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复旦大学一教师捅死同事,犯罪嫌疑人已被控制,可能需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哪些问题值得关注?

[复制链接]
查看7987 | 回复20 | 2021-7-10 18: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我院党委书记王永珍同志不幸遇害身亡】
' J! [4 E9 [0 ^; |据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官网:2021年6月7日下午,我院党委书记王永珍同志不幸遇害身亡。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学校及学院已第一时间成立工作组,全力配合警方开展调查,竭力做好善后工作。: v: D  M5 _' M
忆及往事,历历在目,哀思之情,难以言表。王永珍同志的逝世是我院的重大损失,全院师生无比悲痛,沉痛哀悼并深切缅怀我们勤勉敬业、和蔼可亲的王书记!
9 M* X1 d7 d9 B' ~: T8 g9 [事件背景
2 Z! f+ b5 L# [, c# _据@警民直通车-上海文保 通报,6月7日14时52分,杨浦区邯郸路某大学发生一起持刀伤人案件。民警迅速到场将犯罪嫌疑人姜某(男,39岁,该校教师)控制,经120现场确认,被害人王某(男,49岁,系姜某同事)已死亡。经初步审讯,姜某自述因工作关系对被害人怀恨在心,故对其实施侵害。现姜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果咖钨 | 2021-7-11 02: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学术界同行,我比较关心这几个问题:; B" |7 q% i. n" T+ S6 b+ m6 U
    姜在复旦难以留下来,主要是因为学术水平不够,还是因为性格原因导致的重大教学事故?姜在复旦期间为什么没有申请到任何基金/人才项目,是学术成果的因素还是有其他因素?如果姜是个性格正常的人,教学中规中矩没什么问题,凭借他的论文,过去6年没中基金,39岁,是否有可能在上海的本科院校找到教职?0 k6 f7 x2 i/ l# c1 `) S
我看到有自媒体说,姜虽然发过Annals of Stat这种统计顶刊,但是那是博士期间和导师合作的结果。他在复旦期间论文一般。我看到这个只想苦笑,这个社会对学术圈青椒要求太苛刻了。不仅要有高质量产出,还得有稳定的高质量产出。姜在复旦的论文情况的确比博士期间弱一些,但基本全部是独作啊,又不是没有产出。说句不好听的,张益唐搞出prime gap的大新闻,距今也快10年了吧,这10年期间,他似乎没再写过一篇论文?
1 r, [  a, t; N; q( O0 j, n. p3 J我们当时填志愿的时候,有人说计算机虽然高薪,但是是青春饭。高校还是稳定一些。现在看来,学术界也要发展成青春饭了,实在是讽刺啊。这碗平均收入不到码农三分之一的青春饭,到底香在哪里呢,不嫌噎得慌么?
辜欤 | 2021-7-11 06: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桃可以杀三士,现在就一个桃还整来几十士,这不是坐等出事吗?
LadyTong | 2021-7-11 14: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为这一悲剧感到惋惜。但一个残酷的事实是,不少制度的改进,都是由一些极端事件引发的。
; Y% U' \4 C- B* e德川幕府于1615年彻底消灭了丰臣家,由于丰臣家招募了大量的浪人,幕府便下令禁止浪人出仕,导致很多浪人的生活十分艰难。同情浪人遭遇的兵法家由比正雪便聚集了一部分对现实不满的浪人,计划于1651年在江户城发动暴动推翻幕府。由于秘密被泄露,幕府迅速予以镇压,很多主要参与者被捕,由比正雪得知事情败露后切腹伏法。) `6 Q5 R) Z7 E/ h/ M, s
这一事件被平定后,幕府立刻修改了法令,废除了浪人出仕的禁令,允许养子继承家产,为浪人提供工作机会,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安全隐患戳 | 2021-7-12 01: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答了两个相关问题,结果进了两天黑屋~有趣
# x' s: e5 p* H* |其实fdu的人无需要护校啥的,这个又不仅仅是复旦的问题。大家本身在讨论的是国内高校的tenure是否合理,从来没有认为jiang的行为正确也没有人觉得他性格正常,试图通过论证jiang的性格有问题来证明国内高校tenure制度合理,这是糊弄不了人的。( b5 E- ?; k/ v+ N0 e" v0 [
所以还能说什么呢,反正耳光不打在自己脸上也不会觉得疼,说说风凉话谁不会呢。不过这个事不仅仅是青椒制度的问题,背后的因素牵扯方方面面,牵一发动全身导致我根本不认为他会改变。你今天看青椒说说风凉话,改明儿在自己的领域被耳光打在脸上希望也能这么淡定才好。
依世晨缘依z | 2021-7-12 06: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想国内某些大学的“万博计划”!好吓人。
; b0 @3 [+ U5 Z# E( t, Z+ a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宠物店打杂郝 | 2021-7-12 16: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新闻对比着看,往往更有意思。4 Y, |0 W$ P  m+ m+ V* t6 c
如何看待上海对全球青年科学家吸引力全球第四?上海为什么这么吸引青年科学家?现在大家应该可以知道,上海把全球青年科学家吸引过来是要干什么了吧。) {: g" S" U; i
就是不知道高校的党委书记够不够多,以及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党委书记也成了高危职业了。( c' U+ f% ~% h! b3 Y. |
你用不了这么多人才,吸引过来又有什么用呢?
