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月7万辆本身来说,不奇怪,月底冲交付的结果。9 [$ d; ]* j" J" h& m
因为马斯克自己都在说冲交付,而且不只是特斯拉,自主品牌也冲,12月理想干了1万4,小鹏干了1万6,最近产能问题那么严重的蔚来,也挤出来1万,都比平时高了50%左右。; { y4 I. M7 [1 J; k8 k' }7 ?
说的更直接点,每年年底冲交付是惯例,而交付量是可以波动的,厂家有太多的方法去调整。
4 C/ K) S' R( g* }7 s7 D6 p z6 K0 q真正值得关注的是订单库存。
& u/ v" @8 o( M* ?& o, H$ B按照车fans的一线汇总,即使12月交付7万辆,也只交付到10月的订单,特斯拉手上至少还有2个月的库存订单量。
p' V* l& y6 l9 D: z明白这点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保险暴涨的同时,特斯拉敢于官价上涨,因为弹药充足。尤其这波涨价之后,直接锁死订单用户,最明显的就是价格差2万就意味着转卖就能获利,能看到闲鱼上大量出现转售订单。) Y( X* E+ Q5 P( X( z0 O# U
; t ?; x, _5 L, ~/ J- W# f, I6 Y
) L9 u3 G0 a# A7 K( s' n/ \" ^9 x而从2021年93万辆的市场角度,短期内电动车两超多强的格局成型了。' `$ Y6 N7 Y5 ?% _9 g2 S
两超很明显就是比亚迪和特斯拉,多强则是以蔚晓理为首,还有正在品牌成型的欧拉极氪和哪吒零跑。
4 q5 t+ O/ D" O评判的维度很简单:交付量+有效进店量。
( y( C' K5 ^: b0 X" m前者是大,后者是强。8 y- D S, L2 t" R! D2 O
交付量证明的是品牌体量,包括门店数量和产能,但是有厂家调控这个变量,所以经常波动,欺骗性很强。而有效进店量能直接证明品牌的用户认可度,同时因为汽车无法冲动消费,能来看你车的用户肯定是真想买,变量稳定。 ?1 X$ s/ b# c6 B6 X2 a p- c2 U* Z
简单来说:一个品牌只要有效进店量多,门店自然有动力多开。' n* r3 t5 j5 \2 D
有些人担心的门店越多越分流,属于不了解新车销售。车是强区域的产品,最典型的都不要说跨省,见过几个跨市买车的?同时中国城市人口规模普遍较大,北京一个市的销量抵得上马来西亚一个国家,只要门店不是对门开,也不存在分流。
* P0 k$ e8 C+ ]0 H) f9 K9 g反过来,假如一个品牌有效进店量长期只有2~3个,但是交付量说有1万多。不需要去判断厂家施展了什么样的魔法都知道肯定有问题。
1 I) i6 Q" h! y" V+ W) V* x那回到问题,两超多强是什么样的?; [/ H8 t7 Q2 e5 }$ I
11月给几家投资机构做过分享,车fans随机挑选了十几家门店,以政策波动较少的非限牌城市为锚点:& v% l6 B# V% e, g( o! L
& _0 d( m7 @+ x) s N
0 Y0 v% [% s- j7 ?3 d/ U注意1:郊区店一般进店量是商圈店的一半。9 m8 W/ z3 c+ w: s7 b1 U; ?
注意2:大众的有效进店量包括了燃油车。3 z( L5 Q# B( C+ C/ y g) g
看到这个数据就能意识到,特斯拉比亚迪已经是电动车时代的大众丰田,不用再加可能了。
, k6 b6 p r( s2 A" g4 Y- ] J" t大家想看我在更新吧,这两天有点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