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1 O8 I$ P" l! e
降首付比,那是刺激你加杠杆;
; K g/ n& x; g) M) v降利率,那是让银行们少赚点。* H$ Z3 K, I+ W# s" U$ m% C! G
独独不敢谈降价。
}7 a% A6 Q# ? r4 ?% @8 D
- p7 D2 J' V2 z% `% }. f' q0 m我一直觉得:很多问题,站在债务的角度,更清晰。* j! G: t9 @1 Y! x7 K: [4 s
例如土地财政,就是土地的债务化。
& E: s8 j1 e+ w" \$ p/ C4 U9 B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城,要大建,要楼堂馆所路桥港,要体制工资,第一步就是用土地去借钱。
1 ]$ }. i- v0 U% r第一步不是直接卖地。基建、配套服务、区域内交易还很低,这个时候卖不上价。
! u4 C/ a d# g* j! y: h0 P先借一笔,把当地建设建设。架子好看了,再卖一部分。, x/ u% k% P! l0 B" @" G7 _
但也只是卖一部分,同时还得继续拿土地、拿地方信用去借钱,好在当地搞更多眼花缭乱的建设。$ ?/ ?, E3 x% E; E6 F
因为土地是有限的,起码用地指标是有限的。所以为了整体收益,不能只借一波钱、价格只抬高一次,就把手上的土地全卖了。+ y4 H f6 a" k0 x
要循环往复地“借钱——抬价——卖地——再借钱”,这样才能让手上越来越有限的土地,反而有越来越高的估价。
: i2 [6 Z+ q" [8 b9 S3 ?这就是一个以土地为载体的发债机制。
1 O0 D. @ s2 b+ D6 _0 l- l所以也别怪许带老板们高负债高周转搞出2万亿的坑,开发商和地方是这套机制的一体两面,都是自己人。9 n# M1 g, J3 [, q' F
/ v( _: C) y; I+ T0 g债,总是要有人还的。, i% D9 K, ?3 `1 F
谁还?你买房,你还,你是这个链条的终点。
2 h' q( `8 N2 G( A把在地方、银行、开发商这几个有限个体中循环的庞大债务,切割分摊到数百万数千万个人身上。
$ y& e( T7 i! ]$ {9 H8 R2 p巨额的少数个体债务,变成了海量打工人每月还房贷的稳定扣款,高风险瞬间成了低风险,垃圾债就成了优质债。3 v) S1 ?1 G' B7 m( n$ O
能稳定收钱的债务,其实已经不算债,而是优质的现金流资产。银行也很开心。% d2 I* \% i4 w; h
你看,精髓就在这:不要成为链条的终点。
* ^9 Y- q+ b: w; f( y& s8 W. T那些早早就买房的人,能吃到地方抬价的红利,他们不算终点;眼下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买房的人,他们很多人会成为这份债务的终点,握在手上十几二十年。
, H8 r5 j" V/ D+ \# v' d2 X8 a& v; @! S
但这套玩法,基本上碾碎了低成本生活的可能。' G0 x+ m8 j# O! }0 ? w3 R
16年提到一个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 ~0 o ^ e* S# ]7 G) z
说人话就是拉低在医保、养老、公共教育、廉租房等公共服务上的差距。" m: v1 T: p: _4 |7 `
如果能做到(或者做到一部分),那低成本生活还真有希望。上海城乡养老金最低1300元一个月,如果你老家也能发到500元一个月,你老家的老年人一定更敢花钱。0 l; ?' k( k- X" b
但在土地财政抬价的压力下,基本公共服务不可能做到均等化。# ~7 \' s6 B$ F
因为要想让土地呈现价格上的差异,那就必然会产生公共服务的不均等集中,不然土地的溢价从哪来?
1 W: b: j+ p( d, m; B7 a房价不仅吃掉了打工人的工资剩余,实际上还吃掉了公共服务的公平性。) [0 ]2 ^8 B; W: ^7 q
9 c5 N" s- c' H' D1 M$ U7 G, ^- K& I回到债务上。% b" C, `! Z8 d( T' D# F
以前债不用还,整个循环的终点处挤满了人,债可以停留在账面上,大家赚利息和房贷。' B% u2 U1 W h# ^& C! \% ~4 ?
但现在终点处人越来越少。11月的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32.3%,前11个月前100房企的销售额下降了42.1%。
) M, R& ]+ w, [$ f# w$ q住宅出让金降幅32.1%,卖地收入又占地方综合财政的近50%。' J! o* W( X" }
终点处没人接盘了。
% @( R4 m2 z {, Q- ]于是债就变回了债,债主要拿回现钱、不敢出借新钱。哪怕借也要拉高成本,要么是利率,要么是风控审批。& r0 M$ P3 ?# J
神州处处催还款,天下宴席总须散。
% u$ k$ w( W( r" m. ]于是这场债务游戏的主角们——各地地方——开始陷入捉襟见肘的困境。5 h$ P5 n4 o: e6 {9 Q- E0 q# \1 |
什么展期二十年、表演式复工、城投底价拿地,该来的都来了。
" b" Q- t# O9 ~$ X' E4 ^严控、松绑、全面取消限购、鼓励购房。房地产也是22年的经典发卡弯之一。+ W: n" i9 q0 L# K6 r
对购买第一套房的当然要大力支持,多少债务等着这些人去接。
- X4 y8 \* j) s- J! Q- Y [+ d9 W( [, s3 c+ U
<hr/>闲聊公号:王子君的碎碎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