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_+ h; P# Y) w' K* ~1 E一个悲伤的故事:七月到八月,我吃了三张罚单,这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了。 ' W& a3 j. E& s/ l. A0 a
9 f8 l; A7 I+ k; X) V9 E% H- X4 Q" l) y3 o* m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公司地库一个月要收900块钱的停车费,为了拯救我干瘪的荷包,我决定铤而走险,把车子停在马路边边上。
% O+ i5 q3 ~. F: c( n' r9 h
I6 {' j# M& D- P: S- K; n6 ^( d你别说你还真别说,有那么几天还真就是无惊无险,但常在路边走,哪能不湿鞋。
9 I# l, g7 l- M3 f$ [罚单虽迟但到,值得庆幸的是,前两个罚单通过首违免罚和看视频学法给我“免单”了,也算不幸中的万幸,最后一单就没那么好彩了,再没机会免单,乖乖交罚款了。
3 x( e6 K: t5 |9 g1 N' Q我一方面骂骂咧咧,一方面陷入了沉思:就连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也揭不开锅了嘛,需要靠罚款来创收了? + e9 x" I9 A% @* y* B1 m
+ X, z1 i( {3 y; m6 w无独有偶,就在我被贴了第三次罚单的当天,群友也跟我吐槽了:人在车中坐,罚单天上来。 6 G4 T9 E# P* y' I
此时我和群友心中一万头草泥马飞驰而过。
; D3 _' s m; u/ }0 }/ g+ M9 ?是深圳这个城市的居民热衷“违法乱纪”?
- T: c( S) p- A) M) {2 D* T/ G还是这个城市在以“罚没收入”的方式来进行财政创收? " }* ]; L8 M* i" Y+ k
近些年来,上头整治乱罚款的力度一再加大,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乱罚款怪象依旧屡禁不止。
5 F) _3 Q' ]% a* ~ J. @; u2022年7月,国务院公布《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罚款事项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取消和调整29个罚款事项。
2 V2 c9 D/ s H+ ?* I2023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罚款事项的决定》,取消和调整33个罚款事项。 0 ^; a" \8 k4 O! Q" v
为什么屡禁不止?
+ Y& J5 c4 f i! u9 I' U2 L①尽管罚没收入相较于税收虽说小巫见大巫,但现如今大环境不好,税也难收,罚款方面自然也不得不加大药量。 8 J* B+ ?# m- G5 G) M5 @
②对GDP体量小又没什么支柱产业的地区来说,直接罚款简单粗暴,比征税更“香”。
1 o9 Q: T g9 Z罚款是俗称,还有个雅称叫罚没收入,属于非税收收入中的一项。 5 K, E3 t |6 j
* [7 P2 B5 p+ D3 S) A5 A+ K
( J z( {# O. U1 S$ v5 ~+ S8 x$ i4 b" r
3 |3 m7 c/ ^6 U2 I
现在众所周知的情况是:内需严重不足,居民不消费就税务局收不上税;店铺还纷纷关门歇业,能收上的税就更少了。
/ W( U, H4 j6 Q+ i7 P' c" Q所以,很多地方就把目光转移到“非税收入”上,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罚没收入”,指执法、司法机关,对违法违章者进行罚款。 1 H1 c4 U2 x' A$ U
