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开放 领域变宽层次更多

[复制链接]
查看1765 | 回复0 | 2021-7-16 14: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78年至2018年来华留学人数
& Y; C7 I  ?, L
# l% Y8 E. i. a& G9 |: [" F& }* R& \1978年 1236人3 Y/ q7 ]4 U# P. \. [: R" K$ I

) z! j+ v3 s* t, w5 Y' ?, k+ u1988年 5835人
! i0 n$ H9 {# A7 c6 v
# S$ e% I4 g' P1998年 43084人1 j& D5 Z6 X( p
0 M6 \3 [5 I( V* B
2008年 223499人1 A: i, j3 T/ P% D

0 g+ k4 \& {% e  G" @4 i0 x! U2010年 265090人+ l7 Y6 |- b* ?$ c" |

  q& W" M9 O+ X: h0 @3 z0 E1 D" H8 _2012年 328330人1 C& ^2 I8 D1 Q+ [/ L4 q7 M! u( E
( D4 H- ]9 ?  K9 T
2014年 377054人
) k. A# B! t  I& T" t% ^/ e) u7 c4 j: F* I
2016年 442773人
0 K/ L9 [+ ~6 _3 l! D9 g/ K3 J9 y- k5 N
2018年 492185人$ K" P+ F7 Q& k5 d9 f$ e7 `
, }3 A3 q2 a# X- f" t% E
中国已建成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中国教育的发展不仅关乎14亿人民的美好生活,而且对推动世界教育的交流合作、加速现代文明发展进程发挥着重要作用。
5 W% b+ `% V; |- ^! w2 Q. ]4 S+ D! {' v+ p3 B5 m; X" a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事业经历了从“人员国际化”向“人员国际化”与“组织国际化”协同发展的转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对外开放,强调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
# G5 @4 U' j* U' E$ j$ v
* K8 o, i8 {8 }; x; {) F* j出国与来华留学人数逐步增长,中国成为全球留学事业“新高地”5 F! Z) ?( @- a" y. q( Z' P& g
. r. a) p; P5 j# C% u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曾兴起一股留日、留美、留法、留苏的社会留学热潮,此时的留学生人数相对较少且以自费生为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留学海外的学生则多以公派为主。改革开放后,我国留学生人数快速上升,形成了以公派出国留学与自费出国留学“双驱动”的出国留学新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国留学规模稳步扩大,留学回国人数持续增长,回国与出国人数“逆差”逐渐缩小。2019年,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达到70.35万人,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58.03万人,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留学输出国。. d  _) K/ _! [3 m, K7 z, ^" w
/ A/ Y3 L: ?. a6 Q  |6 H5 R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总体教育水平较低,来华留学生寥寥无几。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至1965年间,我国共接收来自68个国家的7239名留学生,分布在全国17个城市的94所学校。随着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通过完善构建来华留学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体系,打造“留学中国”品牌,不断提高来华留学人才的培养质量。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2万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1004所高等院校学习。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
9 L/ ?5 ^* Y9 o) s$ e; H9 [( S: f# B6 Z0 {+ r
中外合作办学方式日益多样化,中国教育品牌吸引力持续增强
( g* C& T+ ^9 n2 G) m, Z' N
' L4 R" K$ W; Y# S事实上,中国近代教育与外国教育交流甚广。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谓的合作没有任何平等可言。新中国成立后,中外教育合作并未停顿,只是在合作对象上逐步由西方国家转变为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86年,我国成立了第一个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长期项目——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截至2020年,我国各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2332个,其中本科以上1230个。目前,国内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在读学生已超过30万人,我国已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合作方。与此同时,我国还与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
5 t5 I' b- `  h/ @9 X4 K4 v* g7 r! e1 Q( o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语言学习和文化交流也成为我国“走出去”的重要方式之一。自1987年我国成立“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到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的新要求,汉语国际推广事业进入全面提升阶段。2004年11月我国创办的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揭牌,2019年12月我国已在162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50所孔子学院和1172个中小学孔子课堂,为推动对外汉语教学、中华文化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汉语国际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实力雄厚的全球性学科,中国教育品牌的吸引力持续增强。
3 J* d" [0 F3 C+ y9 `# ?1 K9 }- z1 @
5 W( A/ {. _7 Z6 ?9 V积极推进全球教育治理,为世界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6 R; Y  X7 X$ s: o& }7 H" Y

/ n9 R2 ?# r5 x0 Y6 M“欢迎你们多到中国各地走走看看,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同时把你们的想法和体会介绍给更多的人,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2021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北京大学的留学生们回信。
1 U5 T/ y1 G0 Z3 y  ?+ L0 b+ _
6 Y; f, q/ i' y6 \/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积极推进全球教育治理。推动实施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教育议程,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14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9份合作协议;加快教育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按照“四点一线一面”布局推动教育对外开放,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实现与2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位学历互认,同时扩大教育国际公共产品供给。
2 q$ ^. B3 G0 s
5 n7 E, \4 R! g8 d0 y; W2 {2019年,在我国学习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占比已达54.1%;我国已建立并完善了中俄、中美、中欧、中英、中法、中国—印尼、中国—南非、中德、中印和中日等十大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各类中外青少年交流活动丰富多彩、与时俱进;先后形成了多边的“中国—东盟教育周”“中国—阿拉伯大学校长论坛”“中国—非洲高校20+20合作计划”“中国—拉美教育交流平台”“金砖国家大学联盟”等一批教育合作与对外援助平台。, Q" R, {1 Z- A% Y9 O

$ T: K1 G! H7 j7 R# i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创新,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特色、新风格、新气派,为教育对外合作交流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性和便利性。教育交流为凝聚全球治理共识,促进民心相通架设桥梁,在国家外交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以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促进高质量教育发展,为全球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充分展现了作为负责任大国,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 W6 Z4 e6 C: D

. S4 p% w/ M7 ^4 d(作者单位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杭州师范大学)# e& k1 f- z4 l% z

! u4 N3 [/ f, J! [' o《中国教育报》2021年07月01日第51版 * l6 p+ t! ~5 Z# J
8 q( t! f: w7 E
作者:黄晓磊 刘文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2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