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

[复制链接]
查看3435 | 回复20 | 2021-5-31 03: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
点相见无言 | 2021-5-31 07: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着另一个问题:普通人为什么很难做到知行合一?0 Y( z5 q% K) G$ _/ a7 p. I: k+ V9 W* v

1 O4 c  h8 E& H- G4 G人们经常感叹的一句话是:懂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9 X, ?, i, a! |7 v! p8 [
你听了很多牛人大咖的分享,当时感动,之后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你看了很多书,拓宽了自己的认知边界,之后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乃至你看了很多针对这个问题的高赞回答,觉得很有道理,之后还是该怎么过就怎么过。
3 @. Q9 O  @* n1 q% C3 D你的大脑体验了无数知识的盛宴,但身体却不会立即行动起来。
2 Y) s2 d. I2 X4 r知道和做到之间,差的其实是一个身体的认知。
6 H( X( C3 `% ^不能知行合一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习惯.6 U5 j# u  S% V  }( Y
而习惯,其实就是过去累积下来的记忆。这些记忆不止在头脑中,也在我们的身体中,每一个细胞都储藏着记忆。
# N  A' L9 U+ r! J6 g身体,是过去无数经历累积而成的欲望总和。; v2 Z- W1 Z/ j% G- Z
所以,才会出现:当你知道努力很好的时候,你身体里每一个细胞都在拒绝这个念头。
3 o# h# [/ x" }/ K0 J& C1 P0 y了解了我们无法知道就做到的原因后,对于如何保持长期、稳定的努力,其实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7 z( t& h1 i1 t% T8 P( `5 z) r2 {" W2 B
: F) m0 V, n  a1 J& A

( L4 i+ i4 ^- z0 `$ L
7 z; L3 B+ b% S+ T$ S0 {& P2 n第一味药就是:刻意训练我们的身体记忆,直至做一件事变成我们的习惯。
. U5 ?6 r. G1 q  ^  W一个叫斯蒂芬·盖斯的美国人有严重的拖延症,但他想通过锻炼来获得好的身材,于是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小目标,每天做一个俯卧撑。只要做到了,就是胜利。他这样做了,两年后,他拥有了自己梦想中的体格。; e8 X; n' k1 ]) b; c, U
一个俯卧撑而已,耗时不到1分钟,即刻就能完成目标。无论你当天多么的疲惫不堪、状态不佳,都绝对没有理由完成不了一个俯卧撑吧。
% K3 S- K9 b' d7 T当一个计划威胁不了我们的身体,会让我们从大脑到身体都放松警惕。
, t% i/ R5 ?8 r/ C6 K. L极致地减轻一个计划所带来的压迫性,让我们几乎可以轻装上阵地开始,而开始,才是一切计划可以完成的最重要的保障。& Y, x' O& Z0 f
这个叫斯蒂芬的美国人后来写了一本书,叫《微习惯》。
0 b% v. z- M" U2 N战胜过拖延症的人肯定都有体会:一件需要执行的任务,真正艰难的部分,其实是那个“开端”,微习惯能将一件事的困难程度降低到零,可以很快开始,而一旦开始,我们会做的更多。
6 Q! S% G+ n& \& B. `既然已经开始了,因为想更多的靠近最终目标,我们往往会在已经运行的轨道上多运行一会儿,于是往往超额完成。. c9 X2 N6 U* g2 K) U- L3 m& l7 U
我在今年给自己制定了三个微习惯:1、每天冥想五分钟;2、每天翻两页书;3、每天写50个字。
, ?( m: [3 d5 E5 \+ U这三个微习惯加在一起,总共用时不超过十分钟。在特别忙碌和筋疲力尽的时候,我确实只用了不到十分钟来完成它们,但更多时候,我都能超额地完成目标。1 j' N0 R& V3 {
比如当自己翻完两页书以后,往往愿意继续读下去,于是更多时候,我会每天读上几十页甚至更多的量。我的阅读速度很慢,但它丝毫没有影响自己稳定地一周读完一本书这个结果。
8 i# O8 m1 g) p而每天写50个字就更不在话下了,在生活的随便一个空隙里,我都可以用手机打开一个备忘录,写下一段超过50字的段落。我可以在写完50个字的时候随时停止,但更多时候我会发现自己还可以写更多,因为一旦开始,很多想法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出来。) @. I$ ^4 `7 k4 I3 B3 X
有一次,我因为有事在外面忙了一整天,回到家后什么都不想做,只是瘫在沙发上喘气。忽然想起自己还没有完成50个字的目标,反正也就是几分钟的事,抱着早完成早休息的心态开始在手机备忘录里打字,不知不觉竟然写了2000多字。时间也过了一个多小时,在那一个多小时中,自己完全进入状态,在打字的同时进入到了关于写作内容的思考中去。结束时,内心充满了成就感和充实感。
, }& k( p3 q2 {1 |  I& b这件事对我的启发很大,在自认为身体状态极为不佳的时候,我们依然有精力做出比想象更多的行动,那更不用说我们平时精力饱满时能够做多少事了。这从一个侧面可以证明,一个人的身体潜能是巨大的,只是细胞记忆总在充当拦路虎而已。' j; l: b7 d1 U+ _& J# o8 M  A2 j
! U+ c: N" o! G3 V! J
2 }- F! X1 M9 d# @3 R6 T
' l0 c8 y$ K9 w  X! s

5 [2 T) [* C, o我要给你的第二味药是:尽可能地提高你自身的能量。
" b1 S: g# h$ }4 E. q我所说的能量是指你整个人的生命状态,它包括了你的精力、情绪、身心平衡等。
4 r- K) I1 _3 z. S$ Y% T《自控力》这本书里曾经提及,“自控”本身是会消耗我们的能量的。当我们把自控力用在叫自己起床、工作、与人沟通、情绪管理等日常事务上时,它其实就像一块电池,正在逐步被消耗。1 ~) w" z6 C+ b- Y
当你在日常生活中被过多消耗后,是很难做到长期、稳定的努力的。2 \+ a! F: R& H7 e  f
无法长期、稳定地努力,其本质就是自身能量的不足。当我们没有能量时,没有自控力以抵御周身的诱惑。我们往往无法做到自律,会跟随自己的本能和欲望行动。
0 E% r+ {* d6 y. G- |我曾经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说,真正的牛人会将努力常态化,他们不需要时刻提醒自己要坚持、要努力,他们会把努力融进每一天的生活中,对他们而言,根本不存在“坚持”“努力”这样的概念。大部分人只不过是一种间歇性的伪努力状态。& L6 g9 q# K6 {' J- I7 O# L
牛人也是人,他们也有来自细胞记忆的阻力,但他们的高能量状态足以抵御这些阻力,让他们保持精进状态。: R, u" U1 ~" E( Z0 ]
你与牛人之间的真正差别,其实是生命能量的高低之别。2 \! S. {5 i# J( y) `3 M
冥想,是修复你生命能量的很好方式。
& C1 H) ]$ l6 Z( i: j我在告诉你一个提升幸福感的秘诀 - 九月星辰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491788555 B0 U, N+ j$ g* k4 ]! Q
这篇文章中有详细分享冥想的练习方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查看。6 S5 Z2 z0 I+ E9 m+ `, D

  h& E5 k3 X/ @  }* K4 S% n0 P9 V

6 {7 Q' h" J, K& G% M! j" x7 V) y
( w7 V9 y' B# b! i5 q. X8 u第三味药是:你需要给自己创造更多新的身体认知。( {* I2 i% W+ q7 u( `1 Y) I
世界上有一种人,在自己一文不值,身边的朋友家人都不看好他、劝阻他,陌生人都打击他、挖苦他的时候,仍然坚定地前行,认定前方必有他要的结果。( g1 V! Q. f/ }7 V6 M* B
我们大部分人是只有看见,才会相信。而这类人生生因为相信,最终看见。$ I+ }( R/ t* ^
这种强大的信念力量会反向塑造现实。事实上,信念和现实是相互塑造的关系,当你强烈地相信,会让全世界都让路,最终呈现你要的结果。
) L1 c0 A9 O; `9 ?5 R5 v% J我们普通人很难有这么强大的信念力量。# z/ ^1 H- Z0 l
但你可以通过实现一个又一个小目标来让自己一点点尝到甜头。每一次甜头,都在更新你的身体认知,那些记忆会慢慢瓦解。知和行的距离就会逐渐缩短。& |' M; D" g/ z+ O
那些尝到的甜头,会一次又一次让你确信这个方向走得通,于是慢慢建立起一套坚固的信念系统。
  K3 E6 j7 y+ e" i4 V1 V) ~& l' `. i; T* k

; a, V: Q5 i0 p; ?& s6 v
* i: u. D6 W! J) i0 D, A: v5 g7 @0 w/ V% h3 S; M1 s5 g
最后一味药(同时非常重要):在所有行动之前,你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准目标。/ X. U3 N" f5 E5 I7 P8 u- p" n
在自己真正感兴趣、有天赋的领域持续稳定的努力,好过眉毛胡子一把抓。, m: N( S. a( L& l: r
而一个具体而清晰的目标,是你可以安心行动的前提。0 j( ?1 Y+ W+ P6 o2 m& J( z" N+ V$ ?
专注其实才是核心竞争力。. H  c& \+ ~) R7 F" M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获取任何一个领域的知识都变得轻而易举,但它们只是一个宏大系统中的信息碎片。$ S$ t# y" \4 T3 H' o$ Q1 B
这个时代真正稀缺的人才,是对某个细分领域的真正精通。+ G( S9 O4 R# A
持续在一个领域专注深耕,是你在努力之前需要知道的。4 k9 d+ T4 N) J4 v$ q
- k( T/ h/ U% P( p
; @' ^" K5 j' ^0 H- S1 P2 r1 E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你一些启发!+ Y* K4 I$ t1 m! r, j& c
2019年,我会做一个厚脸皮的体验者,并且开始带领一批小伙伴一起来做自己生命的体验者。愿你们也能在体验中收获有关你自己的真理。
# n2 P3 N4 t. f) A/ C8 i评论和留言有时候不能及时看到,有问题的小伙伴欢迎私信我。/ S& K& s% e! y! f# L9 v
私信“聊天”两个字,可获取私人微信,我会在那里送上一份价值298元的《情感自由手册》~0 D- _  A# L1 D, c$ Q  k. U
喜欢我的话,请关注 @九月星辰 ,一个有温度的自我管理咨询师。
阿邱in | 2021-5-31 19: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跟胖友们分享几点最近的感悟,关于如何更愿意去做事,如何做到持续稳定地努力。
3 ^5 K( N0 G, K" v1 {  v* z& l' Z0 j# x. b: V5 G

4 g5 V% B3 C' b  W8 B/ a2 Z5 Z0 f* A01
  t% l) x7 w' T5 o0 ]大家听说过「二十英里法则」没?它由心理学家吉姆·柯林斯提出。我们来看看它具体讲的是什么。1 P, X6 ]2 W, e: F/ W
美国西海岸圣地亚哥距离某地三千公里,这段路程上徒步的旅客分三种:
9 V0 m( R6 Z: F  ?% \: g4 I第一种旅客,只会在路况佳、天气好的时候全速前进,条件恶劣时,便停在帐篷里抱怨。9 E# T5 a& a1 `3 P( w* O4 W
第二种旅客,不太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刚开始,他们精力充沛、壮志满怀,每天能走四五十公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旅客的身心逐渐疲惫,越走越慢。
4 E! y' r8 N( k0 _第三种旅客,无论路况和天气如何,也无论自身的心情或身体条件如何,每天走二十公里,不多不少。
7 c" g9 ~! ^, o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以及最良好的状态抵达终点的,是哪一种旅客?
( V" @) M. o( ]. H& f; n: {是第三种。4 p& {+ T9 Z. r" `( |- r% ]! r