海雪不属 | 2021-7-13 01: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师姜某刺死系领导王某一案,公众目前得到的信息还很少。但是,这样的恶性事件,其影响是不言而喻的。0 W' L& U  M8 l  b3 E2 Y! g8 W
目前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姜某在复旦工作6年,最终学校选择不续聘,由系领导王某通知他结果,这是导致姜某行凶的直接原因,也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5 R+ p0 v; r+ }; j7 X  s/ z
姜某是因为考评不达标还是精神疾病导致无法上课被解聘,还有待官方通报,但是在广大自嘲为“青椒”的大学青年教师群体中,他刺向领导的一刀已被理解成青年教师对考评的反抗。有些自媒体甚至称对于凶手“舆论一边倒”,这可能有点夸张,但是如果你留心高校青椒集中的微信群,确实能够发现有普遍的共情存在。1 r. N7 a, B% x' s. [5 r
“非升即走”是当前高校对于青年教师的普遍考评模式。所谓“非升即走”,就是对博士后或者副教授在一定期限的学术KPI考核,达不到标准就走人。尽管具体操作有差别,但是中国相当多的高校都采用了这种考核办法。( u' n0 b" q; M4 k( p! W
“非升即走”考核的严酷性进入了普通公众视野。过去两年,人们为“996”“内卷”争论不休,现在发现即便是象牙塔也难避免。你大学毕业不想就业,一路读到博士,最终却发现进入了更严酷的“内卷”境地。对三四十岁的青年教师来讲,不续聘就意味着此前漫长的努力变得没有价值,因为也无法再找到同类的工作。1 i# {& G) `2 A+ i+ ^6 o# p
一方面,“青椒”可能是内心更脆弱的人群。在一个微信群我看到有人抱怨学校不给“正式编制”,把档案“挂靠在人才市场”,这对硕士以下的“打工人”来说早已经是“普遍待遇”,但是一些青椒中还被视为“迫害”。
  F) b* T7 P/ V3 R: f  G4 W另一方面,博士毕业生面临的竞争压力,要远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本科扩招、硕士扩招,最终也导致了博士扩招,20年前,一个名牌大学的博士选择到普通大学工作,不但有安家费这样待遇,也能给配偶“安排工作”。如今,即便你是北、清、复、交的博士,想到普通大学也并不容易,而稍微好一点的大学,普遍采用“非升即走”这样的严酷考评,归根结底,原因在于就业市场上的博士生太多,即便是海归博士,也不再稀罕。
# z' }! C; h2 L3 J“非升即走”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怪胎”。有人指出,这个期限相当于“实习期”,它长达3年或6年,已经明显违反了劳动法。它缺乏公正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在一些高校,已经评上教授的老师,就不在科研绩效考评之列,也就是所谓“上岸”;此外还存在有怪异的“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专门考核这两年入职的博士生。
, j! o( Z! W( ]/ u中国高校历来是一片“飞地”。“非升即走”是汲取市场化原则,向公司一样考核员工,但是整个大学系统,则仍然是传统的“铁饭碗”,按资排辈,这让“非升即走”的残酷性大大增强。学校看重排名,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是重要指标,而又不能对那些教授们提出什么要求,最终只能利用招聘新人的机会,多加“盘剥”,让“青椒”们成为学术苦力。
