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更新:1. 结论放最后,没耐心看长文的拉到底。2. 就辨别膳食补充剂是否来源于天然的部分进行了修改,谢谢 冯悦 指出的不严谨之处。
1 x4 Z- \: |6 t: k( A: H/ K1 a+ Y; s7 c+ U& T! F2 f h, C
作为一名保健品行业(我们更喜欢称自己是膳食补充剂行业)前从业人员,第一次在知乎贡献点干货。
# w' b& Y9 p; t; c1. 42%
0 C+ {& G7 x2 W) @8 ^0 v2 _. y从行销的角度来讲,保健品的定价要考虑到诸多经销商的利益。且产品本身特质也决定了需要很多广告资源进行推广。2 H. D% v! d1 L& H8 E
, O' t+ E$ q" p' }9 r/ c
多年前我还不在该行业时,曾在某朋友处看到一份当年片区营销方案(某国内知名蛋白粉类产品),记得最清楚的数字是42%的年销售额用于该片区的营销支持,包括片区营销人员的工资和奖金,卖场的各种费用和促销人员工资等等。这一个片区是个什么概念呢,相当于一二线城市的一个行政区。仅仅是一个公司直营网络的最小基点,其营销费用居然要占到42%之多!这还没有包括市级和省级营销部门的相关运营费用,以及在全国媒体和省级媒体投放的广告费用等等。如果没有高的产品品牌溢价,这样的营销体系必然无法运转。1 ~1 T# E, p: x& c" n1 c
+ R0 e- S9 E3 e% z |
2. <10%1 j2 v' l3 K5 f5 I. c2 B
现在试通过维生素C片的成本分析来回答题主的部分问题。) C) D. V$ R7 o% r
7 t3 ^; K/ R( K. e药品类VC片:具体成本无法分析。但是作为一种片型迷你的非包衣片(没有包衣所以你一吃进嘴里就酸得掉牙,极差的体验),省去了很多辅料和费钱的包衣粉,加上医药企业的低廉包装成本,卖个几块钱是极其正常的。至于VC的含量,不管你是60mg还是100mg,那成本都不是个事。5 e0 |5 G; H; G! ~. G4 W; \- y
喜大普奔,答主无意中点了一张成本核算表,发现居然是VC100mg(药用)的,哼哼~~但上面辛苦码了不少字也就不删了。 R* a5 r/ I* i) Y3 I# b
! w% ]8 h' e: TVC100mg(药用)成分:VC,糊精,淀粉,硬脂酸镁,酒石酸。算上各项成本以及20%的利润,1瓶100片的VC100mg片的成本是1.7元!
" ^. e7 i2 _3 w4 S) s
( \7 Z2 Q( d6 h. o& G! N9 x, E; R保健品类VC片:这里暂且分析两种类型,即合成类VC咀嚼片(取VC60mg片为例,此为主流含量)和天然类VC咀嚼片(以养X堂为例)。9 \ E# r. y; ]# n3 {
6 L% w3 j6 r3 r. a: N- ^- M, y) a T
合成类VC咀嚼片成分:VC,山梨醇,天然香精,阿斯巴甜,硬脂酸镁等。: C2 j8 Y7 A& b% _4 U+ o8 i/ N8 E
原谅我没找到成本核算表,但我曾有心算过,大致记得1瓶60片的VC60mg的成本大概在3.6元左右,其中包装成本就要占掉一半。
8 x$ A: c2 M9 S3 z, ]- I! D而到了终端,这样一瓶成本在3.6附近的VC片,被卖到了约40元。仅就成本而言,制造成本与终端价格之比,低于10%!3 d+ N0 h) ~* R
, M: P0 ^& [- k八完了合成VC咀嚼片,再让我们看看天然VC咀嚼片是不是更对得起我们的钞票。
" i6 H8 l/ K0 I- B- w1 A* H/ C* |! a" ^9 @' U) ?
