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是不是因为小时候有成绩好带来的优越感,所以一直保持这种努力学习的干劲?

[复制链接]
查看2419 | 回复20 | 2021-11-22 16: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优秀是一种习惯,是不是为了这样的心理:因为想保持优越感和那份骄傲,才一直努力学习,而喜爱学习这种说法只是粉饰。关注者
# }# r) l1 K4 c& ?' {25,173
3 i1 Y- P" A. L; s1 `/ B+ a3 @: o" f
2 w6 P  Y: j2 U被浏览* e  m2 W: ]9 V7 c# a
4,031,015
4 n& \3 K+ \: y* ], b$ U, n8 g. o" P9 G
& S: G% `. u5 ?# @7 N% a
* C. \* T9 S7 L* Q* |: D) _

0 V! Q0 m+ c$ b) m" L; W6 m
  t$ N; g$ l$ [5 x: J8 w关注问题​写回答/ X  ~- I; k, O/ m
​邀请回答​好问题 239- O2 H8 Q6 U1 ^& D2 x, M0 ~
​68 条评论
7 O, r: x& X0 y4 K6 x: }​分享6 Y& R! c5 G3 c0 S( z; C& g

- U5 @5 K+ d) ]$ I% y" a0 s; L2 p3 U# K3 S5 P
' E: {* @8 {, x! G9 p2 `( g  Z
/ i# u  ]3 r5 c9 X1 s1 T