. @/ _, e( B; b; d/ k& Z4 o
- r4 ~% {' R: v: u) X
我查了一下数据:深圳罚没收入力度算是比较有“人情味”了。 : Z5 X3 _+ B0 `- H' s
从上图不难得出一个结论:罚没收入的高低跟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挂钩,说人话就是: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罚没收入越低。
1 k) O4 y) W- \9 P w. ~( h' O当下,居民债务是影响城市房价的核心因素,不同城市之间的债务水平明显分化,我们基于居民杠杆率等关键数据,对20个超特大城市进行了梳理,具体可以看文章《杠杆背后的秘密,中国20城供需关系分析~》 " d# |4 A1 I* d/ `7 d+ b& m
02 0 T. |( M; ~6 H$ L D
不同地方,罚没收入与税收收入之间的比值天差地别,差距大的能相差几十倍。
- t8 j( J m" m9 ^" p4 _比如像北京,上海也就1%,而有些城市能高到30%,比如广西梧州。
, F) s. W5 @$ Q% }* X; T+ D6 z$ R一个高血压,一个低血糖。
7 n; ^, |7 Z+ K/ a+ ^; w5 @0 @广西GDP除了靠旅游就是房地产了,就连省会南宁30%的GDP都是由房地产贡献的,2015年之后房地产就开始萎了,整个广西连个“带头大哥”也没有了。
2 t. m! l! v. y, E( [我们看一下刚提到的广西梧州,从2015年-2022年的罚没收入比变化图。 ) y6 h L7 B, G0 o. `: r0 Z
3 I# }2 J9 D0 t1 o3 S5 p$ d& K, k ) f {$ W4 @& S# ?2 `. R7 A5 j
& Y" t0 s2 ~% D9 s( g: K2 M0 E3 `3 O
数据显示:从2015年的3.7%,一路狂飙到2022年的46.9%,相当8年涨了约13倍。 8 T; |, V5 J' K8 P3 q0 D
要命的是,税收额不增反降,从侧面也得出罚款增速简直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 D. M/ c( B" m6 t1 \
生活在广西梧州的朋友们,以后出门一定要瞻前顾后、左顾右盼全方位盯梢了,骑摩的记得上牌,戴头盔。 / W, T5 Q$ S; w
当下,居民债务是影响城市房价的核心因素,不同城市之间的债务水平明显分化,我们基于居民杠杆率等关键数据,对20个超特大城市进行了梳理,具体可以看文章《杠杆背后的秘密,中国20城供需关系分析~》
& N" _* g3 \. v+ t8 k03 / X9 t* w6 p9 W- A8 r; k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4月,只有上海财政能完全自给自足。
# ^0 j# k4 E! g/ c( `- Z就连一向为人称道“钱塘自古繁华”的浙江、江苏都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 , b- _: m; W3 E' q& Y
; T& h/ }, j& U- }- w0 D9 x
/ e3 J+ t, ~6 N+ Y; g' {7 [当下的困境,大家懂得都懂,这锅还得房地产背。
8 k2 C b* m+ m* J% _房地产的寒气传递到各行各业,实体经济不好,消费和税收就上不来,房企谨慎拿地甚至直接不拿地,靠“地”过活的zf自然也就入不敷出。 3 V9 X; |; e- z2 t- E; ~
所以罚款成为了当下为数不多的合法、合规创收手段了。 3 P# m+ w/ m/ h
所以,罚没收入的提升意味着什么?
