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和本田既有技术又有钱,为什么把性能车市场拱手让给BBA,(AMG MPOWER RS)?

[复制链接]
查看2294 | 回复0 | 2022-4-19 02: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好久没有看到这种激发回答欲望的提问了,我顺着 @晓路考苏晓 和 @黄宇辰 的思路继续聊聊。
, o* i# d* H% L. k首先我认为性能车市场未来会BBA占据头榜,JDM和USDM次之,这个是既有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在影响,也有欧洲车企的长远布局,还跟美、日车企的全球化战略有关。4 W! J6 P2 m: z
1、我们现在经历的两轮大放水,其影响力不亚于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
. @. K/ R8 b7 D- X- d众所周知,日系性能车的崛起是伴随着经济泡沫一起来的,当年日本人的经济脱实向虚,手里都是大把花不完的钞票,以及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性能车和改装后市场提供了肥沃的发展土壤。+ O' q% o/ i+ Q- }, C2 `
日本作为汽车工业强国,在70-90年代,一直是对标美国、德国。而美国的发展模式两位答主也介绍过了,早期福特赌一口气,硬是要在勒芒24小时把法拉利斩于马下,搞出了GT40这种只挣名头不挣钱的玩意。7 j2 r: x& ?# ?1 z2 Y5 m' E; _
日系作为后起之秀,依靠的就是两次石油危机掩护,在北美市场偷偷上岸,打得美系本土车企措手不及,用经济性和耐用性在经济下行的环境下,完成了市场占领。6 _* f0 T- q; [' Z9 r
进入2000年之后,日本经历了经济泡沫破裂,平成一代的青年们失去了昭和先辈的激情,彻底进入低欲望社会,使得「玩乐型性能车」的市场土壤受到了挑战,即便是我在2018年去日本旅游,在大黑、辰巳跑首都高的时候,新推出的S660、GT86等车型都比较少见,大多数还是物廉价美的90年代老车子。
1 M" v4 B, x3 Z3 o) e8 W/ u(下图是我在日本旅游去的几个地方,眼尖的朋友们,应该能认出地点和其中的故事)
# e. A+ w9 p$ P& y7 s* D/ i4 u1 [' [, a

: _# l9 Y3 r0 y" `- K" s) }3 [* x( [( T! _) {0 z0 A1 F* [5 H  ]6 A7 E

+ S0 g3 f+ p! b
' a5 w* f$ E: l! u! v) o9 a* M6 e# B5 s1 X
而2008年的次贷危机,引发了新一轮的大罐水,虽然我国用房地产这个蓄水池抗了这一波,但是全球经济的贫富差距拉大是肉眼可见的。
- X4 v; \" ?; c; _2013年是个时间节点,EVO系列基本进入尾声,STi踉踉跄跄的推出新一代,Type R处在青黄不接的情况,反而是86/BRZ凭借着操控乐趣和极地的价格区间,成功的杀入了美系、德系没有覆盖的价格区间,开启了短暂的JDM复兴。/ Q( g2 c8 a' v2 z9 }+ d( A% @
后续备受好评的马自达MX-5 ND也是同样的配方,轻量化+小排量,把多余的电子设备都精简掉。同时2010-2020,恰好是90后逐渐掌握互联网话语权进入社会的阶段,依靠着《湾岸》、《头文字D》这两个大IP,和90年代二手性能车的价格低谷区间,确实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一波JDM情怀复兴。
* s) _8 N7 i6 J6 N- ]
8 W' x/ s  z1 W9 l- J( M& g3 A: k8 A* \' f( ^) k2 \0 q' K. A& n
  p+ G+ K5 O7 |+ H1 e9 B, y
作为一家澳洲改装店,店门口摆放这俩「手办」,是我们对汽车文化最后的坚持和倔强
- p& O5 Y8 O4 l3 _2 ~/ y( L5 J3 k' L: N5 ^& ?
时间来到2020,新冠病毒全球爆发,美国开启了新一轮的核动力印钞机,这轮放水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接盘。但是带来的恶劣影响现在已经蔓延开来了,比如汽车缺芯的问题,新车销售受阻,配置不断阉割,二手车的价格水涨船高。
0 j7 p! i- j, t9 M2 C经济放水,有的人距离水源近,有的人接水的盆子也大,就造成了更大的贫富差距。穷人的欲望更低,连入门级玩乐车型也不会去买了。4 P- m" M3 g. m
而富人钱变得更多,汽车消费又天然带有避税的属性,处于廉价区间的Type R、STi、BRZ自然不是他们的首选。AMG、M Power、RS不仅有足够的产品力,还有俱乐部、赛道日等服务,所带来的是一个圈子,既消磨了业余时间,又制造了新的财富收割机会。8 u5 o0 Z5 C8 b: e