9 M9 b, C* `7 x2 O5 X0 M
- r7 H9 Q, f2 V/ {3 |6 U023 K0 W$ V4 X' Z/ y
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在平时的学习、工作和一切的努力中,你是哪种旅客?大概率是第一种和第二种吧?
" i) q! w  G' q; G6 v生活中发生的任何大事小事,情绪或好或坏,都会影响你的状态,影响你的执行力。你和外在环境、内在情绪一样,充满了不确定性。就像是看天吃饭的农民,你所做的事情的结果,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没有把握在自己手中。
# d3 @8 `$ ^! w3 l$ B3 F$ j6 h" `% @这会导致,你无法预测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表现没有信心,充满了不安全感。; F+ J( ~! d# Z. e' u
但是第三种旅客不同,在一切或好或坏的条件中,他们自己的心态、努力水平,是始终稳定的存在。( ~. v- t0 `% ]! l2 }
顺境时,不过分用力,以免提前消耗自己的精力;逆境时,不因此沮丧,或者找借口把任务往后拖延。$ K- p# W% H. [! B9 H
# I- |/ m* G, f; n% S
# e0 G1 G( t# T. A% I
032 f' P$ e: A7 c6 i3 C( u1 `
胖友们,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能趁路况佳、天气好、身心舒畅的时候多走点?为什么不能在这三方面条件恶劣的时候少走点?这不是更为合理的安排么?
2 |% o' F) D- k8 T) S& O. O其实之前我也会这么想,但我现在发现,这样并不合理,无法让我们做到持续稳定地努力。
& @  {: A. j2 N9 N. @: r打颗栗子,你要跑步,制定了一周跑3-4次5公里的计划,时不时的,你总会有不想跑的时候,有时间不足的时候,有身体些许不适的时候。# @) N" e# \3 V
那么,这时你很大可能会把今天的跑步任务往后推,等到状态好的时候再跑,反正一周只需要跑三四次。周一周二不跑,周三周四周五还有机会。
  {1 Y9 x' p' G" U6 V但你可能到了周五才真正开始这周的第一跑。如果你的计划,可以被很多因素影响,那么,它是很难被良好地执行的。
0 Y) S# j6 U. t2 @9 J, }
  a# }' B9 S9 h( Q9 p$ w3 I
8 W: ~/ ]3 W; i+ F042 Z  n9 m5 C4 s( ]
而且,身体是否舒适、时间是否充足、你是否想跑,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你自己做出的主观判断。
: E  T5 D" K7 ]6 o  c' i1 U: b人是有懒惰的天性的,就像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旅客一样,如果有太多可供你操作的空间,你总是能找到原地休息、停止赶路的理由。
9 ~- k* `- Y% {不要想着明天补回来,也不要想着今天多做点,否则你接下来总会找借口少做点。
: A* _8 f9 C- e- t4 z长久的作业,最好的方式,的确就像第三种旅客一样,除非有极端情况发生,每天都走二十英里。0 z3 ?% u( I' H$ a( F, Q8 R
让自己坚持跑步的最好方法,不是隔天跑5公里,也不是想跑的时候一口气跑10公里,而是每天跑2公里或者3公里。(保护膝盖)
4 o/ D7 A7 B, g$ [1 c/ Q
, B9 k: h( Y% m% A& V; j# ]: \+ [) {- A6 B+ t) d$ q
05
' z7 H, p  U/ v' w, ]* S顺着前文,我们继续说下一点思考。我发现,给自己找到生活中固定的支点很重要。/ x% g9 Z4 h* U. {: p0 |  a7 g5 f
固定的支点是什么意思?是指,无论发生什么,无论今天你在什么地方,处于怎样的阶段,有哪些安排,你都坚持做这件事,而且一大早起来,就把它做完。
. f) {; t& Q" ^. c以我自己打颗栗子,我生活的一部分,是写文章。大家知道,写作的人,或多或少,会担忧自己能否持续创造。
2 w2 ^; S% A3 ?3 n+ I$ z9 X) P5 D我自然也无法避免。我安抚自己焦虑的方式,是每天早上起来后写1000字。只要我今天早上写了,我就会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和信心。. u, w* @( |& N9 U: {' l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有句话:为了使灵魂安宁,一个人每天至少该做两件他不喜欢的事。8 E0 J$ _9 `, i* w3 P0 p. e
我觉得,更准确点说,是做两件「会让自己感到些许痛苦,但却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充实感和成就感的事情」, H: q6 D3 P) T! y+ N  l( L: T2 K
比如,学习/工作/写作会让你感到痛苦吗?会的。学习/工作/写作会让你感到快乐吗?当然!
& [2 n* ]& y2 d" b, s$ z+ K2 K+ |; @( g7 U

6 w, f1 p3 U, ~% c06
2 G2 a9 f7 n& a! K- b我每天早上写1000字,我给自己的生活,找到了一个稳定的支点。% b2 e1 |4 O( A! B8 c
无论当天遇到了怎样棘手的问题,令人厌烦的困境,这个支点,会给我足够坚固的力量感。我有一些确定不变的东西掌握在手里,我能够掌控我的生活。
6 B6 S3 V6 A3 B+ \0 q6 i, r( Q! [; i没错,它是心理暗示,但的确特别有用:只要这个支点在,我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_& Y8 O& v; p  ^4 |* `; j) `/ o8 C- w
胖友们,不妨试试。要注意的是,这个支点,对你要足够有挑战性,不能是一天背1小时单词这种太简单的。(看着这段文字的你:????这简单吗????)/ H' }. w3 ?, r9 M, P* d. A8 T

% q. s5 d& S% @5 M
+ \6 a6 z; h) b/ q8 m8 ?07# j: x8 \" V1 j& A7 ~  O8 w
再说第三点思考。
, f6 d9 C& ^1 f2 `' n大家平时,是觉得自己状态好的时候多,还是不好的时候多?是后者吧?其实,这是一个普遍的正常现象。, g$ P8 }6 \4 n: L; Z8 V
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所得」,都是在这种觉得「不对」且「不好」的状态中,在不确定中,在不断的犹疑中,逐步实现的。
* P. f( b( v# m* X4 a' ^持百谋而莫决,不如持一谋而急行。. l  L7 @+ H, u! |2 c

6 Y( Y- }9 a; {
& o# s1 y1 q( W/ ~! L0 a6 L1 H如果我们允许自己用低效的、不够好的方法做事,我们反而能够完成更多的计划。
! x+ ]7 i( ^8 ~! F好咯,我觉得今天所分享的,句句都是重点,没法做总结。四个大字:背诵全文。下节课逐一检查。/ k! V( S. Y3 F: q2 l
下课。
% n& m6 P, ~- \; y4 O0 N: _/ V- _' c" x0 f

( F2 {8 T2 v  Z8 C. J( w感谢阅读。0 o8 C$ K4 @( N$ }% b: `
码字不易,费时费心,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还请花1秒钟点个赞。:)2 q( T7 B  o7 e* u6 U$ N( }9 Q
答主:高冷冷(哈工大化学本科丨北大中文硕士丨知乎55万关注)。我有20个万赞干货答案,我的学习类和心理学类干货,获得了130万赞同+310万收藏,在知乎总排名第四学习型答主排名第一
' ^9 M0 b) K# R2 d% c6 v小小声告诉你,我的公众号“高冷冷”更值得关注,我给所有(300篇)干货做了便于查找的目录(在菜单栏“隔夜面包”),学霸养成丨心理丨思维丨方法论,数十万人在这里得到了真正的改变。——我的读者总说要把我藏起来,就是不愿意给我点在看。我好气0.0,只能自己给自己打广告啦。见谅。
李情新趾 | 2021-6-1 04: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延迟自己的获得满足感,改变自己「线性思维」的习惯性认知。在努力这件事情上很多人都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于是当自己努力却没有收获之后就轻而易举地放弃了努力。殊不知,努力和能力积累这种事情都是「非线性增长」的。大多数事情在前期都是十分努力半分收获,只有到了后期才会半分努力十分收获。9 p$ Q7 E% K# e& i( P+ }, O
举个常见的例子,我们在某个方面一直努力但是遇到一个碾压自己的牛人,于是我们开始反思,觉得自己努力这么久也不如别人天生比我们聪明,天生比我们运气好,最后放弃了自己坚持了很久事情。
+ E8 ]& O" v4 Z. `* @3 {1 S) \+ T但其实在那些牛人长期坚持不懈地积累下,他们的能力和认知水平相比我们普通人已经先行进入了指数增长的阶段。你指数增长的阶段即将到来,但你却放弃了努力。
- r4 F0 h6 i+ f$ w$ s5 C能力积累的「非线性增长」 5 s) r: s/ s' g  b6 ~0 [
; {/ O* n2 k2 @5 {# m7 S- f0 L% Y9 }
漫长的学生生涯给我们的思维带来的最大影响之一就是根深蒂固的线性思维,我们总是习惯用这样的思维去理解事物的发展进程。- q! ~* e( O6 ?  U. ~# l3 n* G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世界上事物的发展模式几乎是非线性的。在个人能力发展的问题上,时间扮演了一个放大器的角色,即便是一个微小的差距,再经过时间的积累也会演变成天壤之别,极善于寻找客观原因的我们总会理所当然地将它归因于「智商碾压」「运气好」「机会多」。* @2 _7 L8 D' i# R" d4 `
我在赴美留学和工作时遇到过很多优秀的人才,他们过人的才智的确令我自叹不如。我承认其中不乏超高智商人才,可难道我们这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就是白痴吗?
  X8 F: ]7 i4 f5 b. d不妨分析一下,当超高智商人才和普通人共同进入职场,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时,前者的聪明才智可以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先发优势呢?是 20%?还是 70%?或者是普通人的 2—3 倍?其实真的没有这么大的差距,所有现在叱咤风云的职场「牛人」都和你我一样有着青涩的「职场初级阶段」。2 t! h; F4 r) N; ~! l; o
但几年之后呢?那些优秀的人在能力和认知水平上可能会是普通人的成百上千倍,甚至更多。强者越强,弱者越弱,个人能力发展的「马太效应」初显,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其实,由于那些优秀人才长期坚持不懈地积累,他们的能力和认知水平相比我们普通人已经先行进入了指数增长的阶段。 8 f' ^8 w/ s+ ]( u: e7 I, R4 O( \
认知成本与认知收益
# n# w3 t  Z+ C& w" d7 J7 [  N! Y2 A" y* @' d
不同于传统的线性增长模式,与我们能力增长相关的认知收益和认知成本的比值是会呈渐进性增长的,如何解释这个概念呢?. h5 e+ k$ t+ o. W" @" p2 y
其实客观存在这样一个过程,初期在一定时间单位内,你付出努力之后的效果和收益是很不明显的,但当你的知识和能力积累到一定层次之后,你对新知识的认知成本会急速下降,也就是说你的学习过程会越来越轻松;更加妙不可言的是,你的认知收益还会急速上升,也就是说你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聪明了。: r! H2 n( Y& Y' A- @
在这双重利好的影响叠加之下,收益与成本的比值将不断增大。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牛人」大多有坚持和专注的品质了,原因很简单,如果你做一件事情越来越容易,收获却越来越大,你有什么理由停下来呢?这才是我们和那些「牛人」之间从本可以望其项背到后来与之判若云泥的客观发展过程。
4 N8 c/ t7 {8 W6 j我们不妨从英语单词记忆与英语能力的提升这个角度来量化演绎一下这个「能力鸿沟」形成的过程。7 O+ O1 i( D7 I: `4 K- a
先假设两个虚拟人物,王小达和王大达。这两个人物的初始设定是这样的:我们先说王小达,此人不学无术,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大脑里就是一团糨糊,完全意义上的「零信息存储」。我们再来聊聊王大达,此人上通天文,下晓地理,而且光英语单词就有约 1 万个词的储备量。
( N+ K8 ]" E" A! U5 t7 S这两个人要同时学习一个单词:nepotism(名词,优待亲戚、重用亲戚、裙带关系的意思)。这个问题对于王小达来说,对这个完全陌生的单词产生认识简直是难如登天。这 8 个字母,对于完全没有任何英文基础的他来说,相当于 8 个无效、无序、无意义的零散字母信息。这个单词对他的记忆难度大家可想而知,同时遗忘概率也非常高。) [+ S( C8 l$ f# V. n4 @
无奈之下,王小达能采取的学习策略就只有高频重复,将这个单词抄写 100 遍后,我们姑且认为他完成了这个单词的记忆。然而一个更加残酷的问题接踵而至,记住这个单词对他来说有用吗?0 A- }7 V6 N7 I# O; U3 |, B' }
答案是基本没用!只认识孤零零的一个单词,他只是从英文单词积累量为 0 升级为英文单词积累量为 1 而已,高成本低收益是对他这次单词记忆过程最贴切的总结。 ; b* Y  g" n. F7 T3 D2 }
但对于王大达来说,情况则完全不同。首先他看到词后进行审视,这个单词对于他来说就不是 8 个无效、无序、无意义的零散字母信息。了解 communism(共产主义)、cynicism(犬儒主义)这两个单词的他会立刻辨认出-ism 就是表示「主义」的单词后缀,所以结合单词本身的意义,他已经完成了这个单词 50% 的「0 成本记忆」。
, x4 E7 O4 g- D& c6 M- @再来看单词前面的四个字母「nepo」,他记忆这四个字母的方式也很多,其中一个选择是利用历史知识进行联想记忆。「nepo」与 Napoleon(拿破仑)的前四个字母几乎一致,而了解欧洲历史的朋友一定都知道,拿破仑皇帝在全盛时期,横扫整个欧洲,大部分欧洲国家的皇位基本都被他的亲戚占据,
& [4 e4 D4 o9 v他的作风不就恰恰符合重用亲戚、裙带关系这一含义吗?所以我们记忆这个单词就可以假定认为人们都以拿破仑主义来代表裙带主义。8 k: s$ _) w0 S  j' s( ~
学习与认知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将未知的信息与大脑内已知的事物进行连接。我们为什么喜欢将人贴上标签呢?
; S8 ^+ A1 S" b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 Y, a, w% P" r????App 内查看
刘阳206 | 2021-6-1 14: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不就是指的自律吗?! V% A' l7 ]* v( J
你觉得没法持续努力,根本原因可能是:你觉得这事情不重要。8 S, _& P6 T& d8 {. c* F+ ]

