能成为那少数的人,经历世纪的 “岁月”,拥有百年的 “人生”。
清澈无痕荒 | 2021-5-17 18: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这些“教育”虽然会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戴着道德的面具,但却可能是一种情感暴力% \2 f( c( L3 W6 E
长大的过程中,耳边“我都是为你好”的声音常常不绝于耳,身边“别人家的孩子”也给我们的成长频添烦恼。这些话语往往出自父母等长辈之口,带着“为你好”的“良苦用心”,让人无法反驳,却成为了我们成长过程中的枷锁。
6 o# j  q! s" d* E0 l- f, r这个问题引起了日本知名心理学家加藤谛三的关注。他认为诸如此类戴着道德的面具的情感暴力,束缚了子女对生活本身的渴望。这也正是日本当今社会年轻人缺乏朝气,缺失对生活本身的追求的重要原因之一。. T* ~0 Q- G5 `1 u4 I' \0 F
爱的绑架:什么是情感暴力?
/ I- J8 r, @5 P
+ h% O, D$ e: V# B情感暴力是指拥有迎合型人格障碍的情感暴力,即用爱的语言去束缚、虐待、折磨对方,包括善意的操控、情感威胁、虐爱、神经性的爱情渴望等  ~# `* |- N7 ]
善意的操控是情感暴力最根本的特征,它常常使人难以反驳,但却会在被操控的人心里留下深深的不愉快。以善意为名,控制对方的内心。被控制的一方明明是受到了对方的“攻击”,却往往难以抗议。
: s3 G) w  ]/ h+ y施加者看上去是为对方竭尽全力,实际上却是在用这种行动去束缚对方。看上去像是为了对方可以牺牲自我,实际上却在慢慢折磨着对方。而受害者如果想逃离这种掌控,反而会产生强烈的自责,于是渐渐地对逃离掌控、获得自由这件事怀有负罪感,就像蝴蝶跌入了蜘蛛的巢穴,苦苦挣扎却毫无办法。. s) x" a" D7 K. B/ v
迎合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含有强烈的自我牺牲成分在内,从而导致人际关系中的种种冲突,同时自己也深感痛苦的障碍。在人际关系中,其形象往往是一个“老好人”,但是人际关系未必就一定很好,因为“老好人”总是用对自己不好的方式对别人好,和这样的人相处久了可能会感到不舒服。
戴上假面的恶:情感暴力的诸多表现! z) A! J" V$ I& t4 o" r/ B

5 l6 y8 Z6 o' E( Z“我都是为你好”2 @/ J! V9 ^; [$ T9 v5 P

  X  v/ G6 q1 D' I& L% I2 v有一位61岁的女性的儿媳因为她过于干涉自己的生活逃离了他们家。这位女性对她的儿媳说:“我明明那么照顾你,绝不会原谅你这种行为”。其实,这位女性和丈夫在精神上早已离婚,她沉浸在自己是位好婆婆的幻想中,以此来治愈自己心中的纠葛,用“都是为你好”为借口开始自己对儿媳的过度干涉。. f3 I. ?1 s( p7 Z6 b/ |5 B
“只要你幸福,我怎样都可以”
' q- V1 O- P, y! |) P2 P! u; @. g2 O1 p0 t* w& t/ r
施加情感暴力的母亲常以为自己是在为孩子的幸福着想,这句话看起来是对孩子的理解、对孩子的爱,但其实却是在精神上虐待孩子。他们常常不考虑孩子的发展阶段,要求孩子做一些他那个年龄所无法完成的事情。他们以为这是爱,但其实这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心中的空虚而对孩子怀有的执念;他们以为自己爱得强烈,但其实不过是对孩子有着强烈的依赖感。8 a, ~' f! K& @
一个人如果没有爱的能力,就会导致无视对方的人格、无视对方的界限、无视对方的需求、无视对方的想法、无视对方的发展等问题。8 q9 k+ j% r$ N
“咱们家一定要怎么怎么样”
( p. T# Q1 T) c7 U, l  c, s3 ~) w1 ]: T3 p$ P
“家有家规”常被人视作美德。但有些话却成为孩子的束缚,比如“咱家人一定要怎么怎么样” 。这句话中隐藏的家规让人有一种无法逃避的道德,会对人形成道德绑架。正是长辈们这些所以的家(yi)有(xiang)家(qing)规(yuan),所以电视剧中才会出现不愿继承家业而用纨绔来逃避的富二代,生活中才会出现服从父母选择专业但却失去学习兴趣的大学生。) ?  |- h5 W' Z3 i# d+ [# \% @