6 ^" _9 u  D0 Q( ^/ d这让人们心目中宁静和平的象牙塔成为最不公平的地方,这一点可能超出公众的想象。大公司的“996”虽然残酷,但遵循的是彻底的市场原则,管理层虽然挣得高,压力也更大,而在高校,你一旦“上岸”,获得教授这样的“终身职位”,就意味着和“青椒”们完全不同的工作模式:教授、博导在发表论文、申请课题方面,有着更强的优势,甚至可以让“青椒”或者自己的博士生为自己打工——学术体制的下的“不公”,就这样不断“再生产”。, u. ~  F; W/ c& c
复旦发生的这起凶案,可能和“非升即走”没有必然的关联,但是“青椒”们的“共情式苦闷”,却值得人们给予更多关注。呼吁取消考评,普遍采用“终身制”,当然极不可取,但是这一考评如何更科学、更具人性化,有没有改善的空间,确实需要高校领导多加掂量。至少,它对青椒们心理健康的影响,作为雇主的校长们不得不多加关注。, B5 ^& ?) ^; B; V  ]4 W0 M7 _& a
文/张丰
奋斗中的喵小兔 | 2021-7-13 12: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有个热搜的邯郸路某大学杀人事件已经被撤了吗?" M) i6 m3 _9 c8 \% Q
可以说每个热点背后都是公关的较量,
' A! l4 N  n2 ~" @* q6 X9 u1 n& `5 c邯郸路大学撤了一个热搜,新闻媒体就又搞出来一个。
! l' {! I" F$ n' d( v1 u/ ~- _! T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真的是关注度很高的,特别是在人均985/211的知乎。
( Q$ g+ y, T, `& M! l+ i. Z* h承担法律责任这点,有很多法律专业人士都出来说了。
1 o, S& J8 B3 C4 K我也就 值得关注的问题说几句。- v% P, S% e% a9 H% e4 v3 B; m7 \
大学商业化、官僚化在当前可以说是一种中华特色。
0 s  M6 W! g0 c+ ~1 O. S7 T导师叫“老板“,院长带级别。
: d) B, o* t, d! t4 a0 W大学成为了商业气息浓厚的官僚主义组织,  F: X3 d* g, L* k& P: l" B1 ]
某种程度上很像日本那种年功序列制大企业,僵化过度。
) Z0 |' b- p9 O% ~2 s8 X; v这种氛围对学术研究者,年轻人,都是不友好的。
5 w& _; u2 h% C! \最最不友好的当然是搞学术的年轻人。; ?+ H# Y3 W9 ?; U. T
高赞答主说了,家里没钱的年轻人不要搞学术。
7 b! C- t9 G% q) E) C但现在另一个问题是大学还在不断的增加硕士博士
6 }+ @4 U/ V# q2 U! d4 c& |% v9 Q, g社会的内卷蔓延到校园,
* t' U+ [' m5 ~8 A$ n一是给本科生提供不了那么多岗位,
2 Y# z6 x: O0 _- A0 s2 K. F, P; t只能让他们再在学校呆几年了。
( i7 b6 r3 N2 d8 a# z. V二是本科生太多了,找不到好工作
+ m% }4 }4 m& g, Q# m) ]4 y没办法读个硕博增加点筹码。
4 v% w7 v4 o* E7 \) b* A+ A3 x2 h, l硕士博士多了,教职却没增加多少,- O* e. Z3 w6 ^' L
而且教授这种脑力劳动职位,65退休都算早的。- W+ b( S) [, i8 i8 c
上面一层层的老人压着,下面一茬茬的新人往里进。
$ l4 Z0 E# d% L1 [/ [* A1 |就把压力都集中在了中间段,完美符合原子弹的引爆原理。: ]! }$ @; `* x7 `% z: t# @
压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
3 o. F+ J/ V/ z0 y) z' a) D7 }; T先爆发的当然是那些最不稳定的原子。
- @& L/ N, K' g+ B; B, H2 F从小到大都是学霸,养成了高自尊高自信的人,