  m( m+ J2 J$ p: m% f- q% e& W1 f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不够自律,本质上是: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更不知道自律能带给我们什么好处,那自律又从何谈起?
! A1 M5 H/ w' K5 y* K$ S4 ]; k  Y5 h我曾经看过一次TED关于如何自由掌控时间的演讲:
% g! L; H! w7 Q9 M8 w 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1.jpg ( D% j8 a2 B+ B
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TED
) f+ \; O' a- t1 ~9 t) x7 zhttps://www.zhihu.com/video/1045382423000481792
% f% ^* @, j' J里面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对:当我们认为一件事情不重要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没时间去做。
2 X# x; `# x- l; T) [0 ^$ |  v例如大学前两年,我认为大学里的社团没什么重要的,也不能让我得到实质性的锻炼,于是我干脆不去参加社团,而是选择出去打工兼职,去赚取一些没有任何卵用的经验。  T" F% {: Z8 B& j4 i# O3 o" f
直到大三我加入一些校级的社团,去负责企业就业的工作,我才发现这事对自己有多么重要。
8 K3 s$ {0 P7 _$ B: X* d3 t在社团,我可以直接接触企业的HR,拿到内部第一手的资料,这对于我以后找工作,简直是莫大的帮助。
" b0 p* Q0 K+ B# z我还记得当时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我们学校招聘的时候,我负责的接待他们——从刚开始的场地申请,到后来的校园宣传、现场布置,都是我亲自找小伙伴负责的。. v/ ?, B+ o- o
每天兢兢业业,特别自律。( ~: J# `4 B. N' k* V
后来这家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超额完成指标,当场就给我说:“小强,如果你有天想换工作(当时我已经有其他公司的offer),我们公司随时给你留一个位置”,这件事情给了我非常大的触动。+ ]# J; B* e8 W
当你认同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才会选择去做,而只有当你得到反馈的时候,你才会真正认同。
% s8 v8 h6 p* F) Y6 m( G# d5 r就好比很多人大学的时候,就会被一些学长灌输一些概念:成绩没什么重要的,能毕业就好了。
; p( {9 [  p- U他们从内心就是抵触学习这件事情的,更不要说会花时间去做了。! Z. W6 `% s8 q: M  I+ P, R$ F+ K
所以,我想跟你分享的第一点就是:找到自己认同的目标
, i6 k& b: t& s- N+ z, m; b) I想一想,你未来是想直接走向工作岗位,还是选择读研?
& y7 m3 G' f5 `9 H' `如果是直接走向工作岗位,你想去什么样的行业和公司,应该怎么样才能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拿到更好的offer呢?- g, e; p2 M) j0 m: B
如果是读研,是选择保研本专业,还是跨校或者跨专业保研呢?
9 ^( a9 k4 I, {  t关于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希望你看看这个视频:如何确定自己的目标7 }$ M$ @( r3 [1 ^7 ^7 X" y# H6 W
找到目标后,就能自律吗?5 n& r0 I5 a0 D
——显然并不能。4 T- @1 p6 o. j% @
刚毕业的时候,我给自己立了一个目标:毕业5年内要实现年薪100万。
# P# i$ a. l. T6 k7 ^0 _: u在目标设立之初,我很激动,脑补的升职加薪画像仿佛就在自己眼前:; m  a' x' Q# w. B6 [2 D- S) K- Q0 s/ \3 V
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2.jpg 激动完过后,我却没有任何行动上的改变,为什么?3 c+ |0 x, C% \5 E
原因就在于:我虽然想实现这个目标,但是由于目标太过遥远,具体应该怎么做,才能达成目标:我完全不知道。% o: W0 c; X' x1 w3 V/ o
既然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又谈何执行呢?
4 D+ Q/ c# ]: M# c6 z! ]直到后来,我开始学习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方法,才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掉。" u; J, x0 A% ^/ ~# A# m
现在我就把我实践过的方法告诉你:
+ E4 i6 n, E6 q! s& u2 x' S当你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比如今年10月,要学成一项技能(例如写作)/ [* B8 {: b  S  x% S
这个目标现在已经成为了你行动的指引,但是记住一点:人天生都是有惰性的。3 p, v8 _! y  P! m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你可能会给自己设定一些阅读任务,然后开始写作。
: N; K- R4 R! H- |1 N但是几天过后,你就会发现,一旦断了,就很难坚持下去。
9 P0 I3 ?. D  X# i! W3 @所以第一点我想告诉你的就是:3 g. L6 j1 r8 z. t! v& {

; j: O- B5 q; F5 h- ?3 x
" X, C5 x- G$ C+ p5 l6 J9 h/ ~- _一、你要学会量化目标, U- }: y) o+ y0 ?! c; U
还是拿写作举例子:学会写作,其实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1 C" v7 z2 s0 V: s7 c, E) P3 U, I( t
是随便写出一篇文章?还是1个月后,写出一篇故事型的文章,发布在各个平台,获得10W+的阅读量?
) M) E' i& H, H0 Y- [# l+ Z3 M9 h: O, I显然后者才算是可量化的目标。
- \9 h2 o& a. s' d4 e一般来说,可量化的目标具有“SMART”这样5个特征:  a4 S5 B6 b3 D
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3.jpg 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就应该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给出具有的时间限制,制定一个可接受并且可实现的目标,并且可以用具体的指标进行衡量。
# L: o5 z! z( Q/ N* a也只有最终目标是可量化的,我们才能清晰地认知这个目标,让目标来指引我们的行动。: b( R3 a  J0 b9 f, Y$ N
但是目标设定过后,如何行动仍然是一个大问题,所以:& o7 O6 j* U2 o; W4 N+ P9 q* o

& g9 Z* n& j& c' y2 Q
* w4 W% X5 W) a8 P9 @! g二、你要学会分解目标
1 c  v$ \" _& q1 `4 L很多人的目标设定没有问题,但偏偏中途放弃,罪魁祸首就是:不会分解目标。
  Q6 ]$ S1 K5 _# n& W, }; c不妨思考一下,当你设定了一个清晰的目标,比如:6个月内成为公司部门主管,实现收入翻番。5 K5 r; A5 Z0 d
但是怎么去实现,很多人就犯懵了。3 u7 Z! U+ d: F8 K) m3 |; a
很多人的做法就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好好努力,埋头苦干。结果努力半年之后,发现自己似乎没有太大的进步,升职加薪也遥遥无期。
* ], ?" y) Q4 K显然这并不是明智的做法。
3 d0 S! w5 J' y5 ]+ F5 T# Y; S正确的做法是:目标设定后,你首先需要的,不是给自己打鸡血,而是把部门主管的职业技能进行拆分:比如拆分成A、B、C三个技能。
+ z. v& p4 n! g) }2 |" T然后对照自身:看一看自己离部门主管,还有哪些方面的能力差距。
  g+ v2 ?' P% K* `知道能力差距以后,你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充电,缩小与部门主管之间的能力差距。3 u# D+ y$ C+ @# S2 `% D
但是,这样分解就完了吗?+ ^! R9 W  [2 W/ o" Z- y
当然没有!
/ n; `8 D8 `/ L2 K0 A0 ^知道能力差距之后,你还需要评估,自己花多少时间,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能够掌握这一项能力。从而细分到:每个月应该完成什么目标、每周应该完成什么目标,以至于每天应该完成什么目标。
  I8 C- U% V) i6 N. a# ~  v8 z 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4.jpg 这样分解的目的在于:便于印证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为实际行动建立清晰的指引。
- ]# t8 ]1 @: F9 f7 h6 l2 N8 k8 H) w完成目标的最终结果是:你已经具备了主管的能力,即使公司没有资源让你马上晋升,你也可以通过储备、跳槽的方式实现晋升。$ X0 [% `$ R- c) W! i, P
8 A* E, H: F+ Q) Z3 z6 i2 _

& J8 \. d. l$ c8 M6 s- D: L" }三、目标—执行—反馈的正向循环, Y+ b( ]# ]1 U+ _( P8 f4 b+ I# S
也许你会说,目标也设定了,也进行了每个阶段的分解了,但还是无法长期坚持,怎么办?  I1 d* \4 a7 [* n4 U* i: A, A
导致这个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两个:5 k( @8 a5 _# `
1、你的目标设定得过高,你现阶段没有办法完成,或者完成起来非常痛苦
) H; [* E/ U0 J2 w8 e( Q《蜥蜴脑法则》这本书中提到:我们每个人的大脑当中,其实都有一个内在蜥蜴的存在。, A0 k/ G1 [3 o( a) _, F
它脱离于我们的意识之外,被称为无意识思维系统。6 C8 |& g2 U& v* d# r, R  a
而这个无意识思维系统,总是倾向于得到快乐,避免痛苦。所以人类虽然自诩理性生物,但事实上,我们在做大多数决定时,其决策过程与低等脊椎动物蜥蜴并无太大区别。! I* P4 s9 f: ?% F. a- j- p
如果我们的分解目标过高,我们的蜥蜴脑认为这个目标完成起来太过于痛苦,就会产生逃避心理,找各种理由来终止我们的行动。! q% I* S, ?# F( w! f( W: ^/ D
所以颠覆式的改变,只会让人很痛苦,很难长期坚持。
& \( O  l4 q6 ~5 g# X+ ~" D! F遇到这种情况,你就需要审视自己:目标是否制定得相对合理,能够让自己在达到某个临界点之前完成?
. b. ^0 p# V( D/ {% H最好的办法不是痛苦咬牙,而是把目标调整得相对合理。# w( z3 G2 V7 s7 _6 Y
2、你完成这个小目标过后,自己没有任何反馈, d! C1 n! H: A! t: p
当你完成一个小目标过后,常常会觉得:自己没什么实质性的突破。+ {& y2 `2 A7 R" C8 h* m
这样反反复复,很多人就坚持不了多久。5 i1 P' ~, i) `' k
其实这是因为:我们完成小目标后,没有得到即时的反馈。% ~. n! L! c+ J8 I! A4 ?
想一想,为什么游戏能够让人上瘾,从小boss杀到大boss,然后非要通关才罢休?
% K9 W" F% [1 M) V因为每杀掉一个小boss,你都能获得即时的成就:这个成就可能是掉落的装备、可能是你的任务进度条、可能是大幅度经验的加成......
, \% x* W) c% i8 p8 e1 ^总之杀掉这个小boss,你一定能获得比平常更多的反馈。. ]+ M8 h6 N+ i, K$ ?- S+ W& _
而游戏设计的上瘾模式,同样可以复制到我们的目标管理上来。3 w9 u3 B/ p2 A1 s
在目标设定后,不如为自己约法三章:今天完成目标,就奖励自己早餐加一个鸡蛋;完成一个小目标,就奖励自己一顿大餐;
  |2 Q6 \" ~3 _8 m" ^6 @如果不能完成,就会受到惩罚:比如今天不能玩游戏、不吃晚饭等等
) D+ ^" f: O: _- T: i总之就是:不管目标完成与否,都设定一个反馈,奖罚分明。% x+ D6 A7 e# i1 `
这样做的一个好处就是:不断完成目标,会带给你的持续的奖励,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你会开始把完成目标,的成一种习惯性动作。2 ]# e4 m3 j& |1 [  {" r+ T8 D
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5.jpg ! l4 W* C. W4 v, _  O
1 R: a6 }! V8 c& m: w" H
四、运用承诺和一致原理5 f7 o! J/ t! x' W1 B! `# Q+ l
《影响力》是一本心理学的著作,里面提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
* `8 z, v& [- t6 k人人都有一种言行一致的愿望,一旦我们做出来一个选择,或者采取了某种立场,我们立刻就会碰到来自内心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按照承诺说的那样去做,在这样的压力下,我们会想方设法的以行动证明自己先前的决定是正确的。: M) w' R0 T/ z8 J8 n
简单一点就是说:我们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如果没有做到就会万分痛苦。
, a& c' K# N% k; ]9 M0 ]/ E5 v在《影响力》中,这个原理叫做:承诺和一致原理。
) h6 |7 X9 @/ @其实这个原理,同样可以用到我们的目标管理方法上来:
5 B: G1 z/ u# y+ `! e( p当你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之后,尽可能地把这个目标告诉所有你熟知的人。
" V4 F9 p9 a; G为了避免当众打脸,这样当众做出承诺之后,绝大部分人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达成这个目标,从而保持自己行为和承诺的一致性。6 d5 M$ o8 z/ ~- P& G

