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灌输的观点中,集体主义是所有灌输的价值观中,极为特殊的一环。正如前文所说,价值观观点的传递即为灌输,其本身不具备负面含义。集体主义观点的灌输,及集体主义教育观在绝大多数国家的课程体系中,均有涉及。法制观念,尊重他人及社会中的其他个体,平等的对待他人等,在人类社会发展多年的社会生活中,已成为约定俗成的普世价值。) ]2 s5 a8 a' @4 j& ^; _4 s
但尽管如此,在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中,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是6个维度中的一个;尽管集体主义观念在不同文化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涉及,但其程度则不尽相同,而这些差异则是造就文化差异的重要因素。7 x7 O+ P4 m- u7 P6 C4 c
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光谱中,在最靠近个人主义一侧的国家无疑是美国,在美国社会中,个人的主体性和个人成就是最为重视的。而光谱的另一端,则无疑是美国最长期的对手:苏联。: [6 ^+ j# z1 S: T
苏联由于其共产主义的意识型态,其集体主义观点深入社会的政治及文化中,在教育中亦有大量基于集体主义的实践手段。马卡连科,苏联早期最重要的教育学家之一,在他所创立的高尔基工学团中,实践出了一套基于集体主义教育理念的办学及教育方式。而在二战后,苏联的基础教育体系逐渐稳定,其中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灌输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 X" Z6 c$ M1 Z" i; |7 v- ^2 Y$ }灌输的价值观,如果与实际经验所背离,则会让人感到困惑甚至价值观崩塌,而苏联的集体主义教育与其社会制度及生产方式高度结合,集体主义思想贯穿于苏联人的一生。而这中间值得特别注意的是,集体生活的延续性。在学校当中,苏联在地区层级有着完善的夏令营制度,并依托于列宁少年先锋队,积极举办诸多集体生活;指的一提的是,劳动教育一直是苏联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苏联教育体系改革后,进入高等教育的一项要求是参与劳动3年以上;而大量的劳动教育(社区劳动教育可能更贴切),也潜移默化的将个体与社区高度绑定。而在学业结束后,分配到了工作岗位中后,苏联以生产单位组成独立的社区(集中的住所“工人村”),基于工会组织大量的体育,文化与休闲活动。
* o3 m2 s; R9 F9 o/ ]0 J<hr/>在中国现有的教育体系中,与苏联教育体系有诸多相似之处。但随着社会发展所导致的变革则是目前中国教育体系中矛盾之处的所在:$ I6 t7 g8 b- T _1 K6 B
. p) [0 s% u1 @+ C; n6 g
- 个人度让了权利,但集体却无法承担义务
7 L; [2 K) P3 D/ w7 s- E6 k" Y - 基于有限资源和竞争文化所导致的零和思维(相信零和博弈作为一种社会常理)与集体主义观念相左
& J6 Q4 U# l" \# }1 ]7 Q( @; h 集体主义通常涉及个体愿意为了集体的利益而牺牲一些个人权利或自由。这种牺牲可能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个人财产、时间或者自由选择等。在集体主义文化或社会里,这被视为正常甚至是期望的行为。但于此同时,在集体主义的框架下,集体(可能是家庭、社会团体或国家等)通常也会承担一些额外的义务,以照顾或保护集体中的个体。这可能包括提供社会福利、教育、医疗保健,或在个体面临困难时给予支持。而在中国社会中,集体所承担的义务在工作场景中,呈现了分轨的情况。成为公职人员和事业单位的人员,依然有一个集体为其承担义务;而进入市场的人则不得不将以个体的身份承担从未承担的任务(自我管理和职业发展,风险承担,情感和社会支持)。
* {8 a# Z7 M& X. K8 A- T除此之外,自我管理和职业发展的需求也蔓延至高等及中学教育中。在集体无法保障个体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个体无法完全按照集体主义观念来行事,现实经验和现况与所灌输的价值观之间的冲突。集体主义倡导集体需求和利益高于个人需求,但当集体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持和资源时(如职业规划、自我发展等),个体可能感到失望和疏远。这种情况下,个体会更多地依赖自我管理和个人职业发展,这与集体主义的基本观念产生冲突。
9 Q( t; u; d+ N! M# ?% A4 V1 l; l集体主义更强调团体和个体之间的合作和互助,旨在实现共同的目标或利益。在集体主义的框架下,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是为了最大化整体的福利,而非个别成员的利益。而零和思维通常基于资源有限和竞争激烈的前提,认为一方的得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这样的观念往往会加剧个体间、群体间甚至国家间的竞争和对立。
2 t' }4 l0 P% Y, u<hr/>而伴随着冷战的结束,社会信任(social trust)研究结果在30年间,世界范围内的国家与地区中,陌生人之间的信任都在不断减弱;而零和博弈作为一种社会公理(Zero-Sum Game as a Social Axiom)的研究结果则表明不同地区的人均具有部分零和思维。
* c+ g7 C/ f3 b) c/ t虽然没有学者研究零和思维在中国文化中所相关的文化因素,但我们能尝试做出一些简单的推理。
! i9 s8 {' \9 c. H8 \+ r" l有限的资源是引发零和思维的关键诱因之一。有限的资源意味着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或欲望,这种稀缺感可以加剧人们对资源的抢夺,从而认为别人的得失与自己的得失是对立的。
) i" X7 z5 n$ @; t中国地域发展的不均衡某种程度上是由于有限的资源所导致的。这种不均衡性可能促成一种零和思维,即认为一个地区的发展会以其他地区的停滞或衰退为代价。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之间巨大的差距,以及少数争取到资源一步登天的案例,都无不在强调资源的有限性以及竞争性。3 M5 ]" o& y- g, [, D$ Z
而在教育中更是如此,在“多拿一分,淘汰千人”这种残酷又公平的选拔机制下,在双轨制及高度竞争的考试文化下,教育资源则成为了有限的资源。而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是否会更加认同“在有限资源和机会的环境中,成功通常以别人的失败为代价”,还是会认同“在有限资源和机会的环境中,通过集体合作与共享,每个人的成功都能为整个社群带来提升”?8 E5 v2 x! C! C$ F' y9 W
<hr/>引用中国人大网的原文:集体主义教育应包括哪些内容?怎样进行集体主义教育?_中国人大网
4 b5 A/ c/ [+ b, n) E8 P# I& D9 V$ q集体主义教育是按照社会主义原则培养人们正确处理人与人、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民主与集中、权利与义务、命令与服从等关系的过程,也是把集体主义思想和道德准则转化为人民的个人行为习惯和个性特征的过程。因此,集体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集体的荣誉靠大家创造、公共秩序靠大家维护。家庭、学校、社会要共同承担起对未成年人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责任,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为集体服务的能力,教育他们要服从集体决定,遵守纪律,努力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为集体增光,教育他们团结、谦让、互助、合作、学习做集体的主人。 引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 e$ g& [: b- K: }/ e1 k
明确人生发展方向,追求美好生活,能够将个人追求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中。 在当今的社会中,可能这两段叙述会让人觉得过于迂腐和陈腔滥调。这可能时理念和社会经验产生冲突的结果。而这样的冲突,在教育层面上会阻碍教育目标的达成,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1 D9 H" n k9 Z7 ]( r* z$ h' A
在我国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培养目标部分中,“个人”及相同概念的词仅出现了一次,就在上面这一段话当中。基于这样的培养目标,我不禁要提出两个问题?这是否是我们(可以带入不同主体)希望达成的培养目标?这是否是我们需要的教育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