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文化力量,共谱育人新篇。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注重以文化人,近年来在“三化”“三有”“四提”“四法”上着力,打造校园文化特色,推进文化育人纵深发展。1 b* S3 ^& i+ l" M) F9 V
) g, U6 j! _6 i! p3 k( V
促“三化”营造美好校园环境
) A9 y1 {/ O+ x3 |; S, y/ a0 _$ p0 Z. ^- v
自然环境园林化。学校借鉴江南园林的构筑方法,顺应地势水域而建,藏山纳水,加大投入美化校园环境。校园道路、楼宇以婺学元素和办学愿景命名,围绕办学特色和学子成长成才主线打造景致小品;创设千米红色文化长廊,设计学校文化识别系统,编撰文化读本,文明文化双推进建设文明校园;加大信息化校园建设力度,营造虚拟世界与实体世界融合的文化氛围;加强环境氛围营造,涵养出教学文化、宿舍文化、社团文化、创新创业文化、校友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
6 L# N; x) O+ B$ }3 G; R: w1 [# D: P$ ?2 m+ k. {
人文环境多元化。学校注重把握重要节点,厚植师生家国情怀,持续开展“五四”宣讲、“青春心向党”、“青春护旗”、“一二·九歌咏比赛”等系列爱国荣校活动;通过校园仪典浓厚人文氛围,如每年举行开学第一课、教师节入职宣誓、“青春别样红”毕业典礼等,向师生传递学校精神;每年开展经典诵读、金湖诗会、图书漂流等文化活动,开展“双百双进”“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开展“青年大学习”“四进四信”“与信仰对话”等主题教育活动,以丰富多样的活动提升学生素养。
) g, k5 T/ x; W' S$ V0 d! S g. w! |7 J
“一院一品”特色化。学校连续12年开展“一院一品”品牌培育活动,实现了二级学院文化品牌全覆盖。各二级学院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创新活动载体,形成多个文化精品。
' p9 Y" s0 |) A/ t3 t$ w5 P
( }+ P8 f5 v- p4 \' S* G重“三有”提升队伍能力素质, m) U& Q6 `: O+ C9 N N* Y
9 Y; g1 x2 C! S理论学习有深度。从“干部—教师—学生”三个层面推进政治理论学习,以夜学、联学、巡听等形式抓好干部学习,落实教师每年政治理论集中学习40学时规定,通过业余党校、主题团日、“书记校长有课”等形式覆盖学生学习。积极打造一个党建馆、一个师生理论宣讲团、一个校地共建的新媒体工作室、一个金湖大讲堂、一条文化长廊“五个一”学习工程,确保理论学习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 |+ C5 i7 B4 E$ o
0 I$ t h z0 H0 ^( z
能力提升有力度。建好马克思主义学院,配齐配强专职思政教师队伍,成立思政课程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和研究中心,明确教师任务体系,不断提升思政教师综合素养。建好示范性教师发展中心,实施分层分类的教师培养培训和分类考核评价,每年举办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全方位提升教师综合能力。
4 G/ g2 L4 c' W0 L+ R6 b1 ], b- h8 ?0 G7 L" n% V1 Q. {2 F
素养培育有温度。坚持立德树人,将公民道德建设融入“三全育人”,通过课堂教学、文化活动、环境营造不断渗透公民道德教育,涌现出全国模范教师、省首席技师以及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团中央践行工匠精神先进个人等优秀师生典型。# T9 @+ V( j: I8 n
+ f! M3 M8 R: V. j
用“四提”激励师生自强自信# I7 V' a, U) k" r+ p& N4 q9 w
; s X- H& m' [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生技能水平和工匠精神培养,学校近三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总数、获奖学生数位居全国第一,先后获评国家级首批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1 B* O8 d n$ W
: B: u, Z7 [7 ~ F* m- V; S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学校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6项,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全国教材建设奖一等奖2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4门。/ G, Y# k; C( U' C, O
% c# a0 h( N7 i: i( a* o2 M) k
提升社会服务成效。服务东西协作,对口支援西昌幼专等十多所中西部院校,精准支援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工作,彰显了高水平学校的担当;服务技术创新,充分发挥院士、“国千”、“省千”等顶级技术力量,聚焦区域重点产业,联合开展“卡脖子”难题攻关,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6项,省部级项目436项,授权专利2500余件;服务产业发展,发挥技能领军人才、科技特派员等技术力量,面向中小微企业,年开展技术服务200余项,技术服务到款4300余万元。. x) C# @/ V4 E; A: T3 `" R! S
5 h: \3 n6 i1 F8 C提升学校口碑形象。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力,成为全国高职唯一全部入选“服务贡献、育人成效、国际影响力、教学资源、实习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7个“50强”的学校。2 v# E" p9 {5 M" w! m$ U0 U
: ^1 O) [8 G9 y% |. i5 a
施“四法”培树校园文明新风
$ L' T* A' [% m: K! D) x) M( K* m
% _2 I" T- ?. ?6 L: S4 u“平安校园”合力做“加法”。重视平安校园建设,重要节点实行校领导住校值班制,落实“校领导—中层干部—科职干部—辅导员”四级值班制,全力保障校园安全。架构完善一个工作体系、建立一套预警机制、织密一张管理网络、健全一套保障机制的“四个一”平安校园建设机制,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并以“网格化”落实校园安全管理。
8 |) V9 P/ ]2 `: G, \$ o3 ~6 U$ v4 b, A# Z. z( c
“智慧校园”着力做“减法”。积极打造“数字校园”,按照“完整准确、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原则和“最多跑一次”的要求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坚持线上线下相融合,对涉及量大、涉及部门多的校务服务事项进行简化和优化,实现校园服务一站通、一网办。
v2 C# m8 O) w' h& A% i" L; F; ?
“文明校园”倾力做“乘法”。开展“金职在行动”网格化志愿服务,全校教职工注册志愿者超1000人,全校注册青年志愿者超2.5万人,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对接社区文明共建工作,组织志愿者年参与志愿活动超5000人次,助推金华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 L( x' ?& w+ |8 ?- h
/ l: G# j5 ^8 F3 k& I' O8 y“清廉校园”大力做“除法”。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开展廉政主题教育、现场警示教育、提醒谈话教育、应知应会廉政知识测试等系列活动,引导师生自律修身,戒除不良习气,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 x( I0 m- C' z: `2 k" b+ e# R
1 s! b% E. E: f* P& f ~2 p(作者系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
/ u; g; v, _) `2 t. D, V7 N1 _" `* {; l- F M
《中国教育报》2025年03月18日 第06版
/ N7 O$ b2 @! Z `! u1 B t
) v! p0 b9 Q: e- g9 W, ]作者:劳虓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