天然类VC咀嚼片成分:针叶樱桃浓缩物,山梨糖醇,预胶化淀粉,硬脂酸镁,樱桃香精。
0 P9 w8 j# p Y答主没在养生堂待过,没法知道详细成本。但窥一斑见全豹,让我们来看看广告中高大上的针叶樱桃,在一瓶80片的VC咀嚼片里占到多少成本。2 v" d% w* a2 ?+ U
针叶樱桃提取物,多产自巴西,一般VC含量为17%。至于价格,原谅弱爆了的答主没找到相关报价表。随手百度了下,感觉正常的价格基本在180~260元/KG,暂取200元/KG计。事实上养X堂新广告里告诉大家我们在巴西很豪气的包了一大片土地专供针叶樱桃,但这也意味着其原料价格会远低于200元/KG。0 [ l. m+ \0 K- v/ o/ k, h
根据标签:每100g含6.21g维生素C,每粒0.85g,每瓶80粒总计68g,可算出一瓶天然VC咀嚼片中针叶樱桃浓缩物的成本为:[6.21g/(100g*0.17)]*68g*0.2元/g=4.968元。% A) |- T5 u9 d/ h5 z, l
这就是说每一瓶养X堂天然VC咀嚼片的主料成本是5元,算上制造及包装等成本,预计1瓶的成本不会超过8元。而终端定价呢,89元!依然没有高过10%。
$ | P8 Y) q( j% Y# F+ v$ G( F. g; M( J! U( U" i/ Q! o: c, m
看过以上三类VC片的成本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品牌保健品公司都是在攫取暴利么?很显然我们不能给出这样的结论,因为保健品超过90%的溢价并非全为厂家获得,甚至大头也不为厂家所得。中间商,渠道,终端,媒体等都从中获利丰厚。这颇类似于制衣行业,一件出场成本不过四五十的衣服辗转出现在商场时标价过千。
6 b3 j# A+ s( Y! T1 B T8 G4 o. {# C% ~' I) I, f& t' D6 O& F
那么保健品高定价的问题出现在哪?买的人太少所以卖得贵!有人说卖那么贵当然买的人少。WTF,看起来是一回事啊,总之就是贵和买的人少。然而我们来看看世界上最大的保健品市场美国是个什么状况,仍然以VC咀嚼片为例(原谅答主找了很久也找不到纯天然VC咀嚼片,奔放的美国银吃的都是VC500mg或者VC1000mg。这样高含量的VC片是绝对不可能全部用针叶樱桃的,试想500mg/17%=2941mg,也就是说一粒片剂需要2.941g针叶樱桃之多,然而咀嚼片还需要好多辅料啊,最后如果做出来。。。 答主默默的想了想,当年某3.4g用来泡澡的VC片也是小巫见大巫)8 Q5 C8 e; G9 q/ W2 B9 C
4 S/ w& ]8 J! v2 v/ U8 k8 ~
中国:VC60mg, 60粒, 40元
/ c) l: o, `8 \" ^: o美国:VC500mg, 180粒,$14.2*6.1=86.82元# T8 l) U$ _9 W6 M3 x
各位知友算出了其中的巨大差价么?如果以含量计,同样价格,中国VC片只有美国VC片的8.682%,差距是11.518倍。。。 丧心病狂啊有木有!
. ?% R U# V0 E% Q* P) ]
, F" q( p [; v/ V再来看另一组数据:中国2014年膳食补充剂市场刚突破1000亿,消费渗透率约20%。美国2013年膳食补充剂市场突破300亿美元,消费渗透率约80%。* x) r! U: k2 _4 [
! ?. D9 }6 k0 e0 _8 x美国普通家庭每天早上常见的一景,就是仰口吞下一把五颜六色的片儿丸儿。巨大的市场需求,加上充分的商业竞争环境,成就了如此低廉的VC咀嚼片。这么大的消费市场,并不是一下子就出现。而是经年累月市场教育的结果。
2 M( e9 P* h( w. k4 I k
$ T. ^3 m! l: z" D c市场教育就是答主想说的答案,良好的市场教育会催生巨大的消费需求,巨大的消费需求会极大促进行业的发展和竞争,最终消费者能获得优质优价的产品。
. |2 m9 j; ?* l
3 C- S: o+ j! {8 SPS:要分辨号称是天然营养补充剂的是不是纯天然,请看标签里的成分表。成分表上的排序是有玄机的,越是靠前的成分含量就越多,也就是说各种成分在该产品中的含量是按降序排列来的。- A$ {& R) U0 V7 c0 n
4 S( Y9 p) l X仍以养X堂天然VC咀嚼片为例:针叶樱桃浓缩物,山梨糖醇,预胶化淀粉,硬脂酸镁,樱桃香精。这里面除了针叶樱桃提取物外,其他都是辅料,没有含VC的了,这就说明该片剂中所有VC确实是来自于针叶樱桃浓缩物,是纯天然的。如果你在成分表里看到针叶樱桃浓缩物,维生素C等等,那这里面绝对有合成VC,但针叶樱桃排在第一,说明针叶樱桃的含量大于合成VC,至少是天然VC更多还是合成VC更多,这取决于针叶樱桃的投料量。如果成分表里是维生素C,针叶樱桃浓缩物等等,那妥妥的说明里面大部分都是合成VC,针叶樱桃就是个点缀而已。" h( _7 k2 _* B; F# `8 A5 x
% A9 B( ~2 Z2 z4 `3. 2~4年,30~50万( D6 ^+ e2 S$ x) z. @- @3 d
上面两个数字就是 @安云 提到的评论里 @李巨格 说的门槛。国内企业上市的保健品,都是需要蓝帽子的,也就是国健字号。这个是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来审批的,每季度最后一个月审批一次。要申请到一个蓝帽子,对企业而言是极其费力费时费钱的。行业内比较大规模的公司一般也就三四十个,超过五十个的要么就是业务开展的很早的大公司或者肯砸钱的土豪(比如姚明代言的那家)。大家如有兴趣可以去SFDA的官网查查你想知道的企业有多少蓝帽子(查询流程:www.sfda.gov.cn点击信息公开,再点击数据查询)。' Z( A0 P. O2 ~8 t; L b6 Z8 u