“你看看谁谁家的谁谁”
+ ]' f" j$ Q' G7 W( u& x) H' n% J8 o
有情感暴力倾向的父母非常喜欢说教,而且不会夸奖自己的孩子。他们会用夸奖别人家的孩子的方式来“虐待”自己家的孩子。因此,“别人家的孩子”几乎成为每个人心中的童年阴影。当父母一次又一次对我们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内心的酸爽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b5 y) @; Z# @* _
“看着你这样,我实在是太难受了”
! ]. F) K% n' N0 P2 L6 I$ h% j& }4 u( v" N6 O0 S1 ]. d# _
有情感暴力的母亲希望孩子认为自己是合格的、优秀的母亲。当孩子因为父母的教育方式遭受心理挫折而产生一些问题时,母亲却会将责任推给孩子。她会说:“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觉得自己“好辛苦、太不容易了”,会对孩子说:“看着你这样,我实在是太难受了。”听到这样的话,孩子会觉得很对不起母亲,于是孩子会说:“我会好好学习的,不要难过了,请你原谅我。”被这种话教育长大的孩子会逐渐失去生存的勇气,变成没有情绪、没有表情的人。
3 b8 N/ d6 V2 g/ Z; b+ f那种只顾自己吃喝玩乐、抽烟喝酒,对孩子完全不管不顾的母亲养大的孩子或许有可能会走向犯罪。但是,这样的孩子至少可以指责母亲,比一个人承受负面情绪的孩子要好多了。( H! r! z. f/ e; J- j" }" Q( [6 [5 E- h
“父母皆祸害”vs“受伤的小孩”:情感暴力的施加者与受害者+ D2 g% _, q; T! h

9 m8 `9 `1 ], c, y情感暴力的施加者5 ~. s* d! @% i
2 s: Y+ x  w6 _
通过欺负别人来治愈自己。情感暴力的施加者大多是心理上比较脆弱的人。他们内心有许多不安,而逃离不安的方法,一般是不和他人保持亲近的关系,而是通过支配他人、打击他人,又或是让他人变成自己的奴隶而获得安全感。
$ b9 J" c& _. \& S. f意识不到自己的暴力行为。情感暴力的施加者戴着善意的假面,让对方背负罪恶感。然后,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别人造成的伤害、虐待、操纵、设下的圈套。他们自认为是成功的好人,受害者却在无意识中被逼得走投无路
7 P6 \3 K- u5 n, l) v* g6 |6 V情感暴力的受害者
9 k3 J& l# {, H3 b- J4 D( p# F9 p( b% M
情感习惯病。遭受情感暴力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会对身边的人怀有敌意,但又因为负罪感,而去压抑敌意。这种状态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例如总是没办法高兴起来;总是害怕别人说的话;就算别人是真的出于好心也会倍感压力等。于是,他们长大后对不管谁说的话都会感到害怕、畏惧,和谁在一起都没办法放松,和谁在一起都觉得不愉快,进而让生活本身都变得不愉快。这就变成了这个人的情感习惯。) n; E, j/ Z* S) m% }' S
失去生活的能量。从情感暴力的加害者那里收到的愤怒或憎恨,没有办法发泄出去,这使得受到情感暴力的人心中总是燃烧着愤怒的火焰。他们会表现出无精打采、气馁、充满偏见、焦虑、不愿意出门、觉得生活没有乐趣等症状。他们会非常在意细节,任何一点小事都会让他内心波涛汹涌,别人随便说说的话也会对他造成伤害。他们的生活能量在逐渐消耗。
7 ]; u9 i% r) U0 h- \4 o& T灵魂变得越来越小。当把别人看得越来越重要,把别人的认可、看法当作头等大事,就会把自己缩小到一个角落里去,越来越无法说出自己的主张,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失去了爱的能力。情感暴力影响灵魂的自立,而灵魂如果无法自立,就无法再在社会上独立生存下去。! i- @+ T) j$ y1 R
如何对情感暴力say no?