# t4 _" P& q' o( ?( f  C- ~. S9 q+ o, g9 O0 F/ |
4 a7 p( d, a4 Z% Y
5 @; d( _  G$ i* F8 ?* q$ j; c' _

# T; i3 d0 X/ Q0 ~6 x* ^$ |, h<div class="Question-main"><div class="Question-mainColumn"><div id="QuestionAnswers-answers" class="QuestionAnswers-answers" data-zop-feedlistmap="0,0,1,0"><div class="Card AnswersNavWrapper"><div class="ListShortcut"><div class="List">1,076 个回答9 w. v+ |: F4 _9 h9 ^+ x  n: E
$ P. J% S/ d5 z1 {% ]2 L( r
默认排序
; I0 Z' E0 F+ O6 v* v
2 A5 o3 z( ^- |8 u7 @& \% b/ M, {2 w3 `: b+ p3 Q8 d
<div class="" role="list"><div class="List-item" tabindex="0"><div class="ContentItem AnswerItem" data-za-index="0" data-zop="{"authorName":"公子V","itemId":254317067,"title":"学霸是不是因为小时候有成绩好带来的优越感,所以一直保持这种努力学习的干劲?","type":"answer"}" name="254317067" itemProp="acceptedAnswer" itemType="http://schema.org/Answer" itemscope=""> 学霸是不是因为小时候有成绩好带来的优越感,所以一直保持这种努力学习的干劲?-1.jpg 公子V
5 q! J' J  T2 x, O* D* \
1 {& t3 G- R* O  w# X
$ _3 K$ m0 ~  S* K9 ^4 U
2 f$ ?( X1 D5 z: Z1 P/ a0 y1 h! h5 Z) N* n
" g) a/ a* W8 R& M$ m. S# L
23,641 人赞同了该回答6 K$ n4 i% v9 E% b9 j
9 x* |$ B% N0 f1 p; O" C1 L$ A
<div class="RichContent RichContent--unescapable"><div class="RichContent-inner"><span class="RichText ztext CopyrightRichText-richText css-hnrfcf" options="[object Object]" itemProp="text">这个问题让在校学生来回答其实不太合适,在社会上受过挫折再来看这个问题,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我来答。! y: B- j2 k  C: x% ~% n5 y, W
我们来谈谈优秀的人为什么变得优秀,或者为什么会慢慢变得不优秀。% v6 K  ]; U5 S  I, ~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凡人,所谓凡人,没有移山填海的毅力,没有苦心孤诣的强大心智,说难听一点,我们做事情的动机其实和海洋馆的海豹差不多,是为了眼前的那一条小鱼干,顶一次球,给一条鱼,再顶一次,再给一次。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不断收到正向的反馈,才能继续保持前进的动力。' m' C* D7 a& s, H$ v' ]
做学生的时候有一个特点,这种反馈的周期特别短,反馈的机制特别简单。
; m: W+ _, F! V7 L你好好学习了,考题就会做;考题会做,成绩就好;成绩好了,家长老师就表扬你,你就成了别人家的孩子;成了别人家的孩子,你就有优越感,你下次就更加努力学习。这就是反馈机制。3 r* z+ p& J2 ~
反馈周期呢?每学完一个单元,会有一个单元考,周期大致是一个月。大家想想,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你努力集中冲刺一个月,就能看到努力的效果,就能拿一个全班前几名,然后家长老师表扬,你觉得特别爽,打了鸡血一样继续学习,这种爽感可能会持续几周,下一次考试又来了。也就是说,上次正反馈给你带来的动力还没消退,你就又获得了一次正反馈。有的朋友可能说单元小测算什么,好,不算,即便只看期中期末考试,一年也有四次。任何一个人,每年有四次机会看到自己的努力会有回报。上了大学以后,好好学习一个学期,有一个好的GPA,这个反馈周期降低了,可仍旧不低,变成了一年两次。0 J/ C2 M8 \" ?0 G% `+ i
可是,你们知道,一线投行员工的提拔周期是多久吗?三年,通常情况下,每三年,HR拿着各种关于你的评估跟你面谈一次,做的好,升职,做的不好,不升职。
, w  m$ _: Z* ]. b& n) y8 a# F你们知道,政府领导换届的周期是多久吗?大会五年一开,每三到五年,组织部拿着关于你的评估跟你谈话,做的好,升职,做的不好,不升职。
- R- g. E. q! C$ E: _' N你们知道,助理教授评副教授的时间有多少吗?七年,你当助理教授,坐在那儿搞研究,一干干七年,七年以后,委员会拿着各种关于你的评估跟你面谈一次,做的好,升职,做的不好,滚蛋。+ U  [% |5 u5 M* x5 B) n( r- R
你看,反馈周期其实是这样的。% d3 U* |* q. J4 O2 Z( q, P3 n
你们知道,做学生的时候,隔壁王学霸考了一百分,你也能考一百分,你们并列第一,老师表扬你们俩。当公务员的时候,隔壁王科长升职成为了你的主管副处,你说我也升职,我们并列副处,组织部说:“你会不会?”。
5 I, k. x8 a, `  d1 g/ q你们知道,做学生的时候,好好努力,你的成绩就提高了。到了干投行的时候,你是雷曼排名靠前的分析师,正准备升职,金融危机了,第二天你就跟家蹲着看电视了。- E9 V! F" |3 a+ P/ D" O
你们知道,做学生的时候,你同桌天天上课睡觉,最后考了60分,被他妈打得嗷嗷叫,你好好学习,得了100分,回家好吃好喝伺候。到了社会上,你同桌不努力工作天天睡觉,你努力工作,你同桌家突然拆迁了,完。
! B( y( X7 b* b' X9 b4 r8 O) f你看,反馈机制其实是这样的。3 r$ Z5 m# Y- A( H
学生时代的反馈机制,其实是考验不了人在毅力这个维度上的水准的。所谓毅力,是你不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中,坚持做一件事,哪怕暂时看不到希望,哪怕努力和回报没有线性相关,也不放弃。而学生时代,每次努力获得的正反馈还没彻底退去,下一次正反馈就又上来了。5 ^& _2 W3 E/ k/ X5 g% k( p
学生时代每个人好好学习的动机是不一样的,真正优秀的人,不是靠着这样的小刺激在学习的(小学初中不说了,小孩难免有虚荣心,从高中大学算起)。靠着这种一波又一波的周期极短的正反馈,有的人也可以一直优秀下去,优秀到上大学,然后吹嘘“优秀是一种习惯”,但是单纯以这样的反馈作为前进的动力,到了社会上受一两次打击,很快就垮了。当公务员的,每三五年组织上才考察你一次,考察完你还不一定被提拔,这时候你还能静下心来,做好手头的工作,为人民服务吗?做实业的,企业一直勉强维持,可能每十年才有一个增长点,看着别人拿钱炒股,今天挣了五万,明天涨了十万,这时候你还能蹲在你那个破厂里和工人一起摸索工艺吗?% l  b7 W8 D0 D0 r* Y2 S4 l# K; o
世界上的事情是很难的,依靠这种小鱼干一样的正反馈来前进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想做大事,是需要投得时间、坐得冷板凳,谋划五年、十年的事情的。因为没有人能一直顺风顺水,你迟早要受挫,哪怕你不受挫,你的反馈周期也是以五年为单位,而不是以月为单位的。有多少人,在这漫长的等待中,放弃了希望,接受了自己当前的状态,不再前进?
$ o7 L$ f8 M/ Z有一个职位比较高的,每步都不曾落下的人和我说过,年轻的时候觉得升官发财是前进的动力,但是后来发现,每次提拔也就高兴那么几个礼拜,后面伴随你的只剩下更高的职位带来的压力,所以说人活着千万不能以升官发财为动力,不然会痛苦死的。
$ W1 r$ G6 q# d- V2 W! U: |我觉得他说的对,也不对。不对的地方在于,假设这个世界上有无限多的官阶,一直可以当到银河系的系主任,我每个月都提拔你一次,你爽不爽?当然爽了,你会一直很开心,因为你在短周期内会一直收到正反馈,就会一直努力工作、积极向上,所以升官发财是一个好的动力。而对的地方在于,这个世界上没有无限多的官阶,你也不会经常被提拔,爽感易逝,你需要一种更持久的动力,才能支撑自己走下去。' f) P- x" [) @" d$ w% k! o
回到这个问题,学霸靠着成绩好带来的优越感,可以一直在当学生这条路上大杀特杀下去,但是如果拥有的仅仅是这样的优越感,那么到了社会上,很快就会失去动力,不知所措了。这就是你们儿时的部分好学生玩伴,未来发展得未必好的原因。这种短周期的正反馈是好的,但是你需要找到的是在更大的人生尺度上,支撑你走下去的动力。! |: c; ~$ g9 i/ V+ U* c& |
不仅是学霸,我们普通人也是这样的,千万不能沉溺于回报周期短的、微小的正反馈不能自拔,而要找到让你一路走下去的真正动力。得失心不要太重,目光不要太短,人生百年,说短也短,说长,其实也挺长的。
红烧着的鱼衅 | 2021-11-22 19: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让在校学生来回答其实不太合适,在社会上受过挫折再来看这个问题,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我来答。
% W5 ]* H! |4 j7 g我们来谈谈优秀的人为什么变得优秀,或者为什么会慢慢变得不优秀。
8 m# u9 R8 q7 L8 }&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凡人,所谓凡人,没有移山填海的毅力,没有苦心孤诣的强大心智,说难听一点,我们做事情的动机其实和海洋馆的海豹差不多,是为了眼前的那一条小鱼干,顶一次球,给一条鱼,再顶一次,再给一次。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不断收到正向的反馈,才能继续保持前进的动力。, v+ Y! \$ G+ V/ w1 i  d
做学生的时候有一个特点,这种反馈的周期特别短,反馈的机制特别简单。6 O5 a- x6 B" x1 t& v
你好好学习了,考题就会做;考题会做,成绩就好;成绩好了,家长老师就表扬你,你就成了别人家的孩子;成了别人家的孩子,你就有优越感,你下次就更加努力学习。这就是反馈机制。" i7 F, I0 F5 f6 V6 A7 d+ x
反馈周期呢?每学完一个单元,会有一个单元考,周期大致是一个月。大家想想,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你努力集中冲刺一个月,就能看到努力的效果,就能拿一个全班前几名,然后家长老师表扬,你觉得特别爽,打了鸡血一样继续学习,这种爽感可能会持续几周,下一次考试又来了。也就是说,上次正反馈给你带来的动力还没消退,你就又获得了一次正反馈。有的朋友可能说单元小测算什么,好,不算,即便只看期中期末考试,一年也有四次。任何一个人,每年有四次机会看到自己的努力会有回报。上了大学以后,好好学习一个学期,有一个好的GPA,这个反馈周期降低了,可仍旧不低,变成了一年两次。. L5 [6 F9 }0 i: s4 F* l
可是,你们知道,一线投行员工的提拔周期是多久吗?三年,通常情况下,每三年,HR拿着各种关于你的评估跟你面谈一次,做的好,升职,做的不好,不升职。
6 c2 E/ w2 ?8 b0 J, k% k你们知道,政府领导换届的周期是多久吗?大会五年一开,每三到五年,组织部拿着关于你的评估跟你谈话,做的好,升职,做的不好,不升职。
- m' x1 K9 d; Q2 }! \" H, X8 T你们知道,助理教授评副教授的时间有多少吗?七年,你当助理教授,坐在那儿搞研究,一干干七年,七年以后,委员会拿着各种关于你的评估跟你面谈一次,做的好,升职,做的不好,滚蛋。  ]% S4 N6 t3 h/ K: K" @
你看,反馈周期其实是这样的。
: a% }: V( k. g9 L0 M6 Z# l你们知道,做学生的时候,隔壁王学霸考了一百分,你也能考一百分,你们并列第一,老师表扬你们俩。当公务员的时候,隔壁王科长升职成为了你的主管副处,你说我也升职,我们并列副处,组织部说:“你会不会?”。1 O6 \3 z+ t9 H9 Y& g1 [
你们知道,做学生的时候,好好努力,你的成绩就提高了。到了干投行的时候,你是雷曼排名靠前的分析师,正准备升职,金融危机了,第二天你就跟家蹲着看电视了。0 A& u. d; C; Y, g
你们知道,做学生的时候,你同桌天天上课睡觉,最后考了60分,被他妈打得嗷嗷叫,你好好学习,得了100分,回家好吃好喝伺候。到了社会上,你同桌不努力工作天天睡觉,你努力工作,你同桌家突然拆迁了,完。
" _- ~" ?! c4 J. t你看,反馈机制其实是这样的。
+ L3 A7 {/ L3 E  H学生时代的反馈机制,其实是考验不了人在毅力这个维度上的水准的。所谓毅力,是你不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中,坚持做一件事,哪怕暂时看不到希望,哪怕努力和回报没有线性相关,也不放弃。而学生时代,每次努力获得的正反馈还没彻底退去,下一次正反馈就又上来了。
( B7 C2 k' z5 r: b1 |( G* p学生时代每个人好好学习的动机是不一样的,真正优秀的人,不是靠着这样的小刺激在学习的(小学初中不说了,小孩难免有虚荣心,从高中大学算起)。靠着这种一波又一波的周期极短的正反馈,有的人也可以一直优秀下去,优秀到上大学,然后吹嘘“优秀是一种习惯”,但是单纯以这样的反馈作为前进的动力,到了社会上受一两次打击,很快就垮了。当公务员的,每三五年组织上才考察你一次,考察完你还不一定被提拔,这时候你还能静下心来,做好手头的工作,为人民服务吗?做实业的,企业一直勉强维持,可能每十年才有一个增长点,看着别人拿钱炒股,今天挣了五万,明天涨了十万,这时候你还能蹲在你那个破厂里和工人一起摸索工艺吗?
0 g  X3 ?& }  _( l世界上的事情是很难的,依靠这种小鱼干一样的正反馈来前进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想做大事,是需要投得时间、坐得冷板凳,谋划五年、十年的事情的。因为没有人能一直顺风顺水,你迟早要受挫,哪怕你不受挫,你的反馈周期也是以五年为单位,而不是以月为单位的。有多少人,在这漫长的等待中,放弃了希望,接受了自己当前的状态,不再前进?
8 @6 F+ {' d5 t6 ^4 ?/ W1 f有一个职位比较高的,每步都不曾落下的人和我说过,年轻的时候觉得升官发财是前进的动力,但是后来发现,每次提拔也就高兴那么几个礼拜,后面伴随你的只剩下更高的职位带来的压力,所以说人活着千万不能以升官发财为动力,不然会痛苦死的。
3 |7 H6 D& K% D, }3 e. ]# ^3 }我觉得他说的对,也不对。不对的地方在于,假设这个世界上有无限多的官阶,一直可以当到银河系的系主任,我每个月都提拔你一次,你爽不爽?当然爽了,你会一直很开心,因为你在短周期内会一直收到正反馈,就会一直努力工作、积极向上,所以升官发财是一个好的动力。而对的地方在于,这个世界上没有无限多的官阶,你也不会经常被提拔,爽感易逝,你需要一种更持久的动力,才能支撑自己走下去。+ z# H5 T7 w2 n- j! B- t
回到这个问题,学霸靠着成绩好带来的优越感,可以一直在当学生这条路上大杀特杀下去,但是如果拥有的仅仅是这样的优越感,那么到了社会上,很快就会失去动力,不知所措了。这就是你们儿时的部分好学生玩伴,未来发展得未必好的原因。这种短周期的正反馈是好的,但是你需要找到的是在更大的人生尺度上,支撑你走下去的动力。
, U# c1 Z/ V( C0 n不仅是学霸,我们普通人也是这样的,千万不能沉溺于回报周期短的、微小的正反馈不能自拔,而要找到让你一路走下去的真正动力。得失心不要太重,目光不要太短,人生百年,说短也短,说长,其实也挺长的。
人阿语错 | 2021-11-23 07: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年岁增长,"学霸“这个词,跟我脑门上的发迹线一样,在我的生活中渐行渐远了。0 W0 U; @- e2 f2 t/ ]/ l  j
不过,我依然清晰的记得,20年前那个下午,那通电话。' T! \; U4 S! H$ m" s
- “兄弟,” 电话这头的我略带紧张的问道:“怎么样?多少?”7 D9 e7 h, f; `2 {* l
- “不是太好,才861......你多少?”- V7 \% S1 _( X0 n7 A
- “我......我856......"
9 p' {1 R7 M. R$ S: T4 Q6 X" p- “哇,恭喜恭喜,这么高分!”6 @3 l5 F; ?8 X7 a
- “滚犊子!” 0 w- `5 w) J6 b0 P' h9 k2 o
然后两个人在电话里没心没肺的笑了。- i3 ?2 P/ c/ M# l; ?
第二天的报纸上,公布了广州市当年高考状元榜(上古时代特热衷搞这套玩意儿)。小陆同学总分第五名。我紧挨着他,第六名。
" ]; y: j' R6 i0 N' u 如果,高考有以同桌为单位的双打比赛,那我们应该是本届的全省冠军了。
) f* k, y& J" I- |7 z: M3 e' L不过,我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选手,走着不同的道路。正如我们的人生,只在高中三年的课桌前,有了一点交集。8 K" a! K: L1 a; o
6 k8 s8 u( l8 ~) S* `4 v
学霸是不是因为小时候有成绩好带来的优越感,所以一直保持这种努力学习的干劲?-1.jpg
; K! ]0 E/ G5 i1 [* A- g
9 L  a) o& z5 q! i: _0 u8 h) S* |# x-----------------# l  |; b% J; m% Y- x* U2 k
初中,同级不同班。令人惊奇的是,在那三年里面,我们彼此竟从未见过面。
9 z$ h; T# r: U% A, F' Z! Q他从入学起便是受人瞩目的学科明星。早早通过奥赛在我们这所市重点中学里面树立了江湖地位。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除了体育,几乎所有学科的竞赛他都要掺一脚。
' R; ]4 x7 K6 X% l* z' P+ ?我则是.....nobody。初中入学,路人甲一枚。成绩稳定在班10多名开外,年级百多名。身体还没长开,连体育都有挂科的项目。窝在角落里,用着不起眼的书包文具,穿着发型毫无特点,老师不会注意,同学们也不太爱搭理。
9 E0 w9 R1 z9 b2 ~ 假如说,我多少还有点与众不同之处,也许就是性格上特别的骄傲自大了。不时会说出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自夸的话,在一个所有评判标准都唯考试成绩而论的环境里,只会惹来周围人士的嘲讽讪笑。
* M/ d5 `+ V% R" u9 `! u哦,差点忘记了,因为会画些小画,被班主任分配去出墙报。
; a3 O7 Q' ]% o. a( v( o“老师,我可以不做这个么.....我想多花一些时间在学习上面.....”/ d1 Y% \* G2 J' b- B& [4 }
“什么?集体分配给你的事情,你都不愿意做么?”
) r& v9 @8 \& c$ m7 W- A' R看着老师严厉的目光,我只好默默接受了这个任务。
. u7 p+ g! w) A- O- Q9 y对于一个才华欠奉的人来说,那绝对是苦差事。每当同学们放学回家,才是我开始干活的时候。跟三两同学把桌子在墙报黑板前拼好,爬上去,擦干净上一期的内容,画画,套用着平庸的模板,写着乏味寡淡的文字。有时候要几天才能完成一次任务。回家之时,已是华灯初上,骑着破单车,行走于夜幕之中。然后......迎接第二天大家的评头品足,或者,什么都没有。( p3 T: H9 t" k( t/ D

