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车质网联合凯睿赛驰咨询正式发布《2021年度中国汽车产品质量表现研究报告》。研究发现,新能源车整体负面表现结果好于燃油车,但驾驶系统和噪音异响抱怨度高于后者;燃油车发动机问题再次集中爆发;智能车机系统部分基础功能问题多发。- K0 J& X q l. w1 O V
1 ^& `1 b4 h, g/ b E# c中国汽车产品质量表现研究(AQR)项目自2019年首次启动以来,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消费者关切放在首位,以负面表现表征受访者对车辆全部质量问题的看法(负面表现=问题数X抱怨度;得分与质量表现负相关)。2021年的研究持续细化二级维度,新增消费者研究板块和新能源产品序列,扩大调研品牌和车型数量,覆盖20个细分市场,56个品牌,共171个车型。9 w1 @8 i, t7 v+ r% r. y/ F6 ^
! J0 ]* C+ ~* X0 v% l2 H
新能源车负面表现结果整体优于燃油车
* i3 o, X+ _; n7 X V# m6 W+ F0 y6 G, y8 c4 X/ V8 ?5 o9 E
$ V2 e; h* Y; K8 \7 {- N( T: r5 r q, [
新能源汽车细分领域TOP10问题
/ {2 x7 r7 E z/ c {3 T1 K9 n7 l' t5 j
新能源车细分领域,产品整体负面表现、问题数和抱怨度均优于燃油车,但三电系统、驾驶系统、异响噪音问题集中。8 S2 O5 o) K/ `* s+ A6 R4 e
7 J4 f B0 y/ g8 P% I
1、驾驶系统问题数较燃油车高23.3%,从入门到高端车型均有涉及;
+ o& s2 @0 Y4 a ]& b5 J4 B: B
: c" P1 t4 R8 d+ V' H# n% ^ g& ]2、Top10问题中,风噪、胎噪、刹车和空调异响等噪音类问题占4席,电池续航和充电时间不准确、衰减快反馈集中;
. o& [. @3 Z& b" H3 s4 U0 J7 M+ o5 E ~# C# Y+ H
3、细分车型中,中高端及高端车型三电系统问题数少于入门和中端车型,但空调噪音、制冷效果反馈集中。
% I+ j9 V" ?9 \ q. ]! Q7 @# I# a9 R) A. n
凯睿赛驰咨询高级副总裁张越介绍,目前很多消费者仍把新能源车当作代步工具,产品预期相对较低,这也是新能源细分领域整体负面表现结果较好的主要原因,但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的提升,消费者将更加关注产品全维度质量表现,这一细分领域的整体负面表现可能会有波动。
6 q0 I) n$ W) V8 p+ c; f4 s
* h( P3 |1 R, [( ]$ q- c" ~燃油车质量表现持续变差- M, ?$ T% K# Z; Q3 u# k
5 J4 {8 v) _8 f& H; E7 u) F
% @* \- v1 E" ~7 C- X1 ^7 N
% Y" I- O, s4 C& v# ?燃油车细分领域TOP10问题& ~/ J: G. o+ x' m7 s; e. k' D
7 S; c1 u+ `0 W: y7 d
燃油车细分领域,产品质量负面表现(负面表现=问题数X抱怨度)结果连续两年转差,其中智能车机的负面表现变差幅度最大,达到48%;具体到问题数,消费者在智能车机、发动机两个领域反馈的问题数同比上升40%;具体到消费者抱怨度,变速箱和驾驶辅助的抱怨度最高。
, j9 Q$ I" R; A* t+ j
) n) d: y+ v( u1、自主品牌智能车机故障高发,欧系品牌发动机问题集中爆发;
* r6 h& W `: a* P6 Z: ]' k/ s" ~/ q. Q- X$ a* O* ?
2、Top10问题中,换挡顿挫、发动机噪音大和抖动异常等8个与动力系统相关,其中发动机噪音大和机械故障首次上榜,同比分别增长375%和189%;
3 q, E" \6 g* p- \8 i ^0 v! W" ]
( @" \: o# _. S3 C) G% o3、车内异味问题有所改善,用户选择比例较2020年下降4个百分点,且没有出现在Top10问题榜单。
J( G1 Z7 O' D6 i% u6 [6 W5 \! J6 D% s. f0 F6 U* t! D' E# j
智能配置表现不佳
! Z s* j: u2 ]" M: N4 p3 h' x0 d5 \3 C3 p0 Z/ l8 ?% a
4 j1 o& y8 a T/ H5 J! a# u3 D* T8 ]' X
智能车机二级维度问题选择比例* f' A! d/ ~. X0 q0 J- o3 e$ z0 ^
7 v7 B' A/ o- T" P此次研究中,智能配置负面表现结果整体不佳,燃油车行业尤为明显。
5 |8 c1 M8 Y+ E* p& O: d
* y0 b5 D8 b! f/ `3 Q$ c2 c2 O6 U1、倒车雷达和倒车影像问题数较2020年分别增长7倍和5倍;
1 y# n- @- m0 [, ^; E# o7 e& ~2 C
1 D& w* t# t8 c4 F" v- Z2、智能车机死机和卡顿首次出现时间集中在购车1个月内;
- [; D( z8 ~ k# Q# o9 u
# }7 `$ |; ?2 [: w8 D3、驾驶辅助系统中功能失效问题频发。
! q& } e9 N7 ^( X
* P' R! C7 T) g H$ I对于新技术衍生的质量问题,张越认为,“一般来说,新技术的应用必然会导致意想不到的质量问题,但这不应是车辆出现质量问题的借口,建议车企了解消费者真实需求,在研发期间尽可能还原所有用车场景。”8 c: G2 y( O, }( L! E' \" I
9 ^& W; }- F5 n3 C1 T6 i
消费者售前关注度及用车行为等领域研究发现,燃油车用户更关注驾驶性、造型、产品质量和安全;纯电动车消费者购车顾虑集中在续航里程短、电量有衰减等“里程焦虑”方面。
8 T8 y8 M6 g8 C- g, e: v" `) H! }- v3 U4 n
" L# }6 ^$ _# D0 B' F$ ?: @
5 O2 K- `, Z7 _ B' Q; e% K聚焦新能源和智能化赛道,企业无法完全避免产品同质化,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着眼于车辆全生命周期,始终提供满足用户诉求的高质量产品。此次研究中,一些产品凭借更好的质量表现在各细分市场中脱颖而出。
) P' U9 r. w1 X! N( ^' S, P0 @8 f+ l# D* [0 |- y# ]9 b
_% Y& n( u; l
- i! x5 O0 A: ]3 Y8 n; A车质网同期还联合凯睿赛驰咨询发布了2021中国乘用车轮胎用户满意度研究结果,并公布细分领域表现最佳品牌。此次研究遴选20个主流轮胎品牌的主销产品,调研样本超7000个,覆盖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43个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