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思维就是典型的「游乐场」模式,而作为一名合格的成年人,你应该将模式调到「荒野求生」。+ \$ u: c4 V+ P9 r
游乐场模式的本质,不只在于它是可以尽享欢乐的地方,更在于它是由一系列既定的游乐项目所构成,每个项目都有确定的起点、终点、路径和时长。
0 V' s! M9 k# C" G1 J2 K; n6 _身处在一个项目中时,你的欢乐、兴奋、惊喜、恐惧都是被预先设计好的,也许有时你需要面临一些过关晋级式的挑战,但这些挑战本身也不过是一种复杂度有限的模拟。# ^$ p* T7 o! V, _2 J. F
而在荒野求生模式中,你无所依凭。你会遭遇到一个个未曾料想的、未曾遇见的麻烦,比如饥肠辘辘、猛兽环伺,你必须使尽浑身解数,去独立地解决扑面而来的棘手问题,然后是下一个问题,又一连串问题……没有说明书、没有攻略、没有锦囊。
1 p2 p, ~. f) ], g, O, i两种模式培养出的,是不同的思维品质。* Y* M( V3 }8 j# @7 U- e7 F' v
游乐场就像一个乌托邦,在这个乌托邦里不需要解决现实问题。
5 s- e/ C& Q4 i+ K' T) f所以老师只需传授知识,你只需接受。老师们永远会这样教导你:「当你疑惑的时候,去翻教科书!去查文献!或者随时跑来问我!」这些话的潜台词是,前人已经为你预备好了答案。
! \! i9 L% F" h) B v4 x所以在学校里,你思考问题时总会从理论出发:某某人在某某时间提出了某某理论,「哇,今天又学到个新知识!」;又至理论为止:通过一番思考和探究,你又验证了一遍该理论,或者(更牛一点的)对理论有新的扩展或深化,「哇,又写了篇好 paper!」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个理论所在的领域,其最初的起源,正是为了解决某个现实的问题或者受某个真实的现象而引发。, L2 k# F, [+ e# a6 ^8 n
而你在接触该理论时,那个现实问题早已不存在或者不重要了;或者,它依然重要,而你却毫不关心。所以,你可能会不自觉地沿着前人铺就的道路走下去,却不知道,这条道路到底是要通向何方。
+ Q; v7 d" J' y. w) O2 h8 x j* q3 E社会学家 C·赖特·米尔斯( C. Wright Mills )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就尖锐批评了一种「抽象经验主义」的研究理念。
- o8 t4 M$ O4 N6 t这种理念是 ,社会科学研究都强调科学的精确性,遵从严格的统计方法,但是当复杂的社会现实抽象成数字之后,置于表面之下的「结构、历史和心理学的意义……却被抽空了」。* m. Q9 q2 X- i. P2 T# D$ r, Z" M
他认为,目前社会科学的主流方法「拒绝评论当代社会,除非它已经经过统计仪式这一小而精的程序操作」,而这种数字的精确性只是一种伪精确,因为它无法准确描摹出世界复杂多变的本质。' S( N# b Y7 p; l* x1 Q& X
遗憾的是,尽管米尔斯的抗议振聋发聩,但是学术界仍旧遵循抽象经验主义的主流轨迹前进。( m& `/ P3 P: ~2 F! b8 C6 D
这种以脱离现实世界为代价来追求理论内部精确性的研究取向,投射到大学教育,就是让无数学生感到迷茫:「我学的这些知识到底有什么用?!」 当然,很多象牙塔中的学究们,往往会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他们讲授的是令人为之骄傲的「无用之学」,「真正高贵的知识是无用的」。
5 b2 Q, v% l/ z/ a) |, c$ f( c而在我眼里,这不过是一种呓语。+ z5 K0 g; R3 o2 ]
作为学者,已经拥有一个学术性的职位可以安身立命,他们当然可以对「知识无用」泰然处之,可是广大的学生呢,只有极少数人才有机会从事学术工作,而绝大多数人都必须走向社会,在风云突变的现实世界中求生。4 b! b- Z+ L1 W: D& M9 k
用「无用之学」来搪塞学生,岂不是太自我中心、太不负责任?& N4 U! s3 f1 [! @$ B9 f- o1 h
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和教育思想家怀特海( Alfred North Whitehead )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就直言道:「空泛无益的知识是微不足道的,实际上是有害的。