+ X1 I+ `( E$ x( X% t% R现在发现自己的人生是这么失败,各种压力到临界点就受不了* q# l) b9 B  M: h
或者毁灭自己,或者毁灭别人。3 m: C" R3 I4 D! O  E; T8 l
那么多硕士博士跳楼的,都是毁灭自己的。
6 z7 p# T9 W; P4 Y: w* X% K这个留美博士 弄死 书记的,是毁灭别人。& Q5 m( K  ~8 Q/ f" q4 {
这种事怎么说呢? 还是不要压着的好,% l8 {* o0 b0 j1 v7 t
多发生几件,让所有人一看,哎呀,核弹快爆了。
: d" {7 k: P! s+ k才会有解决的办法。
) P4 y$ l$ [) }, _) x当然,我这么说,好像有点三观不正,, Y% W4 W& R2 j
在 时代的大机器里,每个人都是燃料。
子不语不r | 2021-7-13 22: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啊这,锁了一个邯郸路又推出一个复旦,这波是让大家把答案再搬运?流量密码?3 Q1 W& U5 k; H6 W7 g& V; u

7 `- F. y8 o0 V, U 上海复旦大学一教师捅死同事,犯罪嫌疑人已被控制,可能需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哪些问题值得关注?-1.jpg
& N4 \, s: K/ _$ x$ A( W- t& a作为“非升即走”制度下的大学青椒一枚,我还是想说,这个事件至少有两点需要重点关注:1.青椒博士们的心理健康;2.“非升即走”制度的利与弊。3 r& r* H; G  b5 x% y
很多人会说这个复旦的博士何必想不开,都博士了,又是复旦大学的老师,这都已经是很多普通人奋斗一辈子也达不到的位置了。就算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再差你也是复旦出来的,去一个差一点的大学总还是能找到工作的嘛,一线不行就二线,二线不行就三四五线。这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按这个道理,我们都应该无比幸福,虽然我在一线也许是“凤尾”,至少去非洲也还是能做个“鸡头”的嘛对吧哈哈。
( P% x- u' t1 ^, u) v" k( P  e对这个博士的心情有点感同身受,因为现在的大学,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非常非常大,以至于我的研究生想读博士的,虽然我会给他们提供帮助,但心里也在担心他们选的这条路对不对。我有一个很优秀的硕士今年毕业的,他研一的时候跟我说想读博士,我问他为什么读博士,他说不读博士以后出来哪有钱买房买车?我赶紧跟他说,那你赶紧打消这个念头吧,你得看淡了名利才能读博读的开心。后来他真的没有读博,当然不是因为我,是因为他女朋友那边催婚,加上疫情,不方便出国读。我觉得挺好的,他现在找的工作还不错,回到家乡三线城市,每个月到手1万左右,然后结婚生子,他很努力,以后日子不会差的。
  I( H/ D7 g! Z" f现在的大学,青年教师/博士后们,普遍都没有铁饭碗了,非升即走搞的大家身心俱疲。很多在企业的人会说:那我们一直都是没有铁饭碗的,至少你们还有两个长假,够幸福了。主要是什么呢?博士毕业的时候,大家普遍都30岁左右了,早一点的也二十七八了。我们付出了很多时间成本,然后家人朋友都对我们寄予厚望。对于有些家庭条件本来就不好的博士来说,身上背负了太多,可能真的是“全村的希望”、“天之骄子”。好不容易工作了,其实相比本科毕业就出来工作的同学,自己除了博士学历,啥也还没有,而别人买房已经上车了,趁着青春年少可能也结婚生娃了。30左右的自己,要背负成家立业的压力,亲人朋友的厚望,工作的压力。有很多博士都是在30上下结婚生子的,这时候要面临的压力,可能来自孩子的抚养,妻子的产后抑郁(如果是女博士就更惨,还要面临生子压力),婆媳关系的困扰,买房买车的压力,科研的压力,教学的压力,甚至行政的压力...