! e3 b, {4 c/ } 学霸是不是因为小时候有成绩好带来的优越感,所以一直保持这种努力学习的干劲?-2.jpg
. A& b. e) {% Y' g, ?
$ Q' ?4 b  X0 {一个阴冷的下午,自习课。许是课室里过于吵闹,班主任走进来怒喝,骂了几句。可能那天我的造型看起来比较温顺,她突然指着我说:“大家好好看看大头,他虽然学习一般,出的墙报普普通通,但起码他知道做好自己!我不指望你们像隔壁班小陆那样,你们本本分分学会做好自己就够了!”6 n- _) K! E0 g' [4 q6 I
课室里忽然变得鸦雀无声,仿佛空无一人。然后,在某个角落里,传来不知谁的低声嗤笑。8 b2 N: u/ {# D8 E
这算是在夸我么?我的存在感,难道就只是课室后面那两周一版,无比蹩脚的墙报么?
# j2 K8 A% q1 g. \; H, F3 u6 \3 ~小陆?已经有我这么个路人甲躺枪不是够了么,为什么还要拉一个全明星球员来垫背?
: B* b% {2 g# {. \# ?/ ~所以,我就需要甘于自己平庸的天资,去接受这样的位置,对吧?
* G. F/ P& [5 @$ w- S! H. _% B# h好的,我明白了。
5 t7 d& V6 J! V/ `. Q4 z. ~0 S( I* a我应该感谢班主任的这番话,因为它帮助我开启了人生的另一种模式,一种我从来不知道自己拥有的模式:
/ U% R( a9 l* h0 Y$ B- a认真去研究规则,然后,找到漏洞,战胜它。( p: o5 n1 K. _1 A9 p
在这个地方,这里的规则,至少我所理解的规则,就只有一条:你只有凭着考试成绩冲到最前面去,才能获得与别人谈笑风生,平起平坐的资格。
+ K; R2 p6 x: _我依然不善言辞,没法在短时间里面提高自己的语文技巧和写作能力;我对外语兴趣欠奉,始终不得其门而入;对于数学,我依旧无可奈何,这似乎也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问题......
$ s' L1 k6 C2 {7 Y2 @- u可是,考试总分的评定,还包括一门:政治。
  x. x8 }! c$ P1 S( s没有任何人会喜欢这门课。老师照本宣科,同学草草应付;考试题目乏味,答案千篇一律。谁都知道它不在会考范围内,所以没人会在上面浪费时间。可是,不知是否出于教育局的规定,期末总分统计排名时,却会把这门毫无意义的课程,一并的计算进去。/ j7 f- A" x/ g
只要排到年级前12名,便可以获得奖学金——13元,等于该学期的学费。5 O! S1 _6 J0 v9 T5 Q; B3 K- H
我花了点时间,研究了一下考试题目与课本,得出一个结论:只要我在考试的时候,把课本完整的抄一遍,是的,只要抄对章节,就可以获得满分。! N! T2 l/ J; [( c3 W/ M, a6 O
当然,我不会真的拿课本出来抄,那是做弊。我抄的是脑海里的课本。
' }5 l6 W' m& \: H" H# ^, l) P于是,在不为人知的时候,我把整本政治课本一字不漏的背了下来。靠着这个粗暴简单不讲道理的办法,我让自己的总分足足涨了近20分。在接下来的期中考试, 其他科目没有大起色的情况下,居然大大咧咧的杀进了全班前五名,离获取奖学金资格已经非常接近了。
5 ~) Q6 K( @5 d- s2 Z在这种变化刚出现的时候,其实没有引起多少人的关注。路人乙丙丁们多半只是说:政治满分哦,你是有多爱这门课啊?
+ b6 ]8 d6 T6 v+ T
  F# e* p/ P) y) Y3 a* D  ]& {) j 学霸是不是因为小时候有成绩好带来的优越感,所以一直保持这种努力学习的干劲?-3.jpg
( x& \/ u/ @* Y, d* E5 h1 _  p5 B! }  q1 d9 i# C
而我却没打算就此停下来。要走到小陆那个层级的圈子里面去,我还需要做得更多。$ O5 A5 o# V" y
我开始钻研其他科目的“漏洞”。5 w/ u" Q3 f5 |' a0 z% p4 S
一眼望去,学海茫茫,这看起来真不是机械式的死记硬背能够解决的问题。我依然会在某次测验中考砸数学,或者写出篇低分作文,或者连错5、6道英语完形填空。
1 c' l. f2 ?. q% c1 S6 y! ]然而,还是被我发现了漏洞所在。
' F% a# M. @- z* i$ C& p这种教育模式,他评定的标准就只有“考试成绩”。只要是考试,就要靠老师们去“出题”。学科知识是如此的漫无边际,但老师的题库,却非常有限。
- G0 ^! u: d4 O6 M9 c1 Z我总觉得,身边某位同学,其能力远不如我,却总能在数学上获得比我高得多的分数。不,绝对不是我过于自信,这里面一定有我所不了解的秘密。反复思索了很久,终于搞清楚了一件事情,一件我本该早就觉悟的事情:他们都买了一本老师推荐的习题集A,而我却因为手头拮据,买了本书名类似的习题集B。
. u/ v& M  N# F/ M9 h两本习题,水平孰高孰低我无法判断。但显然,老师的出题套路,来自于A。身边的这些同学,他们也只不过是在重复着机械式的答题模式,而已!0 Q* p/ M8 Y. K- V
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我想方设法,跑去同在一个学校读书,高我一届的邻居那里,弄来了一本。用了一晚上,我把那本皱巴巴,连封面都没有的习题集,认真的看了一遍,在里面找到了我此前测验碰过壁的所有题目的原型!0 v9 n+ ~9 Z  {$ r6 f
我,略带阴险的笑了。
6 U. Y/ l. `  v2 T! Q) y/ a在这样一个年纪,我已经完全想明白了,这特么的真的不是什么具有积极意义的学习方法。这种评价体系,对于学生理解学科知识几乎毫无帮助。它不要求你有太多的创造力,却将自己包装成壁垒森严,充满不确定性因素的学术禁区。他只是粗暴简单的把学生浇筑进一个模子里去,通过机械化的训练,去适应那种既定的竞争标准。你考试高分,低分,并不直接代表你对于那门学科有多么精通,他唯一能够百分百证明的,只不过是:你会做“特定”的题目。
+ a+ B9 J! t* s不,我不是在抱怨,甚至,我还有点高兴。我就是nobody,一个天资极其有限的普通人。对于这个体系,这个规则,我太过弱小了。但我要感谢这个规则,它把学习本应该拥有的其他所有可能性都掐死了,让我能够专注于一条简单的路径,然后,往上爬。
# K- U$ m3 s9 P0 U" m我甚至开始不怎么听课了。我只是埋头研究习题集。我动手做得非常少,我只是看,看题目,再看答案。一本看完,再去弄一本来看;别人去玩,去踢足球,去早恋拍拖,去游戏厅,去参加学生会游园会,那些时间里,我全部都在“看”题,一本本的看.....
! y. k9 v/ c7 l4 S- O; H. I+ v$ ]9 z# X  @3 z6 V
学霸是不是因为小时候有成绩好带来的优越感,所以一直保持这种努力学习的干劲?-4.jpg ! A& I# |+ l3 B& p' G0 L