3 Z$ m: `$ q: e- ^% f1 s) U; U; M6 v7 x, v) K0 P
最后,再复盘一下这几个方法:
4 t& P$ K) ^9 Z& X
    一、将目标量化;二、对量化的目标进行分解;三、对目标完成与否,设定即时的反馈;四、尽可能将自己的目标告诉自己熟知的所有人;0 Q) c. E4 C5 E2 B9 ^8 V" |' c
相信我,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你的自律能力一定会有大幅度地提升。6 t* n2 U3 j1 X$ }+ U
作者:小强——斜杠青年|知乎专栏作者|创业团队运营负责人
( Y: K6 H- N6 O! S) u微信公众号:小强职场说
山里人家50 | 2021-6-1 22: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要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只需认清两个点:接受意志力的有限性,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
0 L  @! t/ x8 C5 X: X% h& H" d: B4 M
  L9 e$ m) v/ \; J
0 V9 _1 ?( k/ T4 ]' I+ }一、
- n' N! o' L9 T0 W* \5 _) l以前,我和提问的同学一样,兴致高的那几天,每一天学习状态都非常好,努力一段时间后。
: v, n. f$ ?9 B$ j想着自己已经努力了很久了,该休息放松一下了,于是这一休息可能就是好几天甚至半个月。
+ N* \, A* Q, e, S1 T6 T9 k等到醒悟过来时,发现自己的目标任务还有许多没有完成就有一种紧迫感,然后开始嫌弃自己。
5 j8 y' z( d& r0 d2 q( L1 k+ Z5 n! ~

5 B8 Z6 l0 |' q4 T然后学习...休息,重复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日子。: _6 Z! P/ R  X. R: A. ?6 f
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1.jpg 图片来自网络 | 侵删
7 B" g% o- v  s  s# W& }这样的状态直到大二,因为一件事才让我的这种状态发生了改变。  ^( j' [# k! ~" J
大二下学期我下定决心这一次一定要把计算机二级VF拿下,所以在距离考试还有四个月的时间我就开始刷题了,主要前面三次考试都没过,对于这个考试已经快没有信心了。
# Z( Q: x' v: M2 O9 X结果前三个月我老是刷一会儿题,就开始玩手机,或者一个推送弹出来就转移了我的注意力,眼看只剩一个月了。
% x# L% Z9 \6 J1 B% \, t我哄骗自己,一天只要刷一套题(1小时内就能完成)就可以了,以前给自己定的是5套,但是前提是必须去图书馆刷题。& i' C4 z' N9 ?$ |" _  n
很神奇,剩下的这一月,我每天都很轻松的就完成了任务,因为想着只要刷一套题我就可以回寝室看剧和朋友出去浪啊之类的,就很想快点完成任务。
( p' s1 k5 `& P1 Y事实上,我每次到了图书馆做完一套题还会再继续刷几套,因为想着既然都大老远背着沉重的电脑都来了,为何不多刷几套呢。/ P0 G9 p4 ]) E' \& e
最终,二级不仅过了,这次经验在后面的考试学习中,也给了我很多的帮助。# h  k' e) i0 P
0 n+ W: A& a5 z$ H" z1 m6 g$ L/ H

+ g5 z% n5 ?! @# k2 u( z/ r' r直到后来读书,才知道自己是遵循了【接受意志力的有限性,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这个原则。( c( v% Z9 a% C! p
1 y5 i: P8 ~, B4 F

! t+ s( C8 {6 k9 t9 i二、
/ b6 g2 e6 T, z5 Y; c! D意志力是有限的,我们要学会利用它。& ^' r% ^8 t0 [8 P* |+ W' N
我们平常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好好利用时间、利用金钱,却很少听到“利用意志力”这个说法。
& M, ~! w4 p6 c% T% D& A/ U
" ?, e$ G$ A1 W$ F/ L+ P# V0 V, D1 w, V) m
大部分人在早晨起床之后的意志力是最好的,然后随着时间的流逝,意志力被慢慢消耗。当然这个规律也有可能因人而异,不过有一个原则还是通用的,那就是掌控意志力的强弱规律。

$ ?  R$ B3 P' {8 R3 e$ Q$ P
$ ~' h! S; D9 w# v& a2 ?" o意志力的强弱规律,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记录得出,观察自己什么时候意志力最强,在什么时候最容易放弃。通过了解自己,更合理的规划日程,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意志力最强的时候去做,也方便在意志力耗尽的时候克制住自己。
) m. `" `& |0 e9 @% n6 b; N$ y8 V3 W$ s2 m
- T) y* R3 M  L1 I
三、
7 c+ }; s1 P3 x8 U* s. W) W8 \  H习惯成自然
3 T7 T% k) L# K4 s1 i# D+ I, {这不得不说起自己的黑历史,大一的时候减肥,网络上流行的减肥法基本度试验了一边,终于瘦了20斤左右,But,一个寒假,让我20斤不仅涨回来了,并且还在这个基础上附赠了几斤。
) w. s. x. K- ~9 e" w# ]然后又开始了减肥功课的学习之旅。1 ^3 ]9 X8 H- r* r4 c, }
后来终于找到了原因——吃得太多,导致把胃撑大了,超过身体本身所需的能量,那就只能长成肥肉了啊。
% x+ q, n, T2 ?- A刚开始吃少了,真的很痛苦啊,半夜饿得睡不着,然后那段时间也促成了我早起的习惯,因为早点起来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早餐了啊。& B5 ]3 X3 B  H9 ^5 e, a0 S
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也不用再继续的克制自己了,因为已经养成了习惯。
- w7 d8 {8 F  R# M现在每餐的饭量只有原来的一半,吃多了反倒还不舒服。然后减肥后至今三年没反弹,也没落下什么病根儿~9 @  s& |4 Y: i9 o9 f) h( @: K" ?
) Z, x" C+ c' ~3 K
* B) [% `1 j( z# m* R
推荐大家看一下这个TED视频,养成习惯的力量。5 B( C1 K4 \, c: P# A  t: T
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2.jpg 4 V) @/ \& F& V
TED-养成习惯的力量) k# n! y. S/ g2 |
https://www.zhihu.com/video/1045775157079220224+ q% D' H) E. E- z9 ~& h! _# \% h

- N) D4 e. ~. _" ]( f. k
+ C; y/ R" @: n7 x& U四、【另外再说几个保持持续努力的方法】: V3 U% `' B# o6 K

/ l/ ]/ u! c0 h7 L3 {6 p9 n% l5 v2 p  Y8 {# ]% H. R$ a' K5 z8 ?
1、设立可量化的目标,然后分解目标,具体分解到每一天能做什么,执行的过程中进行反馈调整。
/ G/ @8 L- X8 C* K: @/ x
比如,这学期过英语六级并达到550(总目标),准备时间四个月,第一个月背单词3000个(分目标),第二个月开始训练听力,第三个月开始训练真题,第四个月作文以及综合训练。
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3.jpg
& z7 n5 k8 T5 r; @4 v# @" ~. K9 G, R3 m" l/ `
以第一个月举例(分目标分解):每天背100个,并且抽背或者听写来检测学习效果。( c( q% f& w* {9 B& @( V! U; b) X; H* o
反馈调整:若每天100个单词,监测下来,只记住了10个,忘了90个。证明难度太大,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减少,最终调整成最适合自己的状态。
要是其中一天没有完成学习计划,没关系,后天接着来。就像爬楼梯一样,你的每一步都是在向上迈进,停留一天,并没有多大影响,总体趋势是向上的。  `6 I# K6 ~9 G- T+ n* r# |
把它变成一种习惯,得失心不要太重。: {0 R- g  R7 B. B4 D
: X$ c# b, m2 W* ~+ r( _
& ]6 C2 n  n- s7 p) P1 S) Z7 G
2、每天写to do list,并且按照紧急重要四象限法则来区分顺序,然后按照象限顺序进行,每完成一个任务打个勾,也会增加自己的成就感,更利于任务的完成。
' @  {: d- S- G0 z5 L& Y: t
这里有两个小tips:
% W- c: _, p  C6 [5 `, {( Y2 j, P; m. {; fa、对手机能合理利用的,推荐一个app:滴答清单,很简洁;沉迷手机的建议用手写to do list。( r+ Y5 u. O8 Q* W9 ^
b、对于执行困难的同学,可以每天先挑一件最简单的事情来做,帮助自己进入状态。万事开头难,只要开始了,就在心里暗示自己,今天已经完成一件事了,再坚持完成一件吧。
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4.jpg 4 Y+ G& d. S; w+ y- Q
  U  D+ |& l: l" }
3、强制约束,避免诱惑。9 P( S6 o( {. w5 a
总是控制不住自己会玩手机,那么学习的时候就不要带手机,将手机放在寝室或者让自己的闺蜜朋友给自己的手机设定一个密码,学习任务没有完成时就无法接触到手机。
8 M- c! P4 g+ l7 X2 _7 Z1 J) m6 a5 r: |! X# }
% o/ v5 Z0 q4 ^6 t# A
4、与自律的人交朋友。古人就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一个坚持学习的朋友在一起,每天和他一起学习,你也会深受他的影响,慢慢的养成习惯。
! E4 R! F" @8 j) T- |6 y- }# n  ]; O0 ^+ c' x$ y; `# }* ~

  o2 {2 D9 k* S0 b你有什么好的坚持学习的方法吗?欢迎在评论区补充哟~
  O; A( |: d+ N: S! u% z" S4 e+ M
8 R) b, |; ]$ s' L; n
分享一个有用的回答:
* b& z5 ]9 {* ~' Q8 O8 A, h; o碎片化时代,有哪些高效的学习方法?说了这么多,行动才是关键!# z( o; Q( A* O2 e: X1 _
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5.jpg 不要悄悄收藏,点个赞再走吧,码字不易,谢谢~
欧叶思谴 | 2021-6-2 02: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写这个回答,我花了近6个小时,6281个字,因为这个问题不单高频出现,而且确实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长期主义”(长线思维)的重要性。  T; c2 K1 E* L* V, g% R4 ~
希望本回答对各位有所启发。9 }8 T0 }. m* F. ?
P.S. 阅读本回答预计需16~19分钟,不建议碎片阅读,也不建议“只收藏不点赞”~
7 B0 f+ H9 n, h! g5 [8 x) ^! `  l; }9 n

' T) r  p$ H7 q- u1 o* D) O5 q先上脑图。2 j, F' t* \- u$ \4 g
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1.jpg 2 Y: |$ `! |/ i. E0 c. ?. I7 {$ ]; w
5 d0 B. c" Z  a! q8 m6 Q- P% X
在《【析】世界四大学习法(全文共4141字)》完成之后,许多读者留言倾述“坚持不了很无奈”,为此我将通过本文将关于“坚持力/执行力/毅力”的心得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们。: Y3 J4 |  `" a( S) w! v  m( ?
陈思炜:【析】世界四大学习法(全文共4141字)
9 h1 Z8 ]7 R( i- [5 o2 u* Y) y
2 R8 a  e  B, K 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2.jpg 1. 定位5 ~  {6 z/ V( S* W* ?0 V

/ K1 U% Y9 L* Q& [8 C/ S- a6 R除了老生常谈的“方向”问题,非常必要的另外两个部分便是“目标拆分”与“思想建设”。$ h5 }' f$ B9 I- {! P
先说“目标拆分”——这部分的设定与“3.执行”阶段的“难度调整”息息相关,从我们早已习惯的舒适区向外迈步的过程中大多数人的通病便是——步子太大,或是执行不力,又或是因难度过大挫败感过强而自我否定和半途而废。因此,目标是必须要拆分的,但我们必须要意识到我们在定位环节拆分的目标有可能是不够合理的,所以在后期执行环节开始前务必做好“思想建设”,即出现“乏力感”或“退缩情绪”时先别慌,看看是不是目标拆分的有问题了。8 M# L1 G" r# {/ x3 k" E) X# G5 X
举个例子,有的学员给自己定了目标每晚读2小时书,而实际上受课业压力(比如期中期末考集中复习阶段)或工作压力(一些紧急的大项目赶工)的不确定性影响,大白天折腾累了一到晚上一想到要读两小时书就压力山大。这就是典型的初期目标定的过高的案例。

