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瞿芃 张驰
8 b- M$ t0 C5 h' w9 g4 l/ a& d# i2 u& d U5 D
寒门子弟谌利军成长为举重世界冠军,家境不错的汪顺上演游泳生涯巅峰之战,父母都是税务干部的孙颖莎随中国女乒收获团体金牌……东京奥运会上,随着中国选手不断取得佳绩,运动员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引起广泛关注。
" x. X# T! M N" f6 K9 E
5 O) f0 k- t6 W0 N9 P/ f8 }1 Y记者注意到,与过去以农村孩子为主力军的奥运人才结构相比,越来越多的城市家庭子女走进奥运赛场,由兴趣到专业的成长模式日益普遍。" g3 @5 M7 B0 i) ^0 ?( z
1 j6 d, N# G( S3 G$ N东京奥运会前,南京体育学院教授杨国庆曾对新中国成立以来31个省区市的251名奥运冠军进行问卷调查。收到的近200份有效数据显示,出身干部家庭的占2%,来自专业技术人员家庭的占17%,多数奥运冠军来源于普通家庭,占比62%。
1 F; d A, N+ M0 _8 n# M. ~/ I+ B$ C& x' f( g5 l& [
“从家庭背景来看,2000年是个分水岭。”杨国庆介绍说,2000年以前特别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竞技体育主要人才来源是农村家庭子女以及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2000年以后,群众参与度高的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城市家庭子女要多一些,而在群众参与度不高的摔跤、举重等“吃苦耐劳”项目中,仍以农村孩子居多。
. r' c7 L6 [' t; M) {/ g& x+ e, P. c8 t0 A3 H1 ?6 g+ z/ p
杨国庆认为,城市家庭子女越来越多地从事竞技体育,固然有家庭条件相对优越、能够满足相关项目训练条件等客观因素,但关键在于孩子自身的兴趣和家长的支持。
$ b! C9 N9 K( X; ]& x% f5 A; S7 L# E) ~4 s
“以女排姑娘惠若琪为例,她的家庭条件不错,打排球就是因为自己喜欢,家里送她去业余体校训练,慢慢走上专业化道路。”杨国庆说。
! A5 Q( i$ k" p4 o9 {- K# `/ m+ o, E: E3 Y3 B( O w3 J- Y: r
记者发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的全面发展,无论城里孩子还是农村孩子,竞技体育愈发变成兴趣爱好,在艰苦训练中享受运动乐趣成为常态。$ O, x& ^- v. z1 l& Z. E% o3 d$ [
" z/ N: [' @6 G东京奥运会女子平衡木冠军管晨辰出生于湖北石首,父亲是一名公职人员,母亲在化工厂担任质检员。3岁开始学习拉丁舞和跆拳道的管晨辰,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电视直播中萌生了对体操的兴趣,从而走上专业化道路。
: g( _5 j' Y" C" {* [+ _: S' B1 s& w9 P
“6岁那年,我们送她去了湖北仙桃的体校,后来又去了武汉和浙江宁波。训练非常辛苦,受伤也不休息,手伤了练脚,脚伤了练手,她就是这么一天天坚持下来的。”管晨辰母亲黄新华告诉记者,她每次去体校看望女儿,都是“偷偷摸摸”走掉,以免女儿发现后追着不让走。/ J# O" G2 `( P* S! c& f2 R! z
" @7 B+ ], e3 y竞技体育从业者中,还有一定比例的“随迁子女”。他们祖籍农村,随务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从而拥有了相对便利的条件去实现梦想。8 K0 a; T% A5 A& y
) F) Q @* k2 |/ ^2 ?' Z7 X$ W* R中国女足比赛期间,后卫队员李梦雯的父亲李相平,就在自己经营的早点铺里用手机看了三场直播。“我和我弟弟在苏州经营早点,下午我一个人守店,没电视只好用手机看。”李相平说,他们是浙江仙居人,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如果一直生活在老家,可能连一块开放的足球场都找不到,孩子只能在水泥地上踢球。0 i- ~6 J9 t$ }( s' S! |* J
\8 q, |0 {& J' f* d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门槛”较高的项目中,由于国家的制度保障,无论是城市家庭还是农村家庭,均不用为高昂的费用发愁。% y5 m6 {4 R$ |0 z; A4 }# m
4 d- S5 |0 A7 a9 B; y$ z“以帆船帆板项目为例,从业余训练开始,器材装备就是国家在保障。农村姑娘卢云秀能够在帆板项目夺金,便得益于此。”杨国庆告诉记者。5 I; V C- f4 c/ P7 h% e& F
: q9 R! A9 {* ]' h. K" e“体育运动就应该从兴趣出发,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杨国庆说,应把享受乐趣作为体育运动第一追求,具备一定天赋的从事竞技体育,天赋不够的从事群众体育,并将其作为终身锻炼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