5 I) ^: p% B: z  J( z毫无征兆的,我在初中二年级第一个学期的这个期末,成为了全班第一。
* V1 \% X  K# I' y比肩小陆,我如愿以偿的拿到了奖学金。
. b. f2 w( U; S我甚至还拿到了校运会的金牌。800米冠军。很简单,挑一个没人有兴趣的项目,轻虐一下自己,就可以了。简单,粗暴,不需要任何天赋。! v; T% w2 g" m+ Q7 g
可是,华丽的考试成绩单背后,我依然感受到,在权威的眼里,我只是个普通学生。老师们是规则体系之中的人,绝不代表他们会认同这种价值体系。他们清楚的知道,谁是依靠规则漏洞上位,谁,拥有实打实的硬实力,那种我们称之为天赋的东西。. U1 \: k& v2 m% N0 q
小陆,应该就是这样一类人。我想,他不需要靠做题,不需要利用规则漏洞,便可以轻而易举的站到我们这群同龄人的前面去。
9 x  c9 [$ ]& N5 {- M0 O-------
% @! d  o! U0 @, c; W4 E我是以本校全年级积点第一名的成绩,保送进的高中。在领取入学通知书的那天,我在班级分派榜上看到了小陆的名字。! n  o! p/ A) j+ k) {$ p+ H' O
瘦小,白净,神情悠然,却能感觉到内心的孤傲。这是我看到他的第一印象。) p2 ?) c; H2 o4 _+ h
他并不认识我。这很正常。除了考试,我没有参加过任何学科竞赛小组,也许就是个奇奇怪怪的人而已。
! q3 a3 [2 e1 e我依然被分配去出墙报。有些事情,叫做只要你一直在坚持,大概多少都会有所收获。在这个行当里摸索了足足三年,我出的墙报已经不再那么蹩脚了,开始有一点自己的套路。/ ?4 V0 R3 v- {, D0 l
有一天,大家走进课室,发现背景墙上用粉笔画了一幅巨大的“山海关”。这是国庆专题。在那个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更不会有手机,甚至有线电视都远未普及的年代,这样一幅横4米高2米的画,多少还是有点震撼力的。" k; r# F5 Y9 [
高中老师比初中老师活泼太多了,居然把我叫到讲台前,接受大家的掌声。$ y* x: q; P1 j- }3 E; H# ~
长到这个年岁,在这个体系里生存了这么些年,因为深谙规则,我刷存在感的方式已经不止这么一种了。
: B3 v' H# T7 k* P% P没过几天,校运会,我拿了三块金牌。虽然一个人限制报两个项目,我却得益于初中会考,当年的专项体育尖子大都去了别的学校,而拿到了第三枚金牌:短跑项目接力冠军(团体项目不限制报名次数);' _0 h" k, m7 C+ y. r. X& Q8 E
写了一篇“鸡汤文”,虽然笔法拙劣,行文晦涩,却得了个不大不小的校际征文比赛奖;
; \/ f$ s  t# \. `+ `+ R; e, N+ q各种科目的考试,更是小菜一碟,没费什么大的力气,几乎全部是全班第一,唯一输给小陆的一科,是英语。7 k' R( T7 y3 E: i4 q5 N5 P# N3 t
而我们可爱的班主任可能是嫌这个游戏还不够刺激。在某个星期班会课上,他宣布:“大头,你搬去那边坐。”同学堆里竟然响起一片哗声——
1 m. T  b6 L# V: R! i* T6 v就这样,我和小陆成了同桌。
+ ^6 G% N2 A( _$ c- d接着,成了死党。* W7 k1 u) ^2 d" M( a0 k
因为,两个不需要听课的人坐在一起,为了消磨那些看起来非常无聊的时间,会不停的交流彼此的想法,从天亮聊到天黑,筹划着一些另类而有趣的事情。
# A* w* g/ D$ w# `+ |4 d8 h7 J我早该想到,以他这样一个绝顶聪明的头脑,怎么可能会不知道规则漏洞的存在,并且善加利用呢?/ A& V! G9 w; n, R
我心悦诚服的承认他的天赋,是他除了应付各种考试之外,还能够在真正的专业学科领域游刃有余。仅仅是高一,附近大学就已经有慕名前来要招他入学的人士,希望以丰厚条件锁定他的志愿选择。) I- \/ \" c& t. `3 Q( N
甚至于,在人情世故上,他也有着远胜于我的世故和成熟。他游走在团委与学生会中间——一个我从来不愿涉足的领域——组织各种活动,在同学中有着不一样的威信和号召力;他参加合唱团,参加省港辩论大赛,中文的,英文的;他甚至敢于对抗那些来自老师团体的庸腐陈旧的观点,在一些公开场合阐述自己的立场。他敢于说“不”,并且让大家都站在他的一边,这真的是很酷的事情!
% L+ C3 G  T0 F, Z; P$ P9 A所以,我终于明白了“真相”:即使我不择手段的征服了眼前的这一个体系的规则,那也只是自欺欺人而已。在另一个更为宏大并且现实的体系里面,我还只是原来的那个我:“nobody"。6 A" D) a! k3 i  m% i
这一个更宏大的体系,我们称之为:生活。
0 k, D7 j) d) y1 ~& M于是,一切又从“0”开始。
( _& K% a. _# J1 t& G& K, ]-----------
# W' T) D% O' z8 {6 ?  m9 n: \“为什么去华南理工建筑系?”/ x/ E  W% a. X4 ]% B: k3 ?. N
“不想我出墙报的这门手艺被埋没了啊......”' {  _5 @- P) P# e% H. J
“我是问为什么是华南理工!”
0 ]1 h% L( ~7 I% L“离家近,回家饭菜比较好吃......”
+ R" T1 \! ]9 w9 j  A& [) B沉默......
0 l3 V  P) q- X! L  ^' J- p$ g“为什么是清华计算机?”轮到我提问了。
  A& N, L8 C  w( V“因为中山大学说不管考成啥样可以保证我有书读啊.....”
& ?  V( x, A1 r/ U7 [5 J3 Q“所以你是不是应该感谢我不考啊?”( z; y. R, ?( m; H
“关你球事!”9 _! y  Z, t  u4 _0 B# t0 h) `
------------- D: z, b2 i8 s% n4 u! ^
读大学的时候,天南地北,我们就再没碰过面了。. v2 m9 t2 s4 r! o) L
寄了一张明信片给我,居然是清华的建筑系馆的素描。: F! j  l- T' Y" J7 V5 U; e" O
“你来这里大概会好。刚举行了乒乓球赛,你知道的,我不擅长这个。”; p1 D, M" u$ m* m1 k+ @' ?
他向我描述着在清华的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些许落寞。大概是到了一个更高层级的地方,见识了更多天才,真正感受到了在天赋上的“被碾压”,以及对于自身才华能力的疑虑。
5 P7 F3 m1 i) p' t5 m: j“没事儿。我这边忙的一逼。建筑系真不是人呆的地方,现在我唯一的目标就是能顺利的活下来。”. ^! w4 C8 s. @2 p& l$ ~
这就是仅有的不多的几次对话了。
; d  L  Q4 m  T3 X) f------------
* d( @5 L# L) Z- v; J, H4 r. p7 W& N1 O. Y! h6 G+ A& b7 h
学霸是不是因为小时候有成绩好带来的优越感,所以一直保持这种努力学习的干劲?-5.jpg   X# {; m  p, @# L( p
然而谁也不会想到,再次见面,已经是10多年后。我在环美旅行的路上。康涅狄格,纽黑文。# L) p) m: m1 N$ G4 N0 e" `
我走出火车站,循着他在手机里的指引,笑着打开车门,坐上他的车。. ?' ?6 ?, H9 L6 [
岁月并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的疏离感。我坐在副驾驶座,聊着天,开着同样风格的玩笑,觉得也就是当年同桌时那般模样。唯一有所不同的,只是窗外的景致变幻,婆娑的树影,初秋时节新英格兰的蓝天白云。
+ M3 q# F1 {- O+ Y“本地有个相当不错的比萨店,我们到那里午餐吧?” 他扶了扶眼镜。' y! r$ s& X, |7 m- y, f
“为什么跑到耶鲁来?”
' ]" T+ ^# E( u' t“你......能不能说话的时候考虑一下上下文?”. ?- v# G' J' Q- \2 ^+ z. O
“为什么到耶鲁来?”- y; N5 g  p3 I! P; K( m4 T9 _. L
“因为不敢申CalTech。”
  p/ A% d5 L9 l* b0 |# s5 ^  _“呵呵,你也有今天!”& j: D. O+ O8 ?2 ?1 w0 I
他摇了摇头,“能人太多了,毫无办法。耶鲁给了全奖,还是来这里算了。”
6 v) E6 S$ F/ t* @, ~) a“你呢?怎么跑洛杉矶去了?”' n3 J- v3 M, g. _' T4 ^) {
“哈佛把我拒了,UCLA给offer。”# H0 H* N3 M) d, R; B8 _) y1 I, n. c
“哦......”( C7 J- ^) R8 L$ q
“听说你现在画画已经老牛逼了?”
/ U6 N+ m7 G* b' M, X* I“别,就是会倒腾点渲染软件而已。没啥特别的。你在倒腾啥?”
: b6 ~/ ^) n. N+ i- l, n3 _( y: d“我嘛,在做渲染器啊,最近刚做了一个带时间计算功能的,可以推测20年后物品的风化衰老情况,你要不要试试?”7 ^! t0 h' f% w- V
“滚,离我远点,我不想听!”
8 Q9 Q4 f6 l9 W9 |/ s9 e“有什么打算?旅行的下一站是?”
5 {& L3 t; ~: ~' N0 ~0 ~. {3 e1 c"回国开业赚钱去了啊,你呢?”4 f) d, {$ p( h, O/ a8 V1 |! N
“可能是去西雅图吧,还不清楚......”# p# b- n/ ?' e; ]6 A
在这个意大利餐馆,我们喝着可乐,大口大口吃着批萨,聊着各种经年累月积攒下来还未来得及交流过的琐事。& G$ w' Z4 q% p) T; B6 K6 x, ^6 c; ?! u
这,是一个非常愉快的下午。! `& U) q* W' V" H" n- H5 Q* W& K

4 i& G( n6 f' N 学霸是不是因为小时候有成绩好带来的优越感,所以一直保持这种努力学习的干劲?-6.jpg
/ L# z! f1 _- B' x6 c  f7 N1 a' A5 N
-----) ]/ Y4 J& N' k4 M- E% y6 J
注:文中照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摄自耶鲁大学。摄影:大头帮主。
- [5 f% |* K6 g9 c' w
) b, ?6 T/ F3 Z2 u% A3 m( F' p7 I& u0 C* G2 l4 d6 Y
附注:
9 }# u' P- j: [! J& f6 r1、关于小陆的故事,我还专门写过一篇《大头人物志》,可惜虎扑步行街改版的时候被删光了。如需本尊求证,请致信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微软总部DirectX12开发团队,不谢。
; L# N" M* f" T  r2、关于纽黑文,也写过一篇游记,是《火车环美旅行》的其中一章。命运......同上。; J  k8 s: W3 c( [& ^6 [
3、我在华南理工建筑系的学生和校友堆里,远远排不上号;建筑红楼里有太多让我敬畏的人;忝列其间成为校友一员,我很荣幸。
5 n& }, P1 |! I. c5 |3 D- n4、屁大点事儿,又不是抢鸡蛋,居然还有排着队上门评论说假的,我也真是醉了。) j3 G8 J. s- R& {# L