. F7 q. K/ e2 H4 x0 ]知识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的应用,在于人们对它的积极的掌握,即存在于智慧之中。人们习惯上认为,知识本身——而不是和智慧一起——会使知识的拥有者享有一种特殊的尊贵。
" i) V6 ?# E# X9 a2 D我对这种知识却缺乏敬意。知识的价值完全取决于谁掌握知识以及他用知识做什么。」他以「二次方程」的教学为例,来说明教育与现实脱节的现实。5 \! @ ~, u1 \2 K+ F
他说在学校里,二次方程的知识被抽象地传授,学生并没有被引导把这个知识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学生并没有建立起这样一种认识,「二次方程式代数学的一部分,而代数学是人们创造出来用以清晰描绘量化世界的智力工具」,于是他抱怨说:「代数学无论在表面上还是事实上,都退化成了无意义的所谓知识,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悲的例子」。
2 |, F4 Y* s! R, v知识本来就起源于实践,源于人在与现实交互时产生的困惑。甚至于,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知识并不存在于书本之中,这其中有些知识甚至连语言都无法表达,只是嵌入在人们的行动之中。1 h$ L- U* n# P0 u$ N" X/ U+ w
在这一点上,人类学家恐怕是最有发言权的。4 e1 P7 w! a) ^, m1 M
一本结合人类学与认知科学的著作《吾思鱼所思:人类学理解认知、记忆和识度的方式》( How We Think They Think )对此有精彩的论述,该书作者、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人类学家莫里斯·布洛克( Maurice Bloch )写道:
T7 ^7 d {% v「另外一个人类学和认知心理学共同关心的领域,揭示了非语言知识的重要性,也就是我们如何学会实际的日常任务。
) G6 V/ ^ t% Y8 ]& h) v' w显而易见,我们并不是通过解释具体到细枝末节的方式,教一个孩子如何绕过一个房子或是关上门。/ D+ o) f0 r3 I; T1 S
似乎很多知识是通过文化传播的,而我们对这一过程并无觉察。在教育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们更重视显在的教育过程,这遮蔽了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产生误导;但是在非工业化的社会,占据人们大多数时间和精力的活动——包括如何洗澡、洗衣服、做饭、种植等——都是通过模仿和试探性参与实现的。」5 O8 p" y. m d
他还说,人类学家发现,在师父向学徒传递特殊技艺的过程中,「语言只起到最有限的作用」。+ \1 E% u% L0 w6 W
例如,「人类学家莱夫(Lave)研究利比里亚裁缝时,她发现了她所称的『学徒知识学习』( apprenticeship learning ),它依赖于这样一种假设:『知晓、思考、理解皆基于实践产生』。」
+ r! R8 F6 {- o A7 Q) \/ P其实,在现代社会的工作场合中,富有经验的老员工与菜鸟员工之间的知识传递,也属于这类「学徒知识学习」,但是在大学里,学生被迫从广阔的现实世界和实践环境中剥离开来,进入了一个纯粹由书面知识组成的抽象世界里,失去了学徒知识学习的机会。$ ^: F2 c9 e3 p( ]. x- |+ b
在实践中,你会自行产生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困扰你、折磨你,让你焦灼不安。1 |% B9 E }1 o% B1 l; |
于是你非常迫切地试图解答它,在这个求解问题的过程中,旧的知识被激发、调用、重组,而新的知识也一点点萌芽。; e/ Z$ |& l0 r5 D
而在游乐场模式中,你遇到的问题是由老师提出来的,而不是源于你自己内心的渴求,你缺少足够的动力去自行解答它,你只是在搬抄某一个答案。
& M+ s; Q8 z: z- p当然,你需要了解这些答案——这些人类文明历程中的精华。- E }/ p3 E. ]1 Q+ C- e0 ?