- R$ E7 F. y7 B1 e/ X' h4 Z
6 h# N ]2 E5 M! L$ C很多中小型公司,是没那个实力去申请蓝帽子了,不然蓝帽子还没到手都已经关门了。但市面上我们还是能看到非常多的蓝帽子产品,这是为什么呢?答案是代工,也就是贴牌。一张图说明一切:
5 K, u; i; q9 q
1 n- G+ r1 Z5 j7 A9 C, j: ~
' K8 A& d4 g; m' N/ T; I1 h, _& D( v
图中最主要位置是百合康牌,但右上角有民生健康的LOGO,图案的最下方标注有经销商:浙江民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这说明该产品是浙江民生健康委托百合康进行贴牌生产的,而提供蓝帽子的就是百合康。这种擦边球行为养活了一大票中小品牌。但大家不必担心产品品质,产品不会因为是贴牌而有所降低,事实上因为是蓝帽子,所以无论是不是贴牌,工厂都必须严格按照当时申请蓝帽子时所提供的产品标准进行生产。
1 m3 Z7 O1 T; c y) M, u( p3 S$ N8 c0 w4 q& W
4. 10万洁净度
0 y. m; U) d; a, o* x$ P0 I看到@周琳 等前排答案关于保健品生产混乱的说法意见,实在是有点难过,虽然已经离开了这个行业,但我还是为保健品行业做一点澄清。
$ S4 ~- _7 C' P# g& @
* @& `+ L, V& `+ L$ ~现在保健品行业,尤其是营养补充剂这块,实在是发展到了相当的一个高度,各种世界最大的XXX。比如软胶囊,不管你什么鱼油亚麻籽油维生素E等等,在欧美市场上,极高的概率都姓中!还有许多片剂是以大包装形式出口的,在当地被分装成本土品牌进行销售。大家旅游或者海淘买来的保健品,真心有好多是自己家里出去的。5 ]+ M! |' `* `, O2 | J
8 {" [# Q5 x6 i* X2 F3 v4 I1 z国内规模较大的保健品工厂,因为建设的普遍偏晚,上的设备普遍都是高标准的,经常把国外的一些认证人士看的目瞪口呆,说这是我目前为止看过的最棒的生产车间blabla。我原来所在的公司,所有车间都是10万洁净度的,一般制药车间也就这个标准了。从硬件角度讲,和制药企业无异。有此生产条件的国内工厂并不在少数。2 W }1 _) X; ~% t0 T
9 N/ f0 s( X! f( M0 U" l B6 q
有同事去腐国参观过当地某老牌保健品工厂,回来吐槽说这工厂生产条件跟小作坊一样,生产出来的东西没人吃出问题来真是万幸。而即使在美国这样的保健品行业强国,在FDA提出保健品工厂一定期限内需符合新GMP标准时,中小型生产商都哀鸿遍野,后来FDA不得不把期限推迟数年。西方的保健品工厂普遍建设于七八十年代,到如今设备已陈旧,许多资金实力不雄厚的工厂无力更新生产设备和车间。一些中小品牌的产品质量,真的好不到哪里去。
4 @, J( Q0 G1 G9 l" H
( ]9 w: |" J7 j8 z2 _6 C而在国内,规模企业无论是在原料,生产,检测等方面的把控都是比较规范的。尤其是像营养补充剂这类保健品,品质都是过硬的。近年来我国出口保健品逐年递增,像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就进口了大量来自中国的保健品。据我所知FDA(美国药监局)也因为中国保健品进口激增而对一些中国保健品工厂发出过检查通知,已有数家通过了FDA的飞行检查。最近食药监总局发布的2015年第10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查情况中,被抽检的38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72批次保健食品样品,均未发现不合格样品 食药监总局公布2015年第10期保健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0 b5 ]+ M! l0 T+ m o5 m
$ j$ y5 u4 f; E5 F0 ]# X7 C) _
) n4 Z) O+ T& ~: T# A2 d1 {& d结论 & 部分评论的回答(仅代表个人观点,水平有限,轻喷)" I; F8 [* q }' i7 o
6 l% O( u1 R# n
1. 成本
8 G, ]% A5 W9 }( c; x! ?仅就成本而言,绝大多数国产膳食补充剂(即维生素,矿物质等)的成本只有国内市场价的10%-15%,极少数产品超过20%。
9 w+ }7 h8 _+ \% |. C维生素类药品的成本同样很低,但低价不是因为药厂做慈善,而是国家对药品定价及补贴等相关因素造成的。
2 J6 H- i- I, K- b" M
* l, K5 }8 [9 q& Q3 e" n2. 为什么卖的贵
; S. V$ e# C+ l! {' N9 `国内膳食补充剂的高价主要是因为营销成本过高以及市场教育缺位。关于国内商业环境的讨论已太多,暂且不提。这里说说市场教育。6 u# j( x& m8 K9 N
: U+ G6 d1 o" Z/ z) M
国人缺乏营养学基础理念和知识,很容易被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或商家误导(比如酸碱体质说,连答主这样的生物学渣都上过当。。。)。加上多年来保健品行业的各种乱象,使得人们几乎下意识认为保健品就是骗钱的,没效果。这样悲催的行业负面光环导致大家没有需要根本就不会想到去消费膳食补充剂。没有消费需求啊,朋友们!!!薄利多销在这里无效啊!!!换成你是厂商你会卖的便宜么?
