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最大建筑企业——青建的“连环瓜”,吃得人目瞪口呆!! Z0 b" J9 [9 y/ j/ a- M: O" S9 @% ^
1.34亿元的商票逾期金额,不仅让供应商焦虑、合作方胆战心惊,更让这家青岛最大的建筑企业站上了风口浪尖。是资金链紧张?还是内控失灵?更耐人寻味的是,母公司去年悄悄迁址深圳,核心管理层变动频繁……这一连串的操作,究竟传递出怎样的信号?
2 f0 b$ M A' T
4 a& \$ \0 O8 J9 I: f. x4 g
2 `: v( R( z6 p1、 [" `! D" }& E# q# x/ @6 K
商票逾期1.34亿,真是财务人员“手滑”?
4 G2 f. F9 r# D; s- x6 F3 A' Z如果你手里拿着青建集团的商业承兑汇票,眼看着到期日逼近,结果企业一脸无辜地告诉你“财务人员操作失误、不熟悉票据业务规则”,你会不会气得摔手机?
% }: i% }' m& L4 Z! D: U0 J7 y- F i- ]. { b
0 U. x7 a7 f; t5 J" t
% s) l& Z2 O2 N4 ^) F1 K6 E
5 S( k$ S: E" x, D/ f3 P8 a' _根据上海票交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31日,青建集团的商票承兑余额高达9.055亿元,而逾期余额竟然达到1.343亿元,累计逾期发生额更是高达2.781亿元!这么大一笔钱,公司一句“我们没有信用风险”就能糊弄过去?7 Z- @/ L" R3 y. w
$ T+ m0 a% P6 l, }
" N r* H7 Z1 n: @! |这些说辞,你信吗?/ ^4 e$ j0 c, w: {0 I
财务操作失误? 这可是位列全国500强第338位、2023年营收660亿元的企业,管理层难道连商票兑付都搞不清楚?% E) K: x, y. U# p7 u8 T
现金流问题? 根据企查查等平台数据显示,青建集团的风险提示高达600多条,承接的项目不少,但资金链似乎并不乐观。过去几年,房地产市场低迷,建筑企业回款周期延长,资金紧张早已是行业通病。- d. l+ U) U, o: O0 R6 }- Y2 b
内控彻底失灵? 票据逾期就算不是因为资金问题,至少说明内部管控一团乱麻,财务流程、风控审核形同虚设,才会出现如此大规模的逾期情况。
6 b+ M% r! [% w) t( P最尴尬的是,青建集团商票逾期早就不是第一次了,去年11月青建发布公告称:因财务人员未及时付款、不熟悉新一代票据业务规则等原因导致了逾期,公司承兑票据不存在信用风险。结果呢?如今的逾期金额比那时候多了十多倍!* [: N% U$ d* q& C
, Y0 {( B& R( I& G
& }6 D& x; |1 ~: ]6 l$ D0 ^2、" f. p3 P8 V0 U7 R/ i# j
青建母公司“悄悄”迁入深圳,高层变动藏玄机 5 ? K9 H! _$ t7 m( D0 p8 o
2024年,青建集团母公司国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低调地将注册地从北京迁到了深圳,且没有对外详细解释其中原因。更让人疑惑的是,去年7月,青建“掌门人”杜波卸任青建控股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由“青建系”元老王从远接任。
6 C8 l, }$ o' n' V& R/ E0 o) { r5 U! i
6 B3 U- H6 Z; r7 h# E' f' |▲青建前“掌门人”杜波
7 A# Z1 d- m0 O$ y4 r这些变化,究竟意味着什么?
- ?3 W: N0 G' l' h+ h% T% }8 y深圳是中国资本市场最活跃的城市之一,不少企业迁址深圳后借机寻求融资、上市,甚至进行股权结构调整。青建集团是否在谋求资本新玩法,尚不得而知,但背后的利益考量显然不简单。
# p# N5 J" {% p' _1 t6 a: F青建集团逾期风波不断,法律诉讼也不少。2025年1月11日,公司刚被法院列入被执行人名单,执行标的为79万元。这点钱对青建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但问题是,为何这样的小额诉讼都无法妥善解决?是否说明公司的整体资金状况已不容乐观?
. V# [9 Y, L/ ?: z+ t0 w' J$ A7 J+ u
) r! O9 b4 U# A
▲青建集团官司缠身 6 V7 ^# ` k: g" o4 |' ^7 f1 Q O
杜波卸任后,王从远全面接手青建控股,并同时担任母公司国清控股的董事长。权力交接背后,是否存在更深层次的派系斗争?杜波是否已经逐步淡出青建?
2 {7 M2 t9 M1 m p& Q* s: l0 x: v5 }* U1 u9 s
) h% y! J! R2 O/ g" {. e* B▲青建董事长王从远 ' B3 E4 r$ |# L
3、& x: R* e" j4 U* ~
青岛楼市,受到的冲击有多大? 1 q( }5 @0 @; z9 x. u3 [% _6 F# i
作为青岛最大的建筑企业,青建集团的信用危机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问题,它还可能影响整个青岛、山东乃至海外的建筑市场。
- a% l: h0 P+ a# X+ X* b) O/ D供应链受损,合作方瑟瑟发抖8 ]+ n7 Y6 N2 e: _7 S
青建集团是很多建筑供应商和承包商的“大客户”,但如果他们的商票频繁逾期,合作方还能安心接单吗?目前,已有部分供应商表示,青建的商票已经变成“白条”,甚至有人低价抛售未兑付的票据。9 Q; `7 b" {& }& o
青岛楼市或迎大地震?. e: t$ T$ F1 H3 h2 J
青建集团在青岛房地产市场占有重要地位,多个知名地产项目都由他们操刀建设。如果青建资金链继续紧张,旗下项目可能会面临停工风险。对于本就低迷的青岛楼市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 g% V8 b A/ r2 x( T4 i0 f- ^7 A* \% h, ]% J, B
' u6 l* f8 O0 F, b N& o( i; \2 N▲青建开发的崂山豪宅项目金尊府 ) l% Q' O' e8 O/ w
青建的未来,命运多舛?7 u+ T& ~9 i3 E' \6 W* r$ r
建筑行业本身竞争激烈,如今青建陷入危机,会不会给其他竞争对手腾出市场空间?但问题是,在行业整体不景气的背景下,愿意接盘青建项目的企业又有多少?6 H6 t. @: X c8 S+ y) }
从商票逾期到管理层震荡,从资本运作到行业寒冬,青建集团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考验。青岛“老大哥”的地位还能保持多久?这场风波,或许只是青建危机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