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业从业11年,支持双减政策!* m L$ u* j& n3 ]. U
双减政策对于教育行业的核心整顿思路:去资本化和去产业化初见成效;$ C+ J* C1 O3 C5 G) v
从这个角度思考,个人看法是:未来的教育行业,投资回报率和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衡。) e, l: M$ E$ A: y+ U6 d9 N
打掉赚钱预期之后,自然也就能回归常态。
9 F7 f3 c: `* Y6 v, |4 I3 F g
5 B, Q9 o% r6 l( S; f9 F而最终真正受苦的,是千千万万家小机构,尤其是自己拿出积蓄来创业的小机构。) m3 ^. g; ]* v+ R6 C
以下是过往分享的两篇文章,权且当做笑谈吧。
9 T) L4 U9 n: i未来能开机构的,只有一类人,既有钱,有势,有教育情怀。3 l P+ k1 Q2 R/ S" l& w8 H
- N2 B. D" N# F% w8 u从目前所有政策来看,接下去的教育行业,所有机构都必须合规。
1 p8 u7 Y' y' i9 N$ q. w场地、消防、收费、教学内容、教师资质等,都将严格按照指定标准来实施。
$ f* G$ h l8 x&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R' U5 J- u1 n d
7 ]' ?. l' W) Y, l意味着:机构的整体投资成本会大大提高,保守估计得在过往的基础上提高50万以上!
8 k* H: p% g' Z当然,这还不是结束!3 ~/ Y5 Z; w6 C/ l) O$ v
因为一次只能收取3个月学费,且学费要收到指定的监管账户上,所以,你起码还得准备一年左右的周转资金。/ ~4 y' u/ @$ z
- b. y6 Z6 a2 \# O! `: q这笔费用,按二线城市新创机构运营成本来测算的话,应该在60-80万之间。% x0 ]7 \1 {# y2 |# ?
政策之前,你大概投资50万能搞定的事情,未来得投资140万。
X+ C/ ?2 M' D6 O( x8 i
$ u* H, X E' a为了让你明白这140万是怎么出来的,这里需要给你拆解一下(拿2线城市来举例):
1 X% `3 o" C: U300平、双消防通道的场地,一年租金在28万左右(含物业管理和水电),一般这些城市,都是付半年,押3个月,所以首期投资款得支付21万;: e b& K7 G8 i
( E" b& i& h( C* q装修,做得稍微简单一点,还只能是毛坯(不需要打墙和运送残渣),按1200元一平,费用也得在36万左右。3 P3 U$ L V j- r/ p
接下去是空调、办公设备、教学设备等硬件采购,没个10万也很难搞定。 b, r9 X( G( [- e. F
3 P/ Y" i- q1 s: n" C
还需要做消防,拿消防验收报告,除甲醛,部分地方还需要托关系办理办学许可证,七七八八加起来得15万。
- F) ^( Y9 r! Z5 @& {. i! v3 r最后是前期的人力成本、市场营销费用,按3个月测算,保守估计也得18万。5 v" @9 W1 J( E$ x
- _) l) \# h! p/ c- O* K) I) b7 n
合起来就是所有的投资总额,总计在100万。; g1 r3 y3 K% K& D' o$ ^
由于接下来一次只能收取3个月学费,且学费会统一接受监管。原本只需要3个月周转资金,在此政策的监管下,机构周转资金得再提高半年。这笔投入在40万左右。# U) r" x6 K+ N7 Z8 D/ F
1 M( t% w5 h2 C6 C0 f, s
请注意!到这个阶段,只是代表你的机构开起来了,但距离运营起来,还有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7 g- ]+ t n/ L- n; B, J一年之内,拿出现钱140万,说实话,本身就是一道门槛!
. d4 T6 d3 d, x' G1 V过往的名师工作室,小微型机构之所以能存在,本质上是因为创业门槛低,自己有技术,能招到学生,在家里上课就能赚钱。9 ^* V' V/ @3 H! v2 ~
$ e- ^& `2 L8 L; i: ]
而一些稍有规模的机构,因为投资人是外行,感觉这个行业的钱很好赚,稀里糊涂就进来了。最后只能是拿其他产业上的利润来填教育产业。
9 M+ e `+ x6 C) W' y+ j5 m如果你经历过之前的教育行业,就很清楚,这道门槛所带来的影响就是:行业垄断。
" z8 a& J- W# w# d- c5 E8 {3 w3 P+ s9 k
有钱,有情怀,想做教育,你就来!; Z" d# ~ P' `* u% V7 v
有钱,没情怀,想赚快钱,你莫进!
