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P3 a& z9 ?0 Y7 x导语. A: ]; K/ b5 \+ m
疫情之下,海归回流的人数持续上升,去年回国就业留学生人数首次突破百万。人数虽然在增加,但留学生的求职前景愈发不乐观,海归优先岗位减少、竞争人数增多、竞争难度加大。与国内应届毕业生同台竞争,留学生的胜算有多大?在市场需求刺激下,从简历撰写到求职辅导的一站式求职公司将有怎样新的发展?" q7 t0 x* f, F+ [
一、归国留学生破百万,海归职场求职屡屡碰壁/ n5 |( V$ C, d
国外不断攀升的新冠感染人数,放大了在外留学生的恐惧,加之逐渐收紧的签证政策和偶有摩擦的国际关系,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加速了留学生归国的步伐。1 O' R& z ?& _1 H+ z) ]. c3 i o
疫情影响下,回国机票一票难求,价格被炒到了“天价”,急于归国的留学生一不小心还可能遇到航班熔断。据今年一位从英国回国的留学生出具的账单,其交通费共计花费48280元,核酸检测花费为6200元,酒店自费隔离花费为15766元,这一趟回国共花费了这位留学生70246元。
- I$ B' L+ D: _! h尽管归国之路异常艰难,但多位留学生表示“回国是大方向”。据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自2020年疫情爆发开始,海外留学生回国人数激增,至2021年,回国就业留学生人数首次突破百万,达到104.90万人。2020年、2021年两年学成回国留学生人员同比增速分别为33.90%、35%,这速度远高于2019年的11.73%、2018年的8.01%。
. M2 _9 C8 R' x2 ?; ~- e( p3 ^据智联招聘报告显示,近几年国内海归优先的职位数持续减少,2019年、2020年、2021年的同比降幅分别为25.4%、23.5%、0.4%。回国求职海归人数增多、海归优先职位减少,一增一减使得海归在国内的求职压力加大。! K/ I) z- H8 n# P4 P# B: N( s
从今年的形势看来,海外归国留学生人数还会继续增长,而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前所未有严峻就业环境。归国留学生加入国内接近1100万应届毕业生的求职厮杀中,俨然将今年的春招变成了一场残酷的生存游戏。
7 O7 ?- k9 P6 {+ e# ^5 |# j; R国外留学经历、高学历、语言能力强这些属于留学生的求职优势并未给他们在求职时加分,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遭遇简历石沉大海、面试屡屡碰壁的困境。9 o3 p$ y2 d' t! k+ @
这届留学毕业生自嘲自己为“海归废物”,原本在国外大学的线下课程变成了网课,致使很多学生在求职时被HR质疑“留学的含金量”“在家上网课可以算留学吗”。
0 k3 S: p! {0 D6 Z1 g据某互联网大厂HR介绍,今年面向应届生开放的岗位数量较以往同期比明显减少。该HR表示,“从今年的春招情况来看,国外留学生的竞争力总体上落后于国内的毕业生,一些国外名牌大学毕业生虽然在前期获得了面试的资格,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实习经验或或工作经验而被拒之门外。”
S, |" C5 X! @( }据一些HR介绍,在一些实操性较强的行业,国内学生早在大三、大四就开始在各个公司里积累经验,而那些临时决定回国求职的大学生往往缺乏足够的准备。$ W* f4 H5 V4 A, i J
“即使具备一定国外工作经验,也存在工作经验不可平行转移的问题。由于国内外市场存在发展速度不一致、用户需求不同等问题,国内一年职场经验大致可抵留学生在海外的2-3年工作经验。综合考量下,相较于国外留学毕业生,今年招聘者更倾向于性价比更高的国内应届毕业生。”某互联网公司HR道。( @- s" C' |, t: T: \. x1 ~9 R% c
二、信息不对称成为留学生求职最大阻碍,留学后市场供给不足1 a; w w2 A0 X6 W1 u' _$ M
据领英报告显示,“信息不对称”成为了当前留学生回国求职的最大阻碍。其中有49%的留学生认为“不了解国内校招时间与流程”对其求职造成了困难;有43%的留学生认为“对国内企业情况不了解”对其求职造成了困难;有41%的留学生认为“缺乏平台找到合适的国内职位”对其求职造成了困难。
" W! T8 d7 {/ V6 x7 E* [9 p5 c+ h8 J1 W# ~
4 i x, c; u5 Q3 W$ S9 T: B, T
. [2 s3 ]: _) `- D: Z; x; x2 H- k/ h
(数据来源:领英《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
7 \. i8 e6 O/ B0 e整体而言,为归国留学生提供求职信息、简历提升、求职辅导、归国规划一站式服务的后留学生市场供给还远远不足,这就导致回国留学生的求职需求无法得到纾解。
7 t" @! J T/ y" n当前,留学市场的竞争主要集中在留学前市场,以国际学校、留学考培、留学咨询等传统服务仍是我国国际教育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截至2020年其占比分别约为64.09%、22.19%、8.91%。9 Z4 e- A5 k7 f& s
资本相应地流向了上述几个细分赛道,据IT桔子统计,2021年留学服务赛道共发生5起融资事件,大笔融资金额被留学考培、留学咨询公司收入囊中。其中,留学易获得数千万元战略投资;海道教育获得1000万元Pre-A轮投资;留学酱获得 500万元天使轮投资。
9 d, p3 D% G g新东方等教培公司亦将海外备考业务和海外留学咨询业务作为了转型方向之一。据新东方最新财报透露,其海外备考业务和海外留学咨询业务的收入同比分别增长了8%和26%,新东方预计这两项业务将在下个财年实现盈利。( ~) z2 f6 ]- g/ J$ I2 ^; f
放宽入境标准、线下恢复上课、留学申请人数增长,多项指标显示留学市场正在全面复苏。从留学行业的供需来看,留学准备、申请阶段的需求已基本被挖掘并形成了丰富的产品供给,随着新东方等上市公司加码留学服务赛道,将进一步加速留学前市场红海阶段的到来。
) S) \1 T' }1 m" H$ @- L; S0 m而较之于竞争激烈的留学前市场,相对分散的留学后市场可挖掘空间还很大。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中国留学后服务市场规模将在2024年达到2854亿元,随后将保持13%左右的速度增长,至2026年留学后服务市场规模将达3611亿元左右。9 R. p) A) f1 ~/ F' B9 j
学业辅导、留学生活服务、留学求职、移民置业构成了留学后市场的主要业务。切入留学后市场有利于完善留学服务机构的产业链,但对其日常运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f8 s4 T7 |) m' V
上述的大部分业务交付场景在国外,能够将业务覆盖至主流国家留学市场的培训机构寥寥无几。还要能在这基础之上根据用户所在国家、大学、专业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对留学服务机构来说前期需要投入的成本和人力不可谓不大。
# Z5 z% L9 @0 T$ m5 P面对高消费用户群体,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将是未来留学后服务市场竞争的关键。仅以留学求职为例,留学服务机构需要展现自身对求职市场行情的了解程度、对求职信息与求职流程的熟悉程度以及可令人信服的入职通过率等专业能力。服务周期长、难以标准化的留学后市场,更加注重口碑的积累,跟踪式、一条龙式的服务才能满足用户不同阶段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