2 x+ _' U% Y9 K3 M& \( m: n1 Y3 g" Q' O
觉察' Z! w# R2 U. @0 @0 r1 C. a

8 Q$ N9 `( m: C6 S; r学会用心去看。在交谈过程中,不要只关注对方的语言,还要关注对方的表情。换句话说,要训练自己学会注意别人传达出的非言语信息。通过用心的观察,去觉察自己可能遇到的情感暴力,思考内心的纠结是否来源于此。让自己准确识别出身边潜在的情感暴力,是我们战胜它的第一步。
4 X6 N4 k) H- _; B8 s4 @学着找到真正的自己。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反抗向我们施加情感暴力的人,是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喜恶。如果真心想要那块蛋糕,就会去争取,但是如果没有“我想要这个”的意愿,我们便不会反抗,只能选择软弱地活着。因此,要想拒绝情感暴力,活出自己的生活,就要学着找到自己的意志,做真正的自己。
0 j! ~# h5 z: D5 a1 L战斗6 E- B2 w9 S( i: ?, c, }
$ `6 z" Q6 b9 I: ~" ^: z
时常肯定自己。我们可能因为遇到的情感暴力而对别人的看法过度敏感,可能已经习惯对自己失去信心。既然已经了解到情感暴力可能产生的后果,我们就应该明白,这些对自己的消极评价,其实并不是我们的错。因此,要学会时常肯定自己,呵护自己。
6 p, r0 s7 O; u8 w6 d" X; u" @# l想着战胜他们。人因战斗而改变。把遇到的情感暴力,当作改变自己的一次机会,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不断地尝试,去寻求改变的办法,努力克服情感暴力给我们带来的消极体验,用心生活。
: [) g0 ~% Z7 v' E/ a/ e9 D, r0 t: y2 Q7 x' f' q! L4 h: t! |
- E6 U7 q' H' J" o0 D, a
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并不想遇到的人,要读一些并不想读的书,做一些并不想做的事。就算遇到自己不想做的事,不想读的书,心理健康的人也能以学习的心态面对,去思考从中能学到什么。他们有一种从自然中去发掘、学习的态度。
- Y' @0 `. [# i积极地面对我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情感暴力,把它当作我们了解自己、了解亲近的人的一种方式。当我们注意到自己的情感状态,学着开始改变时,人和人之间的心就会慢慢拉近。
2 f& }% ~. c# s5 `3 Y8 ~# X0 i+ b, S- J+ p& L

# ~3 x% U" t: X8 A3 M  i参考文献:; S7 f) l$ C8 `
【日】加藤谛三. (2017). 情感暴力. 江苏: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U! Y" F  s' j/ l
2 A2 S* T5 x0 T2 u9 B1 I3 @  l$ G

+ \0 w/ O* y) M! R作者:阿那
9 T5 M2 U0 [5 y) \相关原文:对“我都是为你好”say no |《情感暴力》9 n3 K, m* w4 G, g( n% y# B

; t7 k# F% t1 {4 I7 o
; C& j) e/ Z& P0 y& {9 _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出品,奉献百年积淀,带你脑洞大开。任何形式的转载请与微信后台联系。
翱翔的感觉尾 | 2021-5-17 18: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因大概有两个。
5 \7 K0 P! [! b! H1、“长辈认知水平与你认知的不对等”
6 C" |# C& F' w' y9 B2 m+ r2、长辈认知与其社会地位的不对等。; ~, f6 Q. `7 R$ z: n