# `9 A5 [* C4 i$ d" U  E; m 学霸是不是因为小时候有成绩好带来的优越感,所以一直保持这种努力学习的干劲?-7.jpg 5 U2 y# [- q9 ~& b4 j7 l
2014年高考前夕,某已回中学当老师的前高中同班同学,从旧档案翻出来一张报纸,拍完照发给我,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 ?& _" @' Y* r————- Y  t' `9 b+ L; v* Z7 z2 q
以下是获奖感言。没兴趣的同学赶紧散了吧。
4 y8 P: S3 o3 O2 H) ?2 Q谢谢知乎日报再次推荐。特别鸣谢日报美编(作为设计工作室老板,超想挖脚………)题图选配水准一贯赞。0 M: v" {9 I, x) G
知乎上面未成年人的比例远远超乎我的想象,让我着实吃了一惊。我不得不审慎的写一下本文的“阅读理解”——既是写给未参加高考的小盆友,也是写给明显语文没学好在评论里面寻求帮助的若干小头人。
1 H8 A% c! O: {; _关于本案,关于学霸为何努力读书的问题。我写的答案,讲得很清楚,就是为了爬上去,为了取得和天才平等对话的机会,而拼老命的读书。云淡风轻的叙述背后多少血泪?假如真有人以为过程只是“轻虐”,那实在太天真了。我和小陆都不例外。这个世界永远是公平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即使那些有个金爹的人,也会有担心其被抓去问话的一天。这个法则,对所有人都是如此,即使再有天分的所谓”天才“,亦然。
. }6 U6 l4 L) G% X6 Z但到头来呢?与小陆成为朋友,面对了一个更加真实世界,我才发现对付考试的这种方法是如此可笑。正如文中所述,我告诉自己,体系本身可笑,要有自知之明,不需要对抗,但更不要沉迷其中。以后要面对的那段"生活”的考试,才是需要一辈子认真奋斗的事情。(注意,这才叫鸡汤型说教!这种大道理休想我会写在正文答案里,只有PS才会读到哦,亲!)
3 m- b: A' ]6 A5 X$ s! M在大学,在社会,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除了撰文回答这种题目或者自我缅怀一下往事,你主动在别人面前提自己高考有多高分,都是件可笑的事情;假如一个所谓“学霸”只有在校学习成绩能拿来“炫耀”,那就更加可悲了。所以我写了一大堆跟主课业无关的东西,而正是这些杂艺,却恰恰成为日后生活天平上的砝码。(当然,你们都知道我不是纯考试型学霸,因为我还组建了一个帮派。)至于我高考期间天天打篮球打到半夜这些事情,跟题目无关,不提也罢。(注意,这才叫“炫耀”。)
# Y1 ~6 |+ [  c8 h0 y总会有人觉得学历是有多了不得的事情,一上来言必称清北复交才堪身价,殊不知其上还有各种世界名校,耶鲁之上,还有加州理工(文中写明CalTech)。然则,拿到这些学历,又如何?
. f  x3 v/ K/ T. U5 b1 {3 p3 C小陆告诉我,他最骄傲的事情,是一直在合唱团里面,从中国一直唱到了美国。昨天我特意到领英去翻,发现这厮在清华读研的时候还当上了计算机的学生会主席,不知骗取了多少………总之一点都不屌丝,我上当了……. S' S/ s! u* F8 s9 R2 [9 V4 c% ]
人最重要的命题,是学会生活。只有未知世事的学生,才会把考试当成一切。是的,这句话是说给曾经的我们,以及现在看这篇文字的小盆友们的。你们即使现在不懂,将来生活自会教你们懂。9 I3 r7 J, q& I1 j8 i# |
要说现在,我早就过了拿学历说事的阶段了。我聘请员工更是从不问学历,只看实际能力。所以,那些说我拿这段往事来”装逼“的人可以消停一下么?这真的就是”屁大”一点事情。孩子,行走江湖,靠的是扎扎实实的硬实力——经验,人脉,资金,专业能力。再华丽的履历表,不过就是个装饰品。实际工作生活里面甚至还不如我在知乎上卖弄些小画管用。假如你仍然觉得我确实是在“装逼秀优越感",你说是,就是吧,我真的不拦你。也许,只有缺什么的人,才会在意别人秀什么。5 R) r+ G& M4 W- _- V8 b
人真正需要的,是这样一个志向,就是努力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是满足于完成别人分配的角色。这也是我在答案中一再反复阐述的观点。不要屈从于所谓的命运,一定要努力抗争。我是一个创业者,真正0存款白手起家,不靠天地爹娘,深知其中艰险。同样历尽艰辛,达到不需要看任何人脸色过活的层级。要说真有什么值得炫耀,那就是现在的我,可以稍微不被生活的枷锁束缚,可以带领着一群年轻人自由自在的做着感兴趣的事情。难不成我的雇员会嫌我学历低,自动减薪以示匹配?那就好了,说不定我后移的发际线就有救了。
+ \/ R$ o) ^) U1 z% U7 w最后,我想借 . p/ h0 P$ d0 f6 C* T
@徐智涵 先生在原案的评论,来说明我为何写下此文(真的很谢谢他,非常荣幸得到如此切中肯綮的点评。知乎很多厉害的人都特别低调,让我感到惭愧。):! F$ E* \. m7 @2 e8 v* i( e
不管当年是霸是渣,时光已经一去不返。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偶然间读到这样的文字,满满的回忆不禁瞬间涌上心头,湿了眼眶。想起很多过去的同学朋友,不知不觉大家已经天南海北,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阶层或是高端或是平凡地打点着不同的人生,唯有那些一起学习过的经历,像一条纽带,始终羁绊着岁月的情怀,不曾忘记。# o- I1 B& ]2 A/ `& ]: c8 Y8 ~

8 i6 x/ Z2 M! v3 U' y2 H谢谢大家。
莓兽佳佳 | 2021-11-23 10: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某种程度上,这种优越感就是「正反馈」。

+ I- ~4 }7 K$ @6 F+ @/ U: t
被正反馈推着走,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学习和工作模式。这种自律和高效其实并不太费力,甚至可能并不需要付出太多的意志力。
, g6 m5 \$ `" L! i* W, a5 O
通过两个工具「每周一记」和「感恩日记」,每个人都能为自己创造正反馈,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 [1 [3 v- X' ~9 W4 x
1 r* \2 c4 R$ s# P' f  W
, @9 x9 a7 l  @& b. F( Y5 m同样是学习,有些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有些人则仿佛不知疲惫。
$ t: Q) T( ^2 o3 N6 [( G' I1 a* w- c( O
/ n( C) x/ I4 f同样在职场中,有些人度日如年,数着秒等下班,而有些人不仅主动加班,甚至与工作「谈起了恋爱」。
8 S4 t! w9 ^. Y4 }( }% X5 ]
% J( y% `5 L1 A% o9 k同样是编程,有的程序员觉得这种工作辛苦且枯燥,调侃自己是「码农」,而有的程序员却乐在其中,做梦都在琢磨编程。+ ?& Y1 P& ?' Y  @* x) N# Q8 J
" J8 V, \2 C: w" j( ~4 G$ ~  Y
为什么同样的任务、同样的追求,甚至同样的初心,大家的表现差异会如此之大?
# w4 {1 m' B! ^2 R# b0 P* S! O" |1 y
我们通常认为这是每个人意志力强弱不同造成的,但其实这是巨大的误解。绝大多数时候,问题不在于意志力,而在于正反馈
  @; U. y8 {5 l& M$ H; c
8 M; F% c/ G; G# z4 ]) X) I那些学霸之所以学习动力十足,是因为他们发现,越学习收获越多,既有个人内在的收获,如解决问题的乐趣、成长的喜悦、自信心的提升等,也有外在的收获,如同学的羡慕、老师的表扬、父母的称赞、亲朋好友的夸奖等,这些积极的反馈带来的巨大动力,消解了一个人坚持的辛苦。
0 |0 {+ W4 {" S8 a6 w& S% \8 {# G, T
学霸们并不是苦苦在坚持,咬牙切齿地学习,而是积极反馈让他们动力十足,想停都停不下来。
- F+ l- {2 w: L, m# D4 M
5 P; v  f/ E+ b6 t8 m1 z  @职场精英同样如此,各种积极的正反馈让他们欲罢不能,想停都停不下来。
" z% C5 y1 J, e, ~8 D, v$ |$ T' t" y
被正反馈推着走,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学习和工作模式。这种自律和高效其实并不太费力,甚至可能并不需要付出太多的意志力。' a9 a% ~/ ^" J8 w

, M% M4 o4 n* d! W# B( ]- B% s, E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关键就在于是否有积极的正反馈。
. b: p" q3 a/ a% o
& q# t* `3 t  Q' Z那么,如何获取积极的正反馈呢?
( t+ K4 O/ y. J" s; \# F
, E0 A* l5 v1 s' p, D$ Z/ }很多人对正反馈的理解非常狭隘,认为反馈是基于结果的,只有做好了,才有正反馈,比如只有成绩好了,才会有同学的羡慕、老师的夸奖、父母的肯定,但其实,正反馈并非只能从好的结果中获得。
  R& e2 U5 N* h" C& C1 b2 B
: @$ ?4 G, W1 n- E比如,同样是考试结果不理想,有些人视其为「灭顶灾难」,从此一蹶不振,而有些人则将之视为更好的学习契机,积极分析失误原因,总结经验,反而激发了斗志。4 M& ]! W! S( r2 y4 ~. ~

7 i, N, t/ q! j  `* Y9 R所以,反馈远不只是结果导向,还涉及我们的信念,涉及我们如何看待结果,这其实就是固定心态与成长心态的区别!
% B% x% _& ^0 X$ j. ~# v; P- S" |5 z: p* E! T7 I3 i: R6 A
影响我们获取正反馈的是注意力焦点。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我们的注意力取向是「负面偏好」,也就是说,我们更容易关注负面结果,而忽视正面成果。" h! `7 O, Y/ t6 T  X: R; n

: u+ ~; l1 F  I7 c; {2 c这在进化上是合理的。因为进化的环境是危险的,生物必须警惕负面的威胁才能确保生存。. W3 F* a6 v# b! }6 b% o3 L
7 X9 G# _/ W5 ?0 B! Y9 ^1 `
但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安全、富足的环境中,过分关注负面信息,不仅会让我们活得很小心、很辛苦,而且会让我们忽视很多积极的反馈信息与成果,从而严重限制我们的发展。
, d, _% _9 a% N4 v( d6 C! a
( G: b. e# {: w" U! i另一个影响反馈的因素是进步感。面对考研,有些人每天学习,但越学越乏力,因为每天的进步相较于最终的考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感觉永远都准备不好,于是变得灰心丧气。, U" X+ \4 s) j" y# n% c