0 k* v4 x) d4 v5 `- ^1 w
% E/ n! ~& Z4 j7 `+ m2 ?; m; R我们知道,一个人每天的专注力是有额度的,一般来说4-6小时高专注度的学习或工作就是大多数人每天的上限,如果安排2小时的阅读任务,在阅读技巧尚不足够,知识储备单薄的情况下更是举步维艰。这时不妨把每日阅读目标下调到45-60分钟,很多学员反馈说一旦打开书本,能坚持45分钟的占到大多数,坚持不到30分钟的占极少数,毕竟此时的阅读是发自于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 z; c6 o# x" ~: y3 h5 u1 H# P% [* |; S
9 C0 `0 [, I; O+ p& {# A
万事开头难,当发现阻力过大时,不妨下调些难度,先动起来再说!7 G, d) |+ J) u; B- v+ E3 T4 O6 x

. B+ n5 F3 L! ^$ W' s9 [) |5 |) U
“思想建设”分为两类——1.对自己(努力者)的思想建设,2.对他人(努力者)的思想建设。
  K1 X$ S. M: D+ L如果努力者是我们自己,尽量在开始朝规划方向努力之前先明确自己的「大方向」(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是否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科学的、客观的且相对最优的。
0 x- [0 [6 Z& x" z% h
P.S. 受过我指导的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咨询的学员们应当很清楚,我提供的职业定位思路是在全盘托出所有的可选项的基础上,通过排除和比较得出的,因此,在回去复盘我们的咨询逻辑后如无异议,应当坚定这个方向,这样就不易在事后执行阶段面对挑战和遇到瓶颈的时候“是不是方向不对?是不是还有更适合我的路?”般地自我怀疑和半途而废了。

& J1 m) n! O8 R) J- K* Q
; J# o( J5 K. W# }$ C0 e% V如果努力者是他人,那么作为指导者,我们自身首先要明确且坚定「大方向」及规划,并对努力者做好足够的思想指导,定期总结复盘巩固。' j9 _, i8 n; n5 Q$ H
举个“不做足思想建设”的反例就是,全国3000所高校,公认的大部分高校里的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学习热情,上课想尽法法翘的大有人在,下课想尽法子玩的比比皆是,考前心急火燎地盼着划重点,考中艺高胆大地开着外挂。有没有想过这都是为什么?7 {2 C# k/ J  n# }

( T3 R$ s2 d$ l$ L4 B9 O' h* ~# H除了“学海无涯苦作舟”这类外因,更重要的其实是学生们内心的空虚!没有多少学生真正明白,经历了高考的炼狱般折磨,进了大学还要拼命努力学一门门课是为了什么。学校本应有责任联合生涯办公室、就业办与教学岗位的老师们一起让学生们明确读每一门课程(至少修读每一类专业)今后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今后可以从事哪一些具体的工作。
5 w8 z0 v- f- ?( |: T; ^6 g! u# @& n
如果这些方面的思想建设可以事先铺垫好,这样的现象一定会有巨大的改观!既然体制内的教育无法做到这一点,我们该做的不是别的,而是在此之外寻求适当的补充。关于方向的问题,可以在我的专栏里找到大量文章参考,这里先不展开了。
( S1 ?2 e% o5 q1 ]3 F  R  L% c' c

% w4 T" b5 c6 K: P8 v 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3.jpg 2. 规划
2 z! P7 [# E: b  y
* D2 [  V7 l: h7 X9 Z( J所谓“任务内”规划,与第1点里“目标拆解”异曲同工,即,明确“做什么、什么时间段做、什么时间节点为限要完成什么”。
( s5 A4 ^' I( S; U+ F& A. b* E已入职场的朋友可能大部分都听过“今日事今日毕”这句话,其实指的就是“周期和节点”的问题。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的职场人士都有年度、季度、月度、周度工作计划的制定习惯,拆分至每日,自然要求“使命必达”(事件管理概念中一些重要非紧急、非重要非紧急的事情视情况调整),任何一天中拖沓或耽搁下来的工作量都可能对后续安排造成挤兑,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影响阶段性目标的达成,更严重的可能会形成自我怀疑和否定。
% {8 C" ~/ Y( G
+ d- [% Z8 ~, }& {9 K
! Z( h, a7 D% @. t0 \' H: _至于“任务外”规划,指的是要做好多个任务间的合理统筹与分配,既要避免“头重脚轻”,也要规避“过度平均化”。; T5 E+ `8 d4 k# F" ?' {% C
举个例子,如果我的目标是今后毕业后从事职业A,那么在经过充分调研后得知了大部分知名企业的相关岗位在应届生招聘过程的具体要求后,我得出了“GPA3.5、实际上证书并不构成敲门砖、实习经验最为重要“的结论,那么我会——
    首先,校内学习过程中将GPA的目标定在比3.5高一些,比如3.6,追求“边际收益的最大化”,而非刻意追求极致高的绩点(3.6基础上没多0.1所需要投入的精力幅度都是大幅递增的),尽量在选课前做足功课,谨防一些看似“能学东西”的课程,如果其在目标职业的展业过程中涉及比重极低,那么可以考虑放弃该课程的学习,要知道,实践出真知,今后连用都不怎么会用,课内再怎么学无法真正消化不说,更是容易迅速淡忘。其次,远离盲目跟风式的“考证敢死队”/“社团万花筒”/“竞赛小霸王”,将尽可能多的(82开,至少投入约8成)精力投入在有助于实习和毕业求职的事情上,包括但不限于:参加与目标职业强相关的社团或组织,有针对性地参加目标职业相关的讲座/沙龙/论坛/圆桌/座谈,与拥有近似职业目标和职业规划的志同道合群体结伴为伍,向目标行业和职业的学长学姐讨教经验,与拥有潜在实习资源的校友、辅导员、导师、生涯办老师、教授、家庭成员、家族成员建立并保持联系以获取潜在的实习机会等。
    ; x& j& d. T. I* ?' d$ c0 Z1 }( q

2 Z6 d0 F6 p9 D# N9 {
! @) K: S  U$ k+ h  r9 R9 Z7 ^ 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4.jpg 3. 执行7 ~4 K% y0 r. j/ d' r

1 z3 U$ ?2 }) A" u+ G1 T3.1 奖励机制
' Q$ k9 t, S* T0 @; k# m5 P3.1.1 反馈性
1 U; ~! j; P0 u. `) P有执行必做反馈,有反馈必做复盘。不论形成的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都要积极消化给出“反馈性的奖励”。条件允许的话,最好有“导师”相伴,虽然这个导师也可以是自己,但当局者迷,很难确保客观性和持续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最好有合适的旁人辅助。
6 ?. O( R& u6 m( w+ l9 l& x# x! C# u- N/ J- K) S
" j* A% b9 I2 V- B
3.1.2 确定性
. ^6 c; V/ |$ p5 _" ~* ]( o1 u* k制定奖励机制要明确达成什么目标即给予怎样的奖励。来一句“只要好好学,一定给你大大的奖励”去“画饼”,远不如“只要比上次多考10分,就奖励某奖品1件,多15分奖励2件,多20分奖励3件”来得让人有目标感!9 n& ~/ o7 ]" u6 p& B
类似的,在求职过程中,我们一样建议求职者注意雇主口中的激励是否能落实到纸面上,对于停留在口头的承诺,不论如何铿锵有力义正言辞,不是打八折去听,而是几乎可以忽略。既然当下短期定不下来的事情,那就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N& s* W2 m" Y9 D5 y
6 W7 ~: X7 r1 Y3 |- ^. h
$ n3 R/ Y) x2 X8 x
3.1.3 周期性+ a$ R# a6 w1 G
奖励触发对应的周期切忌过长,宜「长短结合」。其实质与第1点中提到的“目标拆分”一样,可以将单一的长期激励至少拆分为阶段性的多个“短期激励”,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可以把总奖励适当摊匀出一些给阶段性短期奖励。
' s" r! z1 l& l+ g诸如“这个财年,如果部门超额完成的话,我就提拔你做经理”这类的“大饼”实质上严重违背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方法论底线,相比之下,大多数成熟公司采用的“周度冠军给予小礼物或口头赞赏+月度前三发红包+季度冠军季度奖金+年度冠军颁发奖章和年终奖金甚至股票期权激励”正是遵循了这样的逻辑给予持续激励。7 v) o7 u4 h( T" d. Z  N
( T& ?  k. A' O. S1 O

! U5 U, o+ ^, ]* l! G1 i: L3.1.4 选择性
6 ~" T. a; ^6 |奖励可以按性质划分为物质、精神与趣味三类,不同的选择与组合效果大不同。不同性质的奖励对个人来说起到的效果绝对是差异化的。% F9 c; c/ k1 n1 J
针对看重短期利益的,给予物质奖励往往效果更佳,通过持续的激励甚至可能将对象慢慢调整为适当着眼长期激励的良性心理;: z$ }0 I8 ~4 s
反之,针对看重长期收益的对象,我们将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通常起到的效果比单纯物质或单纯精神的刺激来得更佳;
' S" ]5 d3 B, w5 R- \6 S8 g- u3 @, ^! a" \& k2 j
/ j+ U+ `& f0 a: \: E2 v
此外,在物质和精神奖励过程中若能适当添加一些趣味性,对激发目标对象的热情也可能有奇效。举例说,在我激励团队创作内容营销素材的过程中,由于周期性奖励的条件达成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为让团队保持激情,我在单篇原创的任务中设立了“阶梯式的奖金奖励”,即获赞或阅读量超过不同的阶梯可获得额外的红包奖励(80元~1800元)。" z) @2 b- F3 \$ z, F
如此,不论最终相对长的周期性目标团队是否达成,都有机会在特定的单个工作中获得“意外惊喜”,对短期内受挫的团队成员也是一种实际的鼓励。好比打游戏“平A小怪爆屠龙宝刀”一般刺激,久而久之兄弟们知道在什么时间、通过什么方式、在什么地图容易爆极品,这对整体的大目标的达成必然也是大有裨益的。
: V7 m$ \. s: y* K' s! e  {5 k  e! M1 x0 n( n

6 `  a' ^) Y" |, G3.1.5 反人性! w3 y' t: \9 S2 G2 s7 N
打鸡血,这不难理解,在很多场景下,为了帮助自己或他人鼓起勇气,增强自信,打鸡血灌鸡汤都有一定程度的效果。还记得当年初入职场从事前台性质工作时,大佬就总拿某岛国全国第一保险销售人员的案例来启发我们,该最早的一批百万圆桌俱乐部成员在每次面见客户之前都会先跑进卫生间,面对镜子大喊“我是最棒的!我一定可以!客户是我的!刚八代!”。你别笑~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其实是符合心理学。。。$ _  I! y: W0 t+ C3 T( i2 M" D

& k8 `. C' b9 f5 ]  n
4 Q4 r, ^- t& H+ J6 Z5 T立flag,这点就有些高阶了,算是我原创的一种激进方式,各位看官看好了。人性的弱点无非就是那么一些,懒惰、贪婪、恐惧、爱面子等等,为了和内心深处另一个自己做斗争,我曾多次运用立flag的方式,利用“虚荣心”(爱面子)打压自己的懒惰。5 x" I  j4 a8 U& ?
举个例子,当年国外留学时,我曾坚持两年每周在线上给国内学生免费授课,两年下来积累了不少关于职业规划和求职的资料。某一天,学校论坛惊现一篇高质量求职心得长文,大约2万字,是一位学长辛苦码字无私分享的,广受好评。结果我几个闺蜜无意地在我和其他同学面前“吹捧”了我一顿,“陈老师要是写,那还不是甩ta几条街啊,绝对妥妥的,陈老师你说是不是。”我顿时倍感压力,但又碍于面子不得不马上应和“嗯嗯,我可以的。。。”,于是乎,为了不辜负大家(不让自己丢脸)我一头钻进图书馆(把多个偏娱乐性质的活动都取消了),4个通宵达旦后我完成了一篇8万多字的长尾,系统地分析和分享了我们学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在职业规划和就业求职方面的建议。。。。# A3 k/ B; k/ T/ }3 n; L* j
6 I( ~1 c- `3 \5 j; P' I1 j  }5 S1 w
见此计收效颇佳,我后续屡屡故技重施,回国后,初入新行业新环境,工作繁忙,考虑到工作之余难有时间分享职业规划和求职类干货,想着是不是出本书替代之前的每周线上课呢?倍感力不从心的我冷静下了一想,其实逼一逼自己,挤一挤时间,完全可以的!就这么办!
7 p' j) x; U* c( U1 H% u7 h$ m  h7 q7 _1 W
于是我找了一堆在心目中特别看重的朋友、校友、同学、家人,故意引话题并向他们承诺“看我的,我今年上半年要出本书!”,随后,我通过本文第1点中“目标拆分”将书稿的完成以每日1小时的节奏安排进工作日程,春节、五一等长假期间增加工作量,在每每想要歇会的时候(并不熬夜)我就想着“自己被打脸,自己打自己脸,该有多丢人。。。”,立马神清气爽,斗志昂扬!可以说,的的确确每个夜晚我都使命必达,通过3个多月,大约170小时的投入,我提前完成任务,对接出版社后在2014年上半年成功定稿并在随后发布了人生第一本出版书籍!
不敢说这样的激进方式有多大的普适性,但作为民间偏方~各位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或可一试!$ ?" A4 U* q* ?: ]) [. D
) N$ `0 D4 v! w8 R: Z' h