为什么现在城里的孩子会农村过年,这么讨厌七大姑八大爷的亲戚?因为这些人一天没事只知道给别人提建议,而提出的建议偏偏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建议。. D1 @' g$ \" K, v1 S% K6 ]7 v
最简单的就是,女人读这么多书有什么用?从经济效益上来说,这话可能客观上在农耕时代是对的。毕竟,男性读书多可以考科举,当个官就是祖坟上冒青烟。而女性读书多,既不能参加科举,而且嫁出去就是“泼出去的水”。/ }- `! P1 [9 T+ x0 @% ?! U
再比如,读到博士有什么好的?博士也有找不到工作的。然而稍微受点教育的人都知道,看一个决策是否正确,必须要用足够数量的人作为样本,来统计这件事情(比如教育)是否具有正向意义。
0 O9 U6 [7 `8 X6 H( k如果遇到这样的亲戚,等于鸡同鸭讲。( d& a6 Q, b! s( f1 @
2、
& ]# T5 A% J# ~- X( B! Y6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说教的长辈与其社会地位的不对等。
* ]8 M" ~, m% ]$ \: t1 p一个简单的观察就是:自己生活过得较差的人指点江山更令人反感。而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给别人提建议通常会被认为是真知灼见。
( }7 F* w' D' u$ C; R1 `这个也好解释。社会地位较高的人一般受教育水平高,认知水平也高,在社会上通常见多识广,说出的来的话至少是有一定道理的。
* }6 k% r9 [# z) ]' l还有就是自己人生都过不好的人去指导别人如何生活,这件事情的滑稽程度不亚于全年级每次都倒数的学渣去教成绩中上的同学如何考上全年级第一名。, d2 u0 L* h9 E4 v
所以运用到我们自己的生活中,就是“不要好为人师”。最简单地,就是不要主动给别人提建议。所以你就不难理解,知乎的产品逻辑为什么是成立的。6 f* Q  U1 ~+ k& g
当然,现在的亲戚再也不可能像几年前那么不知趣,他们往往在饭桌上被年轻人怼过几次,也就知道什么可以问,什么不该问。/ I) C) h  B* w1 A) C. W2 p% B4 @( @
如果你在春节又遇到这么不知趣的亲戚,你只需要告诉他简单的一句话——人之患,在于好为人师。
9 b. v! p6 n; |# E  K7 G) P9 u: I% Q- `
9 C, C" ^  z9 W! Y
文. @欧阳畅
无语问天2018 | 2021-5-17 18: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很多中国父母的教育是单向的。而真正有效的教育方式则是双向的。
4 s5 t$ N. T; v9 u7 G) T" D4 `! j0 `5 m& O1 {& F

! c4 R2 U9 F* R单向的说教,别说2、30岁的成年人,2、3岁的孩子也会反感。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形成大概在3岁左右。自我意识一旦形成,ta就不再是谁的附属品了,ta就成为了一个不同于父母的、有自己的脾气秉性喜好的、具有独立思想的人,即便这个人这个时候只有3岁
8 x% u7 U* q2 J9 K* ]- j7 B1 `3 y9 ~) d. q/ d8 N
% k0 r, l3 L$ j. H
一个文化中有什么样的“人”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模式。在我们文化中,在父母眼里,小孩子是人吗?在老师眼里,学生是人吗?在上级眼里,下属是人吗?在丈夫眼里,妻子是人吗?是,又不完全是。是生理意义上的人,却不是身心灵完整的人。所以我们只会、也只乐意于做单向的输出。小孩子懂什么?学生懂什么?下(she)属(chu)懂什么?老婆懂什么?我告诉你听着就行了,照做就行了,都是为你好,回什么嘴,你还有意见了?