4 r$ d; }0 W7 ^2 ?- U而有些人将考研目标系统地分解到每天、每周、每月,每一天的付出都看到了收获,看到自己朝着目标迈进,就如同游戏的进度条,不停地往前滚动,这让他们动力十足。
' y0 C5 |! r- w! x: n) z  I
2 J% b* G$ s( ^) p所以,反馈是一种能力,需要我们刻意掌握、刻意提升。通过从生活、工作中挖掘积极的正反馈,我们可以动力十足,高效而自律地追求目标。
) N- p0 a% C( ^$ l+ ^( t
' r( d! _9 S, ^, H为此,我设计了以下两个工具。. t, a: i  M1 b! z- e4 r. L1 W
4 O9 j! A  E' N( ]; g
每周一记:通过刻意梳理收获、总结收获,我们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自己的进步,从而对实现目标更有信心。4 ]4 {9 m0 W. ^1 N$ u

4 i- a+ q, M4 A$ |2 N感恩日记:通过刻意调节我们注意力的焦点、关注生活中的积极面,我们能获得当下的正反馈以及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5 _. [! K( |# s, ?( |( w

/ Q: w1 W! G# M7 [8 I) @如何获取正反馈:每周一记
( n& v+ U+ s6 q( C' V& B: G* \8 j: F' J5 K
这个工具,其实提炼自 2016 年我在知乎上的一个回答:* F* }  z  f9 f; W5 ]. A9 D2 [
' [7 v$ g( {5 g
你个人成长的「私密武器」是什么?
! }1 r) S6 L' h9 y: M
, e9 ?2 s: k- c我的回答是:每周一记。
+ ]+ t$ s' M- A  ?/ V' e* S$ F8 ]$ x$ W3 z, o- N& L
当时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我罗列了所有带来成长的习惯,如读书笔记、自我暗示、事后总结、提前规划、保持自律等,最后还是选定每周一记。- \1 D2 @5 k! V' P. R  w2 t
2 a6 ]9 Y2 \; \
这个每周一记的习惯自 2014 年开始坚持,回过头看,我生活中的重大变化都与这一习惯息息相关,它之所以能成为个人成长的「秘密武器」,是因为它是核心习惯,就像一个杠杆的支点,长期坚持,自然而然就撬动了生活的全面变化。; p5 T7 r2 }4 D
7 N- U- N$ w- y% m* g( u, t
每周一记很简单,分为以下 4 个部分:
5 e' v3 ~- s, E
0 W" k! [3 w/ I6 A. ?- S一是上周梳理;
1 K5 |8 W2 r+ \5 w
$ V* G7 v$ o  w. u二是上周点评;
; Q: D8 E0 Z" Z% m$ T5 j& m1 ~) _  i7 |. q3 w' u5 w
三是下周计划;, L5 o# [5 M- B

3 z# Z+ [# W  l- H' J四是年度目标、五年目标及人生目标。( }  ^; J" y4 b1 Y( l% w5 ^% B
9 F7 [5 |$ F: b$ f2 O& Y
为什么每周一记的作用如此巨大呢?
# |& {9 @1 Q1 _# u
+ X5 M2 b1 w5 a1 ], T这里我不想从理论层面阐述,只作为一个坚持实践这一方法很久的人,从反馈、调整、坚定这 3 方面分享我的个人感悟。
! r) q6 X7 h' m% X) O, Q# b
% J) O+ i  `; }. P$ z$ \一、反馈
. P5 _, n6 M* Q: H. b2 h
& M4 o' Z5 u  h* r" t3 H' Z  B3 ]很多时候,我们难以长期坚持目标,不是实现目标有多么困难,而是因为过程中得不到准确的反馈,我们感受不到细微的进步。, j  e1 |+ k, i* Z& o# E3 Z! _3 n$ P

* ?- Z, X- m6 N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一直以为即时反馈最重要。作为自媒体人,我特别关注粉丝量的变化,每天都会记录,但逐渐发现,我对每天的关注变化越来越麻木,哪怕一天收获四五百名用户的关注,我仍会因为某个回答点赞少而郁闷。
1 G! f8 C5 C% U/ a: ^, B' T8 {2 x% N# `8 \; C' G
是我越来越贪婪,还是我渐渐失去了快乐的能力?
1 r) S4 S4 P) b1 u
0 ]' D( y1 T* {: h其实都不是,答案在于我们与生俱来的本性:变化的适应性。
4 p# q0 c4 j, {( Z+ y5 l) Z. w9 }+ u( o  C% _
哪怕我们每天都在成长,但如果每天的成长量差不多,我们就会慢慢习惯,就会逐渐丧失对成长的感知和快乐,一旦丧失了这种感知和快乐,也就失去了动力的源泉,这对长期坚持实现目标的影响是致命的。
$ ~& k; [- Q  S, ~' a
  w: |$ A2 w  G但如果将时间延长到一周、对一周的收获做盘点,我就会惊奇地发现:原来这一周我做了这么多事、进步了这么多,原来我这么优秀啊!
& [3 [- Y1 K+ {% m3 o5 |6 I& Z- E  m) ^; K/ o
快乐、激动之情让人不能自已!
& p/ O6 K) B7 }. @6 O5 t5 g3 E
拉开一周时间回顾每天的细微进步,会有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惊喜。
! Q3 ]6 Z7 n4 S
; `, M8 |9 b9 n3 }3 r, r即时反馈很重要,但一段时间内的总结和回顾更重要,它能让我们对成长保持感知和快乐,这对长期坚持目标至关重要。
$ b; q# z3 T& N6 C! t
+ _! _; o% q+ b& ]" d+ F- X2 i! k* s二、调整
" H1 G' s4 @# }6 X2 G6 q( }6 o9 R3 n, w4 M
调整包括两个方面:及时调整行为和及时调整目标。
! t! v: y$ r1 X6 {
+ a- R2 I/ S" Y1.及时调整行为' ~2 V% V* F$ M2 L+ ]
) L3 A0 r  i4 m
取得进步或达成某个短期目标后,我们会因自我感觉良好而去寻求「应得的奖励」,这通常会导致失控,甚至让我们开始堕落,也就是俗话讲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心理学上叫「成长陷阱」。
; V, P9 K+ K8 G6 e; ^
& m* W; A( k& v) ]0 M8 P( {比如,因为我在知乎平台上受到的关注激增,所以有段时间在睡前和醒后都会刷知乎。. f# F9 i0 @- c0 a9 A& a; b

0 }$ K) ~" v- d) Q8 w当时我并没有察觉自己这种很自然的行为有什么不妥,甚至在心里营造出一种自我认同感,认为这是在为答题而付出、努力,但我在写每周一记时发现,这种行为破坏了我正常的学习和工作节奏,而这种节奏对长期的成长与发展极为关键。
" ^  W% T+ f. W5 A0 t2 p
6 W9 ?4 B3 w( `5 S. E, b5 _" I通过每周一次的纵览,我能跳出当下时间的局限,从全局角度看清问题所在,及时做出调整。
( m6 I5 A  K7 K: ]% L
8 j% [1 H/ |5 j' V2.及时调整目标* y6 d0 N' R3 w2 d) A" D8 y
* H1 b9 Z) ^5 @' p- i* P9 b$ z
我 2016 年 4 月开始在知乎答题,当时预定的目标是年度关注人数达到 5000 人;到了 5 月初,我将这个目标调整为 1 万;6 月初,我发现年度目标似乎很容易实现,又将其调整为 5 万。这并不是个人狂妄,而是目标属性决定的。
7 ^7 y9 A; f0 G$ j3 O8 J/ v& Z% p* M, |" }" u
目标绝不应该是轻轻松松就能达成的,应该是在刻苦努力后,再努力踮踮脚才可能够得上的。
1 O4 O% Y1 {2 N2 `2 r& J! s# @" F1 Y1 L) n( S- J
每周一记不仅可以及时评估目标进度,而且能及时修正目标,确保目标能够激发个人的潜能和斗志,能够帮我们整合身心资源,全力以赴。( f& m6 |) n- c% z- k
5 r1 B; y# ?; h* a. v
三、坚定' t; r7 ?/ b9 @! [
; Q, L8 O8 J/ G- m8 B
牢记长远目标,不因一时得失而舍本逐末。' w/ j1 W( J0 m6 c

6 ?: e; x. f& S说实话,我在知乎平台上不到两个月就做到了关注量破万,这确实让我有一种上瘾、飘飘然的感觉,我逐渐迷失,一时忽视甚至遗忘了在知乎上写作的初衷,而每周一记能时时提醒我牢记长远目标。# z/ e  z* l* {5 C, _

# \, E0 m! c9 N0 Y) |宏大、长远的目标,往往容易被遗忘,这也就是为什么「不忘初心」是那么可贵和难得。4 E0 t! Q, z3 j' x! F+ T2 D) i, H
$ a9 M$ Y0 I) i
而每周一记通过每周一次的提醒,让我牢记长远目标,不在乎一时的得失,不会在面对名利时迷失,不会因为一点小进步而沾沾自喜,而是始终坚持目标,朝着正确的人生方向前进。4 s2 R0 t) G' z6 Z

1 |) ^, Y5 L- z: _以上内容,是我 2016 年的思考,每周一记也见证了我在知乎平台上的整个成长过程。
! ^6 T* h8 x: M4 G2 V" e" M9 z
% I& a, R) N+ G0 g# I9 A4 A* A$ I从 2016 年到现在,我从一个知乎新手到辞职创业,到带团队做产品,到经营一家公司,这 5 年的变化很大,大到我都觉得人生太不可思议了。9 J2 Y% d) Y. _- D
+ U0 j0 Y+ z+ l  M0 j+ v: a+ ]+ [, C  _
作为一个迷茫的人、一个没什么见识的人、一个不知道如何突破现状的人,在每周一记的引导下,我硬生生地、自下而上地突破了个人局限、见识局限、环境局限,过上了一种超出我过往认知的生活,慢慢走出了一条越来越精彩的人生之路。2 D5 K) f+ X) g$ q3 v6 @, T% n2 R9 r
" m6 W4 T8 k1 G
我非常感谢每周一记给我带来的变化,在此将它推荐给你。我相信,只要给它一点时间,它也能带你走向你渴望的生活。2 m/ }& f" q1 x
: b8 \1 ^1 V! F0 V1 \1 z
如何获取正反馈:感恩日记& H% |4 {( q0 d% S. Y* h2 K
' l3 W* N! k4 Y$ @" ?
我严重怀疑,「感恩日记」这个名字,会毁了这个工具。
% s2 A: b$ r% `. J$ d5 [) `
8 @& H0 s$ e' l1 U" w! N这个工具是我在行动派非暴力沟通的线下培训课中学到的。刚开始,听到感恩日记这个名字,我其实很反感,脑海中浮现的是「鸡汤」:感谢他人,感谢世界,感谢阳光雨露,感谢生命中的一切……
$ l* T2 J, \3 @6 ], U+ a% Z9 ^5 i1 f+ J/ T
但这次我听到的,跟我之前了解的感恩日记完全不一样:我们要感恩的不是阳光雨露,不是他人,而是「过去的自己」做了什么让「现在的自己」感觉美好、自豪、有力量的事情。
3 o2 [$ w7 ?& C% b: g5 _( S: U% m- q* A/ j: z+ \9 f
不是感谢他人,而是感谢自己。
0 M2 _3 a" o, l+ c& t# n
1 _  [4 w5 y( t6 X+ W" @$ F* X不是感谢世界、阳光雨露,而是感谢我们自己的付出和努力。& i0 o- b1 p7 n, _$ [, L$ O1 M
+ K1 \3 a% d5 ^9 [
这才是感恩日记的核心本质,这与我过往对感恩的理解完全不一样。% h/ }5 {  @: j3 ?" ?! Y( o9 Q- ?+ Y
8 q/ k( T* K' O# f
感恩日记的具体步骤很简单。9 D) O- x7 F3 k: _4 P9 G$ g