) E) g: i7 Q! P) t& B4 Y( I单说工作吧,拿我自己来说,这几年以来,我一直很焦虑,当然自己也有调整。我们是跟学校签了合同进来的,这个合同里面直接写明了要拿到什么级别的项目,和多少篇什么论文,这是科研考核要求。关于教学呢,有一条: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这条就有点迷啊,谁知道学校给我安排多少教学任务呢对吧。而且,过了一年,学校让我们补签合同,这个补签合同有多坑呢,他主要有两条:1.每年完成XXXX学时的课时量;2.接受学校对于前面那个合同的调整。反正你的什么户口、社保啊都转过来了,你的家人孩子也来了,房子也买了,你说你有什么办法?签还是不签?
( h5 V3 x" m% D  U9 @& c日常工作方面,我们第一要搞科研,而且规定的论文和项目,也不是你努力就一定能拿到,每年国家就那么多项目,期刊就那么多位置,肯定远远不够啊。而且最重要的是,你没有新发现的时候,你也得写,那这时候写的不就是学术垃圾吗?而且你都焦虑的不行了,你能有什么创造力呢?一天到晚的学校有填不完的表格,报个账能烦死你,还要上课、带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带研究生、本科生,当班主任,给研究生开会,给本科生开会,组织本科生毕业答辩、研究生毕业答辩,包括一些学院组织的国际会议,你得参加、接待专家学者、当翻译、做海报、写报告,还有搞评估资料等等。5 R6 `5 ~0 z6 j$ Q" f5 j. `$ t
这都不算完,你还要写论文啊,论文是考核硬指标,你想写出高水平的论文,起码你要经常看论文吧,说不定还要组织学生做实验吧。但是呢,你看论文的时候呢,行政人员甲乙丙丁要你统计ABCD各种表格,各种微信群没停过,你又难以静下心看论文和写论文,你甚至都没有一段大块的时间可以自己支配。2 F- Y$ p/ t2 c' Y( b
这还不够,怎么才能拿到项目呢,你得写项目申请书啊,你以为写作文那么简单,你得查资料,写了改,改了写,得有你的创新...当然这期间,你要跟本科生、研究生、同事、领导、行政人员、财务人员对接,还要加班加点备课、改作业、出试卷、监考,对了顺便还要监考四六级、公务员什么的。如果这时候你还要面对家庭里的孩子教育、老人看病等问题,那真的是要长十八支手。/ f% O6 f1 a/ u9 v5 H. @4 B# Y. v$ E
当初我们80后读博士的时候,也是为了有一个美好的前程,也是怀揣着在象牙塔里教书育人的美好理想而去读的,但现实呢?我们是韭菜。在“非升即走”这个制度出来之前就先占坑的同事们,他们很有安全感。看着同办公室快退休的阿姨们,规划拿着每个月两万块的退休金去哪里旅游,而我们在苦逼的看论文写论文的时候,内心是无比焦虑的。如果我写的东西对社会有很大的价值,我会很开心,很乐意写。但是有时候,为了完成任务,自己都怀疑自己写的东西是否有价值,真的会怀疑自己选了一条错误的路。对我而言,我可以接受自己收入低,但自己做的事没价值的话,真的我不想做,宁愿把这个时间拿去把课上的更好些。
% v" s" D/ f% ~! z6 |9 F: C& A5 J我是一个在这种“非升即走”制度下还坚持一点教书育人美好理想的青椒,所以我的科研一直努力维持在能考核通过的位置,上课的时候我才感觉自己更有价值。现实却是,学生们也能感觉到青年博士们花了很多时间搞科研,教学上不够上心,他们不理解青椒的苦衷。领导一句“年轻人就应该多干活”,学生一句“老师就知道念PPT”,对渐渐步入中年的青椒博士都是很大的压力。' N: S5 `+ c3 d" e& O

9 o/ g9 x8 w; S3 x! x 上海复旦大学一教师捅死同事,犯罪嫌疑人已被控制,可能需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哪些问题值得关注?-2.jpg 1 |$ n- _, w# w! Z5 {% d- _6 T

  g; |' z" f, A; m4 A当然,压力再大,也不是新闻里面那位挥刀的理由,改变不了周围的时候,你得学会调整自己。你可以不认同,但始终你要坚持一点美好的理想生存下去。也许有的人觉得读博士进高校这条路选错了,是啊,选择大于努力,但是这个“非升即走”的制度又是否合理呢?( E, B' Z/ k( _
