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开创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局面

[复制链接]
查看447 | 回复0 |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是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节点意义的一年。
3 ~; a! m4 k8 X- b
' Y* d8 G9 k7 Y9 c! `1 p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系统部署,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绘就了清晰而具体的路线图。
$ e# d( S, p3 o- f# m* h4 C! K7 W# v" f
9月,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并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要求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 D7 b& v$ h/ v. O5 o- P4 Y1 k# n
  B* r* A* i; {) L3 J8 T% G2 u这些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彰显了教育、科技、人才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和作用,也进一步彰显了党中央以更大力度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决心和气魄。
$ K; C8 f7 E( g2 ~8 b: _9 I/ `4 [. r7 |9 W0 l) f# Z% k/ k
过去一年,教育系统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强责任担当,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不断开创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局面。
1 @. Z& Y# F2 Q8 a/ s
  K9 b6 l" B/ C. e" B0 w思政课建设呈现新气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改革推陈出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更加紧密,“五育”并举在关键环节落实落细……一系列新改革、新进展,汇聚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强大势能。
& p1 z+ m0 H( ]& O# c# m: u5 Y7 t1 g3 y6 a
从加大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力度、进一步提升高校人才培养与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响应度,到加速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更主动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从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的实践创新导向,到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大大国工匠培养力度……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完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拔尖创新人才厚植沃土。
0 S  Z' S- U6 [& k" L1 q  e+ k+ C4 Q! R/ U* |1 t
重大科技成果源源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破题、高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有组织科研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更加畅通。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点,在培养高水平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更有作为。 " `# t) x9 J4 z: e( ]# q) V
, m& ^: k- M* N
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强大的科技支撑力,是保障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必然要求,是国家强盛之基,更是安全之要。而全球激烈的科技竞争背后,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科技强国的实质是人才强国。一个国家和民族拥有一支世界一流的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就能够大幅提升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就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 ! W& M: H1 ~% c/ g1 Z4 p+ ~  T

0 U$ N( h) ?4 F: g' s, t( E+ P教育、科技、人才,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来说,既是基础性的,更是战略性的,涉及全局和长远,事关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面向未来,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要求我们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走深走实,培育更多一流人才,产出更多一流成果,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和资源保障。
8 E0 y! n. E( e/ r9 g1 K5 l: ^; M% F/ y
《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30日 第02版
) a  @. _4 G% A$ f
' [* ?: A: U8 h  k5 A' L作者:本报评论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