3 n% ?/ Y0 N( e9 O4 h& a' V第一步,列出生活中你做过的 3 件值得自豪的、令你高兴的事情;对于每件事情,描述你当时的状态、当时的感受,并探索你为什么感恩这件事情,它满足了你的什么需求。这是一个自我澄清、自我了解的过程。  O. N& n! y; ?9 r' I9 k* s, E
4 J! v, z5 S, \! d" R1 H, e! e
第二步,
4 N1 z* B  g8 c9 A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8 ?$ w9 ^& f; N
带我琼瑶佩腾 | 2021-11-23 20: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更多是对 ending up being nobody 的恐惧。4 w: P/ B- L% m; l& p0 t! K
成绩好带来的优越感是一时的。一旦接受自己变得平庸,就可能一辈子都平庸。
国际的小屋的o | 2021-11-24 08: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和生病一样~道不轻传,医不叩门。$ [; P, L( a  X3 _) w7 ~. R, [
一旦出问题,需要巨大代价扭转和弥补。
9 E! ~" T: w* u7 C) @( g& Q但没有问题的时候,似乎不需要注意。
; ^3 U8 w3 h! r
比如被破坏的自信,如何重建。
- D8 `, |. {+ a" Y0 r就好像,一个被教师和家长以及同学论断不是学霸的人,逆袭成为一个学霸。你以为是学习版的灰姑娘版本麽?很多学霸是自信系统没被破坏。这太重要了。
& T3 t  s- y8 Q6 z; b% G" W————青年教育工作者 郭大路
就像我自以为是的看待教育类知乎问答几乎都是傻逼言论一样。真正的问题解决需要花上相当的时间和精力以及能量去做才能消除。教育的长效性,是那么的难以评估。竟然被一些20岁的年轻人简单归因。还有附和者甚众,除了默默答题,以泄心头之恨,也没什么更粗暴的办法了。
8 s# o. J0 ~; o/ v' f我见了一些学霸,一些学渣,一些家长,少量家族。  d0 l+ X! |4 X/ p9 c% p- ^
人是在权威的认同下逐步自我实现的
$ m9 z( m; C" n0 E0 S这种权威小时候是教师和家长。当权威给于断言式的评论后,“聪明”“反应慢”“空间感差”……  x+ g. p$ S1 G7 T" W
什么样心智的青少年,在遭遇独自不能解决的困难时,能想到办法去妥善的解决,并且对自己的能力给于客观的评价?——这本身就是逻辑不通的。
9 M4 G! i1 }8 U4 C( t! v& {$ _所以,其实青少年的学习困境或者人生困境,他们依靠自己和伙伴的能力,能妥善处理的可能性极小。而这种被问题淹没的无力感和内在信心的破坏,才是人生中的隐形路障。4 l  \; @0 F: K5 d) L) J
每个人自身的内部评估体系,不仅仅是分数。还有的最重要的就是身边的参照系。
' K- C- k5 Y: G. ?7 |; H5 l环境铸造人,当然不是一句空话。这个环境不仅仅是他所处的大环境,还有他身边的人际小圈子,试想一直都被你在内心评估的楼下王二小竟然考取剑桥了。对他的多年的,思想,性格,行为,甚至是撒尿的习惯的熟悉以及与自身的对照。无论自己是不是个学霸,都有可能在以后的自我判断或行为举止上有巨大改变。
% a" Y  n/ R# A$ }+ j————青年教育工作者 郭大路
“学霸”这个表象词汇,只是让人们看到了分数上的优越。其冰山基础更有可能是有远见的(当然不排除极端控制欲)父母,帮他抄写错题的父母,殴打他的父母,或者做他朋友的父母。。。
$ E* R' J) U3 K% C6 L
一个优秀的青少年,除了他先天的性格底色。他的行为习惯思想教养,哪一个能脱离家庭和父母给与的影响呢?某种意义上的,所谓的学渣与学霸,其实是成年父母之间的较量。$ U: h4 u4 J5 W4 e3 m; u
孩子,仅仅是外化表现而已。
! t& G& y; Z) c/ T0 \" T————青年教育工作者 郭大路
青少年的可怜之处也正是如此,他们在某种意义上并不是自己的命运的主人,我信奉那句老话,
8 A+ b, J) a" {# R4 K2 s未成年的时候,命运在父母手中。成年以后呢,父母给于他们的性格思想习惯,需要多么强大的力量去自省和优化,才能重建自信和自我?$ w. r" C4 d$ N( l
我这样说,是因为我见了太多投射,见了太多家庭,见了太多悲剧。9 g, k; ?% J- {' @
而那些悲剧,无非是不能完善自己生命的父母,将这种命运,强加在孩子身上。' f8 S4 M' j+ ^( l  p