5 E1 J2 o$ E+ T& W" B) o) G# _
% Y  F+ S) K3 P0 p+ P( O7 w  R3 j. B# [. x, u
没有被当作独立的人来看待,这是我们为什么反感长辈的教育最根本的、最深层次的原因2 S; R+ L' p6 v# \* M2 {! w
5 c) D# j0 c5 j9 s3 r
' P! d6 E, M- p$ U+ E+ |& v3 A. d
真正有效的“教育”是什么呢?(教育打引号因为我认为沟通比教育更恰当,教育本身就隐含了单向的意思,而沟通是双向的)。
. g9 y/ H* i/ c5 l5 O- s4 a+ x4 h首先,不管你是几岁的小孩子,我都尊重你作为一个独立的、不同于我的人的存在。
: ~" }, G9 D, o7 o6 Y其次,我要用你能明白的语言、你能接受的方式告诉你我的意见。
- c. j- {! z% L7 R- ]9 d9 s: G然后,我等待你告诉我你的想法。0 b" B# Z# p; {! ]  h  j, O
最后,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什么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在意见不统一,但不违背原则和法律的情况下,情愿让步。/ L0 K- }9 _, K0 M1 \+ o
5 R" }" c9 k) ?; R0 s! v

8 G. c6 U% x* B$ I看起来很麻烦、很花时间对吗?这就对了,我们太习惯粗暴简单的态度对待别人,因为我们没有把对方当成一个完整的人。否则,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理当如此的麻烦、花时间啊。输出观点是快捷的,而付出尊重、耐心、和理解,永远都要花时间、永远都比单向输出麻烦,没有捷径,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出来不被人反感的“教育”,才能产生健康、快乐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亦然)。
长辈的教育常常把孩子看的太重,造成家长和孩子都很累。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家长解放自己,同时也成就了孩子,达成良好的亲子关系。. q! e+ G( P7 B1 {
在中国人的育儿中,我发现有一个普遍现象:很多家庭一旦有了孩子,全家人的生活,就完全围绕着孩子进行。
9 G/ Y4 A# q, y& X( S+ c# s1 h下班后,不管多累,都得辅导孩子写作业,或者陪孩子玩;周末也不敢轻易约朋友,得陪着孩子上辅导班;连难得的年假出游,都要选个适合孩子去的地方。这种全家围着孩子转的方式,不仅父母会精疲力尽,孩子也得不到足够的空间成长。那父母们应该怎么走出这个怪圈呢?
# E: V& L7 Z5 s3 j/ m6 E/ v) v5 w全家围着孩子转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很多父母会陷入这样的困境?又应该怎样走出来? 3 G% X1 E+ I" V) W
1、密集母职下的教育困境
( p% y" C6 m. m0 ?* n/ p: a) J. Y" e
这种全家围着孩子的育儿文化,其实学术界已经研究很久了,并且有个对应的概念,密集母职(intensive mothering),也叫密集亲职。 ; }/ [% i+ z$ i) c% W8 m# D
这种育儿文化有三个特征:第一,以孩子为中心,一切选择都是孩子优先;第二是,父母全方位地对孩子投入时间和精力,认为在孩子身上花再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值得的,而且越多越好;第三是,父母和孩子荣辱与共,孩子的成功就是父母的成功,孩子的失败就是父母的失败。0 H& P8 m8 I6 A% S1 S( s8 O
研究发现,密集母职并不是一种好的育儿文化,一方面会损害照顾者的利益,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孩子成长,因为它挤压了孩子自己的成长空间。
9 V) q! E" F' p" A我遇到过一位妈妈,洋洋妈妈,她就相信「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爱」,因此她对洋洋的照顾非常尽心,无论孩子做什么,她都花时间陪伴在一旁,也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妈妈。因为她为了孩子牺牲了自己的职业发展,也牺牲了很多娱乐活动。每次孩子成功的时候,她就特别高兴,觉得自己这个妈妈做得很好;同样地,孩子失败了,自己也会很内疚。这就是典型的密集母职的教育方式。 ( N, |% [$ a4 j6 x) b' a