. }5 p! p( a3 M$ J& @没钱,有情怀,想卖技术,门没有!: N3 S$ L3 E, G; q' [
, v' B7 o* k3 t& w* |! S& p
不要试图去挑战政策的底线!建国以来,把教育行业政策写进国策(十四五规划),是首次!
8 d7 m' }7 W" @) W还有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擦边球做法,在前几天发布的文件里,也全部明确。- m; W+ Y8 b& ?' e* D
1 S. b) e/ ]' F
这里也引用一下:# @6 D" a% ?7 l% Q
1.以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7 n6 `0 t6 \' \" \8 E# l5 }( q* f2.没有教师资格证或者在职中小学教师开展课外培训;
e# n+ Z: A! [$ ?! H8 R
. O, U1 J$ `6 A3.违反培训时间有关规定,通过“直播变录播”等方式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 k: ]" [ ^/ A0 F4.违反培训地点有关规定,组织异地培训,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化整为零在登记场所之外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学科类培训;+ O9 O5 V2 ]! Z5 P
( A5 c, H" q1 b5.违反培训内容有关规定,以游学、研学、夏令营、思维素养、国学素养等名义,或者在科技、体育、文化艺术等非学科类培训中,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 @) n/ D' o4 k0 d$ c6.违反培训方式有关规定,线下机构通过即时通讯、网络会议、直播平台等方式违规开展线上学科类培训;4 M3 j! J7 G0 B* v
; j" F" b9 Z4 e, Z
7.其他违反相关规定的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 b4 M5 u5 {3 C H" s$ J4 M, O
最有杀伤力的是第7条,这种说法等同于:何谓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一切解释权归政策制定者。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7 v% |7 X- P8 A& D k4 [" f7 g- q4 G5 G0 r
所以,没钱、没势,没背景的,都没法再开机构了……(刘一一,“深学邦”创始人,专注提升教育机构的综合盈利能力,微信号:sxblyy02)
* L4 ` y3 @5 h. k# g7 U7 g1 j2 g! m9 i) P. g$ c2 l
3 ?+ _+ [, ?" Q1 v$ T3 g- B
<hr/>从双减政策文件出来,到现在,这个问题被问过很多遍。6 U' U& A: w' ?
乃至于不少关心我的网友们,不断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询问我是否会转型,以及善意的提醒我“教育行业玩完了,赶快转行吧,刘老师”。6 p6 e0 n% M7 ]3 t) R E2 Z) U
7 J2 R/ S0 Z1 k$ b' U& o, O* q
在此,先对所有长期关心我的朋友们表示感谢。
5 q2 h8 _6 a5 H5 x: F* Y接下来,还是基于这个提问,讲讲自己的看法。# D* X9 }- P, l, h, p% u9 w
同样的,先给结论:教育行业未来是否还有机会,得一分为二的看待,一是有教育情怀,想借此养家糊口的,个人认为未来也还是有机会的。
/ c7 V! _7 j( h" O9 }' @% i3 E
, n1 M$ P9 X/ i+ L& H5 W9 h n3 w二是纯粹投资,且指望在教育行业能够比之前所待的行业赚得更多,希望通过教育行业轻松实现大富大贵和财富逆袭的,或许可以绕道了。
2 f) B6 z! {' {3 k1 [ N; J" V: H' K" V首先得明确,双减政策对于培训机构治理的核心思路是去资本化和去产业化,回归为民生工程。这一点,在所有目前已发布的文件中讲得清清楚楚。
7 @/ L2 w$ a' @3 {
8 v0 A& A8 k! Q% M7 {+ f- q0 I, M如果一个行业没有资本青睐,单纯靠创业者开机构办学来实现产业化经营,基本不可能。也就意味着,指望开机构到一定程度后套现走人的路走不通。$ H# O, |( c! @( s, [