! E8 N: {- b6 K( u 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5.jpg 3.2 难度调整' c( [& j' y# [; ]9 U4 ^; k
舒适区是我们每个人的初始区域,一般身处舒适区过长必然导致“温水煮青蛙效应”,但努力迈出舒适区的人往往由于步子过大或过小而适得其反或收效甚微。长时间停在新手区练级啥时候可以出人头地?过早一步迈入挑战区又很可能一击摧毁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勇气和信心。8 I) Q, z8 Z4 p$ Z; \
在朝目标努力的过程中,我们要适时对自己身处的区域做微调,找到合适的“配速”,方能步步为营,水滴石穿!5 i8 E& y( h- [. f- l
至于竞技区,指的是不断挑战自己,避免不知不觉掉入“井底之蛙”的陷进,是骡子是马,咱拉出去溜溜!参加行业聚会、行业竞赛,通过内外部PK切磋,碰撞产生火花,碰撞就是高阶历练,而火花便是智慧的结晶!
5 E: ]: W0 k3 c+ u7 |
  h& S- B% W5 @% q' V+ L7 ^" \7 O/ q0 F( i" d
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6.jpg 3.3 学习方法. I3 q" P5 r6 X) O* d) o( `
在我的文章陈思炜:【析】世界四大学习法(全文共4141字) 里已将四类世界学习法做了详尽阐述,这里就不做赘述了。恰当的学习方法将有效杠杆化我们的努力,是我们事半功倍。: e. X$ J3 m0 ?

9 m: @4 l" H* _+ E1 P' x; |
5 K' ^  F* ?2 y2 e其实归结起来,四类学习方法殊途同归的是:7 X. c- W0 ~" `+ n' E9 ~
    注重基于逻辑的理解和消化有输入必有输出有发散必做批判知新与温故一个都不能缺' u  t9 q8 @3 F
. r: c0 e0 W* L/ U# A

3 f$ L2 i: G7 m! A6 l( L* {1 a 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7.jpg 3.4 学习模式
! R7 z- [+ A/ Y$ }. T深度学习和碎片学习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模式,按80/20的比例分配,才能最大化这种组合学习模式的价值。
5 Y) p) G5 [1 S各位感兴趣可以读一读《深度工作——如何有效利用每一点脑力》这本书,我附上我之前读后完成的思维导图供大家参考。
7 \# D7 E: N/ T* ~
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8.jpg
; p/ Y7 N* }& I+ ^$ ?4 D
& v" p" F) Z. K! T! H 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9.jpg 3.4 精力管理  G( }) _4 K7 c  h
3.4.1 抗干扰) S: m- X) V. B1 j$ ?( f( A
我将抗干扰这部分分为两种:
( B& X0 @. k! i7 y( B6 q1. 深度学习/工作时为自己创造安静的、积极的环境。为什么图书馆里自习的效果往往优于在宿舍?因为干扰源过多将多少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为什么戴着耳机听歌学习有时候效果更佳?因为一些音乐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容易被大脑识别为“规律性”的环境,同时帮助我们撇开了身边相对嘈杂环境的负面影响。
1 Z) Z+ Q  y2 p9 b6 R! E! P+ S; v2. 特殊场景和需求下我们需要为自己定制嘈杂的环节来练习自己的抗干扰能力。举个例子,之前在教托福的过程中,我们建议学生为应对真实考场复杂的环节(考生在9:00-9:30均可入场导致间歇产生的脚步声、考生和监考老师的交流声、已进入听力环节的学生受刚入考场学生的影响,已进入口语环节的考试受身边正在进行听力部分的考生耳机里的响声影响),在考前几周开始打开电视模拟嘈杂的环境来做模考。
6 _& E3 o% J# P9 W1 ~, N2 R
: d* @# ]1 c3 y# k
6 \9 T, r1 @1 h4 U6 t! g" G# _% {  r3.4.2 专注力6 o- p! P4 }2 `9 z$ ?& J
大名鼎鼎的番茄工作法的底层逻辑本质上就是从“专注力”的角度出发的,25分钟的高专注学习结合5分钟的休息可以使得总的25*4=100分钟的学习效率达到最大化,相对比的是连续100小时的高强度学习,再做20分钟休息。学校里的课程时长设定和课间休息起到的也是类似的效果。7 {' w- o" B# L
当然了,保持专注力的情况因人而异,番茄工作法绝不是强制限定必须25+5这样,而是提供一个模型,具体怎样才最适合不同的个体还得各位自己根据实操来复盘和调试。
$ O' A* F# f3 c% v: E+ a) ^- H5 \
7 ]0 m7 _% ^$ A2 x
2 l# ?3 C$ V% w5 v* m: K3.4.3 运动7 J) P' d% m' [+ o' C0 Y1 i
“生命在于运动”这样的话我就不多说了,站在提升“坚持力”的角度来说,我首推“有氧运动”,特别是慢跑这类不太受限于场地的运动。出于最大化“精力/体力”的角度,各位做无氧运动(我多年前也坚持过,当年为的是形体,说白了为的是外表~)不是不行,而是对提升“持续力”效果相当不直接。2 [$ Z" S% ]+ B" u
很多朋友、亲人和同事常问我,为何我中午从不午睡(不需要喝咖啡和浓茶,我喝咖啡是为了让自己亢奋~开会或讲课更有激情。。。),几乎连续五六年,每年工作355+工作日,每日朝8晚11(超过997的强度)可以坚持下来,平时我没太多时间解释,只是微微一笑说“我体力好,我天资不足,只能靠勤补拙,不敢偷懒~。”7 d9 W0 M& p; T# x' q( X
而事实上,自2014年底创业至今,我从16年开始坚持慢跑,至今已经连续跑了223周。我不追求成绩,只求定期“充电”,保持足够高的“体力池”。并且极少熬夜,宁愿早睡早起。
4 X$ h# e3 N- t' c1 F8 @ 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10.jpg 如果把一个人的精力体力比作是手机电池,通过有氧运动上的刻意练习,完全可以在正常人的2000毫安电池容量基础上加上一个“充电壳”,实现3000乃至4000毫安容量的续航能力!据某种原理解释,有氧运动增强了我们血液里的含氧量,因此由于血液含氧量下降导致的饭后犯困在我的身上很少发生。(科学研究不是表面每个人每天平均的专注力仅4小时嘛,不夸张地说我觉得我6小时肯定是没问题的。)! y! G2 Z  I" R; Y" X

% `' `& [& _" g. f: W  n
0 N4 C9 F, r8 d1 J3.4.4 饮食和作息
% u7 ?+ ~+ P3 [( u8 C必要时减少碳水,辅以提神饮品(不是红牛~)可以帮助我们养成一些规律,在白天尽可能地“放电“,有助于我们在必要时提升“战斗力”,也有助于在晚上避免“失眠”,电都放完了,还不倒头就睡?
. V: Q% {+ r& A3 R作息上,养生说“子午觉”,实操时明显感受到“同样睡6小时,23:30-5:30要比2:00-8:00来的精神状态好很多”。别告诉我你是夜猫子,虽不可否认存在不同的个体差异,但大多数人并不是,且日积月累的身体损耗其实很难察觉。也别告诉我你有短睡眠基因,大概百万分之一的概率之下的天赋,就别刺激人了~: B4 V  P: L1 T$ n5 q" h
$ B, n" \6 i( A/ {