但是,你更应磨砺出「从对现实的悉心观察中挖掘问题,又对问题进行独立和系统的分析甚至构建出新的理论,以最终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你更应知道,当你失去了所有的拐杖和火把,当你面对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问题,当你查了无论多少文献都找不到答案的情况下,在一片漆黑中,你如何活下去。
! O4 b! }) M- }这就是荒野求生模式。( q1 I2 {8 \* [; v5 H' n
它从观察和分析现实问题开始,经过一番(也许是理论层面上的)分析和探索,又回归到现实。1 k& S9 ?0 V+ N4 C
一旦进入荒野求生,你必须了解,这个世界还有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法,只有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你很好地活下去,其要旨包括:1 n( i# B' s! B2 f# G: q2 P, {* \; p
1. 正确地认识问题,而不是简单地使用别人的问题表述。可以基于对现实处境的深入和缜密的观察,对问题进行重新定义,以接近该问题的本质。
9 P7 j9 r0 b/ m" x |2. 对问题进行完全独立的思考,不借助书本和搜索引擎,因为你面前的问题是独一无二的、全新的。
' f+ E, `8 L. I R# L你可以大胆提出若干个假设性的求解方向,然后去尝试,此时失败是正常的,但你会从中得到意外的收获。8 x% c/ E' I; k6 J1 P: U5 G4 J4 y
我读博期间曾去一家著名的互联网公司实习,从事用户研究的工作。刚入岗位时,承接在校时的惯性,一接到个任务,不是先用自己的头脑作一番思考,而是打开 google scholar 就一阵狂搜。
/ p+ U, a& {$ Z4 S花了很久时日才慢慢醒悟,企业里给出的问题都是具体而特殊的,断无前路可循,必须养成主动思考、先行分析的习惯,通过思考提出若干假设后再去找文献或其他方法探索论证。% K1 x! L& G6 L
3. 继续独立地思考,但是你可以在希望比较大的求解方向下,有针对性地寻找相关联的知识,此时你需要快速筛选和学习新知识,甚至需要不带偏见地、尽可能多地寻找各种可能有益的知识,也包括与他人交流意见。
( x1 W2 a$ L2 h N8 q# A这一点启示也不容易,因为人的认知模式总是先入为主的,先期进入的信息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的框架,当后面的信息摄入时,原先的框架会影响我们对新信息的解读,甚至有意无意地采纳与之前信息一致的部分,而将相冲突的忽略掉。. n9 j! ~8 A5 E+ n$ M
4. 在结合知识以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你可能会试着提出一些假设性的理论或者模型。
9 M/ V) I( j% N# H7 o; u7 m8 s$ e0 g$ z记住,不是只有专家、教授、名人、权威才有资格提出理论,你也有能力来构建理论。构建理论的过程可以帮助你在对问题的分析上达到一个新的深度,同时也能将问题简化到其最本质的层面,并且可能在将来复用至近似的问题。8 w0 e) `2 C* M; {% |, h8 \3 g
5. 你提出的理论必定需要修正,这时你可以试着用你的理论去尝试解决问题,也可以试用于各种扩展情境,如果发现其 bug 就立即修正。
9 T) Q: S5 u! W# {迭代之后,你的理论就变得越来越有力度,解决问题的大门就此渐渐打开。$ b2 }8 |" N9 U1 @+ \4 z2 O
6. 但由于理论毕竟是对现实的抽象,所以你还需要去关注各种细节性的问题,去通盘考虑现实情况,去穷尽和评估各种因素,这样才能得到一个比较完备的解决方案,来彻底解决这个复杂的现实问题。9 O% p* g3 U% ]- p, X3 l% Q
7. 通常解决一个难题的方案是非常巧妙的。如果你觉得这个方案不够巧妙,不妨试着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找到那个巧妙的方案。 f, x6 t' R" ?2 t ^/ @
在荒野模式下,你还必须了解,与思考和发展「理论」相比,解决现实问题有如下不同之处:; P4 \0 J: k% P c8 Z) J, n
1. 理论问题通常事先构想出一个理想的环境,把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加以屏蔽,因此变得比较「单纯」;而对于现实问题,你必须同时考虑方方面面复杂的因素,罕有简化的方案。
9 i4 N7 z) ^) x; F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g7 U, G2 A5 R7 u2 H8 C
????App 内查看 |