Z: S' F- D/ M; \! }
- \" h5 c+ x- [; E+ K0 w' I在我看来,国内膳食补充剂要卖的平价,只有不断的加强市场教育,释放消费需求,才是正途。未来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在国内买到合理价格膳食补充剂也不是不可能。, h7 J( ?1 d& _7 V: _/ H/ Q
6 G- w# o0 e9 D/ t建议:如果要长期服用膳食补充剂,请海淘或去各大电商购买,线下价格太坑。
" L0 Y7 J% S9 y& }. T' _. Z, q" E' T* i+ F# v2 i3 Y
3. 有没有效果 K# j& Y9 I X
就维生素及矿物质这类膳食补充剂来说,各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理化特性及生理功能已经被研究的比较清楚了。缺什么就补什么,自然会有效果。在同等含量的前提下,药品类维生素和膳食补充剂类维生素效果一样。 n6 R5 k: H4 I; N7 q5 f) Y
5 M" [0 G+ P5 R6 D7 y! |
请不要把膳食补充剂当成药品来看待,它们就是另一类食品而已。请仔细体会下膳食补充剂这几个字的字面含义:日常进食饭菜的补充品。可以说膳食补充剂是锦上添花,但你要把它们当成药品来江湖救急,这就勉为其难了(臣妾们办不到好么)。
7 M, e. a1 H/ ?7 G8 C$ N: K$ G( j) A7 t+ T% ^% P8 S, ] }
然而膳食补充剂还是有一定特殊性的。因为单位含量大(例如10个桔子的VC含量还没有一粒VC500mg咀嚼片多),人体服用后相关营养素迅速被身体吸收,可能对特定人群(三高患者,孕妇等)会产生不良影响。若长期服用,相关的服用禁忌事先更应了解清楚(以前但凡有人问我补钙吃什么保健品,我都建议对方先去咨询医生)。3 R$ T! \3 _1 E, z' a+ c' v& }! w
4 V& Q W( }3 j2 A, W; {4 _) s* j
4. 天然还是合成
8 a1 @. X7 V! Z; r! G绝大多数上市的维生素都是合成的,有些是全程化工合成,有些是半发酵半合成。根据含量,纯度等指标,会划分为饲料级,食品级,药品级。而出口到不同地区,根据各地药典标准不同,生产出来的原料也会有所区别。
$ o$ ^: G# I/ S Y, C4 @
+ k2 ]# z5 ` w! ^+ C所有膳食补充剂所使用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至少是食品级的(一般没人会用药品级的,贵很多),如果你担心膳食补充剂的原料是合成的不安全,那么基本上现代食品工业生产出来的东西你都要担心了。5 d- d$ ^( y7 n Y0 r0 @
, q" r2 ^+ Z" P. t% h8 C6 z
至于纯天然来源的维生素,一般认为其生理活性高于合成类维生素。比如天然VE的生理活性就明显高于合成VE。但对于天然VC来说,其化学结构与合成VC并无不同。正文中提到的针叶樱桃浓缩物,除了含天然VC外,还含有生物类黄酮等少量活性物质,可与VC产生协同效应。所以理论上来说,如果在合成VC片剂粒加入生物类黄酮,那几乎就等于人造了天然VC。大家不妨去找找美国市场上的VC片,号称纯天然的VC片是没有的,但是加了生物类黄酮的就数不胜数了。
2 o2 J4 `- Y, s3 C1 E! V% o
* o6 p9 D% d4 ]; D3 H) j我个人的理念就是合成的活性差点怎么了,吸收率低点怎么了,多吃点就补回来了啊,简单粗暴还有效,还省钱,就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