7 t# H$ p5 R$ ?( b1 \7 o2、欧洲车企的长远布局
: n$ Y/ j* u" {% R' N0 Y这点 @晓路考苏晓 的回答已经很明确了,德国三架马车的自从千禧年来,高性能产品的研发从未中断过,还通过塑造品牌的方式,如今形成了次一档的43(53)、M Performance、S系列一档。
8 H( p# z* L6 ]) A这一档产品共享了AMG、M Power和RS的品牌溢价,又共享了基础车型的研发成本,完成了高性能产品打标杆,大马力产品赚快钱的整体布局。而这个布局,离不开长达20多年的研发坚持。
* c! m  v6 U2 j6 p2 b/ t7 M反观日系产品(包括美系),都存在这个问题。* l7 c. F" y$ U/ k3 a) \# b6 E% [
丰田的确搞出了牛逼哄哄的LFA,但是卖一台亏一台,相关的研发成本无法向GT86等车型去均摊。日产的GTR的确是90后们的梦想,( @李放放为了买一台GTR,足足等了两年的时间)但是其中的技术也无法向370Z去释放价值,推出近十年了,也只能高处不胜寒,最近更是连下一代的研发谍照都没看到。- O; m$ }7 @! C  G/ N8 d4 a

# N! f9 H0 ]( F/ d# g* @( t* V# H
9 V. |. v0 u0 b" }9 J( |* X本田的问题在下面继续说。3 U# _% ~# o1 Q4 R6 f% V$ a
日系三架马车也动过创建豪华品牌的念头,但是今天只有雷克萨斯具备完整对标BBA产品线的能力,讴歌和英菲尼迪如今都死气沉沉,优秀产品也只是昙花一现,无法成建制的与BBA对抗。  H, r! S" N6 `$ p3 r% t
至于雷克萨斯的F系列和丰田存在的最大问题,参考 @黄宇辰 的回答。" q) |% T/ O! T: y- G

% e, b; b7 B. E9 b# P" T0 ?7 v3 U3、美、日车企的全球化战略,限制了平台化的发展) ]3 w& P8 T5 F
上文提到的「本田问题」,就出在这里。% X( Q. o/ B6 t) \9 {, A
(包括福特,福克斯这类钢炮车型研发放在欧洲,野马这种典型的USDM在美国)
5 z, O6 p, T! }本田的确在实行赛车运动复兴的战略,虽然战略执行快到头了。今年的红牛如果可以夺冠,那也是本田回归F1这么多年投入看到了希望。
+ o. Y: V$ D4 G% ]7 `2 n本田如今的问题,就是参加了大量「欧洲比赛」,导致了相关车型的研发被迫分散全球各地。早期Type R还分成了本土JDM的FD2,和欧洲规格(一下想不起代号)两个版本。2 O/ p4 h/ q8 @, _2 E) w
- a) H8 ?& g( |, v3 i
; o' m" Z" v+ |

* E0 O+ n5 m" t! m) K$ x( ^/ T
) B7 [8 E" c+ K9 y! Q$ j两版的研发思路也十分迥异,FD2沿袭了JDM经典的高转、轻量化、爆TEC的路线,并且仅少量在日本、东南亚发售。欧洲版是本田参加房车锦标赛的产物,量产车对标了高尔夫R、福克斯 RS、雷诺梅甘娜等钢炮车型,车身圆润,重量也不见优势。
) [; j- K# H6 M1 {+ n. ?NSX也是同样的问题,初代的成功的确要归功于意大利团队的能力,但是二代的开发则放在了美国,虽然搞出了SH-AWD,最终造福了其他讴歌混动车型,但是最终辐射全球市场的能力有限。
. {1 p, L9 I9 h& L. T* [+ S, b这就导致了,本田是N套研发,面对N个市场,成本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最终在市场上费力不讨好。
( n$ p7 O. D8 k! d( u  P+ G' ~, i, A! ?3 K5 J

$ k. h) [9 ?  W  B" j, R2 @- g  v4 Q1 @$ E5 c
骂归骂,但是FK8永远是我最喜欢的车子  v# f; k$ C" h

. |; I3 S* z) J相比之下,欧洲车企的研发中心和思路一直很固定,并且延续至今。这套思路最终开花结果,形成了进可攻、退可守的局面。
' }1 U- V2 k+ S. w2 j* n0 S4 E: O例如M3/M4的体型日益放大,甚至宝马也开发了M车型的XDrive四驱系统来对抗RS和AMG。但是这不代表宝马就彻底失去了操控乐趣的上次,曾今M3/M4的客户,如今M2在装备了S55引擎之后,完美的传承了下来。
/ l! n! i0 O, j: y% ?/ G) Z5 K再比如奔驰,初代A45刚推出之时,大家都不看好这个四缸的AMG,认为这玩意失去了灵魂。可许多人真正开上之后,这个暴躁的动力输出和四驱钢炮完美融合,令人大呼真香。
) O0 z: t' H" Z3 m奥迪就不多说了,奔驰和宝马的43、M Performance战略都是有损AMG、M Power形象的,但是奥迪鸡贼的RS、S双品牌战略,一直玩的溜到爆炸。连国内市场这个难啃的骨头,都有S4这种真香车型,更别提全球市场。/ S' x/ v* D7 X8 Y3 `5 m- e; _

+ e1 o% O. g- ]- q0 o4、总结" z7 h( G* q( n
客观来讲,日系在性能车市场的确处于劣势。曾今的四大天王、拉力兄弟,今天基本上凋零的凋零,停产的停产,即便是在产的也是借尸还魂。市场发展总是有千千万万的因素,千算万算总有失算的一刻。如今气候变化和环保意识,已经是悬在燃油车头顶的一把大刀了,各公司的研发部门都有跑路和转行的迹象,未来性能车市场的走向谁也说不清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93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9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