我个人觉得是不太合理的,因为教书育人,很大程度上需要的是教师的责任心,你很难逼出来这种责任心,某种层面上,有种公益性质在里面。如果教师的心理状态很差,连生存都困难,长期处于抑郁焦虑状态,他连自己都顾不上,让他去教学生,这不是很危险吗?今天有挥刀向领导的,下一次会不会有哪个反社会人格的,挥刀向学生?针对教师的体制,应该首先确保教师搞得定自己的衣食住行,有一定的职业安全感,这个职业有安全感、荣誉感,才能激励老师们更好的教书育人。: }9 ~) R3 Z: n+ l8 r- b2 N, X
我觉得可以设置奖励机制而不是一刀切,考核不过就淘汰。何况考核的也往往不是教师的教学水平,而是大学用于提升自身水平的科研成果,本科教学并不需要这些。有的老师他教学生很在行,学生也喜爱他,但是他科研成果不多,或者不屑于搞学术垃圾,那你这个大学还是要把他解聘,不是又秒杀了一个好老师吗?这种老师他就没有价值吗?现状是,这种老师几乎没有高校愿意聘用,因为全部都在搞科研竞赛。再问一句:科研是能逼出来的吗?爱因斯坦、爱迪生...这些科学家有谁是因为科研竞赛产生的?这难道不值得思考吗?生存都不能保证的话,工作都朝不保夕,谁会去创新?谁有能力创新?
. k5 b% X+ X8 l+ ?再就是考核机制的问题,像我们合同里面的那种“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这其实,随随便便都能让我违反合同,你给我安排一个我完不成的教学任务,我就能被你炒了,简而言之,行政被赋予过大的权力。
. j' R& x( ?  j0 h不知道其它大学怎么样,我们学校这边行政事务耗费了青椒太多额外的精力。以前我在日本读书,其实搞科研是非常纯粹的事情,你就算一篇论文也没有,只要你硕士论文/博士论文被答辩组认为是有学术价值的,一样能毕业,就连东京大学也是如此。大学老师也不需要拿什么国家项目、省级项目,别人压根就没有这些个基金。但是那些大学老师们,我的老师们,各有各的特色,爱写书的就专心写书,爱教学或者爱参加会议,都可以。他们没有那么多焦虑,当然他们能一心一意教好学生,想搞科研的,也能一心一意搞好科研。当然他们待遇也好很多,只需要一个人工作就能够养活全家,也不需要买学区房什么的。回国参加工作后,突然处于这种焦虑的学术环境下,我真的花了很多时间去适应。* u. p+ r1 I9 Q* d* C9 o( d
说到底,现如今大学对于青年教师的考核,就是一边一刀切的看指标(虽然教育部发了文说不许看论文指标,但是现实并没有改变),一边让行政凌驾于学术之上太多。青年博士们,好不容易挤过了“博士毕业”这座独木桥,成为了1/10000的存在,不仅没挣到钱,发现还要挤“学术竞赛”这座独木桥上的独木桥,而且位置就那么多,必然有一部分人掉水里。这些天之骄子们,被割韭菜了,被捧杀了,国家和他们的家人培养他们不容易,他们想发光发热却无门,真的很可惜,很值得反思。
( I0 v6 d; P: S4 Z8 e, G8 @; ?<hr/>以上内容均由湾区博士科研教育签约导师W博士提供。3 G* r/ i: d7 N# c
如果这个回答对你有用,欢迎点赞支持!
2 J0 C: y: ]7 M如果你对科研背景提升」、「论文发表」、「名校升学」、「保研考研」有任何想法的话,1 ]7 q2 h* i6 z" _+ W: ~
欢迎来【湾区博士】公众号免费咨询我们。4 d& |  a; g) Y/ A1 M' N
给到你最专业的建议,让你从同龄学子中脱颖而出,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
. G, X1 x8 H6 C* Q3 O
% Y# {# Q) @' ~1 `: M) q) I+ N0 T9 F' N8 v
对于 2021 年高考志愿填报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v( L  b5 U1 z$ D* ?1 T5 b
如何看待计算机科学几乎渗透到所有学科的研究当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8

金钱

0

收听

2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0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