但孩子上三年级的时候,她发现,当她在旁边陪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孩子会做作业;但是她一走开,孩子就不做了。她觉得孩子的自觉性特别差。2 q: U: G. x% l/ [2 _6 x, q
同样的问题,洋洋的说法不一样,他跟我说,如果妈妈在身边,他就要按照妈妈说的做;当妈妈不在身边,就是他的自由时间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妈妈不盯着的时候,你还认真学习,那不是傻掉了吗?这样做的话,就永远没有自由时间了。
+ B. @6 r' ~- m洋洋的话其实很有道理。在密集母职下,孩子自我探索和成长的空间,被父母的严格看管挤占了,所以要找一切机会抢回自己的自由,这才出现了妈妈眼中的「自觉性差」的问题。( r( S: I$ ~" f* A, d
密集母职不仅损害孩子的利益,同样损害照顾者的利益。比如说,过去能做一手好菜,已经算是一个好妈妈了,但现在,对好妈妈的要求太高了:你要懂营养学、心理学、语数外学科、互联网技术等,有关孩子的一切你都要成为专家;不仅如此,你还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经纪人,能帮孩子进入好的学校,找到好的培训班、兴趣班。但绝大多数妈妈都不可能做到如此完美,在心理和生理上都觉得疲惫不堪。如果换成爸爸是主要照顾者,情况也好不到哪去。
9 P. R; A) \% w$ U/ R其实,密集母职背后,跟社会的发展进步是离不开的。过去,我们说把孩子「拉扯大」,父母的主要责任是让孩子吃饱穿暖,偶尔在孩子犯严重错误、或者兄弟姐妹相争时,出手管一管。在那个年代,由于孩子多、物质又匮乏,能把孩子健康养大,解决一家人的生存问题,就已经很好地完成了父母的职能。
- }- ^1 l: f& q0 I( j1 J但是,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普及和物质的极大丰富,每个家庭常常只有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成了「小皇帝」,父母和祖父母成了服侍人员。我们从「喂养」文化,快速进入了「精养」文化中,形成了密集母职文化。
! R7 S% B6 T7 J6 X: B! N: `所以,反思密集母职文化,我们一方面要给予孩子更大的自由成长空间,另一方面也要解放父母,让父母在能力范围之内做到平衡。 & |3 X8 s- X2 x. k& E
2、父母需要提供不同的爱
4 A8 W5 ^: u6 W6 u4 E
6 p: A: A  t  y那么,想摆脱密集母职对两代人的束缚,父母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 a1 J% T  J# J- H9 d0 p; Y1 h# m首先要知道,父母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改变的。好的父母要学会跟随孩子的成长节奏,把握好自己在不同阶段所扮演的角色。, Z+ r0 M- E# ^9 l* N" C
总的来说,父母主要要扮演三种角色:引领者、陪伴者和跟随者。 $ ]. {  ^* B/ {. r) C* e5 [. A
如果把成长比喻成一场足球赛,无论父母愿意或不愿意,都会经历这样的角色变化:从孩子刚出生到 3 岁以前,父母更像守门员,是引领者,帮孩子抵挡各种飞来的球,守住健康和安全的大门;孩子进了幼儿园、小学后,父母更像是一位教练,是陪伴者,父母已经没有资格上场踢球了,要靠孩子自己;而到了孩子上小学高年级或初中之后,父母更像是啦啦队员,是跟随者,在一旁鼓劲欢呼。在孩子不同年龄段,父母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就不至于让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都围着孩子一个人转了。 # L/ Y  w2 h5 `* r& w
除了在孩子的不同年龄段父母角色不同,爸爸和妈妈的角色也是不同的,这样才能互相分担压力。以前,中国文化中有「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 之说,这其实是一种民间智慧的结晶。说的就是孩子既需要有条件的爱,也需要无条件的爱。; R9 E) S/ I4 X" j- [$ o$ c
所谓有条件的爱,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和我很像。」有条件的爱有消极的一面,孩子需要通过努力才能赢得;同时它也有积极的一面,正因为孩子可以通过努力赢得爱,所以这样的爱是孩子可以控制和支配的爱。
9 T- z: o$ C: s' Y1 q所谓无条件的爱,原则是: 「无论你是什么样子,我都能接受;无论你成功与否,我都为你提供休息的港湾。」