6 b" ~/ J" F: [( }. }# T$ \$ e2 r
以上,共6281字,感谢阅读,希望对给我有所启发!有任何问题欢迎评论区留言。
* I- U. u3 r! u; d
. F, b  E/ L' j7 w
职业规划推荐学习:
相关文章推荐:
<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p/138864552" class="internal">陈思炜:百年一遇最难就业季,本科应届生出路几何?. {' x, B* H/ M# M- ^" l
陈思炜:【析】世界四大学习法(全文共4141字)0 z1 s; _' A3 P0 g& K7 q/ [
陈思炜:【精】本科大学生毕业发展路径——四大方向+四大维度深度解析(全文共2万余字,建议深度阅读)9 V. `. F3 |7 g, @$ o, W: u
陈思炜:【2020更新版】职业规划方法论(必读)「附」专栏百篇文章导航目录
( X$ B7 s/ N) t# D陈思炜:逻辑思维能力不足的真相+提升方法
6 U# p$ m* X6 h1 P6 t) v- n陈思炜:木桶原理?对职业发展而言,该遵循短板理论还是长板理论?; U+ v7 t; ~' N0 ]3 b' J3 ^
陈思炜:比我少工作245年,还跟我比天赋比勤奋?4 @/ w( }- b0 I: C' d9 D# h
陈思炜:【智能时代】职场危机(上)读商科不如读理工科?
$ H! Q- Z+ f* P$ R8 c陈思炜:【职业规划之】为何很多人不愿做后台工作?——一文带你分清「前中后台」(各行业通用)9 f9 i1 _- e' n5 ]' d. ?4 P
陈思炜:【精】职业发展的「循序渐进」和职业生涯的「死亡三角」理论
4 ]5 x: f  k0 q7 Y; c3 r! w7 n9 V【析】刻意练习--世间没有天才,人人都能成功!1 A- O9 y( C% o8 o* Y
【析】巴菲特、马斯克和贝索斯的「四维思维方式」(全文共8470字)$ t" r( H  y9 s
2 X4 q9 c' i8 g4 x+ B7 f, K4 L9 \
* g2 d1 ?8 J1 _; T! j1 L. O( `
本回答作者:
4 M# D( G7 l2 ~4 J
    国际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领域全国资深专家,10年+行业经验,7年+创业经验中国民主促进会最年轻入会会员之一、民进上海市教委直属系统委员会会员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商学院杰出校友,经济学学士、金融学硕士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特聘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外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等高校客座教授欧美同学会&青年委员会会员、“留学人员进校园讲师团”特聘讲师畅销书《方向的力量:商科职业规划》作者(2014首版,2018修订版)曾全职供职于迪拜主权财富基金-迪拜世界资本(PE-私募股权投资)曾全职供职于欧洲最大投行&全球九大投行-瑞士银行(UBS)知乎特聘专栏作家、荔枝微课“知己职彼”专栏主理人(原创音频课程第一发布平台)、“在行”首批百单行家&2018年度行家 (1对1职业规划咨询预约平台)0 C/ g' ^0 ~0 R& n- ^0 c( t
: t( i- E# ?2 c% V6 Q+ Z
+ U( |/ {* ?5 O) [3 c  S+ }
❤️创作不易,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想请你帮我做3件事:
4 P1 _- O' f& A: h. e* A  c" F% i
    点一下「赞同」让更多的人也能看到这个内容关注我的专栏持续关注职业规划与发展、出国留学等优质内容关注公众号「知己职彼」(搜yourcareer)音频干货等你来学% Q! ~5 ?. p0 d! X% J3 E
承242 | 2021-6-2 14: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下有很多花里胡哨的方法论,但用处都不大。因为对现在的人来说,努力已经不是靠方法就能做到的事儿了,而更多是得靠心态和内驱力。
6 |7 T1 ^: i, o% `前几天,我和我爸终于(为什么是终于?)吵了一架,因为最近我太宅了,他老是嫌我不够努力,说你一天天懒成这样,一坐在电脑前就一天,放在他们那个年代早就被饿死啦巴拉巴拉……
; ?4 U9 L* }2 g5 ^1 T, O& v! ?; G# \虽然我和他battle了半个小时,但其实我并不打算说服他哈哈,因为你无法用互联网时代的思维,去说服一个思维仍停留在改革大开放的人。# b5 y. p) _* I2 E* s% T5 e
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1.jpg 在他的那个年代,努力是一个积极,向上,走向人生巅峰的词汇。
. ?2 @3 H% y9 k7 I4 i% w但在我们的这个时代,努力是一个听上去很苦,很迷茫,很吃力不讨好的词汇。
4 Q9 ?6 ~5 U. z
. g7 |, k2 g% C0 q2 `- H. ~; `6 D/ W+ _2 _4 Z
先说说,为什么现在人越来越难去努力了?
2 @1 s% d6 e) T5 [不是不想努力,是没动力去努力8 e- v- t9 j/ |$ a) K; \
& `# ~3 q8 z- o2 L" z4 W6 `6 n! B
没有动力,没有念想,没有野心。! c6 ?5 y0 x! o$ Q6 j. C7 Z2 d7 H
其实大家都知道只有努力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但好像自己现在生活也真没什么压力,也没啥特别喜欢的东西。7 R8 Q& {' t% ^
考不上名校,二本一样可以混;嫌找工作累,就一直考研读博;毕业了感觉毫无竞争力,直接回家父母帮你找找关系也能凑合找到个工作,食宿都省了。无聊了刷刷抖音追追剧看看综艺,挺方便。4 O# b9 g% B# }/ n* x
这样的生活,不能说喜欢,也不能说不喜欢;没有多幸福,也没有多不幸;并不算抗拒,但也没太大激情。  h4 G; ?- N' i. e
问你到底想要怎样的生活,你自己也不知道。$ m# p8 T' @$ I* c! q
所以,努力干啥呢?又为了啥呢?6 U( p1 G/ K  B
所以有人调侃,如果你不想努力,那就赶紧结婚,生小孩,然后为了保证妻儿老小一家人的生活,你就不得不努力啦!. @. d+ d6 `3 V$ i0 Y
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2.jpg 这说起来很俗,但是,的确是一个真正接地气的能让人长期、持续、稳定努力的理由。我爸也说他年轻的时候很混来着,现在连烟酒都戒了,爱好都是每天早上七点半去菜市场和大妈抢菜。(但现在的年轻人连恋爱都懒得谈了哈哈哈)
* b" s  s% O5 M" R, t/ x: n所以啊,不是不想努力,是感觉没什么值得我去努力的。
% b: a- Q& [  B: z5 d9 E3 b8 k% F: \7 x- ^# C
) v9 ~4 H7 M" V2 {
不是不想努力,是不知道该往哪儿努力
6 W6 G3 F2 ?* O8 z+ [5 D& o# q( N
' V( X- D7 K( u5 G* z8 ?) A中国的农耕文化是很有意思的,能在努力上做到极致,卧薪尝胆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股,到如今马云鼓励倡导996,人们都很膜拜努力的人,觉得非常人所不能及也啊。
( n1 V! f& m- M. d1 W! j但那是靠体力吃饭的农耕时代的事儿了,现在靠脑力吃饭的大数据时代。* r+ N' R. R- j" g1 m5 b% K
人一旦过了高考,一生能到的努力天花板就大致固定下来了,从此以后,分数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指标,选择变得更重要。一旦选对了专业和职业,路子和方向对了,可能你的一生都会很顺利。
4 I5 x; e3 Y4 _$ Z  [) s我挺喜欢的一句话:
( ^7 ?* ^2 h/ q; S' y) U
没有方向的船,任何方向都是逆风
但选择也是最困难的了,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有靠谱的亲戚帮你选大学和专业,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源看清未来的趋势如何,业因为人生不可能倒退重来,错一次就不得不填坑很久。
  B# b. A* [  }* B# D现在干扰我们的选择太多了,今天比特币在风口上,明天就亏得裤子都不剩,今天还在贴吧上写小说,明天抖音就带着短视频席卷了一切。
) ]% _# W  b1 o+ M) f7 G不是不想努力,但,真不知道该往哪儿努力。" v! x8 A& Y8 \* z- @. ?
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3.jpg 对了,看到这里说明你也是个有独立思考能力,有意志改变自己的人,希望你花一秒给我点个赞,也能加深对这个回答的记忆点哦~& s/ o" f3 f- A7 G/ ]) T; c
不是不想努力,是努力了没有效果  A8 H8 H0 t& y$ Z: ^6 @
. K! N4 y# P0 V1 y. t+ b5 g
我们的教育特别爱强调「努力」「勤奋」「笨鸟先飞」……这是上一个时代留下的后遗症。& c* Y( ?1 h/ e
其实到了社会,你会发现,很多时候努力并没有多重要。这个社会看重的,是你做成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就,而不是看你在这个过程中有多努力。7 Z% C7 y, h0 ]) R
这句话虽然听上去有点奇怪哈,但是你试着仔细品品:【很多人看上去很努力,其实都是为了偷懒】: J  b: c+ Y! Z. k6 l
相比起绞尽脑汁来做选择,「努力」反而是最偷懒的做法。因为它意味着不动脑子,用大家都在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就好了,只用付出一些体力和劳力而已。7 G7 y( j: v5 p8 L% I
早上七点起床去占图书馆谁不会啊?天天熬夜加班到凌晨两点谁不会啊?就算很痛苦,但努力了也能做到。. N6 t1 Z4 ]- j- i0 o- i* |# i
但在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回报,早起也没考上研,加班也没涨工资的时候,人就开始懵了。7 A& {  t7 I0 C" ?$ @3 W$ ]/ H9 q
不是不想努力,但,努力了也看不见效果。: o5 `1 k/ v' p$ S+ r
; n  v8 D8 R' J

5 W5 u9 ~6 p, z, L8 W2 c努力肯定是有意义的,但努力在人生中的影响,大概是这个样子:
* A4 o4 x0 v( C" K2 R5 d 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4.jpg 越到人生和时代的后面,努力的作用就越小,甚至可能直接成为一条死线(真-deadline)。/ k8 O7 K# B1 z6 u
知乎有个问题: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偷偷学习,害怕被别人发现?+ Z( Y/ X, o. \5 ?; t$ l6 h
因为讲真,一件事情努力了却没什么用,那还不如「不努力」呢。因为前者代表,要不你的能力一开始就不行,要不你的方向从一开始就是错的。无论哪种,都不是人愿意接受的。
& A$ O' b( r* m0 |( Z等等,别看到这就放下手机躺着去了,“柴桑你不是说还不如不努力吗?”,我不是我没有啊!
1 q8 P& Y  u& S/ p9 {6 ]6 o# o我是说,你必须转变思维:把「我要努力实现目标」转变为「我要高效实现目标」
3 P. J9 p; }1 K, B5 Y% i+ n努力是指付出精力去执行,莽就完了。但高效则是指在努力之前,你就要先挑选出一条最省力的路径,然后再去努力。! ^. Y3 v: {. q! E# H
不要把努力当成目的,而要当成一个过程。
* ?! E4 \5 w8 j# \相比起无头苍蝇一样的努力,我们更应该知道的,是如何在正确的方向上,去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 D0 ?8 Y* q( H7 m
对此,也有三个解法:3 r0 Q9 h, m3 C" [

% J. N  c8 ?2 x8 e; d' \( O5 Q9 }8 c6 W: A
创造使命感
& x9 w! D4 j  b: g  ~8 i' F6 c) e8 r7 z5 d# X. G
世界上最枯燥的三个词就是「学习、努力、坚持」。倒也不是这三个词本身有啥问题,但太多人在做的过程中都感觉到痛苦了,所以有点心理阴影……. n% J0 I) T" X" _% w1 m$ H# A
所以我们得想办法,把这三个词包装得不至于让人看了就讨厌。在这里教你个好办法——运用「转换机制」(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 p' m5 g3 L5 Q) l. _* o4 ~/ I0 r) p. Y
4 \/ X) z6 i6 w  f& |' W
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5.jpg 我自己做的图,夸我) q4 h7 s0 w& ^5 B# z- T8 Q
这个方法有趣的地方在于,通过转换,你可以把不感兴趣的和自己感兴趣的联系起来。5 E% Q( ?! U5 ~
韭菜大师李笑来,之前他为了进新东方教书考了TOEFL/GRE,结果要背两万多个单词,这一听就是苦差事,结果他给琢磨出个骚操作,把背单词这件事来了个大转换——
+ @1 R! {  e& Y/ M如果考过 TOEFL/GRE,拿到高分,在新东方教书据说年薪百万,那……一个单词就相当于 50 块钱,这多爽啊!+ \+ x# }+ u( {' P# Z  ^( I: c8 ~
于是原本他计划刚开始先每天背五十个单词适应一段时间,想到这一层,马上决定,不行,第一天就要赚上 5000 元,于是背了100个。
5 ?1 ~1 P4 J8 ^  @, E0 G到了第二个月,他觉得不过瘾,于是开始每天赚 1 万元,试了试,觉得也不是太难。就这样他打鸡血一样的考过了TOEFL/GRE。
& k+ m: d! ?; V# o/ z! e9 Z) v6 Z当然,他后来真到了新东方开始教书,发现年薪百万是扯淡的,税前都做不到哈哈哈。
不过重要的是,他一开始把单词转换虚拟意义这件事,让他背下了两万个单词,既然目的已经达到,其实当初的动机,已经不显得那么重要了,不是吗?
- t& c: V( O/ V& Q; g( Y% F) V
但他最后在那里教了七年的书,算算一共赚到的钱,平均下发现竟然每个单词粗略相当于 175 块钱,所以,还赚了三倍?

- O# x; P9 D6 R' }/ B9 b' C4 C) v/ f3 j# m+ ~9 R
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6.jpg
4 Y' H9 P, ~. h4 {) s! s# k0 |) ^: U
  p4 L& z9 w" m$ m8 z/ g# u借这个故事我想告诉你的是,一定要把努力本身,转换成一个只属于你的正循环渠道,无论是「看了这本书可以装逼」还是「学了这个后毕业就可以涨薪」,只要是你对未来的期望都可以~一次转换不行,就两次。9 U( B: A* m& Z$ L3 k, G$ M
每个人的人生意义不同,成就感来源也不同,你得去自己定义它,转换成能让你动力满满的样子。
: G# D9 K5 r( S6 y$ F1 @当你找到了这个意义后,一切学习都会变得使命感重大,根本不想停下去。0 ~4 t7 ]" x" Z1 Y  t9 F! M' d6 A
9 i' a3 h; z( }) c3 E% D
7 B: H$ q; A. ^  h. z
24小时生活圈
, v+ M* ~, r$ J0 d: C( a  s4 |' p( i6 r: w; f& I+ U" S; e
长期的努力,离不开规律的生活规划,如果每个人都佛系上进,来感觉了看几十页书,没感觉就躺着追剧一下我,那这样的努力只能算叫间歇性自虐。8 Y- o! }& K0 N1 W
所以一定要把自己每天的生活模块划分清楚,让自己了解每天的每个时间段该干啥。在这里跟你分享一个我比较喜欢用的方法: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24小时生活圈。
  s( U/ X& d6 C4 n9 b* N% S9 T* _4 j让我手把手带你来,首先,将你的所有生活模块进行分类。
  x# g7 q9 H6 A% P2 _  L* R我把我的八个领域供你参考,分别是:娱乐、睡觉、社交、吃饭、运动、学习、工作、家庭。(当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模块删减添加,比如像恋爱这种版块我就是不会有的,啧)6 v/ Q& h. A- ~% o+ ~
你可以根据自己实际的情况增加、删除、修改其中任何领域~
' G; E) ^) K4 r 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7.jpg 6 N/ E4 y, m1 Z- q* r
) w3 G4 e7 b( v% |
然后根据一天的时间段,拆分安排你的生活模块。记住哦,你一天只有24个小时。
, @. ?' m9 s3 {2 x8 o
( S1 ~9 b8 S, v( T# q
. {0 [) \6 F  o1 a 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8.jpg
7 j: M2 t* f! l& B
# [" e- B4 h5 ]6 l3 y/ f- i2 n我建议大家以1~2个小时为一个划分就好啦哈哈,我之前试过每15分钟就划分一次的生活圈,结果这种过于细致的安排,把我整得像在期末考试一样手忙脚乱……因为卡点卡太细,深怕耽误错过一分钟,这种紧张感反而会影响我的做事效率。( t: G+ E' R0 i' \6 B! d; e3 {0 v
所以生活圈不要安排得太细,用1~2个小时安排一件事就够了,不然你会过得很紧绷。
" O: k. \5 A& O整理我再拿几个历史上名人的一天给你参考一下:
; L: _* N2 H# l7 _; C' l
! y8 T3 O% r1 _$ i- E
. A* y" _0 r! w' \- m: Z 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9.jpg 达尔文的一天
9 O+ b# P1 ~3 L, j/ r. Q- }* N1 r- \3 R) A" P