x7 L4 k- T! ]% K: F7 d6 X) Z不用多说了吧,明摆着就是变相补充地方财政。 ' u0 o% C1 n' }$ G$ k
通过“行政罚款”进行创收,成了各地心照不宣且司空见惯的现象。
' y4 J, s7 ?+ S( j7 w% L9 S. Z+ [2024年1-6月,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15263亿元,同比下降18.3%。
9 m. H' z8 g! X" w税收本来就跟不上,卖地收入又锐减,地方就只能“另辟蹊径”。
& x% I0 G6 e5 N/ u3 W3 h
$ x; j( F1 Z5 O" x, j' y; o( h% q+ |, `' X* I+ _& n
当前,城市地方财政没了土地财政这块肥肉,在这种紧衣缩食的情况下,很多地区为了开源,罚没收入一直都在增加,这也是整体非税收入同比上涨的一个原因。 " q( h6 W9 Y3 \! q# V
当下,居民债务是影响城市房价的核心因素,不同城市之间的债务水平明显分化,我们基于居民杠杆率等关键数据,对20个超特大城市进行了梳理,具体可以看文章《杠杆背后的秘密,中国20城供需关系分析~》
Y; T% a) {$ J6 L04
( z0 f* v3 ^, h7 M) `人无权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有权选择在哪成家立业。
( k5 @$ z9 V- q4 G% S7 C趋利避害是亘古不变的人性,成家立业自然也要遵循这个原则。 ( R% v6 T5 d* ]: k" m9 `5 ~6 l
当我们要选择一个城市来安居乐业时,除了经常挂在嘴边的GDP和城市能级,格外要注意一个指标,就是“罚没收入占比”。 1 [" u) r9 V6 C+ I1 M, G5 X+ M
也就是所在地城市财政收入当中税收占比是多少、罚没收入占比是多少。
2 H- X5 m5 o8 w# y) g8 o' v鸡的屁(GDP)反映城市的发展好坏;罚没收入则体现城市治理水平和城市温度的治理温度。
$ g2 I4 p- m7 G2 v$ C0 r罚没收入指数低的城市自然就是我们安居乐业的首选之地。
8 w3 l5 X H/ `( N简单来说:财政收入主要依赖税收的城市,经济市场化程度和相关法律都会比较完善,无论是打工还是经商,都比较有保障。
- m6 z1 a/ Z+ U; D财政收入主要依赖罚没收入的城市,则更靠近管制经济,打工人和小老板们要当心了。
. \) a/ ~5 t% v' M( R我们可以从以下这些数据去推测,哪些城市比较值得定居置业。
0 o" Z1 B7 l/ @1 W8 |6 W) D D3 L% P. m* [( S& M' L5 }
* ], I) u' r; o* H9 X, O5 i, `
" V# P) d' P* R2 Z. y5 w, T3 \! i' C
) j" C3 k" _0 h/ v: q一个城市如果罚没收入指数超过5%,就得考虑了。 ; a) ]0 Z' w4 l$ }+ z9 i5 a
超过10%,就得再三考虑了。 ! w$ D0 u, m ?* z
如果超过20%,那就直接放弃吧。 & {" o, U, L+ s6 z& Q
& B+ |7 k" Y, ?& ^* j8 h$ v" ^: Q' ^0 {* t D6 P/ ]7 t
罚没收入占比高的前20名,基本都分布在东北、西南地区,其中尤其以东北居多,前十里有双鸭山、伊春、阜新、黑河、佳木斯、盘锦、七台河7个城市都属于东北三省。
5 P% B: F0 `; U* x其中盘锦、七台河这些城市的罚没收入占比达到了恐怖的30%左右。
& @8 f8 d2 k: q: U4 m而罚没收入占比低的城市,基本都分布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东南沿海。
/ P' K& g. p* K9 _2 ~/ p前五名分别是深圳、北京、上海、武汉、和广州。
7 N/ M7 a3 ^3 O; ]+ P K/ O除了武汉,其余的都是一线城市。 g2 H6 T* W5 t! X8 Z; b, S) i
其他罚没收入占比低的城市,基本也都是新一线或者二线城市。
2 ^. E6 Q7 y) D8 {; g/ o结论:无论是定居置业也好,经商、打工也罢,选择那些罚没收入比低的地区、城市就对了。
5 [0 ~& ?8 G4 N7 Q8 ]2 w) B+ k4 Q; @. J3 Q) A5 I! S+ a
- H; c& B) u5 Z5 k6 I1 }" n2 d
" L0 h; N( m2 V- B1 B: e; P: X) [7 M/ }2 v; z- p8 h
" t8 f) w1 M% n p* A3 } [
( S( m% c8 x+ L% A6 }就我个人看法而言买房就业最好的地区排序: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 ( v4 w6 P) t# g+ {- |. b% ?% [: n
原因很简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十强城市南北城市比例为5:5。而今这个数据变成了9:1,北方只剩下了一个孤零零的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