! c0 U/ Q, h- v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无条件的爱和有条件的爱都是必需的。无条件的爱,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有条件的爱,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孩子必须克服这些困难,才会得到爱。它也要求孩子做错了事情就要承担后果,所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要不断改变自己。简单说就是,无条件的爱让人有安全感,有条件的爱让人奋发向上。
: w% ?9 M+ K7 x! q因此,家庭中应该有人扮演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的角色,接纳孩子;也要有人扮演给予孩子有条件的爱的角色,要求孩子表现好才能得到肯定。没必要追求夫妻双方对孩子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同样的观点,父亲和母亲可以有不同的爱的方式、爱的表现,只要不相互否定、相互攻击就好。
$ E' F% k) S! \2 R9 D1 w但是,父母代表的爱,不是和性别有关,而是和各自扮演的角色有关。在传统社会,一般是母亲给予无条件的爱,父亲给予有条件的爱,但现代社会这种性别角色分工已经被打破,所以父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协商,确定双方各自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给予孩子什么样的爱。 $ |* f. C# V  O7 q
这也就要求不能出现丧偶式育儿的情况。父母双方,特别是父亲,都必须参与到育儿中来。
4 c5 w7 T5 y- W0 l7 s一方面,孩子的成长的确需要爸爸的参与,这对孩子有好处;另一方面,这也是从爸爸利益出发的选择,如果小时候没有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等到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候,爸爸想跟孩子讲讲人生道理,想要影响孩子,孩子根本不会搭理。+ k. O( H0 l( I7 _  w
孩子愿意听父母的话,常常不是因为父母讲得多么有道理,而是因为孩子和父母关系好,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但如果孩子从小和父母关系不是很亲密,到了青春期后,父母的话对孩子常常是没有影响力的。所以,如果父亲过去和孩子没有亲密互动的基础,那之后也很难对孩子产生影响。
; |  _2 C4 k2 H2 }- J- K8 k1 _3、总结
2 V8 a0 F8 ]5 U8 X
* S! B: z& F4 `2 F) I/ g全家围着孩子转,这种现象在学术上叫做密集亲职,处于这种育儿文化下的父母,会一切选择都是孩子有限,会全方位地对孩子投入时间和精力,还会和孩子荣辱与共。
8 P' }% n' E1 g7 _4 D# a这种密集亲职文化,不仅损害孩子的利益,同样损害父母的利益。要想跳出这种文化,父母要学会跟随孩子的成长节奏,在不同阶段,分别扮演好引领者、陪伴者和跟随者这三种不同角色,不和孩子互相绑架。同时不能「丧偶式育儿」,父母应该做好分工,一个给予孩子有条件的爱,一个给予无条件的爱,这样搭配才不会累。, x& D5 L  }' S
态度: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态度,做真实的父母?7 c( N' o% B" @8 W, F3 z, @( F

( w* J" a5 a, y8 U* q我们做父母的,有时候会有一种感觉,就是在孩子面前,很难做真实的自己。( d) @3 w" D1 a1 V: V5 o+ A
具体来说,有两种情况是很常见的:一种是,当孩子做得不够好的时候,我们心里想批评,甚至惩罚一下,但又担心影响孩子健康成长,就选择硬着头皮虚伪地表扬孩子;另一种情况是,当孩子的行为让我们产生一些负面的感受和情绪时,我们也不敢表现出来,必须得让自己显得很平和。
2 r4 [% W( j2 \$ @" s5 ~$ u但不论是哪种情况,不但我们做父母的装得很累,孩子也不会因此受益,反而可能会因为父母的虚伪而产生误判,进而形成不好的行为习惯。% u$ B* E6 W7 g+ u5 Q- o. l; r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父母要怎样恰当地表达出自己的态度和情绪,真实地做自己,既没有心理上的负担,孩子也能接受。
/ O9 k0 s/ s# Q; S* j简单说,这个问题可以分解成两个角度:一个是怎么去正确地表扬或惩罚孩子;另一个是,当孩子行为让我们产生负面情绪或感受时,应该怎么处理?