% b! G( s; k$ |. ~# ~* y  K) M; v# x& D' a# f. \6 V1 y# b
4 B! f9 l4 |# s+ c. i
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10.jpg 莫扎特的一天
+ ^1 `' R( {& @6 X2 d8 Y
% u# I9 T( R5 T: j/ o! W; f/ W; [4 ^4 V" \
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11.jpg 巴尔扎克的一天
4 F8 s7 G' z6 N把这张图画出来,或者打印出来贴在你的书桌上,这样你就会对自己每天的安排都心中有数,不会浪费时间在纠结下一件事该干嘛上。
( Z. v/ ]: H* ~这种方法其实也是在帮你建立内在稳定性哦,你的生活环境越有规律,你的安全感就越足,对于不确定的适应性也就越强,这种稳定性,可以帮助你从容应对未来的许多突发状况~
) s7 r- `/ x6 ?7 q: ^- e
4 V- f4 i  _! q$ G* T7 U9 I$ Y$ j5 C2 q4 {+ M& L
为自己松绑
$ X# p# z3 U% V$ V# a; ]9 ~7 r" z) S% o# b9 i
能不能持续的努力,情绪真的很重要,我发现当我戒掉完美主义的思想后,很多事情都变好了。并不是说我变秃了(不是)也变强了,而是我发现,自己不会再被糟糕的情绪捆绑了。
( a/ f$ `9 G. M. _6 W+ G
有研究显示,拖延之所以带来负面结果,很多时候并非出自拖延本身,而是由于拖延者产生「我拖延了」这个认知。
所以,记得为自己松绑呀,虽然你可能很多次都会想「我又拖延了」「我做得不好」「我又浪费了时间」,但一定不要过于自责,人类本性都是不够自律的,不然我们早就殖民银河系了。
5 Q$ e1 P4 d+ r9 F* d4 e$ N0 N你要做的,是为自己松绑,不要太为自己暂时的失败感到挫败和自我怀疑,而是要多复盘,多反思,尽量在下一次做得再好一点点。
# L/ i; m8 u& A9 R3 b 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12.jpg : J, G5 F  E# F" m7 m0 H

( H9 X# [6 ?2 h' r3 w每个人都会失败,有的人能前进得快一点不是因为他失败的次数少,而是因为他不会太计较失败,能很快的再爬起来继续干。; k6 P! r0 B4 F  ?, `
重点在于,不要让这种讨厌的情绪拖住你的脚步。: S, _) G  K; l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再责怪自己也没有用。而对于未来,哪怕能够迈出一步,只是微小的一步,也是好的。
8 J7 f+ E0 L  W: U' X- R, f  r. a' Q) V1 [2 b; k, i
, R; ]( L( I" p
最后课代表柴桑给你做个小总结:) F1 U. J& _* A8 U5 B& ?
1、努力是有意义的,但越到人生的后面,它的作用就越小,所以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去努力。/ C$ c! s3 v1 ]# h8 m3 D
2、要为自己的努力创造使命感,用转换机制,把枯燥的行为本身转换成对你有意义的样子。; J) R( y; x8 j) v: |( d6 H
3、为自己画一个24小时生活圈,给自己努力过程中的安全感和稳定感。
  b6 C+ X+ W" F. F4、人本性都是不够自律的,要为自己松绑,允许并原谅自己在努力路上的失败,才能一直走下去。+ s3 o9 K7 U6 w! y

$ V8 ]! a* m. ^+ Q4 u8 e$ x
' x. d7 _3 k4 y; X我和你共勉呀 : )
1 f3 T/ {* e2 J8 E/ ?/ y5 ]2 k; c<hr/>看完的小声bb:0 Y5 |0 z- |5 j% \+ J4 Y5 W/ s
写这篇文章,包括查资料,码字,配图,排版,大概花了 6 个小时,如果感觉有点意思,希望你花一秒钟点个赞啦~; p! M0 K' [. p5 \% d' ~. W
最后别忘了,关注我可以随时查看往期的高质量回答~8 B$ s* |' f% D: z
@柴桑9 a" J2 Z- n$ p; I
期待你的阅读和收获噢~& m9 f, G8 q8 e6 E9 b: [3 u
我的这些回答也可能帮助到你:
5 h9 }0 D8 ]$ ]0 J0 V; j& i& z/ Z自控力极差的人如何自救?生活中你们发现了哪个 bug,让你觉得世界不是真实的?每天什么都不想做,只想躺着待着,刷手机,该怎么办?
牧歌Lucky | 2021-6-3 02: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做一件事,要经历四个阶段。
/ f4 v. z( P8 n' H# h第一阶段,平台期。, ~- {* S# ?- t
最开始做一件事,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到效果,这段时间是最难熬的,因为坚持很难,而又看不到什么回报,所以容易放弃。
& k! C; q4 x; H% U' Y- o9 U# u第二阶段,正反馈期。
9 l5 p% u- R; h' J. q当你凭借毅力熬过平台期,量变引发质变,前期的努力开始在你身上显现出变化,你每天都能感觉自己在进步,这种正反馈激励可以让你产生很强的成就感,进而促进多巴胺分泌,形成激素奖励机制。这时候不用刻意坚持,自然会很开心的去做这件事。
. B: G; Z' H+ s6 I" g第三阶段,平稳期。: J, ?* K/ b2 i
正反馈期你像海绵一样吸收养分,迅速进步,经过一段时间,你已经不再需要正反馈激励,身体已经形成了习惯,自然而然会去执行每天的任务。习惯融入血液,这件事已经成了你生活的一部分,谈不上什么坚持不坚持了。
+ p4 x0 u6 i0 W第四阶段,疲惫期。) M, B1 F  ^: ^6 H* K* D
长期做同一件事,随着激素水平趋于平稳,以及其他事情的吸引,你对这件事的热情也消耗差不多了,又开始心猿意马。随着疲惫加深,你开始抵触这件事。: o0 e7 ^' S! ]1 d. I
最难的就是第一阶段平台期,大部分人放弃也就是在这一阶段,那种付出之后看不到黎明的迷茫确实很难。所以,再坚持多一秒种,也许正反馈期就来临了。
! D  ^5 D$ S! ~+ ]4 L而产生正反馈的前提,是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方法。只有方法科学合理,才有正反馈的基础。
! e: h2 ]; {1 m1 @: e$ |6 c一旦形成了正反馈,你不用刻意坚持,即便有人让你放弃,你都不肯,因为有看得见的进步推着你继续投入。
9 r$ q. A$ Y0 n. i# L5 Z0 g总结一下:, [( P7 d0 O; x8 H4 n3 q' N
1.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方法。! a; S0 l" E  w7 E! o
2.初期耐心等待正反馈的到来。$ {: R5 A1 I5 k+ H8 M% J# I8 w
——————) ~0 p- o, L5 X- p* g
我是 @纸谈风月,考研话题下的不优秀回答者。2 v4 n; B2 \% g
: r7 {2 U% ^1 v2 I, U

  ?( g& A% S) j% a) K, u5 T$ W更多实用内容:
$ E" x# w6 s6 [( g* R考研全程攻略⬇️& n% x8 U+ \5 z
纸谈风月:2022 年考研大三寒假可以做什么准备?​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数学复习全攻略⬇️
; [+ ]3 @5 D/ g9 y  ]" T% c纸谈风月:2022考研数学该怎么复习?​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英语复习全攻略⬇️
8 G) ?9 a) |$ C) ^' \纸谈风月:准备考研,这个寒假怎么复习英语?​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联系导师的技巧⬇️1 s# x' N8 ?8 w3 h' v- E! t( U
纸谈风月:考研国家线公布后应当给导师发邮件吗,有什么注意事项?​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复试、调剂技巧⬇️, C/ T+ b$ G* t3 d& |
哪些问题是考研前不知道考研后才知道的?​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
最爱儒老 | 2021-6-3 10: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遵循匹配规律,不断在舒适区边缘拓展自己,同时愿意和时间做朋友,那么我们注定可以保持长期稳定的努力,持续成长,重塑自己。% L" v+ J& R/ {+ h& Q2 Y
「匹配」这个关键词很可能被大众忽略了,但稍加研究我们就会发现,只要掌握了匹配原则,我们就可以掌握一个适用于万物的方法论。这么说还真不是夸张,因为匹配原则的适用范围实在太广了。
' s2 y4 l( @! }- ^/ y2 U% i好的成长是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
6 j: Y# z' r" f5 o就在我写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碰巧读者「Amy 曹」跟我分享了她的几点体会,我一看内容就会心地笑了,因为她的体会正好印证了「匹配」这个关键词,所以我们不妨从她的故事开始。
: {2 N9 F7 B# T: Z2 S+ E7 m第一件事说的是跑步,她说:「之前我要求自己每天跑步 1 小时,靠意志力,我坚持了蛮长一段时间,但是最后还是中断了。最近我调整了跑步的时间,改为每次 30 分钟,最好不要少于一周 4 次。调整以后发现,我可以不用太靠意志力去做这件事,而且会主动想办法坚持,并且跑完后会很放松,不像之前那样连续跑 1 小时会很累、很难受。我真的能感觉到现在这种『主动做』和原先那种『靠意志力做』完全不一样。」
0 x4 X5 y1 S  T) P) B) h  ~第二件事说的是学英语,她说:「原来每天学习 1 小时我会烦躁,但现在改为每天学习 30 分钟,时间一到就不学了。这样,我反而可以坚持每天学,不厌倦。」
$ ?7 I4 U$ I9 ^( K, C最后她总结道:「找一个自己能坚持做下去的方式,比单纯按照标准化的时间和方式做更重要。以前一直以为多花时间才能学好、才能达到效果,其实那是因为自己急于求成,想要快速见效,这样反而不容易坚持。现在降低了难度和标准,自己的行动力反而能持续增强,虽然达到目标所需的时间可能会变长,但是我相信这样的坚持最终可以产生复利效应。」/ D2 `; \8 {0 w- L1 [) w
不知道你看了「Amy 曹」的故事后有何感想?在我看来,她最可贵的地方在于能够主动降低学习的强度和难度,使自己处在最佳承受范围,既保留了学习的成就感,也保证了学习的挑战性。
% w: i7 I; u" Q( F5 I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做法是反直觉的,因为我们想要做成一件事的时候,通常都会告诉自己要很努力、很拼,会给自己设定一个很高的标准,还会经常给自己「打鸡血」,告诉自己坚持就是胜利。这是我们默认的思考模式,只是默认的不代表就是科学的。那么科学的模式是什么呢?
" s4 ?. P" j8 k" I* P8 t' A回忆图 1-4 的内容,它告诉我们,最佳的学习区域在拉伸区内、舒适区边缘,在这个区域,我们既有成就又有挑战,进步最快。事实上,它就是难易匹配的意思:既不要太难,也不要太容易,难易适中的地带才是学习的心流通道。
5 `6 _/ z1 n2 c) _  t$ I「Amy 曹」一开始就处在困难区。由于想快速看到改变,她制订了远超自身水平的学习、训练计划,结果因体验太痛苦而中途放弃,这非常像我们常见的激励模式。很多缺少经历的年轻人都是这样的,总想同时实现太多、太大的目标,还希望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于是不自觉地把自己推到了困难区内。他们总是兴冲冲地开始,热火朝天地做上几天,然后很快就没劲了——做事情半途而废就是这个原因。3 |1 F# a. z' J& l, o+ w. L
当然,匹配原则不只适用于学习这一领域,在我能观察到的任何领域,几乎都遵循这个规律。
* y* v3 t# g2 ^' ^比如健身,我们每次推举受力的时候其实都是肌肉撕裂的过程,这种轻微的撕裂会让人产生酸痛感但不会造成伤害,经过休息和营养补充,肌肉就会开始修复,修复过后会变得更强壮,所以每次教练让我们再坚持一下,做到力竭,就是在逼迫我们走出肌肉的舒适区到拉伸区。
, v* K) C) A1 B. @2 d8 j* K) z其他运动也是如此,比如很多人都想通过跑步来减肥,但有的人很刻苦,上来就猛冲,以为那种痛苦感就是努力的证据,其实不然,专业教练给出的方法看上去更像是一种偷懒的做法。比如教练会建议你先慢跑,到稍微气喘的时候就改为快走,等气匀了再改为慢跑,如此反复,运动半个小时。因为就减肥而言,有氧运动前 20 分钟消耗的主要是身体里的糖,30 分钟之后消耗脂肪的比例才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所以我们只需每次到舒适区的边缘坚持一下,然后回到舒适区停留一下,调整好了再到舒适区边缘……如此反复。在接下来的 10~15 分钟,如果体力允许,就尽量快跑,或者强度至少比前 30 分钟再大一点,以便消耗更多的脂肪,因为此时身体已经适应了一定的强度,可以离舒适区边缘再远一些。
* x% X) x7 p" }; G7 G: g. R再说阅读。% i# E& g' |- @  N1 k% l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1 p3 h" \0 I. V( z  R2 j
????App 内查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9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