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动荡黑暗的时代,越需要重读这个女人

[复制链接]
查看1226 | 回复0 | 2025-3-7 11: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越是动荡黑暗的时代,越需要重读汉娜·阿伦特
4 Y  c0 A! @, A- x+ t+ F6 x& c# R) ]9 H+ g9 t
越是动荡黑暗的时代,越需要重读这个女人-1.jpg

5 t* o) N' B) J! l7 l* p▲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1906年10月14日—1975年12月4日)
6 r, C! }" x" Y# E+ y% N她的导师雅斯贝尔斯称,“她对现代政治的深刻洞察,是我生平仅见”。
$ I* o+ g5 [* N: v( R% r/ F2 w厌恶她的以赛亚·伯林称赞,“她写的《人的境况》是发人深省之作”。/ ]' X6 z6 }' E  w; Q
德国为她拍摄了一部名为《真理无惧》的个人纪实电影,向她表达忏悔和崇敬。- c  H: i& n# b$ k
当代著名思想史家陈伟,在其多本著作中评价: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女性作家少之又少,而她是唯一具有重大影响的名字
2 M5 H4 @3 d% _2 d4 m, c% M9 w1 j; M- K& f她就是汉娜·阿伦特。提到这位女性思想家,很多人津津乐道的是“平庸之恶”,还有她与海德格尔的师生恋。但其实,这些都只是对阿伦特最肤浅的理解。真实的阿伦特,是20世纪最深刻、最具原创性和行动力的思想家之一。9 X4 X- M+ r) z* v& Q5 M# U% T# z
阿伦特的深刻:击中极权主义的命门% G, u" n0 P$ p4 v# E4 |
若问“最邪恶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中国人会想到“秦制”,欧洲人会想到“绝对君主制”。于是在20世纪初,当“极权主义”被很多国家视为“救国良方”时,很多学者认为,极权主义的影响不会超过君主专制和异族征服。
: r1 F; C) s: d4 Z" c$ S但是阿伦特却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中率先指出:极权主义是工业革命后的产物,是古往今来最邪恶的制度,它不是简单的损人利己,而是要“以宣传、恐怖和孤立,摧毁一切人性,颠覆一切文明”。
2 W9 r3 H0 ^3 P/ ^# I6 s( {阿伦特甚至比哈耶克更早地看到了极权主义“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的语言腐败,由此得出结论——苏联和纳粹没有本质区别,那里都充斥着各种极权因子:一盘散沙的大众,孤注一掷的暴民,唯命是从的官僚,唯利是图的有产者……  q1 P% ?+ M" @, Y+ i4 I) Y/ K% z, f
# U9 }" m  L1 J+ P5 k4 x
越是动荡黑暗的时代,越需要重读这个女人-2.jpg

$ ?  p" O  O  N' P/ |! b$ V阿伦特的冷静:反思共和的危机
3 J! a0 e7 X! c在很多现代人眼中,美国是“民主灯塔”、“世界警察”、“普世价值的捍卫者”。
1 r' d" X2 i; \9 s$ y7 N4 S$ n其实这个神话在1960年代就已经破裂,但是戳破这个神话的,不是当时的越战、种族、核导弹等危机,而是阿伦特的惊世之作——《共和的危机》。
( i4 g. b. J( @# G$ R在她看来,支撑美国的精神不是民主,而是共和。那是一种“承袭自古代贵族的公民精神”,比如勇敢坚毅、目光长远、分权制衡、关心公共生活。一旦共和精神衰落,美国就会衰落。1 z( K5 C1 |% A+ k2 m# ~
她在书中说,为什么关乎生命的重大决策,竟然是靠谎言维持的?为什么大众甘愿相信谎言、维护谎言?因为政府依靠意识形态宣传,淹没事实证据,消灭传播真相真理的公民,而大众在无意识中充当了谎言的帮凶。
/ B. o4 T1 G1 A: F5 B% C为了告诫公民和政府,她还分别讨论了“公民不服从”和“暴力与权力”:
$ n1 u% I$ `1 P6 b: M! D自由平等的人们构成公共空间,就是一种权力;所以政府鼓励自私自利,禁止公共集会。
0 @3 Q/ w0 [- z0 U暴力不等于权力,暴力意味着权力危机。一个暴力越强的政府,恰恰是权力最小的政府。3 n& p" M1 O. \7 k
▌阿伦特的行动力:她毕生都在追求自由
7 m) a& S5 |' h/ Z/ o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女性就算勉强进入学术界,也只能充当花瓶,或者安坐书斋。但那绝不是阿伦特。她师从雅斯贝尔斯研究奥古斯丁,23岁获政治学博士,只因是犹太人,被纳粹剥夺教授资格。5 w& ^) K  c2 h9 C/ X2 q
贯穿她一生的自由理念,正如《人的境况》中的“第三种人”:劳动人受制于必然性,只在乎吃喝、繁衍;制作人受功利目的驱使,是没有良心的专家。这两种人都是反政治的,只有行动人是“真正的自由人”,为了捍卫自由,他们会主动思考、论辩乃至革命
$ I5 f" c! ~" _' d8 V阿伦特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曾经参加反纳粹的暴力组织,为此被盖世太保逮捕,从集中营死里逃生。! W( E: r2 N; w+ I
一个学者终其一生,如果创建出一个影响世界的理论,就足以傲视学界。而阿伦特“从不缺少创作灵感”,并且每一本书都震动世界。
# T( x6 r1 A! e! q
4 y: R) \* w2 [! L- M" f2 b, O
越是动荡黑暗的时代,越需要重读这个女人-3.jpg
5 r# j% g& r* @- c
直到她溘然长逝,人们仍在期待她《心灵生活》的第三部。书中示范了“公民的思考”:面对自由断绝的危险,只有挣脱各种主义对头脑的束缚,从纷繁复杂的现实中撤离,不带功利目的地独自面向过去,才能找到通往未来的路标。$ W5 J; |; r9 k/ h; G$ B
如今,动荡黑暗的政治再次笼罩世界,但是阿伦特的生平与思想,如同黑夜中的明灯,给予我们启示与希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6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