, ]( i- m1 e4 {完。
江山红颜123 | 2021-11-24 13: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喜欢学习,我只是不想在力所能及的领域比别人差。
快乐每一天970 | 2021-11-24 23: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思绪万千,仿佛回到了那段最黑暗的日子。
* I. V6 a9 h  A& d( m7 |! \# w3 B
想必每个人小时候都面临过以后究竟上清华还是上北大的艰难抉择,但更艰难的是长大以后突然发现哪个都上不了。而且最让人感到绝望的是,无论你怎么努力,似乎总有人在谈笑风生中考到第一。有人考了第一不可怕,可怕的是轻而易举的考第一。因为这让你觉得你连努力的机会都没有。
在我15岁的时候我以我们市前十的水平进入我们省(公认的)最好的高中里最好的班级,然而在过了一学期便被踢出这个所谓的“创新班”之后,我苦涩而无力地想到以上这段文字,从未想到自己会成为这段话含义的最深刻体验者。
1 A0 x8 q6 X7 [2 Z/ {依稀还记得我在初中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眼里就是一个怪胎,或者说,一个刺头。那个时候的我,似乎一点也不符合「学霸」的定义。上课不听,干自己的事情,和班主任对着吵,晚上还特喜欢和室友聊天扣班级分。但是即使这样,我轻轻松松照样考班级第一,当三好学生。那时候的我可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也从未体会过“绝望”的感觉,做什么事情都自带优越感。
& {# S8 y) p' {# h* I) @( m0 Q# M当我以初中全校顶尖的水平进入高中的时候是多么意气风发姿态昂扬,想在这所百年名校留下点自己的印记。然而现实的重锤给了我狠狠的一击:上课的东西听不懂、记不下,作业做得的比别人慢,错的别人多,考试接近班级倒数。而我的同桌似乎就是我初中的翻版:上课不听老师讲,作业快得飞起,考试也常常满分。曾经那个在考场如鱼得水的我,现在却陷入泥潭无法脱身。哪怕我怎么努力,永远也无法超越永远谈笑风生的同桌。最后,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00名开外,根据约定要离开这个光环笼罩的班级。
) X' J! ~7 b8 A而在离开那个班级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了自己也只是一个平凡人  f1 Y% }5 `* N* _+ {
我看到了自己的局限性。这世界上总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但是,即使这样,我还是选择努力,也坦然接受事后自己的一事无成。
% k7 U" O( s( t+ K( Q因为当我开始正视自己的平凡的时候,我才真正明白了努力的意义0 x( O7 r7 A# i$ n. x
努力的意义不在于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样的,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你证明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做过了,无悔了,就够了。
3 S/ L- D+ _9 U. G8 @6 |最后的结果,我想只是附加品。
  ?/ I/ B; J* t! w  F6 x而努力的另外一个意义,我想就是让自己不再偏执。/ N: l" v) T: u3 Z/ X7 ~
因为当你付出过努力之后,即使看到别人做的比你出色,你也不会再抱着等我努力这种想法。相反,你会由衷地赞叹他和欣赏他,可能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智商,更多的是他持有那份天赋后的努力。因为你自己亲自体验过了,知道其中的不易以及自己天赋上的不足,所以你会由衷赞叹那些能够达到自己达不到的水平的人,欣赏他们奋斗的姿态。
$ p# Q; I3 a* A5 |当我意识到了自己不过是一个平凡人时候,我不会再阴阳怪气地暗讽那些比我努力但无果的人,因为我知道他们不是天才,我也不是。可能只是上天略微眷顾了我,让我少付出一点努力。相反,我会选择去帮助他们,作为平凡人一起进步。我不会像暴发户一般,肆意挥霍自己的天赋,把它们浪费在一些长期无意义的东西,因为我知道了我的天赋不过只有这么一点,我得把它用在最重要的地方。& G  O& h2 v3 C+ o$ b. s& ]/ e4 I) X
的确,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是没有付出,就一定不会有回报。这是一个不公平但是永远成立的命题。但是,上天总会在某个时候,垂青那些一直咬牙努力着的人们。平凡的人生中也会因此出现奇迹。请不要怀疑,因为在你们面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你们要做的,就是做好现在的一切,用心呵护,静待花开。当感觉自己实在走不下去的时候,再咬咬牙走一段吧。因为奇迹可能就在不远的将来等着那个身影狼狈但是眼神坚毅的你,而且,一次足以。! K) O: o- N( u
以此文献给正在征途中奋斗的少男少女们,你们的未来必将是星辰大海。
苏麒麟麒q | 2021-11-25 04: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 我算是从小被叫学霸了,不过放在知乎这地方也就是一般的水平。 我不能否认“保持优越感”是我小时候学习的动力之一。 但是,这种动因是很难长期保持的,而且长期来看是非常危险的。
, }4 E4 ?4 F: E# \$ q- y第一、“保持优越感”本质上是把对“自己的评价交给别人,让别人决定你”。换句话说,你也等于给了他人随意伤害你的机会,他们只要几句话就容易让你着急上火。本质上,把自己置于如此的评价体系的危险在于让你自己的人格变成“依赖性人格”。说明这个人还没长大,是个孩子。也就是,你会更多地让别人来指导和控制你的生活,什么是该做的,当然是做他人眼中“最靓丽”的那个。 你也会为了得到他人的夸赞容易变得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人嘴两张皮,咋说咋有理,粉丝今天可以捧你,明天就能伤害你, 你会让自己因为别人的三两句话就就暴跳如雷。那种时刻要保持优越感的人永远是最玻璃心的人。 作为过来人,我得告诉你那是一种什么感觉,那是一种“永远憋着一股气,腹中郁结难受”的感觉。 所以,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那种东西还是早点改正比较好。核心思路是构建一个自重自爱的评价体系,让自己的“准则”来评价自己,而不是让别人的嘴巴评价自己。我大学就慢慢改过来了,现在感觉非常舒服。 % X- ^8 F$ c- R3 L6 P( X8 E" @9 K! F
第二、“沉浸在优越感中是慢性自杀”。活在优越感中的人会倾向于生活在“舒适圈”内,就是那些他们本来就擅长的领域。因为一旦学一些不太擅长的新东西,他们就无法优越了。他们通常的做法是贬低自己做不到的东西:这是老子不愿意做的东西,老子不稀罕做。后果就是这类人会越发的短处越短长处越长。在学生时代这只是偏科,到了工作有可能有可能变成一个致命的短板。这些都不是最危险的,最危险的是这个人变得非常恐惧失败,失去了冒险精神。这两个才是最大的伤害。不能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意味着天赋和环境就能决定你了。因为这类人本质上是不会努力的,甚至自我受限的。当然了,我承认历史的进程是很关键的,但是个人的努力也很重要。还有,学霸不傻,这类人在找自己不改变不努力的借口方法是专家,专家中的专家。我高中就找了一万个理由不好好学英语,后面痛定思痛才改正的。所以,我也懒得劝,人生是你的,爱怎么过也是你的事。 ) H6 X5 K; t; N/ E. V0 {3 |- U
第三、 “保持优越感是不可持续的“。 你能保持优越感多久?在一个小县城的生活的时候是不能保持名列前茅的。到了本省乃至全国的大学呢?到了精英荟萃的国外名牌大学呢?总有一天你会碰到优越感破灭的一刻。你有多在乎优越感,那破灭的一刻就多痛。甚至会痛到你怀疑自己的人生。 最重要的是,这个挫折来临的时候,那些从小活在优越感的人往往手足无措。 因为我在上面说过了,那些从小努力保持优越感的学霸往往无法处理“不擅长的东西”,面对前所未有的困境容易变得丧失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很多名校大学生自杀或者伤害别人的例子本质上就是因为此类问题。
& ]$ q5 G$ C  o1 E总结起来,很多学霸一开始的确是靠优越感支撑的,但是很多人会慢慢转型,这是成人的必经之路,失败者会永远困住自己。 成功转型的学霸会使用其他motivation来自我支撑,我这里就简单列举几个:第一,成就自己的个人理想是一个非常显然的理由,在这个社会中有一个好学历是非常重要的资本。第二,很多学者型的学霸,例如我,最根本的原因是好奇心。比如,我曾经揪住一个著名数学的专著里面的结论,我发现它的论证过程“有问题”。这个结论很多大数学家都在自己的论文上用过,应该是对的。后面我花了一个星期才明白他在论证过程中使用了一个“非常罕见”的结论。这个结论不见于任何教科书,只是写在另一个大部头专著的“习题”中。 搞明白这个不会让我有什么优越感,更多的是让我扩张自己的认识,满足我的好奇心而已。
我家的小贝贝崖 | 2021-11-25 14: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的。
  R* M& P, O/ d; ]
; w# s3 G' z0 w4 q, J  t学霸从小到大每一小步的领先都会让他们收获更多的赞扬和肯定,不知不觉间,「小的正向反馈」带来了「大的正向反馈」,他们的学习也进入了正向循环。
3 n3 p$ H/ d) Y0 z
8 g7 @& m$ E0 f/ l' y《认知升级》的作者刘传小时候有段神奇的学琴经历:他从零开始学电子琴到考上十级只用了两年时间,而同龄人取得这一成绩通常要 4~5 年。更神奇的是,直到考上十级,他都没有学习一点乐理知识,而他的老师也从来不让他学理论。那么他的老师究竟是怎么教的呢?
; F3 |2 P. A* ]. L0 L" v. v: [! J  V3 H
老师先示范左手,再示范右手,再合起来弹一遍,让我大概知道这一首曲子出来是什么样子。接下来一周我就要努力练成这样子,周末的时候验收。不通过,继续练,通过,再到下一首曲子。如此循环两年,最后练成的曲子直接达到十级。在学习过程当中,完全不接触音乐理论。
, J: N9 k5 g4 R8 v! h5 l  _6 X1 I' H" W$ P. a& c, U/ A
至今刘传依然非常感谢他的音乐启蒙老师。虽然不知道乐理,但这并不影响他完整流畅地演奏给别人听,并由此收获即时的夸奖和赞扬。这种反馈会像海浪一样一遍遍冲击着信心这块沙滩,让他始终沉浸在弹琴的乐趣里。
2 _. {( [6 R# Z1 d" A5 P: P3 j- ]0 \& z- v$ k
反观现在,多少孩子因为要学习系统枯燥的理论而长期处于乏味的基础练习中——乐理、指法、音律、节拍……家长们要求孩子一遍一遍地练习,多半不是为了马上给他人表演,而是为了完成考级。由于长时间收不到外界的正向反馈,孩子们逐渐将学习视作内心抗拒但又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家长们投入了大量金钱,孩子们投入了大量时间,最终却不得不走上「从入门到放弃」之路。# @. y5 g, @7 T0 W1 j4 I

- Q6 O# d8 w& G$ O对比二者不难发现:是否有及时、持续的正向反馈,正是产生学习效果差异的关键。
; U0 M! L7 m. P) N! O5 k0 l/ J. H; h4 ^2 F7 N* k
回到刘传学琴的经历。其实刘传有此成就一点也不神奇,因为我们每个人从小就是这样学会说话和走路的。没有人从学拼音规则、字母发音开始学习说话,也没有人从学力学原理、肌肉控制开始学习走路,我们只是不断地模仿和练习,直接去说、去走,从环境中持续获得反馈,体会乐趣,修正不足。最终,在不知道原理的情况下,我们就会说了,也会走了,而且做得还相当不错。' c% @" F' i# i- A
- G- G% D3 |' n# w+ s$ n) b
上天给了我们生命的同时,也赋予我们一个强大的学习方法,只是我们不知不觉地忘了它。自从有了文明和理性,人类的学习就逐渐转向了以原理、基础为导向的系统学习,这种方式看似高效,但往往过于注重输入和练习,忽视了输出和反馈,使学习过程变得痛苦、无趣。天下苦学久矣,是时候回归学习的本源了。) A# V- {6 @3 b

0 L5 V5 X) J" U9 i( p无反馈,不学习) H: V( C3 Q  h: b. h# Z6 o  v
& H& @8 g$ w/ ~4 [0 ?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往往缺少输出和反馈意识,虽然他们极其理性,甚至能以超越常人的毅力不断激励自己努力,但最终收获的仍然是痛苦和失败。
8 I8 _' Y" T+ j
  r# r4 ~+ ?: J; o7 I比如一名大二学生「无悔」曾告诉我,他每天从早学到晚,学 6 天休 1 天,如此付出,收获的却是无力和疲累;而另一位读者「傅琴」女士也说,为了应对生活危机,她不停地学习瑜伽、写作、肚皮舞、英语口语、绘画、茶道等各种技能,但内心始终得不到满足,感受不到自我价值。- Y1 t7 M3 u2 Z* i& L
/ c, ~* @; R$ c3 y# ], V( ^" w2 k
所有处于类似困境中的学习者,无论是在校的还是在职的,无不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地输入,不停地学,就一定能学有所成,然而现实总是令他们失望。他们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要尽快产出点什么,以换取反馈,通过另一种方式来激励自己。也许是因为在人造的学习体制内待久了,有些人很难相信「跳过原理,直接实操」的方式是有效的,他们认为这种方法不过是奇技淫巧,强大的毅力和认知才是学习的正道。/ }3 b2 L0 I8 Y5 G- C
& b& F) S9 @: w9 I% r( c+ Z7 j5 U
对于这种观点,脑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在他们看来,持续的正向反馈才能真正激发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强大行动力。因为人类强大的本能脑和情绪脑虽然没有思维、短视愚笨,时常沉溺于游戏、手机、美食、懒觉……但它们超强的欲望和情绪力量却是非常宝贵的行动力资源,如果能让它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它们同样会展现强大的行动力,让自己像沉迷娱乐一样沉迷于学习。5 k# A  N( l' b/ Z6 q
2 A7 t; Y. R8 ^2 H0 h
我们的理智脑虽然聪明、有远见,但它身单力薄,真的不适合亲自上阵,真正需要它做的,是运用聪明才智去制定策略,让本能脑和情绪脑不断接受强烈的正向反馈,愉悦地朝着目标一路狂奔(见图 5-10)。
! t' F8 s6 B  Y' h" v  y4 E5 J
1 o; X/ P- J  [所以科学的学习策略是:2 [2 `" U7 J  g3 W0 d0 z! y/ @  Q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5 H( ?- e  G9 s2 W+ E4 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1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