" I! o/ L8 C0 t- ^1、不虚伪的表扬,不过度的惩罚  G' q7 q0 O" ~5 l

  N/ z$ G. W9 R为什么很多父母既不敢批评,又不知道怎么表扬、鼓励孩子。& ?6 U8 c/ R5 g2 D% v4 |9 Z5 `. ?0 Z
这种情况,主要从西方心理学的育儿理论涌进中国开始的,父母间突然就兴起了一股不能批评或惩罚孩子的热潮,似乎只有表扬孩子,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而批评和惩罚一定是迫害孩子的。 4 v. b0 s  S3 y6 }1 d# {) f" K& }0 k, l
但是近几年,又兴起了不要「表扬」要「鼓励」的风潮,似乎表扬也是有问题的,搞得年轻的父母都不知道怎么办了,批评不行,表扬也不行,只能鼓励,但是专家又没有说明怎么鼓励,于是大家都不得不调侃自己: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不太会做。
9 |( J3 j: I2 L4 u基于我的研究以及对父母们的观察,我一直认为,要做真实的父母,表扬和惩罚都是需要的,但是要注意,我们不要虚伪的表扬,更不要过度的惩罚0 j/ C. K4 r) \) b
虚伪的表扬,就是那种违心的、为了表扬而表扬的行为。明明这个事情孩子做得不怎么样,父母还去表扬。比如孩子随便画了一幅画,过来问你:「妈妈,我画得好不好?」你说:「宝宝你真棒,你是画画天才!」这样很容易导致孩子认知错误,以为自己真是天才,不需要努力就能做好,等到发现别人都不这么认为的时候,就不能承受了。0 x2 i  n2 S# u2 s
如果孩子有一定的判断能力,知道自己做得不好,结果家长还在肯定他说「你做得真棒」,那他会觉得妈妈一点都不理解自己,自己明明已经很弱了,妈妈还在讽刺自己,他不仅不会受到鼓舞,还会觉得力不从心。
/ [4 _  v" R/ t; n; y/ p( W更糟糕的是,父母的表扬往往成为控制孩子的一个套路,孩子小的时候很吃这一套,但是慢慢长大就会发现,父母的表扬都是很程式化的,而且背后常常跟着功利的目标,于是表扬就失去了作用。" j$ p& ~6 n0 \. ^$ J2 v3 K  R
比如,父母和孩子讲,「宝宝这个做得真棒,但是这样做的话就会更好一点」。小时候,孩子很高兴,可是时间长了,他发现父母的重点其实都落在「但是」上,前面的表扬只是个形式。于是,孩子会产生对父母的防备心理:你每次表扬我后面会不会有什么目的?孩子一旦看破父母的目的,那后面的教育就很难有效果了。
$ W, d$ |" b- r9 C3 D! M5 U那应该怎么做到不虚伪的表扬,又不打消孩子的积极性呢?6 q$ L, j' S8 L& _% Y- T& f$ l( \
一方面是,当你真的觉得某件事情他做得很棒,再去表扬他,并且详细说明为什么你觉得好。比如,你觉得孩子做家务做得很认真。你就可以赞扬得更具体一点,哪里做得好,比如,衣服叠得很整齐,而且叠完还自觉地放在了柜子里。这样孩子就觉得你的夸奖是真实的。
, R, E; e6 h/ J& O+ F另一方面是,你如果觉得没有那么好,那也不需要批评他,只说你觉得还不错的地方就可以了。
4 u  \) Q5 ^# _7 P$ c* C$ O; L比如,我儿子 5 岁时,根据老师的要求画了一幅画——美丽的草地,画完后,兴冲冲地拿给我看。我看了,觉得那个草地画得实在不怎么样,花朵也都歪歪扭扭的,但他画的那些雨滴还算比较均匀。于是我说:这些雨滴很均匀啊,看上去是雨天的草地。儿子一下把我视为知己,说:「我花了好多时间画雨滴,最后都没有时间画草地了。」
% m& O7 p9 W, M1 U7 p* v所以,父母不要为了鼓励而鼓励,为了赞扬而赞扬,而是要真实地把自己的部分想法有选择地告诉孩子。 * R0 O1 @7 S3 v5 k2 [! R  S
而所谓的过度惩罚,就是不要因为自己的情绪失控去惩罚孩子,而是应该事先告诉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会受到什么惩罚。当孩子真的犯了错时,就可以跟孩子讲,之前已经约定好了,现在做错了,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7 q1 N7 s' N2 g/ O, r
但很多父母不会提前做好约定,常常是孩子犯错的当下,因为情绪失控而惩罚孩子,这对孩子的伤害就会很大。甚至孩子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父母一追问「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吗?」,孩子说不出来,父母就更生气。这就是在过度惩罚孩子。
% s( Y$ ~9 C7 C7 m, p! K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9 j7 t: W, D8 e& X7 J# n5 s) f3 p????App 内查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2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1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