同样的,一次只能收取3个月学费,和资金全面接受监管,事实上就等同于截断了教育机构产业化扩张的通路。) n* Y2 p! P" g& l# l
# H; ? q: E- C1 j3 K) O1 @
现金流的监管,同步带来的是单店投资门槛的提高、整体运营能力要求的提高以及综合成本把控能力的提高,这一招就足以让机构只能在单店经营中获利。
q- q6 q! O! M; {可能看到这里,你会有些失望,觉得自己因为双减政策好像错过了几个亿。) Z+ F7 q/ M# m8 C8 R
, X- d) c# X$ N1 y! @1 Z但话又说回来了,如果没有双减政策,又有多少机构能真正获得资本的青睐,完成产业化经营?! |$ j4 r$ Y# O/ H# @4 y
我自己长期在全国各地的机构里做咨询,一直以来的观点是: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现在的格局是大市场、小公司,真正瓜分这个市场体量的,是千千万万家小、微型教育机构或名师工作室。% Q& v* V/ t6 n# E: K8 t! B
- I8 E5 B2 y1 T
这些小微机构,仅有的出路自成立以来就都是:授课获利;尤其是在二三四五线城市。+ n3 P. l5 g% z: w3 a7 N' P
也就意味着,无论有无双减政策,大部分人在做的就是一门生意,就是把机构当做养家糊口的工具。$ I# ~, |! S! u& V9 p
5 p7 k; }2 \$ `+ x F/ X
从这个角度出发,心理也就平衡很多。以前是,现在是,未来也是。资本化、产业化,从来没来过,也一直没有注入过这种基因。
# p3 \9 ]% f4 z4 z7 f/ X所以,如果你还在经营机构,请好好招生,好好耗课,好好控制成本,好好做好合规,好好赚取那点利润,还是有机会的。; z, f, V* _! Z2 P; S) P$ b
3 u2 U# s+ b2 n+ @机会是有,不一定人人都能抓住。这个抓住是双向的,既是机会选我们,也是我们选机会。
$ H; U- W& M/ h3 L从我所接触的离场的人来看,大家一致得出的结论是:投资回报率和投入产出比低。所以,即使行业还有未来,也主动放弃,离场。
2 L8 n: P$ L* ]# _$ @毕竟,当下教育行业的很多创业者,还没有到财富自由那一步。之所以拿着大部分家当开机构,还是希望能够在短期内有较好的回报率。
% X! J! X; A2 C( v- L/ ^
. p# s' Q1 o$ d# u, F也就意味着,无论当下在运营机构,还是未来想开机构,都得去掂量掂量口袋里的钱能够撑多久。还得去评估一下自己同样的精力,投入在其他领域是否能得到更高的产出。( N" U: | B/ R- q6 R. Y2 }
早教、编程、美术、体能……所有素质教育项目的企业主,都应该考虑这个问题。
2 Q& O8 O( m$ {0 B觉得能接受未来的投入产出比和投资回报率,那也就不悲观了。5 B5 |; ^4 M$ w$ k$ ?7 y
- _2 j# ]6 ~' k1 \
但也别太乐观。合规、资金监管、收费周期3个月……这些措施指向的都是:钱难赚,现金流紧张。
' s1 h8 g) a$ l: |! D) a) z E$ q如果还是按过往只要招生就能存活的心态经营机构的话,建议早点关门。未来还想开一家赚钱的机构,必须要把精细化数据管理提上日程。
: ?+ c( x% l2 U" B招生、销售、教学、服务、成本把控,都得一手抓。一旦有一个模块出现问题,最后会陷入长期追加投资的境地。
/ ~8 N/ B8 w! P0 Y" i2 E# e7 J" M, @8 F/ u$ |0 i
假若靠长期追加投资来满足个人教育情怀,即使你愿意,你的家人和另一半也不一定愿意。9 x5 w! S1 z9 w; c2 |
所以,总结一下,教育行业未来还有没有机会,实际上是由我们自己的预期管理决定的。
- e" \ O( N( C
4 }% S, r+ w( N- p- S如果你有教育情怀,想养家糊口,可以继续做;如果单纯投资,想大富大贵,请远离。$ R) O: ^/ c2 P& i; h; _/ F
另外,继续做的,请一定要去强化自身管理能力,要不然始终会被市场(自己)淘汰。(刘一一,“深学邦”创始人,专注提升教育机构的综合盈利能力,微信号:sxblyy02)4 M- K X/ ~& j$ K/ W1 F
! a/ ?- r5 b' T1 c温馨提醒:刷完这篇回答,就觉得自己记住了,其实很快就会忘记,下次想看也找不到了, 所以走之前别忘了点个赞,这样就能快速收藏这篇回答了。我是刘一一,一直在知乎为你分享更多干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